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对舞蹈艺术发展的促进作用

2018-05-23邢梦雨

新媒体研究 2018年5期
关键词:舞蹈艺术受众新媒体

摘 要 舞蹈艺术是一项传统的艺术形式,过去人们可能只有在固定的场所才能看到舞蹈的演出,如今人们可以通过新媒体随时随地观看舞蹈演出,了解舞蹈知识。舞蹈从一项只有少数人参与的运动,传入了寻常百姓家,人人都有机会去学习舞蹈。新媒体的发展也对舞蹈艺术的传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很多少数民族的舞蹈可以通过网络进行展示而让大家所熟识。对于舞蹈艺术的传承新媒体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也让更多的舞蹈作品更加形象的展示给受众。在当今社会,新媒体和舞蹈艺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关键词 舞蹈艺术;新媒体;受众;舞蹈作品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8)05-0139-02

1 新媒体促进了舞蹈观众变为舞蹈受众

1)舞蹈观众的演变过程。舞蹈是人类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它的起源是随着人类生产劳动而产生的。动作和节奏与劳动是密切相关的,在某种动作连续重复过程中,就产生有规律的节奏,最原始的舞蹈就出现了。后来舞蹈艺术逐渐演变为了一项高雅的艺术,在古代舞蹈大多是皇室和达官贵人才能欣赏到的艺术,平民百姓很少能欣赏到舞蹈,舞蹈大多是在皇宫中进行演出,后来慢慢普及到达官贵人在家中设立戏台,舞蹈表演者在家中进行表演。新中国成立之后,舞蹈艺术得到了快速的普及与发展,舞蹈演出大多是在固定的时间和地点进行的。人们只有提前准备好演出票才能在固定的地点观看舞蹈。人们可以到剧院或者通过电视观看舞蹈演出。但是人们只能在固定的时间地点进行观看。这个时期我们把欣赏舞蹈的人们称为观众,观众在当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看比赛或表演的人。重点是强调看,也就意味着互动性少,参与度低等不足之处。

2)新媒体时代的受众特点。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步,媒体也在不断的发展,新媒体在当今社会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随着传播媒介的发展,舞蹈被越来越多的人熟悉和了解,舞蹈发展为了一种大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人们在使用新媒体对舞蹈艺术进行赏析的过程中目的性与选择的主动性更强。人们可以随时随地的通过互联网或者是手机观看舞蹈演出、了解舞蹈知识。人们选择的内容也更具有个性化,人们可以对自己喜欢的舞蹈作品进行反复多次的欣赏,甚至可以下载,变成自己的资源。同时人們也可以成为舞蹈作品的分享者,当你在生活中欣赏到一部好的舞蹈作品,或者是自己创作的一部作品,这些你都可以录制下来并上传到网络平台中,让其他的用户进行欣赏评论。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普及,人们的身份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们由观众变为受众,虽只有一字只差,但却有很大的不同之处。受众泛指接受和使用大众传播媒介的公众,如报刊读者、广播听众、电视和电影观众等。受众在构成上具有众多性、广泛性、多样性、无组织性、使用媒介不固定、不确定等特点。受众的心理特点是求新、猎奇、求知、追求真善美、选择、逆反等。受众的兴趣和需要具有多层次、多种类的特点[1]。从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受众是可以对舞蹈作品进行选择的。相对于观众,受众对舞蹈艺术的参与性更多。

2 新媒体对于舞蹈作品传承的促进作用

1)新媒体增加了舞蹈作品的传播途径。舞蹈作品的传承对舞蹈事业的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传播的过程中传播媒介就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古代,舞蹈作品的传播媒介较少,大多是通过人际传播和绘画作品的传承,将很多舞蹈作品传递了下来。例如敦煌派的舞蹈作品就是通过对敦煌壁画的研究而提炼出来的。在建国之后,随着摄影技术的发展,舞蹈作品主要是通过影像进行保存和传播。但是在近代由于摄影技术尚不完善,以及成本过高,可能只有少部分的作品能够保存至今,但是在欣赏这些作品的时候可以看到很多录像作品会有画质不清晰等问题存在,影响了作品的赏析。

2)新媒体时代舞蹈艺术传播的特点。在当今这个新媒体时代,随着传播媒介的增多,舞蹈作品的传承有很多的新途径。在当代,舞蹈作品的传播媒介主要有传统媒介和新媒体媒介这两个大的类别。传统媒介主要是指电视、报刊等。新媒体媒介主要是指手机媒体和网络媒体以及数字电视等媒体。新媒体具有以下的特点:交互性、即时性、海量性、共享性。这些特点也是新媒体成为舞蹈作品传播的主力军的原因。即时性可以理解为人们通过新媒体能够快速的了解到最新的舞蹈相关的内容,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或手机媒体等第一时间观看到最新的舞蹈作品。交互性可以体现在受众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对舞蹈作品进行评价和选择观看,而网络平台也可以根据数据了解到受众喜欢哪个类型的舞蹈,而将此类型的舞蹈进行大范围的传播。例如在近几年流行舞相对受欢迎,在网站上可以看到大量的流行舞蹈作品进行传播。在微博、美拍等社交平台上都可以看到大量的流行舞视频的推送。海量性体现在新媒体传播的舞蹈内容丰富,舞蹈作品的数量大。例如某一受众对民族民间舞蹈特别感兴趣,在某一网络搜索平台输入即可以在短时间内得到大量进行整合过的资源。这可能在过去要翻阅大量的文献、花费大量的时间才能做到的事情,而如今通过新媒体就可以在短时间内了解海量的信息。共享性体现在受众也可以通过新媒体成为传播者,受众可以对作品进行传播和分享。例如当一位受众很喜欢一部舞蹈作品时,可以将网址分享到朋友圈内以及其他的网络平台,让更多的受众了解到该舞蹈作品,也促进了舞蹈作品的传播。

新媒体的发展对舞蹈作品的弘扬和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通过新媒体媒介也许会让更多的舞蹈流传下来,让更多的舞蹈作品被人们所熟识。而舞蹈工作者要做的事情之一就是要利用好新媒体,创造更多的优秀作品供人们欣赏。

3 新媒体技术促进舞蹈艺术的创新

1)新媒体舞蹈艺术的概念。新媒体技术可以应用到很多的领域,其与舞蹈艺术相结合时,为舞蹈艺术的变革起到了促进作用。由于新媒体技术的应用,一个新的舞蹈种类——新媒体舞蹈艺术也应运而生。新媒体舞蹈艺术的本质,也就是指舞蹈与类似于投影技术、全息技术、声光舞美等媒体技术交互之后,达到增强艺术效果的新的舞蹈艺术门类。新媒体舞蹈艺术类别大体可以分为多媒体舞蹈、影像舞蹈、装置舞蹈三大类别。它的出现和诞生表明,单纯的舞者表演或简单的背景式舞台视频设计已经满足不了艺术创新和观众审美高标准的需求,技术的革新势必带动了艺术品质的提升。

2)新媒体技术在舞蹈表演中的应用。新媒体技术对舞蹈表演意境的营造有很大的辅助作用。利用新媒体技术受众可以欣赏到的画面更具有美感。新媒体技术主要是通过舞台景观的虚实结合和舞台场景的快速转换两个方面营造了舞蹈表演的意境。舞蹈从业人员利用计算机程序系统控制声光舞美的包装效果,利用LED大屏幕视频播放和全息技术营造出逼真的舞蹈环境。影像艺术在舞蹈表演中的渗入,出现了舞者与影像内容、形象可以随机灵活交互的情况,它主要是利用投影技术或影视后期技术在舞台区域投出舞蹈伴同物的影像,增加舞美内容、增强舞者与投影内容的交互性。有的舞蹈表演会使用装置艺术,是将地理美景利用高科技技术呈现在舞台上的艺术。舞台场景的快速转换主要是利用电脑技术,进行自动化的设置,让舞台能够快速的进行场景的转换,促进了舞台效果的营造。

影视后期制作应用在舞蹈艺术中,对表演效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利用后期技术,可以对高难度的动作進行处理,产生更让人震撼的效果。例如延时处理可以让舞蹈演员的动作持续更久,增强了表演效果,一个舞蹈演员在使用双飞燕这个技巧时,可能正常双腿在空中持续的时间为两秒,但是利用后期技术就可以延长更多的时间,呈现出更好的效果。利用后期技术也可以对舞蹈场景进行布置,营造虚拟的场景,增强舞台的效果。后期技术也可以对舞蹈视频进行剪辑,从而打造出更好的视觉效果。在2017年春晚演出中,舞蹈《清风》获得了一致的好评,除了舞蹈演员高超的舞技,还有美轮美奂的场景设置。主跳李艳超在做技巧动作时就利用了后期技术将时间延长,使得舞蹈呈现出更好的效果。此外该舞蹈也利用了新媒体技术进行舞台的场景布置,更好的营造了意境。更好的将创作者想要呈现给受众的内容表现出来。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也让舞蹈作品展示的不只是舞蹈演员的表演,丰富了舞蹈作品的内容,也让舞蹈作品的内涵更容易被受众所理解,对舞蹈事业有着极大的贡献。

4 总结

新媒体对舞蹈艺术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新媒体增加了舞蹈艺术的传播媒介,让更多的受众能够欣赏到舞蹈表演。新媒体技术在舞蹈表演过程中的应用,增强了舞蹈表演的视觉效果,将舞蹈的内涵更容易被受众理解。总而言之,新媒体的渗入促进了舞蹈艺术的丰富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建明,张明根.应用写作大百科[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4:788.

[2]万春.新媒体舞蹈艺术的认知和解读[J].舞蹈,2017(1):73-74.

作者简介:邢梦雨,湖北师范大学。

指导老师:张 骥。

猜你喜欢

舞蹈艺术受众新媒体
浅析新媒体时代下受众观的演变
论网络传播中受众的逆反心理
曲艺受众分析
探析舞蹈评论的意义与审美价值
论明朝时代舞蹈艺术特点
舞蹈表演的表现形式多样性研究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注意力 约会力 亲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