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戏曲伴奏音乐的审美特征研究

2018-05-14段滢

北方音乐 2018年9期
关键词:审美特征作用

【摘要】音乐伴奏是戏曲中不可小觑的艺术因素,在现代戏曲演出中表现出了独立的艺术价值。本文针对戏曲伴奏音樂的作用进行分析,并从灵活多变的形式、形象与抽象的统一、整体与局部的和谐性三个角度探讨戏曲伴奏音乐的审美特征。

【关键词】戏曲伴奏音乐;作用;审美特征

【中图分类号】J818 【文献标识码】A

一、戏曲伴奏音乐的作用

戏曲音乐由“唱腔”“伴奏”组成,无论是实践,还是在理论上,伴奏音乐在戏曲中都处于核心地位,其中,“唱腔”和“伴奏”之间是一项主从关系,两者不可分割,相互依存,但是都具有独立性。伴奏音乐具有“非语性”的特征,能够演奏出美妙的音符,通过与演员表演的配合,达到了神行合一的境界。著名的京剧琴师徐兰沅曾经提到:“唱和伴奏犹如鱼和水的关系,鱼离开水就不能生存,唱腔是不能离开伴奏的……”在戏曲舞台上,表演是不能离开乐队伴奏的,对于戏曲演员而言,要吃透剧本,了解戏曲的风格,对整场戏的角色行当、文学结构、戏曲流程、故事情节有全盘把握,这样,才能够在戏曲演奏中达到胸有成竹的效果。

二、戏曲伴奏音乐的审美特征

(一)灵活多变的形式

在戏曲音乐中,格式往往非常严格的,与之不同,戏曲伴奏音乐形式灵活多变,各个流派的表演风格不同,行腔变板各有各色,其中的伴奏音乐变化多样,让人如沐春风。以曲牌的应用为例,也常常会出现一曲多用的现象,而同一个曲牌应用在不同的人物角色和戏剧作品中,产生的艺术效果也具有显著的差异。以《风人松》为例,曲牌的应用展现出了深沉、悲凉的情绪,描绘出了辽阔的行军场景。伴奏音乐在节奏的处理以及演奏方式上,也更加多样,不仅注重结构完整性,又强调人物角色形象的表达,力争给人们带来新颖、亲切的享受。戏曲演奏音乐的这种灵活性为戏曲赋予了全新的审美色彩,戏曲伴奏音乐与其他音乐类型也有显著的差异,在伴奏上,属于“专曲专用”,而舞剧、歌剧、交响乐等,并没有固定的格式。为了让演奏音乐达到理想的效果,演奏人员不仅要了解不同流派戏曲的演奏技巧、手法与唱腔,还要具备扎实的功底。

(二)形象与抽象的统一

戏曲音乐不同于美术、雕塑等空间意识形式,没有描写现实的能力,但是却能够借助婉转悠扬的音乐让人们浮想联翩。以著名的《二泉映月》为例,听到音乐的演奏,欣赏者的联想不会仅仅局限在定格的画面中,能够结合自身的经验与很多生活表象联系起来,在头脑中产生诗情画面与奇幻景象。戏曲音乐没有固定的画面,人们可以天马行空的想象,这便是演奏音乐的抽象性特征。

但是,如果将演奏音乐与某个戏曲曲目或者人物配合起来,即可将这一抽象性特征转化为形象性特征。如将二黄原板应用在诸葛亮身上,能够塑造出一名沉着冷静、从容大度的政治家形象;而将同样的音乐应用在赵高身上,呈现的就是一名阴险狡诈、自私狭隘的小人。这让戏曲演奏音乐展现出了一种灵活的美感。例如歌剧《洪湖赤卫队》里的主角韩英和《江姐》里的江姐,都是巾帼英雄,可是二人肯定不能演唱大同小异的音乐曲调。

要实现抽象性、形象性的统一,对于演奏演员的演奏技巧、综合素养等,都提出了严格的要求,演奏者要能够理解剧本的核心内涵,具有良好的文学素养,把握好故事情节的变动,了解作品中人物的喜怒哀乐,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达到剧本的演奏要求,将人物的情感灵活表现出来。

(三)整体与局部的和谐性

戏曲是以表演为核心的一门艺术,集齐文学、音乐、美术、舞蹈等于一体,表演形式多种多样,而由曲牌、唱腔、打击乐构成的伴奏音乐,是戏曲艺术的有机组成,如果失去了伴奏音乐,那么戏曲的表现效果将会大受影响,演奏是为戏曲表演来服务的,因此,必须要处理好整体、局部之间的关系,避免出现喧宾夺主的问题。要发挥出演奏音乐的形象塑造、表演烘托作用,让伴奏与演员的表演有机融合起来。伴奏既要服从于表演,还要兼顾美术、舞蹈、文学等艺术形式,伴奏者的伴奏技巧不仅要很熟练,并且还要擅长临场发挥、随机应变,用在姿态各不相同的舞台人物角色身上都能恰如其分且和表演者的表演完美融合。

三、结语

戏曲舞台上的任何表演没有哪一分钟可以离开乐队的伴奏。对于演奏者来说,只有深刻知晓戏曲伴奏音乐的审美特征且正确掌握它的内在规律,才能够为戏曲表演提供有效烘托。

参考文献

[1]刘忠华.论伴奏音乐在舞蹈教学中的影响[J].音乐时空,2016(01).

作者简介:段滢(1997—),女,汉族,山东淄博人,山东大学(威海)艺术学院本科生。

猜你喜欢

审美特征作用
浅谈影视音乐的审美特征及艺术功能
苗族蜡染艺术的审美特征
试论动漫艺术的审美价值
辛夷坞青春小说的审美特征
新世纪贵州苗族题材电影的审美特
浅析情境教学法在中职会计课堂中的应用价值
试谈乡土地理教学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