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突破学生思维障碍 提高物理学习效率

2018-05-18葛超

考试周刊 2018年41期
关键词:思维障碍问题教学能力培养

摘 要:为了培养学生的物理学科素养,各级教学单位都在研究新的教学模式。问题教学是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的主要方法之一。但是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学生存在着思维定势而形成的思维障碍,不能真正理解一些物理规律的内容和外延,影响了学习效率的提高。本文主要从教学实践出发,阐述了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突破思维障碍,提高学习效率的几点体会。

关键词:高中物理;问题教学;思维障碍;能力培养

在全国上下开展和实施素质教育、推进新课改的今天,用合理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增强学生实践能力、观察能力,突破学习和思维障碍等是高中物理教学的整体教学目标。

文章立足高中物理教学实践,论述物理问题教学中思维能力培养的策略,以期共享。

一、 创设问题情境,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在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章《运动的描述》中,教师在讲授“时间和位移”时,正式上课之前,以具体的情境导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主动投入到学习中。如以我国首个火星探测器“萤火一号”运动情况为情境,提出與教学相关的物理量——时间和位移。这样,新颖的事例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具体的分析,使抽象的物理知识变得通俗易懂。

再如学习“质点”的概念时,教师以语言叙述介绍情境:每一个物体都有一定的形状和大小,而研究物体运动时,有的时候需要考虑物体的大小形状,而有时不需要考虑其大小形状,即可以把物体看作一个点而使问题简单化。这样的叙述后,再提出问题:在奥运会比赛项目中,有体操、花样游泳、马拉松长跑等,那么在研究运动员比赛时,哪些项目可以将运动员看作点?你还能举出几个例子吗?并说明其中的道理。通过实际情境分析,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促使他们发散思维,真正理解质点的概念。

再如,在学习《光学》中,教师可以以简单的实验设计情境:在透明玻璃杯中倒满清水,将一根筷子插入杯中,请学生观察筷子的形状变化,体会折射现象。如此的情境,足以引发学生的共鸣。接下来的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明确入射角和折射角。再让学生测量“玻璃砖”的折射率。并反复实验,改变玻璃砖形状等方式,多次实验,分别对实验现象分析、比较和观察,并注重实验结果的分析和总结。这样以实验为载体的情境,利于学生从多个角度进行思考,帮助学生突破思维障碍,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

二、 借助于实验,帮助学生突破思维障碍

实践出真知,设计有针对性的物理实验,可以帮助学生走出思维定势,冲破思维障碍,通过实验而实现知识的重建、兴趣的激发。

如“气体压强”的学习,对于知识点——压强概念的理解和把握,是教学的重点之一,而对于压强的定义,多数教学以灌输的形式进行,直接告诉学生压强就是作用于物体表面单位面积的压力。而对于这个概念,如果仅仅从字面去理解,会使学生走入误区——压强是物体上表面所受到的压力。通过“瓶口吞蛋”的实验,可以帮助学生改变这个不正确的认识,走出这个思维误区。这个小实验,可以以演示实验开展,也可以以分组操作实验进行:拿一个去壳的熟鸡蛋和一个广口瓶,确保瓶口远远小于鸡蛋的直径,再将鸡蛋放在瓶口上。此时,教师可以停下实验的脚步,或者让学生稍微思考一下,鸡蛋能掉进瓶口里吗?为什么?那么,用什么方法可以让鸡蛋掉进瓶子中呢?前提是不挤压、不减小,你还有更好的方法让鸡蛋掉进去吗?

情境的创设、实验的演示和操作,使课堂呈现不一样的精彩。在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之际,向鸡蛋上浇入一定量的热水,让学生仔细观察现象,也可以先让学生猜一猜,鸡蛋上浇上热水,水再倒出来,再将鸡蛋放在瓶口上,估计鸡蛋能掉下去吗?

经过观察,发现鸡蛋被一点点吃下去……如此神奇的实验,定会引起学生们的兴趣和探究的积极性,这些知识,按常规思维,鸡蛋不可能掉进瓶口里,而实验结果恰恰相反,这样,主观上难以理解的知识,使学生通过实验而构建,并促使学生在积极的状态下培养了物理思维。

三、 营造开放氛围,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层次性的问题设计是开放学习氛围的基础,对问题的思考和讨论是开放学习氛围的核心体现。如对于《弹力》的学习,在自主学习阶段,教师可以设计如下的思考性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材,接近规律本身,促成“生本互动”:

(1) 物理学中,力分为种类型,分别是 、和。其中,是两物体接触,并发生形变的力。(2)弹力的方向有种,分别是 、和。(3)弹力的大小怎么求?(4)分析弹力产生的三种类型,并作图探究。a. 小木块平行放在水平桌面上;b. 小球放在斜面上(墙和斜面);c. 两个球斜放在两个竖直的墙面间。

显然,问题(1)、(2)、(3)是概念性的思考题,其中(3)还是方法性的问题;而(4)是难度较大的问题,属于探究性的问题。对这些问题的分析和解决,如果教师在提出问题后,稍一停顿而就“自问自答”,无益于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也没法实现。

课堂上,教师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他们自主思考,合作交流,构建自己的知识网络。自己设计一定的方法和策略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尤其是问题(4)类的问题,小木块、小球、两个小球等的受力分析,只有自己真正投入到问题中,才能在思考、分析的过程中,绽放思维的火花,从而构建基础知识,培养物理素养,提高物理思维能力。

另外,和谐的师生关系、合理的物理模型、一题多解的问题设置等,都可以使学生突破思维障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总之,帮助学生突破思维障碍,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是高中物理教学的首要任务。在教学中,教师应不断创新物理课堂模式,放下应试教育、一言堂的落后思想和传统做法,在精心设计问题和组织教学的前提下,落实“六大解放”,提供给学生快乐学习的氛围、勇于探究的动力,并“授之以渔”,那么学生的学习定会如鱼得水,任意畅游在物理知识浩瀚的海洋中,构建自己物理知识网络,培养科学思维,提高综合能力,真正实现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俞超娜.例谈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思维能力的训练[J].中学物理(高中版),2015(9).

[2]霍勇.浅论高中物理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J].文理导航(中旬),2014(7).

作者简介:

葛超,江苏省新沂市,新沂市瓦窑中学。

猜你喜欢

思维障碍问题教学能力培养
浅析高中生数学思维障碍的成因及对策
“审题”在应用题教学中的作用
初中化学课堂中问题教学的设计与实践尝试
例谈问题解决法在化学复习课中的应用
“问题教学”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探析
基于CDIO的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研究
理顺高中政治课堂问题教学流程研究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