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二年级数学小班化教学算用结合策略

2018-05-18刘香梅

考试周刊 2018年47期
关键词:计算教学小学数学策略

摘 要:对于小学阶段的教育来说,学好数学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基础保障,数学不仅承担对学生的启蒙教育,对于学生的学习发展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计算教学是数学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新课改不仅要求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要及时更新教育的理念,更要创新教学的方法,将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学的目的,以学生为主体展开教学活动,其中算用结合已经成为小学数学教师教学的主要方法,算用结合不仅将数学的计算教学进行了全新的改革,还改变了传统教学的模式,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了明显的提高。本文主要针对小学二年级数学计算教学中如何应用算用结合策略进行了简单的探讨,希望能够为提高计算教学的质量有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算用结合;策略

一、 引言

新课标要求教师在进行计算教学的过程中要让学生了解到生活中数量和数的关系,让学生在生活中将自己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的问题中,要尽量地让学生避免复杂的运算过程,要将运算与应用进行有机的结合。简单来说就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领悟到数学的知识,明白计算的意义,让学生在过程中探索计算的方法,体现出计算的价值和作用。这要求教师要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将计算和应用进行有机的结合,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

二、 打造真实的生活化数学学习情境,有效推动“算用结合”教学模式的顺利实施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采用“算用结合”的教学模式是必须紧密结合真实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来具体实施,使学生在自己所熟悉的情境中更好地体会数学知识,并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牢牢地被生活化的情境所吸引。在以往的数学教学中通常采用教师向学生讲解例题然后让学生进行模仿练习的教学模式,而现代化的教学则提倡应先通过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积极主动的展开学习和探究,从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到最后问题得到解决,使学生在整个过程中先运用已掌握的知识和生活经验来自主探究,并对其遇到的新知识和信息等进行思考。例如在讲解“100以内加减法”这一单元练习题的时候,就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播放一个小动物春游的动画情境,继而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学习氛围,使原本枯燥的数学练习变得生动有趣,为学生强化感性思维和情感体验提供良好条件。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创设教学情景和具体内容的时候,应充分考虑小学生心理和性格特征,同时也应紧密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以现实生活为出发点将数学知识与生活紧密融合,同时应熟悉学生兴趣,设计更具针对有效的教学情境,从而实现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同时应利用小班化教学的特点和优势,让班级的所有学生都能够在真实的数学情境中更好地解决问题和理解问题,切实提升学习数学积极性,实现在实践运用中的“算用结合”,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三、 重视因材施教有效提高学生“算用结合”的能力

由于每个孩子自身兴趣爱好、学习能力、认知能力、理解能力等多个方面存在客观差异性,具体都会在实际学习过程中有所表现,如果教师在实践教学中没有重视学生之间的这种差异,那么将会导致学生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现象,但是如果利用小班化的教学形式则能够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更加重视学生的个体化学习和发展需求,保证教学的针对有效性,切实提升“算用结合”能力。“算用结合”能力是一种综合型的能力,需要学生自身具备良好计算能力的同时也应具备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在实践教学中发现,一些学生计算能力出色但数学建模能力却稍逊一筹,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将保证学生这两种能力协调发展作为数学教学的主要目标。为此,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学生特长及劣势同时培养和提高,帮助学生发挥特长来弥补自身的不足,保证学生协调统一发展。想要真正地实现针对有效的“算用结合”教学,当学生自身擅长运算时,就可先把培养和锻炼其数学建模思维能力作为主要教学目标,而后再延展到数学运算,从而实现锻炼和强化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目的。反之,当学生擅长数学分析和具体运用的情况下,就应将学习重点放在计算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上加大运算量,实现训练和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目的。另外,在实践教学中也应对学生的家庭环境进行充分的了解和熟悉,为不同生活条件和环境的学生选择相应合适的数学学习素材,并且也应考虑到每位学生性格及兴趣的差异,他们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角度也不相同。对处在小学二年级这一阶段的孩子来讲,在数学教学中应特别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采用小班化“算用结合”的数学教学模式,也能够使学生更容易学习和理解数学知识,拓展和锻炼学生思维,提高学生数学综合能力。

四、 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增强学生实践应用的能力

计算教学不仅是要让学生了解课本上固定的知识结构,更重要的是要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能够将所学习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在生活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使学生在面对现实的问题时能够自觉地从数学的角度进行分析,并选择适当的方式来解决实际的问题,从而让学生了解到数学的应用价值。对于小学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对事物的理解能力较低,教师可以让学生从现实的生活中发现数学知识、计算数学问题。比如,买菜、购物、乘车等日常生活内容都能用到计算知识,教师借助这些生活实例可以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的意识,将数学计算生活化,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了解数学知识应用生活的意義。计算教学不是单纯地为了计算而进行教学,而是要让学生将计算与实际的问题进行结合,提高计算的多样性、趣味性,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以及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张胜育.浅议情境教学在小学数学算用结合中的应用[J].中学生导报:教学研究,2013(39).

[2]丛琳琳.小学数学算用结合实效性教学初探[J].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7(5):155.

作者简介:

刘香梅,福建省龙海市,福建省龙海市九湖镇蔡坑小学。

猜你喜欢

计算教学小学数学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小学计算教学的有效性分析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应怎样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思考
让计算教学不再枯燥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