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建农村高中生命化教育特色学校的实践研究

2018-05-14李研海

现代教育科学 2018年9期
关键词:互联网核心素养

李研海

[摘 要]为彻底摆脱片面追求升学率观念的影响,改变师生为备考应试而造成身心俱疲的现状,学校确定了“把学校建设成为涌动着师生生命活力,令人向往的精神家园”的办学理念和目标。以课题研究为切入点,以构建生命化学校文化为支撑,打造“互联网+生命化”智慧课堂新模式,强化对学生发展性核心素养的培育,培养富有激情创新精神的生命个体,践行立德树人的根本使命;形成生命教育意识,树立生命教育理念,将生命化教育融于教育教学和学校管理之中,形成生命化教育特色,实现了“将学校建设成为涌动师生生命活力的精神家园”的办学目标。

[关键词]生命化教育;“互联网+生命化”; 核心素养;文化工程

[中图分类号] G63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8)09-0153-04

[DOI]10.13980/j.cnki.xdjykx.2018.09.029

1999年,党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2003年4月,教育部依据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制订了《普通高中课程实施方案(实验)》。2018年1月,又发布了《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及《课程标准》。三个纲领性文件引领着新时代教育的迅猛发展。课程结构的调整、师生角色的互换、教师教学方法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无不标志着我国教育正在与时俱进,在社会发展中起到基础性的决定作用。但我们也应该看到,一些高中仍然没有摆脱高考的指挥棒作用。高考指挥棒激励机制将学校推向了功利主义的教育取向,陷入了智育目标狭隘化的境地。学校整个工作都围绕着高考、统考、会考指挥棒转:教师拼命研究高考、研究升学,背负着超负荷的教学压力,而一旦高考成绩不理想便会背上沉重的心理负担;学生整天沉浸在题海之中,以苦做舟,在通往名校的道路上拼命。这不仅造成学生自主学习和适应社会等方面能力的严重不足,综合素养难以提升,也严重地影响了其生命的健康成长。

如何解决这一瓶颈问题,让教育回归本质,让学校成为师生个体生命健康成长的场所,生命化教育理念让我们看到了光明,觅到了解决现实问题的钥匙。2010年,笔者所在的永吉实验高中在制订“十二五”发展规划时,确定了新的办学理念和发展目标——把永吉实验高中建设成为涌动着师生生命活力,令人向往的精神家园。我们坚持以科研为引领,以学校文化为依托,以课程改革为主渠道,全面创建生命化教育特色学校,使学校教育能真正凸显生命的灵动,激发生命的动力,张扬生命的个性。把教育还给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把精神还给学生,发展生命,提升生命的意义,使学生在自我建构和超越中实现生命的价值。

一、以课题研究为引领,探索生命化教育的特色途径和方法 学校于2011年3月确立了《创建农村高中生命化教育特色学校的实践研究》课题,获批准为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教育规划重点项目。学校成立了总课题组,全校立项44个子课题,144人参与了该课题的研究。2013年11月,课题通过了省教育科研领导小组办公室的验收。“十二五”期间,学校承担国家教育学会课题9项,省级课题5项,市级课题4项,均已通过验收。“十三五”期间,学校立项省级以上课题115个,以探索生命化教育特色为主题,涵盖了学校德育、课堂教学、班级建设、学校管理等方面。部分课题已经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通过了有关部门的结题验收。

自2015年开始,学校每名一线教师每年都结合自己本职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立项一个小课题,进行专题研究。学校教研室对小课题进行规范管理,强化研究过程,由年级组进行跟踪指导,年末进行验收,并评选优秀科研成果,在年终进行交流和推广。小课题研究进一步提高了广大教师的研究意识和研究能力,达到了补短板、促实效的效果,实现了学校校本教科研一体化的新常态。

在各类课题研究中,广大教师提高了对生命教育的认识和研究能力,教师们结合自身工作特点,从不同侧面探索和研究构建生命化教育特色的重大意义、途径和方法,为生命化教育特色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引领和助推作用。

二、培养饱含创新精神的生命个体,践行立德树人的根本使命 学校实施生命化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体现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宗旨,彰显生命的灵动,焕发生命的活力,以实现学生珍爱生命、教师关爱生命、学校充满生命感的目标,让学生在思想上认识生命之可贵,珍惜生命之存在,欣赏生命之美好,体悟生命之乐趣,磨练生命之魅力。生命化教育的核心是教育学生形成生命意识,不仅要珍惜生命、具备生存能力,而且要深刻领悟生存的意义,即追求生存的价值。

在创建生命化教育特色的过程中,我们把创建生命化德育摆在首位,时刻不忘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创新德育工作形式,实现德育队伍网络化、德育机制科学化、德育内容时代化、德育活动课程化、时事教育即时化、德育管理情感化。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的内在本性,把学生看作发展的主体,珍视他们发自天然的主动权,让教育凸显生命的灵动,焕发生命的活力,使学生在自我、自主建构中实现自我超越,为坚定信念、实现梦想奠定思想基础。

2015年,學校开展了“实验榜样评选活动”,在全校学生中开展评选爱国爱校、文明守纪、团结助人、刻苦学习、孝老尊师、自强自立、诚实守信、节俭养德等8类榜样活动,使一批具有鲜活正能量的身边典型人物事迹深入人心,起到了激励、鼓舞作用。也使部分学习基础差、学业和心理压力负担重的学生觅到了发展的空间,重燃生命之火,有了新的奋斗目标和展示生命发展的空间。

三、创建生命化文化工程,让生命绽放活力和风采

生命化文化工程,是学校在创建生命化教育特色历程中,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对学校文化的丰富和创新。形成了“以生命为基点,关注生命,创造生命适宜成长的条件,使教育真正成为生命的诗意存在地”的生命化学校文化,让生命在学校文化建设和发展中绽放活力和风采,引领和促进学校的全面发展。

(一)打造引领生命发展的生命化精神文化

在制订学校“十三五”发展规划时,我们在文化传承的基础上,创造性地确立了新的办学理念:把永吉实验高中建设成为涌动着师生生命活力,令人向往的精神家园,让教师感受到工作的快乐和生活的温馨,让学生健康成长,学有所成。这一办学理念在当时是为了打破高中片面追求升学率而造成师生心理和教学上的沉重负担的困局,缓解压力,让教师能快乐地教、学生健康地学而提出的。这一办学理念关注了生命的完整性,凸显了生命的灵动性,张扬了生命的个性,成为生命化学校文化建设的生命线。

为了宣传生命化教育的成果,弘扬正能量,我们进一步强化了学校宣传载体,使之为全面实施生命化教育擂鼓助威。2011年以来,学校在办好《永吉实验高中校报》《生命化教育》校刊和《校园之声》广播站的基础上,先后编写了“生命化教育教学案例”“生命化教育教学反思”“生命化教育主题班会实录”及《生命化教育教学论文集》《教坛笔耕》《小课题研究成果文集》《微课制作》《班级“三力”建设探索》《课程目标细目化探索》《永恒的课题——生命与安全教育研究成果集锦》《坚定文化自信——创建生命化学校文化探索》等十几部文集和12本校本教材。其中有4部是省规划课题研究成果集,由吉林音像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2017年8月,我们又正式出版了《“十二五”回眸——创建生命化教育特色学校的实践探索》等专著。这些宣传载体集深邃博大的文化内涵与厚重的生命化教育人文气息于一体,突出了对师生的启迪和激励作用,达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对传播正能量、活跃学校文化生活,促进学校的全面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打造体现人文关怀的生命化制度文化

2009年之后,学校用一年多的时间编撰了30多万字的“学校标准化质量管理文件”,包括基本制度、岗位工作标准、过程记录、工作流程、常用样本、评价办法等,共计109个基本制度、73个岗位工作标准、18个工作流程、9个评价办法和872个过程记录,实现了制度的标准化,成为学校师生的行为规范。

学校在体现制度文化强制性管理过程中,注重了人性化管理,以关怀生命的发展为出发点,以情激情、以行导行,体现了制度规范下的人人平等。对违反制度规定的人和事,不是把惩处放在首位,而是要先查明原因,从关怀的角度进行说服教育,让当事人真正在思想上意识到违反制度的不良影响及危害,从思想深处受到触动,实现了学校制度的生命化。

(三)创建全面育人的生命化育人环境文化

学校在经济有限的条件下,增强物资投入,努力打造高品位的,体现德、智、体、美完美结合和环保绿色理念的学校环境文化,为优化育人环境提供保障。我们在校园内建设了湖心岛,岛上建有“致远亭”,师生在休闲时间可以在环岛路上散步,在“致远亭”上小憩。对校内主要道路都进行了命名,以激励学生胸怀大志、勤奋学习。学校17 500平方米的高标准塑胶操场和8 700平方米的篮球、排球、网球场和主席台、看台、国旗台,是学校环境文化发展的飞跃。在生命化环境文化的建设中,我们在注重环境熏陶感染的基础上,强化了学生的绿色环保意识教育、主人翁意识。

(四)建设以实践、创新为重点的行为文化

学校组织开展社团活动,如“文学社”“文艺社”“书画社”“校园综艺”“周末影剧院”等活动。每年都举办一次“体育艺术节”“心理健康节”“红歌比赛”“心理剧大赛”“书画展”“歌咏比赛”“环保自愿者活动队”等活动;举办春游、军训拉练活动和劳动基地的劳动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近自然,感受生活,陶冶情操。而具有学校特色的升旗仪式和跑操更成为学校生命化学校文化的靓丽名片。

四、探索“互联网+生命化”智慧课堂新模式,强化对学生发展性核心素养的培育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互联网+教育”已经成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课堂教学不仅仅是过去那种与信息技术的简单整合,必须让互联网进入课堂,以互联网为支撑,实施网络教学,实现资源共享。鉴于此,学校在探索“导学案”“先学后教”等教学模式的基础上,于2015年开始了生命化智慧课堂的研究。

学校先在高一年級的两个实验班进行对比研究,探索出了“生命化智慧课堂两段六环节”PAD教学模式。2017年8月,在新一年的16个班级里进行了普及应用。2017年12月,开展了“生命化智慧课堂”教学竞赛,并在学校教育研究年会上进行了展示,在全校进行推广。该教学模式在2018年获吉林省基础教育教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2016年9月,国家正式公布了“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总体框架,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3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6大要素,具体又细化为18个基本点。学生发展性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学科教学是落实核心素养的主渠道。生命化的智慧课堂中通过对培养学生发展性核心素养的引领,学生通过基于问题或项目的活动方式,进行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探索形成了体验式的、合作式的、建构式的学习方式。让课堂变成了学生的天地,教师只是起到引导、点拨、答疑的作用。学生在课堂上有了个性的张扬,对知识进行主动思索,有了课堂中对疑难问题的唇枪舌战,有了学习共同体间的交流、观摩。生命的潜能得到挖掘,智慧的火花处处生发,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了培育。

五、总结与展望

几年来,我们坚持科研兴校战略,以学校文化为支撑,以深化新课程改革为核心,促进生命化教育特色的形成和发展,使广大教师从传统教育的模式中解脱出来,形成了生命教育意识,构建了生命教育理念,做到了教育、教学计划中安排生命教育,钻研教材联系生命教育,备课时设计生命教育,教学中体现生命教育,评课时涉及生命教育,教研时研究生命教育,让生命教育活动在全校上下蔚然成风,使生命教育与新课程改革、学生发展性核心素养的培养融为一体。

黨的十九大确立了新时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立德树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广大教师要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习总书记的指示进一步体现出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和教师角色转变的重要性。学校应以学生为本,以生命健康发展为本,重视生命化教育,将生命化教育融于教育教学和学校管理之中,加强对学生生命教育的引导,使之在价值观、人生观等方面获得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冯建军.生命与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2]高伟.从生命理解到生命教育——一种走向生活的生命教育[J].教育研究,2014(5).

[3]肖川,陈黎明.生命教育:内涵与旨趣[J].教育理论,2013(04).

[4]刘慧.生命教育内涵解析[J].生命教育,2013(09).

[5]王定功.生命课堂的基本特征和构建路径[J].课程与教学,2015(10).

(责任编辑:刘新才)

Abstract: In order to completely get rid of the influence of onesided pursuit enrollment rate, to solv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being exhausted both physically and mentally in preparation for the examination, our school determined the educational concept and goal of “building the spiritual home into life vibrant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Starting from the subject research, with the construction of lifeoriented school culture as the support, we will create a new model of “Internet + life” intelligent classroom, strengthen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core qualities development, cultivate passionate and innovative life individuals, fulfill the fundamental mission of “strengthen moral education and cultivate people”. Form life education awareness, establish life education concept, integrate life education into education teaching and school management, form life education characteristic, achieve the schoolrunning goal of “building the spiritual home into life vibrant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Key words: establishment; life; characteristic; explore

猜你喜欢

互联网核心素养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互联网+”环境之下的著作权保护
“互联网+”对传统图书出版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