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促进学生发展的绘画艺术专项学习活动设计

2018-05-18张琴妹

上海课程教学研究 2018年5期
关键词:专项基础色彩

◎ 张琴妹

一、问题与思考

上海市奉贤中学科学深化“敦本重学、奉文育贤、主动发展”的办学理念,围绕“激发学生潜能,促进自主发展”的探索和实践,设置了体育、艺术、科技专项课。绘画艺术专项教学已实施三年,绘画教学如何开设、如何实施、如何满足每一位学生的需求,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笔者一边实践、一边反思、一边总结。绘画专项校本教材编写总框架是:依据课标—联系校本—从单元角度统整课程资源自编教材—体现国家课程的校本化落实—实现艺术学科核心素养育人价值。

二、活动设计过程

(一)相关准备阶段

1. 课标理解

《上海市中学艺术课程标准(试行稿)》提出:“丰富艺术审美经验,提高审美素养;尊重个性差异,提供可选择课程”。

2. 学科基本内容与要求

知识与技能:根据个人的爱好,有选择地参加绘画艺术实践活动。

过程与方法:能通过“绘画艺术范例”的学习,结合自身学习经历,结合范例教学主题,积极参与艺术表现、创作等实践活动。

情感态度价值观:能主动关注生活中的艺术现象,逐渐形成开放、宽容的文化心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

3. 学生调研

备课首先要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在绘画教学前,笔者对这些报绘画专项课的学生进行绘画基础调查,发现他们的兴趣爱好与特长的区别,再结合他们的这些差别来设计以后的教学内容及分层。

调查内容主要有:你喜欢怎样的绘画形式?你擅长画什么?曾经学习过什么?有没有考级?考了几级?你在绘画专项课中想画什么?困难在哪里?如何解决?通过调研,教师基本掌握了学生的情况,才能进行课程具体内容的设计。

(二)做好绘画学习的充分准备工作

绘画专项教学刚起步,等于白手起家,原来没有什么教学材料,于是教师收集许多材料,购买书籍,到中华艺术宫看画展,到区图书馆翻看拍摄绘画书籍、杂志,去上海国际艺术博览会观看拍摄最新绘画、积累最新教学资料等。

(三)科学合理地设计美术专项学习进度计划

绘画艺术专项学习的进度计划整体需要科学设计,由易及难,循序渐进,又根据学生原有基础分层分类教学。第一阶段的基础内容是让学生掌握线、形、体;第二阶段的内容是掌握色彩及其运用;第三阶段的内容是让学生选择自己有兴趣、难度适合的内容进行绘画实践与创作。

三、学生作业设计

经过师生共同的学习目标制定和计划实施,基础部分的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着不同内容形式的绘画,作业由易及难、层次丰富、内容多样。以下是针对不同阶段学生的一些作业设计。

(一)由线到形再到体的练习

绘制物体时由线勾画出形,用明暗表现体积,这个阶段运用铅笔盒水笔完成练习,简单但很实用。

1.线描练习

线描是学生掌握用不同长短、曲折的线进行造型的基本手段。掌握画面构图布局有主次、疏密,线条流畅等艺术表现方式。让学生练习线描,有的学生能沉下心来绘画,而有的比较浮躁,静不下心来,那么线条就会出现松松垮垮不连贯的现象,通过引导学生画连贯的线,专心精心地绘画,学生渐渐都能做到静下心来用流畅的方法进行勾勒,并把主次、疏密、大小、曲直等美学原理运用进去。学生作品如图1所示。

2.素描练习

图1

素描是绘画学习的基础,让学生了解掌握物体线、形,还有体,即由于有光的照射,五体有受光面、背光面、明暗交界线、投影、反光,视觉上形成了物体的立体感。让学生通过室内临摹与写生掌握物体立体的表现方法。学生作品如图2所示。

图2

3. 校园写生

春天来了,校园里百花争艳、气温舒适,笔者让学生到校园里写生,因为学过线描练习,学生对花的观察、理解、表现也得心应手。他们能到大自然中观察花卉的生长规律、一截树杆的丰富性、风景在画面中的取舍布局,这既锻炼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概括能力,身心也得到充分、健康地发展。学生作品如图3所示。

图3

(二)从基础色到色彩运用创作练习

色彩是绘画重要的基础,要让学生解析得出一组绘画作品中的色彩关系,是需要从原色到复色的色彩变化的调整。看似简单的绘画作业,其实是很需要学生静下心做研究与实践,并且在以后的学习中不断实践巩固。

1.基础色调涂

看似简单的调色,学生需要花两次课的时间完成作业,但通过这两节课的练习,色彩感知能力得到极大提高。学生作品如图4所示。

图4

2.色彩创作

用画过的线描练习、色彩练习进行融合。根据色彩统一变化美学原理进行色彩调配、应用、创作。由易及难的坡度,学生对色彩的兴趣被激发,画完后有成就感。学生作品如图5所示。

图5

3.花卉创作

学过色彩的变化,不等于就会用色彩。在线条、色彩、花卉练习的基础上进行花卉水粉创作正当时。用薄画法画背景,用厚画法画花,层层叠叠的颜色,引导学生画出不同形态花卉的美。学生作品如图6所示。

图6

(三)由集体统一教学到分层分组教学

“尊重个性差异,提供可选择课”是上海市艺术课程标准给艺术教师的任务。针对学生的学习兴趣,选择一种绘画形式进行实践学习,通过第二阶段的分层分组学习实践,学生在某一个绘画专长方面得到充分发展。

1.装饰风景

装饰风景是一种绘画难度较低但效果较好的绘画形式,让一些绘画无基础,形、色表现能力低的学生去学习实践,可以让他们能较容易掌握并有成就感。学生作品如图7所示。

图7

2.卡通漫画

卡通漫画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绘画形式,但并不是每个学生都能绘画的,画卡通漫画需要有素描基础,能较熟练把握形,妥善处理线、形、明暗、色彩关系。所以,让有素描色彩基础的学生进行卡通漫画实践,恰是时候。

3.水粉风景

水粉风景要求在分析出风景中的前景、中景、远景基础上,有步骤地进行绘画操作,远景用稀薄的颜色,中景用较厚的颜色、近景用最厚的颜色,让色彩使景物变得立体;能合理布局画面,调出丰富的色彩,有步骤地绘画。学生作品如图8所示。

图8

4. 写意花卉

国画是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一些同学特别喜欢国画,或有国画的基础,他们在绘画专项课上学习实践国画,让原有的绘画基础得到进一步的实践与提升。

5. 绘画创作

学以致用,经过了各种绘画形式内容的训练,学生对绘画的线、形、色有了一定的基础,此时是让学生进行创作的最佳时机。收集照片等素材,结合以前所学知识进行水粉创作。学生作品如图9所示。

绘画专项课程总共约16次32课时,但学生能画出如此丰富的绘画作品,源于对学生绘画基础的调查了解、源于对学生集体教学与分层教学相结合的学习要求与不同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的设计。

图9

四、绘画专项课程设计反思

绘画专项课是针对有绘画兴趣爱好的学生进行开设的,但往往学生们的绘画兴趣是广泛的,所以教师对学习活动的设计开始只是设计一个初步的内容结构,在教学中不断渗透具体内容,并不断结合学生实际而调整原先的活动设计,有的增加,有的删减,因势利导,让每位学生有最大程度的发展。

(一)专项课选课的引导

在高一第一学期通识课时,教师就要对学生作一些专项课选择的引导,让学生对自己下学期对哪个专项最感兴趣有较明确的了解与取向,到高一下学期选择时可以目标更明确,避免盲目选择专项课程。

(二)专项课程选择的调整

进入高二,即第二学期的专项课时可以适当调整原先选择的专项课,有的学生选课目标明确、学习进步明显,有的学生选课时迷茫,选择后发现自己基础差或兴趣低,跟不上大部队,所以期中和期末可以作再次选择。

(三)改变教师的备课方式

以往的课都是按部就班地备课上课,但在专项课中,可变因素很多,课堂生成性内容更多,教师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去巡视指导,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把单课备课改为单元及分组指导备课,这样目标细化,更明确目的、更适合学生个性化发展。课后多作记录和反思、多作调整。

(四)教学活动内容的设计

教学内容的设计要充分利用校园环境资源,把校园环境资源融入课堂教学才会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教学进度的设计要考虑学生的差异性、接受性特点,进行分层教学,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教学过程是一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过程,要时刻观察学生学习进展状况,设计教学可以是从以集体到分层、再到集体的一个过程。

(五)教师自身美术素养的提高

学生要用一滴水,教师应该有一桶水。绘画种类很多,大学绘画专业毕业的也只能会1—2种绘画形式,而现在的学生基础不一,喜好不一,想绘画的种类繁多,教师怎么指导呢?教师真需要有三头六臂,才能引导、带动好学生,所以为了进一步引导学生学好,教师要不断地学习,提高自身业务素质。

(六)激发学生各方面潜能

专项课可以激发学生个性志趣的发展,并不是学某一专业技术。教师要进行观念的跟进,注意在专项课上激发学生各方面潜能,比如研究能力、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心理素质等。每节课课前课后,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增加学生之间交流,让学生谈体会,让学生提问,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等。

(七)学生有成就感

许多学生在美术绘画课上的作品在全国、市级美术比赛中获奖,也有学生因为有了专项课而兴奋不已,一名已考入复旦大学新闻系的学生曾记录她对绘画课的喜欢:“当艺术专项选科单呈现在眼前,我并没有多加考虑。绘画专项,鼠标的双击是那样有力。她让我花费了整个高一在等待,这不可无一,不可有二的存在。美术专项课,让我在繁重的学业中,有一个正当理由做我最想做的事。可以的话,我真想让时间慢一点,让每次的创作都有一个完满的收束。要感谢老师,能让我自由地创作,酣畅淋漓地在纸上涂抹,让我的身心融在了这画中,这绚烂的色彩里。”

猜你喜欢

专项基础色彩
“不等式”基础巩固
“整式”基础巩固
“七选五”阅读专项训练
“防”“治”并举 筑牢基础
神奇的色彩(上)
春天的色彩
色彩当道 俘获夏日
2015春夏鞋履色彩大集结
“专项巡视”,打虎上山再出发
“五抓五促”夯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