APP下载

体育教学改革对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影响分析
——以常熟理工学院为例

2018-05-24程千秋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18年3期
关键词:合格率年度体质

程千秋

(常熟理工学院 体育部,江苏 常熟 215500)

一、前言

围绕大学生体质健康进行的体育教学改革虽从未间断,但近年来,伴随着大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逐年下降的趋势[1-2],对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进行研究逐渐成为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热点[3-5]。教育部2014年颁布了最新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指标均为必测项目,同时难度有所增加,如男生的引体向上和女生的仰卧起坐项目[6]。同年教育部颁布的《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对高校的大学体育课程作了明确要求,规定“提高学生心肺功能的锻炼内容不得少于30%;要将反映学生心肺功能的素质锻炼项目作为考试内容,考试分数的权重不得少于30%。”[7]这两个重要文件的颁布,使常熟理工学院新一轮的体育教学改革有“法”可依,同时更具目标性与指向性。本文通过对常熟理工学院体育教学改革前后的大学生体质健康数据进行分析,探究不同年级、不同性别之间的大学生体质健康数据出现差异性的原因,为今后学校的体育教学改革、体质健康测试提供可参考资料。

本研究以常熟理工学院体育教学改革对改善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有效性为研究对象。

二、常熟理工学院体育教学改革的主要突出点

(一)拓展课程内容:淡化竞技,选项多元化

在大学体育课程内容的选择上淡化了竞技运动的成分,拓宽了学生获取运动技能的渠道。这种变化主要体现在:首先,在所有课程教学内容中均增加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的指标项目,重点是把身体素质指标(速度、力量、耐力、柔韧)中的项目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使得课堂教学与《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指标中的内容有机结合,通过课堂学习有针对性地练习与反馈,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体质健康的达标率,进而使学生的体质状况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其次,在基础课中,开设民族传统体育,促进民族传统体育在高校的传播与发展,选择在课堂中推广学习具有一定技术性、健身性和观赏性的太极拳等项目,以此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及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再次,在选项课中,以兴趣为导向,开设学生自主选择的运动项目达20多项,让学生学习并掌握运动技能,进而增强运动兴趣,最终使两者相互反馈与促进,培养终身锻炼意识。

(二)优化课程结构:满足学生的个性需求

在大学体育课程结构中,更多体现的是以体育课程的多样性来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在学分制的条件下,学生只要修满规定的课程学分和达到体质健康标准的要求就能够毕业,所以在体育课程的设置上,会针对不同年级、不同人群制定出不同的课程。从体育课程的性质来讲,有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从体育课程的分类来说,有基础课、选项课、俱乐部、体测课、康复保健课、运动训练课、体育公选课等不同形式。一年级学生主要进行基础课的学习,针对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较弱及专业理论比较缺乏的现状,主要教授体育与健康的专业知识理论,以身体素质项目为主要练习内容,推广简化太极拳。二年级学生主要进行选项课的学习,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爱的运动项目,同时也把基础课的身体素质的学习内容融入选项课中,通过课堂学习使得运动技能和身体素质同时跟进。为使学生体育锻炼的习惯得以延续,三年级则开设了以课外体育锻炼为主的俱乐部课程、以身体素质练习为主的体测课,使学生的运动兴趣或者习惯更好发挥。另外,针对身体伤、病、残等学生开设康复保健课,凸显运动康复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针对运动技能较突出的学生开设运动训练课程,拓宽对运动技术的掌握。总之,通过大学体育课程结构的调整优化,使之更适合学生的个性化、人性化发展。

(三)改革课程评价:重综合评价,轻单一评价

体育课程的评价应该是包含多方面的。只有课堂教学评价是远远不够的,学生身心健康的增强,运动习惯的养成,应兼课外评价;因而,大学体育课程的评价不是单一评价,而是综合性评价。本次改革的体育课程评价指标构建中,包含三个一级评价指标:课堂教学评价指标、课外体育锻炼评价指标、身体素质考核评价指标;其中在一级评价指标下,又分为十三个具体考核的二级指标。如此一来,评价指标中不仅有了过程评价也有了总结评价,不仅有了定量评价也有了定性评价。通过这种综合评价体系,老师能较客观地对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进行一个全面的考核,能较好地引导学生正确对待课程的学习,全面发展身心健康。

三、体育教学改革前后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对比分析

以常熟理工学院体育教学改革前后的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数据为依据,通过对2013年度(2013-2014学年)、2014年度(2014-2015学年)、2015年度(2015-2016学年)的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数据①文中所使用的分析数据均源于常熟理工学院在2013-2015年度中按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获得的原始数据。我们对测试的原始数据进行筛查,把其中涉及的缺项、数据异常、补测数据等做了剔除,用剔除后获取的数据进行分析对比,以此保证结果的客观真实有效。的横向对比,以及对2013级学生在2013年度、2014年度、2015年度的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数据的纵向追踪,并将两者结合起来全面考查体育教学改革对改善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

(一)横向对比:以2013-2015年度的学生体质测试数据进行对比分析

1. 2013-2015年度学生测试数据的总体情况

图1 各年度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合格率对比

由图1可知,学生体质健康测试2013年度合格率为78%,2014年度为86%,2015年度为92%,即体育教学改革正式实施后合格率呈上升趋势。其中,在体育教学改革前(2013年度)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的合格率未达到国家标准,其主要原因是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与体育课程教学相脱节,没有及时有效结合。体育教学改革前,体育课程教学主要是以学习运动项目为主导,对身体素质练习不具针对性或未作为必修内容,考核评价也未涉及身体素质的考核内容;因此,直接导致学生重项目而轻素质,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也不同程度地弱化了身体素质的内容,导致合格率偏低。从2014年度、2015年度的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合格率来看,均达国家规定的及格标准,且上升趋势明显。这与学校开始实施的体育教学改革是分不开的。因为2014体育教学改革方案中,将大一、大二体质健康标准中的测试内容作为必修内容融入到体育课堂教学当中,也纳入到课程的考核评价当中来,形成了比较好的“练习-测试-反馈-再练习-提高”这一课堂教学机制;大三大四主要以课外俱乐部及体测课为主要形式,敦促了学生课后及时锻炼。

2. 2013-2015年男生、女生体质测试数据分析

由图2、图3可知,在体育教学改革前(2013年度)的体质测试中,一、二年级与三、四年级的合格率基本持平,但男生体质测试合格率较低,分别只有73%和72%;女生的体质测试合格率较男生好,达85%和83%。这表明在课程内容直接以项目为主的教学背景下男女合格率存在一定差距,男生在体质测试中明显失去“优势”,至少是在该教学形式下对男生的体质测试缺乏针对性,体育教学亟待改革。

图2 2013-2015年男生体质测试合格率对比分析

由图2、图3可知,2014年度(实施体育教学改革的当年度),一、二年级的体质测试合格率显著提高,分别达93%和99%,这与体质健康标准中的内容融入体育教学中密不可分,表明教学改革初见成效。然而三、四年级的女生体质测试合格率基本与上年度持平(只有84%),其主要原因是刚实施新的测试标准,在测试项目及标准上有了较大变化,虽然在大三开设有课外俱乐部及体测课,但由于课堂教学环节缺失,缺乏老师的针对性辅导与练习而导致学生对新的测试标准、要求了解较少,对适应新标准的锻炼手段、方法等又不甚明了,因此,他们的测试合格率远低于体育教学改革前的水平。这一点在三、四年级男生身上体现尤为明显,他们的测试合格率仅为66%。

由图2、图3可知,2015年度一、二年级的体质测试合格率与2014年度基本持平,但较改革前明显提高,这进一步说明体育教学改革课程教学的有效性得以延续。同时,三、四年级体质测试合格率较上年度进步明显,女生达96%,男生达84%。究其原因,主要是三、四年级学生经过新一轮体质测试实践,对测试标准及要求有了清晰掌握,同时也针对新标准中自身存在的差项或弱项,通过课外俱乐部活动及时加强了相应锻炼。

(二)纵向对比:2013级学生大一、大二、大三体质测试数据对比分析

图3 2013-2015年度女生体质测试合格率对比分析

选取2013级进行纵向的对比分析是基于两点考虑:首先,他们有改革前后课程教学的对比。因为2013级大一的体育教学是在教学改革实施之前,大二的时候正处在新一轮教学改革实施的第一年;其次,他们有改革后课程教学与俱乐部、体测课之间的对比,大二的时候主要以课程教学为主,到大三的时候主要以俱乐部与体测课为主。因此,选取2013级的数据分析,能更客观地反映出体育教学改革对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带来的影响。

1. 2013级学生测试数据的总体情况

从图4可知,2013级学生在体育教学改革之前的大一(2013年度)时,学生的体质测试合格率仅77%,远低于国家标准;而在体育教学改革之后的大二(2014年度)时,学生的体质测试合格率达到95%,明显高于国家标准。在体育教学改革后,体质测试合格率出现大幅度提高,但大三(2015年度)有小幅度回落,出现倒“V”现象(见图4)。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可能是因为大一新生的体质是建立在高中体育锻炼基础上的,高考体育未列入应试行列,高中体育教育暂时处于边缘地带,学生体质随之边缘化,甚至处于低谷期;再者体育教改需要适应和完善,新生未必能快速适应新教学模式,大二适应后出现相对的峰值,而大三体育锻炼主要以自律为主,督促为辅,解开了必修课程的紧箍咒,学生的锻炼热情与氛围回落实属正常;外加大三社会实践活动增多,相对缩减了体育锻炼时间,在学生没有真正建立终身体育意识以前,体育锻炼易受外界干扰。

2. 2013级男生、女生体质测试数据对比分析

图4 2013级学生大一、大二、大三测试合格率对比

从图5来看2013级男生、女生的体质测试数据,女生的合格率高于男生的合格率,产生这一现象主要原因有二:首先,从体质测试的单个指标数据来看,主要差异表现在女生在力量及耐力项目上的达标率要明显好于男生。单以力量素质指标为例,男生、女生大一至大三的达标率分别为32.5%和69.2%,女生的达标率是男生的两倍多,这跟项目设置标准有关,相对来说,女生的达标项目(仰卧起坐)通过练习要比男生的达标项目(引体向上)提升的幅度大,这也成为女生的合格率好于男生的原因之一。其次,男、女生对待体质测试的态度及重视程度不一样。通过调查得知,28%的男生对待体质测试表示“无所谓”,而只有5%的女生持这一态度;75%的男生在课外没有针对体质测试的相关内容进行过练习,而只有19%的女生出现这一状况。

四、小结与建议

第一,从体育教学改革前后大学生体质测试数据分析来看,体育教学改革对改善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效果明显。因此,体育教学改革中,应该贯彻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内容融入到体育课程教学当中,再结合标准中的内容对教学手段、方法等进行更多的创新与运用,继续完善体育教学的综合评价体系中的指标内容,使其更加趋于合理。

第二,从横向对比分析可以看出,体育教学改革后,大学生体质健康的达标率明显提高;但也从数据分析中可知,大学一、二年级(开设体育课)的体质健康达标率高于大学三、四年级(无开设体育课)。这也提示我们现有的大三、大四课外俱乐部及体测课的评价形式或方法亟待完善,大一、大二体育课堂教学模式下体育锻炼意识植入学生并非根深蒂固,依然需要敦促与激励,刚柔并进。因此,如何让大三、大四的学生延续积极的锻炼习惯应该是下阶段体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

图5 2013级男生、女生大一至大三体质测试合格率对比分析

第三,从纵向对比分析可看出,在相同的年级中,女生的体质健康测试达标率均要优于男生,这主要是因为男生在力量及耐力项目上存在不足。因此,如何把枯燥的力量和耐力项目兴趣化、锻炼内容多元化、教学手段最优化仍是教学改革需要继续完善之处。

参考文献:

[1]王东. 《2014年国民体质监测公报》发布[N].光明日报,2015-11-26(9).

[2]尹小俭,杜建强,季浏,等.中国大学生体质健康变化趋势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2(9):79-84.

[3]范广军.我国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及促进策略——基于中外大学生体质健康差异的比较[J].中州学刊,2014(3):75-77.

[4]戴霞,朱琳,谢红光.《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评价效能的反思与优化——大学生体质健康预警机制的构建[J].中国体育科技,2012,48(3):75-82.

[5]尚长景,程千秋.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融入大学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高教学刊,2016(21):170-171.

[6]教育部.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S].2014-07-18.

[7]教育部.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S]. 2014-06-11.

猜你喜欢

合格率年度体质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回答
年度新锐之星
年度创意之星
提高肉鸡出栏合格率的综合措施
年度
28天吃出易瘦体质
年度采购盛典
提高重症医学科床头抬高合格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