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少儿教育中“品德教育”重要性

2018-05-14秦婉玥王承维

丝路视野 2018年1期
关键词:品德教育素质教育

秦婉玥 王承维

[摘要]道德品质,即品德,是一种个体现象,它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表现。一个人依据一定的道德准则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某些稳固的特征,便是他的道德品质。一个人的品德如何,对一生有重大的影响。而在这一代少年儿童中,却出现了不少诸如与人为善、孝敬父母、勤劳俭朴、热爱劳动等意识十分淡薄的缺陷,这应引起我们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加强对学生的品德教育,是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也是推进素质教育的一项紧迫任务。

[关键词]少儿教育;品德教育;素质教育

民间流传着一句俗语:“三岁看老”。意思是说,透过一个三岁儿童的行为举止便可以感受到这孩子将来会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更深刻的说,一个人现在的行为习惯影响着他的一生。我们都知道孟母三迁的故事,就是孟母为儿子选择良好环境来教育孩子,而学校则是集中为孩子营造文化科学知识和良好品德环境的第一基础阵地。当今,我国的教育模式已经从“应试教育”转为“素质教育”,而素质教育则是以思想道德素质、能力的培养为主题,它寻求在考试制度下教育的素质教育化,也正是立足当前中国现实的教学方式改革的基本立足点。

一、为何要强调素质教育要深入小学

在小学阶段,除了文化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外,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也必不可少。《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除了有关学习的规定外,还要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学会自己的事自己做。这一切的规定是很重要的,而“应试教育”却忽视了这一点。社会的需要是人民教育的根本出发点和根本目的,而人民教育是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人才,以前的教育方式,培养的人才显然已不能满足当前社会的需要。心理学和教育学告诉我们,少年儿童可塑性大,模仿能力强,作为教育者(指一切关心支持教育的人),抓住学生的这个特点来培育,就像盆景栽培一样,要抓住時机,才能牢牢立植于肥沃泥土之中。

二、教师如何做好有效的“品德教育”

(1)教师提高认识,全面理解品德教育的含义。搞好品德教育要做好哪些方面的工作,有了目的和要求,就有了工作的动力源泉和工作方向,不能片面去理解品德教育,这种教育不能流于形式,这项工作要渗透在小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去,针对学生的各自特点,出现的问题进行耐心细致的说教,规范学生的言行,让他们健康成长。

(2)教师也应不断学习新知识来丰富自己,充实自己,掌握儿童心理学,教育学等知识,了解了学生特点。教师要以身作则,用爱心去影响学生,去感染学生,规范学生的言行。要求学生做到的,首先要自己做到,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的一言一行必然影响着学生去模仿。在知识方面,是学生的老师,在做人处事方面,更应该是学生的老师。

(3)教师要根据学科特点,对学生进行思想感情品德教育。

(4)教师要取得学生家长的支持,共同规范、引导学生的言行,培养良好的品行。教育是学校、家庭、社会协调完成的,家庭教育对学生的品行教育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作为教师就要经常与家长进行沟通,达到一致教育孩子的方法,关心孩子的成长。

三、结论

由于幼儿的品德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学校要重视品德教育,看到品德教育的重要性,制定计划,明确要求,常抓不懈,讲求实效,形成一个良好的校风。教师要当好学生品德教育的坚守者,培养者和模范生。学生的品德教育要从小学抓起,少年儿童可塑性强,常抓不懈,才能使其受益终身。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我们向母亲和父亲讲,从儿童懂事的初期起,就应该让公民的品质在儿童心灵中形成、树立和巩固起来。公民意识和公民情感发源于儿童时代,播在儿童心灵中的一粒小小的种子,会长出茁壮的幼芽,长出深根。”总之,对年幼的孩子要少说空洞乏味的大道理,侧重于行为习惯的培养。随着年龄的增大,孩子的认识和理解能力提高了,就可适当增加一些道理上的讲解,使他们逐步养成尊敬父母和师长、团结友爱、文明礼貌、忠诚老实、正直善良、勤劳俭朴、热爱祖国的良好的道德品质。

猜你喜欢

品德教育素质教育
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品德教育的策略探究
不忘初心,落实素质教育
在素质教育中树立文化自信
注重培养体系构建 提升品德教育质量——基于“互联网+”的品德教育实践策略
新加坡小学品德教育目标刍议
浅析我国的素质教育政策
浅谈小学品德教育
图画故事书对儿童品德教育有积极作用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当中需要关注的问题探析
职业院校需要什么样的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