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小学数学浅谈

2018-05-18刘爱平

考试周刊 2018年47期
关键词:浅谈小学数学

摘 要:随着教育教学工作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工作逐步变得更加灵活和开放,教育质量显著提高。但是,在许多农村小学由于学生底子薄、基础差,对学习缺乏兴趣,家庭辅助学习严重不足等多种因素制约,导致农村的教学质量难以提高。

关键词:小学;浅谈;数学

针对小学数学教学浅谈几点看法:

一、 “对症下药”,对学生进行分类指导

数学是人类进步的工具。在农村,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或聚集区,孩子们大多没有经过学前教育,学习习惯差、数学基础不扎实,学习兴趣不高。特别是有的学校,学生生源复杂,有汉族、回族、东乡族等,民族习俗、生活习惯、语言、入学年龄等存在较大的差异,导致了数学教学的多样性。为了完成教学目标,教师必须结合实际情况,“对症下药”,分类指导。

1. 融合差异,组成团结的班集体。学生入学后,要及时摸清每个学生的底子,掌握家庭情况、学习特点和数学学习程度,做到“有的放矢”。有些回族孩子在入学前只有一个本民族的名字,如“阿诗曼”“曼热燕”“马热比也”,没有一个正规的名字,与其他学生比存在较大差异,学前教育基本是空白,经常把老师弄的啼笑皆非。因此,要尽量融合各民族学生习俗、习惯、语言和年龄等差异,教育学生尊重民族习俗,改掉不良习惯,发扬学生优点,做到取长补短,努力组成一个相互团结、活泼友爱的班集体,营造学习新环境。

2. 学玩结合,明确学习目标。农村少数民族孩子缺乏学前教育经历,刚入学后因为环境改变,对新的学习生活有恐惧心理。教师要通过爱心教育和心理辅导,减轻学生对学习数学的恐惧,提升学习信心,帮助学生逐步适应新环境。这一点对于农村学生尤为重要。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好奇心强,活泼好动,要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数学,列举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抓住学生“爱玩”这一点,学玩结合,在“玩”中学,在学中“玩”。让学生进一步明确学习目标,搞清楚什么是数学?学数学为了什么?生活离不开数学这个道理。

3. 寓教于乐,激发学习兴趣。教师要综合学生、教材、方法和自身特点,结合农村实际充分备课。在课堂上要以讲故事、做游戏、表演等趣味性的形式导入课程,永葆数学的新鲜、有趣,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激活学习熱情,使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主动去探究数学的奥秘。例如:在讲《中括号》时,在算式360÷(12+6)×5中,第一步计算小括号里面的,第二步要算乘法就得加括号,但前面已经有小括号了,如果还要加一个括号就得换一种形式,这样就产生了中括号。于是我告诉学生,就像衬衣外面不能再穿衬衣了,得穿外套,这样学生就记住了穿衣的顺序是:先穿衬衣,再穿外套。运算的顺序是:先算小括号,再算中括号,最后算括号外面的。这样表示更有层次,更清楚。简单形象的举例使学生更容易接受,增强了学习数学的热情。

二、 学用结合,使数学教学生活化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在数学教学中,就是把“数学”同“生活”融为一体,紧密地联系起来,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1. 联系生活,导入新知。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数学,生活中的数学,积累数学知识。让学生数一数家里有几个人,有几只小羊,几只小鸡,从家离学校有多远,乘什么交通工具,分别需要多少时间,比一比身高、体重,认一认周围的图形,提前了解“鸡兔同笼”“距离”等问题,感受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养成主动发现数学问题、学习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好习惯。

2. 模拟实景,体验数学生活。教师可以将自己的生活经验带到课堂上来,例如,在进行《人民币》的教学中,可以创建模拟购物情境,让学生用人民币进行购物实践活动,促进学生自己掌握平时的学习用品或生活用品的价格资料,如一个篮球、足球、一支铅笔、一块橡皮、一只羊、一只鸡的价钱是多少。农村的学生还可以帮助爸妈算算电费、水费、柴米油盐的支出,不仅可以真实的感受生活中的数学,还可以感知数学的乐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3. 手脑并用,培养动手能力。好动是孩子的天性。在课堂上,教师要通过让学生亲身体验、实践操作、合作与交流,引发学生的探究和操作欲望。如在教学《平均数》时,让学生自己动手把12支铅笔摆一摆,可以2支2支的分,有的3支3支的分,有的4支4支的分,有的6支6支的分,分法不同所得结果也不同。然后和同伴一起列算式,实践与合作能力都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发挥。例如在平面图形和立体圆形拼组中,让学生拿出自己用过的圆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小组合作拼自己喜欢的图形,拼出了房子、汽车、各种动物、植物。汇报时,学生不光说出了本组怎样拼出这个图形,还说出分别用了几个什么图形。脑、眼、手、口得到了协调发展。

三、 争先树优,培养学生竞争意识

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年龄的儿童,在合作和竞争条件下比在默默无闻条件下往往能更加努力地学习与工作,更能显示和发展自己的潜力。教师要抓住这点,培养学生“争上游”的竞争意识。

1. 学会比较,激起学习上进心。要引导学生学会小组之间、男女生之间、个人之间进行比较。例如今天一共计算了多少算式,正确了多少,哪个小组计算最多,正确率最高,可以利用“小苹果”“小太阳”等贴画予以奖励。通过比较让学生正视自己的缺点和不足,激起上进心,树立改正缺点的决心。

2. 导入实例,增添学习趣味性。直观生动的图画和生活实例让学生陶醉其中,不知不觉地把知识牢牢掌握。如在教学《找规律》中,可以鼓励学生用小羊、小熊、兔子、猴子、青蛙等卡片来吸引孩子主动发现其中的规律。在教学《角的认识》时,我先请学生和三角板交朋友——握手,感知角是尖尖的,接着出示校园、教室、学生活动等情境图,引导学生发现角,感知角就在我们身边。之后我出示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让学生发现角,并让他们举例说一说日常生活见过的角,进一步加深所学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

四、 转变观念,破解农村家庭教育难题

在农村,由于办学水平、办学规模、生源单一、师资力量、学科结构等种种原因,导致各方面教育教学工作难以达到均衡,农村教学质量一直难以大幅提升。农民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等心思亦十分迫切。如何真正做到教育公平,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因此,教师要正确面对农村的现实,在数学教课中要有侧重,在完成教学目标的前提下,练习的安排要易多难少,让学生树立信心。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最好在学校里解决课后练习的任务。

作者简介:

刘爱平,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苏武镇西湖小学。

猜你喜欢

浅谈小学数学
浅谈Schwarz引理及其推广和应用
浅谈ICP-MS的使用与保养
为诗浅谈
浅谈圆锥曲线中的创新题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