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情”牵语文阅读教学

2018-05-14陈洁慧

课外语文·上 2018年6期
关键词:情感教育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摘要】新课标提出,语文教学要积极利用课程资源,在教学中重视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善用教材,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陶冶心灵、启迪思想。培养良好素质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情感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情感教育,在语文这个综合性很强的学科中,是教学的重中之重。新课标也提出,要重视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体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即注重情感体验、广积语言、培养语感、启迪思想。丰富的人文内涵是语文课程特有的,深广地影响着学生的精神领域,积极利用课程资源,在阅读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培养孩子好学、善思、乐美、求真等良好素质不可或缺。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苏教版的语文教材,因选文文质兼美,既有时代气息又具典范性,语言规范且富有童趣,孩子们都喜欢,凭借它的这些优势,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顺势而为,正如一泓清泉,泉水无声却汩汩流淌进学生的心田,蓄就一池春水,潜移默化,让阅读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挖掘、点拨,以情动情

蕴含丰富的情感,本来就是语文教材的显著特征。在读这些文质兼美的课文时,字里行间蕴含的情景气势、内在含蓄、感情色彩 等,在人的大脑产生作用,激发人对语言文字的“内在视像”,即脑海中再现栩栩如生的画面,这就是语言的形象再现感。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领悟汉语言文字中的审美因素,培养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正是需要这种对语言形象的再现感。我想,教学中,教师应经常挖掘教材中的蕴含情感因素,讓学生在理解、感悟、想象、美读的过程中,在抽象的语言文字符号与形象的再现画面间架起桥梁,感受语言的优美,体会课文的意境,获得阅读的乐趣与美的熏陶,顺势引导,令他们如入其境、观其景、闻其声、嚼其味……《草原的早晨》勾勒了动人的画面:鞭响、羊涌、人欢,奏响了欢快的晨曲,创设了人畜喧腾、相映媲美的感人意境,情与境交融和谐,十分感人。我没有对课文进行过多的讲解,而是让学生通过多媒体与音乐,在“草原牧歌”的天籁中闭眼想象,放飞思绪,驰骋在草原上……学生心驰神往,沉浸于草原的美,诵出了无尽的欢乐。

《长城和运河》:让我们与作者一起俯瞰雄伟壮观的长城、秀丽灵动的运河,惊叹于中华民族祖先的伟大。

《庐山的云雾》:云雾姿态万千、瞬息万变,文字优美传神,顿觉飘飘欲仙,遐想无限。

《赶海》:让我们这些生活在海边的孩子,重温了赶海的无穷乐趣,使我们更加热爱大海、热爱生活。

《槐乡五月》:让我们心醉于花海,心动于槐乡孩子的美善,领略生活的甜美……

一篇篇美好的文字、一幅幅鲜活的场景,如梦幻长卷般展现在学生面前,孩子们的情感伴随着教学活动起伏,文字与心中的形象融合,悲喜爱恨与作者共鸣,笔端奇幻美丽文字的领略,读者情感的不断升华……此时,老师应尽量免去繁琐的分析与讲解,而是培养学生通过形象去感悟,把握文章内在心灵的东西,从而诱发出丰富的想象和情味来。

二、激情、导趣,以情促学

苏联教育家赞科夫认为,若触及儿童的情绪,触及儿童的精神需要,教学便能取得高效。儿童天真敏感,犹如明镜的湖面,投入一颗细细的石子,便会水波荡漾。要激发孩子学习的主动性,使教学活动就成为学生的主观需要,教师应在教学中唤起学生的情感,使学生的认知与情感活动合二为一。

首先,教师授课时自身应充满情感,进而才能唤醒、激发学生相应的情感体验,营造自然、和谐的情感交流的氛围。这种氛围,师生之间的情感能相互交融和影响,生生之间也能相互感染。当然这就需要教师要深谙传情的艺术,以情动情,教师既可以从语言的“示范”“抒情”“沟通”“激励”等方面努力,充分应用,有效提高教学语言的感染力,也可以通过动作、姿态、谈吐、表情,不露痕迹地牵引,引发学生相应的情绪反应。

其次,让语文课堂充满情趣。学生如能主动投入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学习《沉香救母》《木兰从军》前,组织学生观看《宝莲灯》《花木兰》的动画片,学生对课文中的人物便会感到亲切,学习课文的兴趣倍增;学习《鸟岛》《跟踪台风的卫星》前,兴致勃勃地利用网络资源,查找有关资料,做手抄报;学习《水上飞机》《恐龙》后,不拘形式地办一回小小科技展览活动;学习《微笑着承受一切》一课,学生被桑兰坚强不屈的精神折服,主动表示要写一封信给桑兰姐姐,鼓励并感谢她,我便趁机指导学生写信……充分运用多种手段,创造了生机勃勃的语文课堂,学生也在课堂上兴趣盎然,学习起来不仅主动,而且富有创造性。

三、唤醒、感悟,以情育人

古人云:“文以载道。” “道”既有作品呈现出来的生活的本质规律,也是作者领悟到的人生哲理,或对人生的态度。教材中有许多课文,饱含丰富、生动的德育因素,引导学生透过感性的形象,在潜移默化中净化情感、陶冶心灵。列宁认为,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对于真理的追求——由此可见,思想教育,重在一个“情”字。

《春笋》一课,仅仅是让学生感到春笋娃娃的可爱吗?当然不是,作者赋予春笋人的性格,“冲破”泥土、“掀翻”石块、“冒”出来,多么难以阻遏的生命力啊!课文收篇处,“向上,向上,再向上”,孩子们充分感受到了春笋节节拔高、腾腾直上的特点,感受到春笋锐意进取、不断向上的精神,从而产生联想,由物及人,获得有益的启示。如《小河与青草》《三个小伙伴》《这儿真好》等都是借助生动有趣的童话,告诫小朋友:“人类要保护生态环境,否则,会失去动物朋友,毁灭人类自己!”另外,《谁的本领大》《做什么事最快乐》《小松树和大松树》……这些课文都生动有趣,理寓事中,学生所受到的思想教育不言而喻。

只有在语言文字和具体形象合一的情况下,被感知的对象才能自然融入学生的心灵,去感受文字所描述的情境,去体味作者表达的情感,进而陶冶思想情操。

四、品读、体验,培养语感

语感,是语文素养的核心部分。

(一)悟性

教材饱含着感情,语言文字承载着情感,只有让学生进入文字间所描绘的情境,与作者的情感共鸣,才能真正水乳交融、内化成为精神力量。语言的感悟就是要通过感知、理解、品悟,去把握字里行间的袅袅情丝。《雨点》是一篇富有意趣的小诗,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中有许多写到了雨,作者却采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雨点落在不同地点的不同形态。“池塘→小溪→江河→海洋”是地点的转换;“睡觉→散步→奔跑→跳跃”是雨点的动态,把这一自然现象写得变化多姿、耐人寻味,富有审美意义。学生爱上了文中可爱的小雨点,与诗人的心境产生了共鸣,他们由衷地进行创作:“雨点落在湖面上,在湖面上微笑。”“雨点落进田野里,在田野里睡觉。”“雨点落在荷叶上,在荷叶上翻筋斗。”……这是发自学生内心的声音!作品以情动人,学生因情入景,脉脉情怀成为作品与小读者之间的纽带。

(二)积累

语感的表达既要借助语言就要先獲得语言,“情动而辞发”,因而不少篇幅短小、语言规范、富有童趣的课文,我都要求学生背诵。一年级的小短文最童趣,《北风和小鱼》《大海睡了》《秋姑娘的信》《草原的早晨》……春的柔媚、秋的华美、沉睡的大海、苏醒的草原……一幕幕优美动人的图景,一个个生动感人的文学形象,这一切,无不让孩子们激动、陶醉。孩子们在朗读、感受、体味和领会中,不也正是在学习他人语言的精妙之处吗?

(三)品读

培养语感能力最有效、最重要的手段是指导朗读。要想学生朗读好,前提是揣摩词句、领会意境。

一是图文对照,反复诵读。苏教版教材中的课文都配有优美的插图,请学生边读文,边看图,充分借助图画,展开联想和想象,进入课文意境。引导学生代入角色,深入体会其中的思想感情。例如《奶奶的白发》中祖孙俩相偎的画面,加上孙子稚嫩的问题——要是不让奶奶操心,这白发还会变黑吗?这让孩子们深有感触,因为我们班不少孩子是由老人带大的。再让孩子们熟读成诵,学生体会到了祖孙之间心意相通的亲情流溢,他们幼小的心弦被拨动了,当然,这时的读,已不仅是口齿清楚、声音响亮了,而是孩子的真情流露了。

二是抓关键词,咬文嚼字。加强重点字词的朗读,切实领悟课文的情境和意境,语感训练得以强化。如《小池塘》一课,开篇是小池塘像一只“明亮的大眼睛”,这只映现了白云、太阳、月牙、星星的“明亮的大眼睛”,幻化出一个“五彩的世界”,一脉贯通,融意传情。抓住这几个关键词,读出重音、节奏、语调,也就把字里行间蕴含的感情表现出来了。

三是读出个性。引导学生在对课文有所感受的基础上,学会欣赏与表现。比如自由朗读、同伴互读、听示范读、给画面配音、配乐朗诵、嘴跟着吟和、表演读等,让学生多感官参与,进而通过自己多种形式、无拘无束地朗读,快乐、自由地把自己的独特体验展现出来;还可以配上表情动作,朗读成诵;也可以对课文进行二次创造加工,开展多种形式的表演活动或创造性阅读。学了《荷花》这一课,可仿说:“ 过来,告诉我 。”;学了《做什么事最快乐》,要求“改编这个小故事,讲给同学们听” ;学了《台湾的蝴蝶谷》,进行“最佳小导游”评选,请每位学生当小导游,比比谁介绍得好……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让他们品尝学语文的“滋味”,培养高雅的审美情趣,逐步提高语感能力。

由此看来,在课堂上,活用教材,把“理解”“领会”“品味” “感悟”“表现”真正还给学生,让学生的课堂阅读活动发自内心,溢于言表,巧妙地在阅读教学中以情育情,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改进。

作者简介:陈洁慧,女,1971年生,广东省普宁人,华南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本科毕业,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语文。

(编辑:马梦杰)

猜你喜欢

情感教育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留守高中生情感教育的对策探讨
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研究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