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族器乐合奏教学模式新思考

2018-05-14李静

科技风 2018年14期
关键词:民族器乐模式创新

摘要:民族器乐是我国文化的传承,代表着音乐艺术发展的历史与发展脉络,良好的教学方式能够激发民族器乐的创新活力,让民族器乐演奏步入一个新的高度。为了促进民族器乐合奏教学的有效发展,我们需要在常规教学中引入新的思索,提高民族器乐合奏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对于音乐美和文化美的感知能力。

关键词:民族器乐;合奏教学;模式;创新

民族器乐属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也是民族音乐教学的重要方面,只有真正落实教学的实效性,才能促进民族器乐合奏教学的发展,对于学生的音乐素养能够起到良好的熏陶作用,提高美育的价值与水平,让民族器乐合奏演出步入新的发展轨道。德育教育是培养人格、提高审美意识的根本,因此要重视民族器乐合奏教学的重要作用。民乐教学在高职教育中面临困境,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民乐合奏教学没有固定的章法和固定的模式,這也是高职音乐教学中的一大弊端。文章从宏观角度分析了我国当前民族器乐合奏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根据教学与时代环境背景,提出了几点措举,仅供参考。

一、民族器乐合奏教学存在的问题

民族器乐合奏教学具有审美性和传承性,对于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的要求都很严格,尤其在演奏方面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但是有些教师难以做好二者的平衡发展,严重阻碍了学生对于乐理知识与演奏能力的获取。可见教师的素质决定着民族器乐合奏教学的品质,教学内容的高度决定着学生发展的高度。在教学工作的开展也存在着许多问题,其中关键的一点就是在教学中缺乏钻研精神,无法发挥审美意识与能力培养在合奏教学中的作用。学科理论的落后影响着课堂教学的开展与教学目标的达成,不重视业务能力的提升,淡化合奏教学理论课实践与教学效果。教师理论的不扎实还体现在教学方式的固化上,合奏教学不同于文化课教学,更重视协作与配合,突出审美能力的提升,因此教师在选取教学内容时的随意性会让教学效果变得差强人意。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程设计也要从学生出发,发挥学生在自主学习上的能动意识,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对于这些,多数教师仍做不到,主要体现在教师忽略学生的需求,部分教师只重视如何提高教学的新颖性,没有深化课程内容的涵义,忽视了审美能力与音乐素养的提升,缺乏踏实有效的做法。从整体环境来说,民族器乐演奏,在宏观上没有被学校教育所认可,无论是人力还是物力上都没有足够的投入,也促使教师的钻研意识开始下降,在课程制定的过程中难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常规教学中,教师并没有将音乐素养作为学生发展的根基,造成学生能力培养的不全面。

二、创新民族器乐合奏教学模式的意义

对于民族器乐教学的关注,是一种对于教育发展的关注,我们总是探索音乐教育的发展方向,希望让学生获得更为广泛的知识和开阔的视野,随着教学发展的不断提升,人们对人才衡量的角度也越发多样,只有符合社会发展,综合素质强的人才会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综合能力包括语言、思维、操作、审美等能力,因此,我国教育很早就提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而其落实点就在于做好民族器乐合作教学上。纵观传统的器乐演奏教学仍是学、练、考的模式之下,学生在夯实基础的时候,对于美的感知能力却降低了,只有创新教学的模式,才能深化乐器演奏教学的发展,让学生在能力上有所发展,也让民族器乐演奏艺术得以有效的传承。教学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也随着信息化的推进而变得更加丰富,但是我们却忽略了教学的根本因素学生,因此,创新点应立足于学生,让学生在器乐合奏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发挥自己的作用,只有将扎实的演奏根基培植在学生心中,才能真正满足器乐演奏教学的需求。创新思想的有效渗透能够帮助教师设计优秀的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演奏内容与形式,发挥学生在交流与配合等方面的能力,并对知识中包含的问题进行有效的思考,在分析与推理上都有显著的提高。同时,创新教学模式也能够为教师提供一个反思教学,解决问题的总体思路,明确学生在某一个阶段应该达到的演奏水平,对于民族器乐演奏教学的整体发展大有裨益。教学思维需要良好的培养方式,更需要优秀的做法,让学生能够认识自己、理解器乐演奏中包含的文化和审美因素,促进学生在感知的基础上,能够将更多的专注与情感投入到日常学习之中。

三、创新民族器乐合奏教学的措施

(一)将传统文化融入到教学之中

传统文化作为民族发展的根基,始终为各方面教学的更新提供源源不断的养分与支撑,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多媒体教学方式进入课堂,明显给传统文化的教学造成了冲击,因此要在充分认识这一问题的基础上,提高传统文化对民族器乐合奏教学的影响,传统文化是精神的命脉,只有让优秀的传统文化不断发展,才能促进文化的传播与传承。我们知道对于文化我们的做法一直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那么我们就要对文化进行筛选,选择适当的途径进行传播,那么民族器乐合奏就是一个重要的渠道,在器乐合奏中导入传统文化知识,是一种文化的培养方式,只有让学生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才能更好的将情感带入到演奏之中,加深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有意识的渗透传统文化,然后再集中性的进行合奏训练,让学生能够认识文化、理解文化,以文化带学习,以学习带发展,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二)提高合奏演奏的整体水平

无论是哪种演奏形式,专业性的设备决定着民族器乐教学开展的状态与成果。为了保证器乐演奏训练在教学中的质量,需要从人员培养和硬件增补上下功夫。因此,对民族器乐合奏教学的教师要进行集中有效的培训,让他们明确教学模式创新的重要性,对于民族器乐合奏教学的创新有一个整体上的把握。同时,要在规范训练规章的基础上,丰富器乐演奏的方式,提高合奏训练的水平。

参考文献:

[1]崔健.浅析少数民族器乐合奏课堂教学模式及发展方向——以中央民族大学音乐学院少数民族器乐系合奏课程开展为例[J].音乐时空,2015(21)64.

[2]崔健.少数民族器乐创新教学方法应用之我见——以蒙古族弹拨乐器火不思教学应用为例[J].音乐时空,2015(20).

[HTH]课题来源:[HTK]西安文理学院2017年重点课程综合改革项目《合奏与重奏课程教学研究与实践改革》(项目编号:JG2017075)

作者简介:李静(1982),女,汉族,河南鹤壁人,硕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二胡演奏与教学.合奏与重奏。

猜你喜欢

民族器乐模式创新
试论当代中国民族器乐作品的旋律创作
探讨如何加强和改进中小学民族器乐教学
作曲技术理论在民族乐器及钢琴伴奏教学中的应用
永续债券探析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中学数学创造性教学的模式与策略研究
简析民族器乐的历史进程及音乐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