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社会责任评价研究综述

2018-05-14王艳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8年17期
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指标

王艳

[摘要]随着企业社会责任关注度的日益提高,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成为企业社会责任研究领域中的重中之重,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归纳梳理,发现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的企业社会责任评价研究较为成熟,进而从企业社会责任的科学评价体系和评价方法入手,旨在梳理反映社会责任评价科学、可行的指标体系,探寻社会责任评价的合理方法,为实证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指标;社会责任评价方法

[中图分类号]F270;F324.6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随着新常态下生态文明建设的逐步推进,企业经营活动与人类社会生活密不可分。与此同时,我国“十三五”规划提出支持绿色清洁生产、推动绿色消费、加大环境治理力度等具体对策措施将对全球环境和能源市场产生重大影响,因此企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担负更多的社会责任能够成为现代社会竞争力优势体现、企业国际形象塑造与利益相关者期望和要求满足的路径之一。企业社会责任国际标准(SA8000)自1997年在美国颁布之后,为企业社会责任履行设置了标杆,社会责任评价成为企业社会责任研究的热点之一。根据中共“十八大”会议精神,2014年起草的《中国企业社会责任评价准则》使得我国社会责任评价机制与国际接轨,并且加入“中国元素”,使我国的社会责任评价研究迈入一个新纪元。

有鉴于此,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阅读,旨在梳理总结企业社会责任的科学评价体系和评价方法,不仅有利于企业自身明确应履行的社会责任,而且有利于第三方机构对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状况进行鉴证。

2 企业社会责任评价研究述评

2.1 国外企业社会责任评价研究述评

国外对于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较早的构建起了成熟的方法,从时间维度来看,早期的社会责任评价研究主要集中于声誉指数法和内容分析法,但是此类评价方法存在明显的缺陷,声誉指数法主观色彩突出,内容分析法缺乏专有社会责任的报表和文件,内容分析存在偏差。早期社会责任评价方法比较见表1。

利益相关者理论的进一步发展为企业社会责任评价研究奠定了更为详细、具体和客观的理论载体,各学者开始认识到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是利益相关者的不同诉求,与此同时,各种基于利益相关方的社会责任评价体系形成,影响力与传承度较高的有以下几种:SA8000、道琼斯可持续发展指数、KLD指数、澳大利亚的Re-putex和加拿大学者Clarkson (1995)的RDAP模式等,后期的量化方法中,Wood和Jones认为KLD指数法是社会责任评价研究中设计理念最为科学和最易理解的(见表2)。

表2中的社会责任评价方法是企业社会责任评价研究应用最为广泛的方法,从表中得知,社会责任评价体系的建立与利益相关者的诉求密不可分,社会责任评价体系逐步完善和统一,能够充分指引企业的社会责任报告的发布。除此之外SA8000和道琼斯可持续发展指数在社会责任评价中也有较为广泛的应用。如针对当前的SA8000和GRI等相关标准提出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的标准 “三重底线”;定性使用能源利用、环境资源保护、产品及消费者、社区、员工和其他责任等社会责任指标评价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状况。因此,基于利益相关者的社会责任评价逐步成为国外学者研究领域的重点内容之一。

2.2 国内企业社会责任评价研究综述

2.2.1 国内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建立研究。国内企业社会责任评价研究在20世纪90年代之前较少且研究内容较为局限,仅集中于企业经济责任层面,随着企业社会责任标准和指导方针的引入,国内社会责任研究与国际接轨,我国社会责任评价指标体系按照企业利益相关者分类而建立,其中社会责任指标设计应具有系统性、科学性、引导性、发展性、可比性、可操作性和披露性7个原则。首先,针对某一类利益相关者构建范围指标(一级指标),用于反映企业在某个范围内对该类利益相关者社会责任的履行绩效;然后,结合企业对各利益相关者的具体责任设计计量指标(二级或三级指标),组成两层或三层指标体系;最后,采用专家打分结合层次分析法确定各项指标的权重。应用中对各个层级的指标进行计分,并按照所赋予的权重汇总作为上一级指标的得分,最后通过加权汇总后得出一个总分来衡量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状况。一级指标选取差异见表3。

由表3可知,我国大部分学者一級范围指标的选取主要是企业各利益相关者,指标选取较为全面且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说明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状况取得较为全面的进步,逐步与国际准则接轨,针对不同的行业,研究者选取的范围指标存在部分差异。二级指标选取基本都是采用财务类指标加非财务类指标的模式,财务类指标可以从企业财务报告中获取,多为定量指标;非财务类指标可以通过调查问卷和专家访谈取得,多为定性指标,通常学者根据有关理论和相关国内外文献的阅读选取指标,因此二级指标的选取因研究者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偏好。

2.2.2 国内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方法研究。国内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方法研究是基于评价体系而进行的,目的是为了公平、客观、合理的对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状况进行量化评价,其中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判法、因子分析法、数据包络分析方法、灰色评价法等是常用评价方法(见表4)。

通过大量文献检索和表4可知,我国学者在研究过程中不再局限于单一方法的使用,多元化的方法使用有助于科学评价企业社会责任。其中在诸多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方法中,层次分析法的运用最为普遍,而且其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结合使用广受研究者的青睐。此外有学者也使用了德尔菲法、粗糙集方法及BP神经网络分析法,但使用频率较低。

3 结论

国外研究企业社会责任评价已有较为成熟的理论基础,因此社会责任标准和指标体系比国内更加成熟,有许多体系在深刻的影响着中国。例如,大部分中央企业发布的社会责任报告是比照可持续发展指南(G3)来编制的,但由于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管理水平不均衡,通常无法综合评价企业的社会责任,所以只能反映指南要求的部分内容,从而缺乏全面性和有效性。在我国,有关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指标体系研究领域集中在评价指标的内容确定上,而没有以理论为依据构建合理、系统且可行的指标体系。对于社会责任评价方法的选择上呈现多元化和综合性应用的趋势,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判法、因子分析法、数据包络分析方法、灰色评价法等方法是目前较为常用的评价方法。

以利益相关者视角为出发点来研究企业社会责任已形成了颇多有益的结论,我国在此方面的研究还处于发展阶段,许多研究结论并不成熟。一方面,有关利益相关者方面的研究还需要进一步深化,特别是在构建社会责任指标体系上尚无一致定论;另一方面,如何客观、科学的确定指标的权重问题亟待考虑。从利益相关者角度出发,确认企业社会责任评价的内容可能成为未来研究的主要出发点之一。

[参考文献]

[1] Clarkson.Max B.E.A Stakeholder Frame work for Analyzing and Evaluating Corporate Social Performance [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95(20):92.

[2] 王怀明,王鹏.食品企业社会责任表现的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1):58-63.

[3] 田虹,姜雨峰.网络媒体企业社会责任评价研究[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4(1):150-158.

[4] 黄益方,孙永波.零售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以苏宁电器为例[J].中国流通经济,2015(1):68-76.

[5] 付书科,杨树旺,唐鹏程,等.我国有色金属行业社会责任评价——来自上市企业数据[J].宏观经济研究,2014(4):18-26.

猜你喜欢

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指标
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理论与实证分析
企业社会责任进展与研究
企业社会责任进展与研究
中国药品安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浅谈企业社会责任的品牌传播
第三方物流企业绩效评价研究综述
基于UML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评价系统的分析与研究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评价指标的国际经验与启示
论企业社会责任的法律规制
资源型企业财务竞争力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