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前列腺素E1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2018-05-10任丽梅郭金忠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18年1期
关键词:前列腺素生长抑素胰腺炎

任丽梅 郭金忠

急性胰腺炎(AP)病情发展较快,炎症因子扩散,易造成组织及器官损伤,患者出现高热、腹痛等临床症状[1]。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病情凶险、发展迅速,病死率居高不下。SAP时胰腺等重要器官出现缺血性变化,主要为血流量下降导致的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2]。以往研究显示,AP治疗主要采取阻断胰酶分泌的方式[3]。近年来,微循环障碍对AP的影响受到医学界的重视,由此推测,改善微循环障碍可能提高AP的治疗效果。相关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显示[4],生长抑素(SS)可直接抑制胰腺外分泌,从而减少SAP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临床研究发现[5],前列腺素E1(PGE1)具有改善微循环,改善血流动力学,扩张血管,促进细胞再生等作用;还可抑制活性氧、保护细胞膜。PGE1能明显恢复SAP患者胰腺微循环,能有效维持脏器功能[6]。我们将68例SA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比较PGE1和SS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

资料和方法

一、临床资料

将包头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68例SAP患者纳入本组研究,68例患者均具备完整临床资料,根据临床症状、体征及相关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符合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会制定的《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草案)》中关于急性胰腺炎的诊断标准[7]。按照入院先后顺序,68例患者分为观察组 (34例)和对照组(34例)。其中,对照组男性22例,女性12例;年龄21~70岁,平均年龄(41.75±6.93)岁;病因:胆源性胰腺炎23例,酒精性胰腺炎 11例;起病时间 8~72 h,平均(42.08±5.24)h。 观察组男性21例,女性13例;年龄23~69岁,平均年龄(41.44±6.57)岁;病因:胆源性胰腺炎22例,酒精性胰腺炎12例;起病时间7~70 h,平均(41.86±4.73)h。两组基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比较意义。

二、入选标准

诊断标准:①起病急,中上腹持续疼痛伴恶心、呕吐;②血淀粉酶及B超或CT检查诊断为AP;③在明确诊断为AP基础上出现脏器衰竭和(或)胰腺坏死、脓肿、假性囊肿等局部并发症,或Ranson评分≥3分,或APACHEⅡ评分≥8分,或Balthazar CT积分≥4分,诊断为SAP。

纳入标准:①符合SAP诊断标准;②年龄≤70岁;③发病后72 h内入院。

排除标准:不能使用SS或PGE1;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合并肿瘤;SAP发病原因为胆道梗阻。

本研究经包头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后实施,所有患者均对本次研究目的和检查方法知情同意,主动签署知情同意书。

二、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给予相同处置,监护生命体征、进行胃肠减压处理、给予营养支持和抗生素等治疗。对照组患者在综合治疗基础上给予生长抑素(SS)(成都圣诺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93270)6 mg+生理盐水48 mL,以2 mL/h的速度持续静脉微量泵入,连续治疗1周。观察组患者在综合治疗基础上给予PGE1(北京泰德制药,2 mL:10 μg)20 μg+20 mL生理盐水缓慢静脉注射,1次/d,连续治疗1周。

三、观察指标

1.临床疗效评价分为治愈、显效、有效以及无效。治愈:各项生命指标稳定,临床症状消失,实验室指标恢复,经B超或CT检查确认胰腺炎处于恢复阶段;显效:上述指标均明显改善;有效:上述指标均有一定程度改善;无效:各指标无改善,病情甚至加重。

2.动态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化指标和凝血指标的用组间差异。生化指标主要包括血清淀粉酶及乳酸脱氢酶(LDH);凝血指标主要包括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

3.记录两组入住ICU时间、症状缓解时间以及恢复进食时间。

4、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

四、统计处理

运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表示,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所有统计分析采用双侧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一、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4.12%,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6.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疗效分布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 [n(%)]

二、两组治疗前后生化指标和凝血指标的变化

治疗后第14天,两组血清淀粉酶及LDH均逐步下降,但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下降趋势更为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第 14天的 TT、APTT与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三、两组入住ICU时间、症状缓解时间以及恢复进食时间比较

观察组入住ICU时间、症状缓解时间以及恢复进食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生化指标和凝血指标的动态变化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生化指标和凝血指标的动态变化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

?

表3 两组患者ICU入住时间、症状缓解时间以及恢复进食时间对比

表3 两组患者ICU入住时间、症状缓解时间以及恢复进食时间对比

?

四、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比较

对照组出现恶心2例、食欲减退1例,头晕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1.76%(4/34);观察组出现面色潮红2例、发热2例,食欲减退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4.71%(5/34),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住院期间死亡6例,2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2例死于术后腹腔大出血,2例死于严重腹腔感染,病死率17.65%;观察组在住院期间死亡2例,1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1例死于术后腹腔大出血,病死率5.88%,两组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讨 论

AP病情发展较快,因此早期发现、诊断及治疗具有极其重要价值意义。影响AP病因主要为胰蛋白酶分泌较多,促进胰腺分泌,使其输出障碍,影响胰腺生理功能[8]。早期AP治疗主要采取静滴生长抑素进行治疗,可有效抑制胰腺分泌,使相关指标快速恢复正常,临床治疗效果显著[9]。近年来随着AP研究的逐渐深入,发现微循环障碍也是导致AP病因[10]。最近几年前列腺素在治疗AP方面得到医务人员关注,前列腺素不仅可以抑制胰酶分泌;还可以阻断胰酶与其受体结合位点,抑制其发挥作用;同时前列腺素具有改善微循环,增加血流量作用,有助于控制AP病患病情发展。

SS属于肽类激素,在胃肠道及多种内分泌器均有表达,帮助体内的内分泌调节,主要作用部位以消化道为主[11]。SS不仅可使胰酶分泌受到抑制,还可以使Oddi括约肌松弛,促进胰液的顺利排出,并抑制血小板激活因子,使毛细血管通透性降低,微循环得到改善,炎症反应得到抑制[12]。PGE1是花生四烯酸的代谢产物,通过多种途径使胰腺微循环得到改善,使胰腺炎的损伤程度减轻;阻止胰腺的自身消化,保护胰腺细胞膜和细胞器的稳定,阻止胰腺细胞受到胰酶消化的破坏[13]。PGE1的作用机制主要有这几个方面:PGE1可以阻断胰酶与受体结合,抑制其生物活性,有效控制组织损伤情况[14];抑制胰酶分泌,可延缓病情发展,改善病患临床症状;维持细胞稳定性,抑制消化酶释放,防止细胞被破坏[15];抑制氧自由基,减轻其对内皮细胞伤害;改善微循环功能,可抑制血小板产生及聚集,降低产生血栓机率[16];增加血流量,有一定保护效果,并降低胰腺出血及坏死情况发生。纪柏等[16]采用PGE1代替常规方法治疗急性胰腺炎,结果发现PGE1可明显加速缓解腹痛、腹胀,快速降低血淀粉酶、C反应蛋白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还可以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瞿星光等[17]研究发现SS和PGE1联合应用可明显改善SAP患者预后,缩短ICU入住时间,降低28 d病死率,其可能作用机制是减轻急性期炎症介质和细胞因子过度释放,提高机体免疫力,改善胰腺微循环,纠正高凝状态,降低SAP患者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的概率。PGE1药物不良反应轻,患者容易耐受。还有研究[18]将PGE1的脂微球载体用于治疗SAP,结果发现PGE1脂微球载体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减少中转手术病例数。还有一些临床调查结果显示[19],PGE1能有效提高病患循环血量,改善血液凝固情况;同时能够降低SIRS阶段病患组织损伤发生,能较好维持并保护脏器生理功能;传统治疗方式联合PGE1能明显提升AP治愈率,与本组研究结论基本相同。陈文炯等[20]将78例SAP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吸氧、禁食、胃肠减压等基础治疗,同时加用SS治疗;观察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PGE1治疗。结果发现观察组症状缓解时间、体征缓解时间、恢复进食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3、5、7 d血淀粉酶下降更明显,血钙上升明显。观察组治愈率和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本组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和对照组比较明显较高;观察组治疗后血清淀粉酶及LDH下降趋势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第14天的TT、APTT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入住ICU时间、症状缓解时间以及恢复进食时间和对照组比较明显较短;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笔者认为,产生这样结果的原因可能是因为前列腺素改善胰腺微循环、增加胰腺血流灌注,进而使胰腺缺血得到改善的关系;腹痛腹胀症状得到明显缓解,胰腺自身消化和炎症介质释放的级联反应得到控制,因此各项生化指标也可以迅速恢复到正常水平,饮食也能早期恢复正常,最终加快了身体康复,缩短了住院时间,节省了住院费用。而且不良反应较低,安全性较好。

总之,PGE1能明显改善SAP临床症状、加强微循环血量、减少血栓形成、控制病情发展,缩短住院时间,患者恢复较快,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低,提高AP治愈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胰腺疾病学组,《中华胰腺病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华消化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2013,上海)[J].临床肝胆病杂志,2013,29(9):656-660.

[2]郭晓钟,吴春燕.重视急性胰腺炎的病因诊断[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4,34(9):836-838.

[3]唐潮浪,周华玲,齐江彤,等.丹参注射液联合生长抑素治疗老年急性胰腺炎疗效及对血淀粉酶的影响 [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35(20):5847-5848.

[4]Banks PA,Bollen TL,Dervenis C,et a1.Classification of acute pancreatitis-2012:revision of the Atlanta classification and definitions by international consensus[J].Gut,2013,62(1):102-111.

[5]方瑜洁,徐俊丽.生长抑素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疗效观察[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4,13(10):811-813.

[6]蒲云川,李超,毛燕群,等.前列腺素E治疗老年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20(9):5851-5853.

[7]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胰腺外科学组.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2014版)[J].临床肝胆病杂志,2015,31(1):17-20.

[8]Kirkpatrick AW,Roberts DJ,De Waele J,et a1.Intra-abdominal hypertension and the abdominal compartment syndrome:updated consensus definitions and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from the World Society of the Abdominal Compartment Syndrome[J].Intensive Care Med,2013,39(7):1190-1206.

[9]吴建顺,李强,吴贞.生长抑素联合前列地尔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效果评价[J].转化医学电子杂志,2015,2(3):52,53.

[10]崔立红,王晓辉,彭丽华,等.早期肠内营养加微生态制剂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疗效的影响[J].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2013,25(4):224-228.

[11]黄艳辉.生长抑素对急性胰腺炎患者临床疗效及胰腺内外分泌系统的影响分析[J].河北医药,2016,38(4):535,537.

[12]Talukdar R,Bhattacharrya A,Rao B,et al.Clinical utility of the revised Atlanta classification of acute pancreatitis in a prospective cohort:have all loose ends been tied?[J].Pancreatology,2014,14(4):257-262.

[13]赵向宁,刘兴贵.前列地尔联合生长抑素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观察[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3,16(1):20-21.

[14]Babu RY,Gupta R,Kang M,et a1.Predictors of surgery in patients with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managed by the step-up approach[J].Ann Surg,2013,257(4):737-750.

[15]张喆,秦芳芳,王东旭,等.N端B型脑钠肽前体对急性胰腺炎患者病情程度及预后的价值[J].临床内科杂志,2016,33(3):189-191.

[16]纪柏,陈丽宇,刘亚辉.前列腺素E1辅助治疗轻中度急性胰腺炎的临床分析[J].临床肝胆病杂志,2016,32(1):123-126.

[17]瞿星光,张朝晖,周刚,等.生长抑素与前列腺素E1联合应用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初步临床研究[J].重庆医学,2014,43(1):77-79.

[18]Foell D,Wittkowski H,Kessel C,et a1.Pro-inflammatory S100A12 can activate human monocytes via T011-1ike receptor 4[J].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2013,187(12):1324-1334.

[19]贾会文,赵永刚,张磊,等.生长抑素对老年胆源性急性胰腺炎患者C反应蛋白、内皮素-1及肿瘤坏死因子α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35(13):3686-3687.

[20]陈文炯,林少斌.生长抑素联合前列腺素E1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疗效观察[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3,16(8):741-743.

猜你喜欢

前列腺素生长抑素胰腺炎
奥美拉唑、血凝酶联合生长抑素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
奥美拉唑联合生长抑素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及对止血成功率的影响
前列腺素并非男性特有
前列腺素并非男性特有
孕期大补当心胰腺炎
前列腺素药物知多少
生长抑素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分析
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
生长抑素治疗肠梗阻的临床研究
急性胰腺炎致精神失常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