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发展学生的人文修养

2018-05-14冯波

课外语文·上 2018年10期
关键词:实践活动初中语文

冯波

【摘要】现在的语文教学更加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和提高,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面对这样的要求,作为语文教师要重视将自己的教学和实践活动联系起来,激活学生的学习热情,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发挥学生的个性,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提升人文修养,提高综合素养。

【关键词】初中语文;实践活动;人文修养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新课改的如火如荼进行,当今的语文课堂教学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在新课标中明确指出:在初中阶段,教师要注重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所谓“语文核心素养”,指的是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审美能力和文化修养。我们又将审美能力和文化修养统称为人文修养。语文学科中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知识储备是提高学生人文修养的最好途径,通过阅读和赏析经典文本,让学生获得美的熏陶,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每日一句,日积月累

在初中阶段的语文学习中,培养学生积累的习惯,指导学生积累的方法是提高学生人文修养的有效途径之一。苏教版初中教材中有很多美文,这些文本语言精妙、构思奇巧,在指导学生阅读鉴赏的过程中,教师完全可以指导学生抓住其中的精妙语句进行品味咀嚼,同时引导学生进行积累,经过一段时间潜移默化的熏陶,必然会让学生获得陶冶,提高鉴赏水平。

例如在教学《鼎湖山听泉》这篇课文的时候,对于这篇优美的文章的教学设计,教师就将鉴赏文本中的精妙语句作为了教学的重点内容。首先,在课堂导入环节,教师引导学生激情走进文本:“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非常美的文章——《鼎湖山听泉》,看到这个题目,你有没有想到泉水叮咚的美景,那么在文本中作者是如何展现这种意境之美的,请大家阅读文本,画出重点语句。”在教师的引导和鼓励下,学生们走进文本,勾画精彩语句,鉴赏文本中语言表达,大家的收获很多。例如有的学生鉴赏了文本的第八自然段,这样进行分析:这一段写得太美啦。在文本中作者将泉水比喻成小提琴、琵琶、大提琴等各种乐器,让我们感受到了泉水的轻柔清脆、厚重缠绵等特点,深深体会到泉水声音变化无穷,具有的明显的层次美。同时,也让我们在阅读课文的时候产生了无尽的想象,感觉不是在听泉水的声音,而是在参加一场盛大的音乐会,深深陶醉在美妙的乐曲中而不可自拔。这样的鉴赏过程让学生对文本中的精妙描写有了深刻体会,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将这样的句子积累下来,并且学以致用,在自己创作的过程中也学习使用这种方式,有效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可以说,鉴赏经典美文是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有效方法。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注重引导学生进行积累、模仿,这样才能让学生在感受美之后学会孕育美,不仅学会鉴赏,还能自己创作。当然,积累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需要日积月累,教师在指导学生积累的时候要注重循序渐进,通过“每日一句”潜移默化的熏陶,逐渐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主题诵读,文化健身

语文学习离不开多元朗读,在琅琅读书声中学生们能够走进文本,深入体会文本情感,获得美的体验。对于具有一定鉴赏能力和理解能力的初中生来说,教师可以采用多样的实践活动来指导学生诵读。例如开展主题诵读,指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深入体会,让学生获得更加深入、深刻的感悟,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化修养。

例如在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有很多精美的散文,其中《春》是代表作品。在教学这篇文章的时候,教师没有逐段分析,也没有抓住重点词句进行体会,而是采用多元诵读的方式引导学生体会文本中作者对春的深切赞美之情。首先,教师为学生播放了这篇课文的录音,让学生在听的过程中进行感悟,然后谈一谈自己的体会。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闭目想象,感觉自己就好像走进了春天,身体在春意盎然中自由飞翔,享受一片美丽的春光。然后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自读体验,让学生重点找到文本中写景的句子体会春天之美。最后,引导学生精读文本,鼓励学生在美妙的乐曲声中进行仔细品味,这样学生对文本的语言之美有了透彻的理解。通过这样的朗读过程,学生对于散文的鉴赏能力得到了提高,也体验到了散文之美。但是教师并没有满足于这样的成果,而是为学生确定了“四季之韵”的散文阅读主题,让学生搜集描写四季的优美散文进行诵读比赛,在这样的过程中,不仅进一步提高了学生鉴赏散文的能力,而且让学生充分感受散文之美,提升学生感悟美的能力。

学习语文最直接、最简单也是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引导学生多元诵读,可以说朗读是学习语文的基本手段。而在教学过程中开展主题式诵读,有助于引导学生的进一步深入体验,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参与过程中获得深刻感悟。这样的做法不仅能够尊重学生的个性,而且有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养。

三、阅读经典,国学育人

在悠久的文学长河中,留下了很多的名家经典之作,而指导学生鉴赏经典,是提高学生文学修养的重要途径。鉴赏经典作品,不仅能够让学生体会到文学的博大精深,而且让学生在品味文化积淀的同时获得思想的陶冶,提高学生的思想意识,让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培养高尚的情操。

《我的叔叔于勒》是莫泊桑的经典作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重点引导学生体会文本中的人物形象,让学生主动思考文本主题,提升学生的认识。这篇课文的故事情节较为曲折,人物形象非常鲜明,在指导学生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对人物的行为、语言等进行深入体会,分析人物的形象特点。通过大家的认真讨论和交流,体会到是菲利普夫妇的嫌贫爱富的性格特点。这样的认识显然没有什么不对,但是不够深刻,于是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产生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教师指导学生根据文本创作的背景进行深入体会,让学生认识到这种金钱关系的产生和资产阶级社会的背景是分不开的,正是资产阶级的社会揭开了家庭的温情面纱,也引发了学生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而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体会类似题材的经典文本,例如鲁迅笔下的《孔乙己》,选自《儒林外史》中的《范进中举》等,引发学生对社会以及人际的思考。

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经典阅读是非常重要的内容。经典作品经历了时间的检验,是文化的积淀。阅读经典,让学生体会到文学作品的深刻价值,体会到文本的文化蕴含,让学生得到情感熏陶,提升学生的思想意识。

四、调查访问,升华体验

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参加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亲身实践的过程中获得深刻体验。而且,初中生参与实践活动的积极性也非常高,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体会,能够让学生积极主动走进文本,获得丰富的知识,升华学生的情感体验,实现综合素质的提高。

例如在教学《巍巍中山陵》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就组织学生通过调查访问的实践活动获得深刻体验。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让学生通读课文,然后结成小组理解中山陵的整体布局:“同学们,大家对于文本内容都有了自己的理解,那么,你能根据自己的阅读将中山陵的大体布局画出一幅示意图吗?假如你是中山陵的讲解员,你能根据自己画的示意图进行清楚地讲解吗?”这样的活动设计让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学生在讲解中山陵设计的过程中体会到了人们对于中山先生的怀念以及对中山先生的敬仰之情。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我的美丽校园”的设计活动,让学生勾画自己心中的校园形象,进一步升华学生的体验。

在这篇课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抓住文本内容进行实践活动,并且引导学生走向课外,让学生的认识更加深刻,有效升华了学生的体验。实践活动的安排,让学生的热情高涨,有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以及人文修养的提升。

总而言之,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通过多种形式的鉴赏品读以及实践活动的开展,让学生的个性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让学生受到文化内涵的陶冶,提升學生的素质。

参考文献

[1]张丽伟.在语文本色回归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J].新课程学习,2014(7).

[2]顾华杰.发掘利用教材的人文因素,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J].新课程学习,2011(12).

[3]朱晓红.在缤纷的诵读活动中提升师生人文素养[J].小学时代,2013(13).

(编辑:龙贤东)

猜你喜欢

实践活动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以微型写作促进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互动教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实践探究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对策研究
关于小学数学兴趣教学的思考
小议高中数学的兴趣教学
谈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