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在淋巴瘤化疗后的应用

2018-05-09姚达娜

承德医学院学报 2018年3期
关键词:淋巴癌增殖率聚乙二醇

姚达娜

(东莞康华医院,广东东莞 523080)

化疗是延长淋巴癌患者生存时间、局部控制癌细胞发展的有效方法,而保障既定时间与应用标准化疗剂量是确保效果的关键[1]。有学者发现[2],淋巴癌化疗患者骨髓抑制发生率达50%以上,且多为重度骨髓抑制,不仅影响化疗,也不利于患者远期预后。预防性使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是临床预防化疗后骨髓抑制的常用方法,但是多数为白细胞下降后使用,严重影响患者化疗的依从性。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PEG-rhG-CSF)为长效自身调节刺激因子,效果更佳,半衰期更长。为进一步探讨减轻淋巴癌化疗患者骨髓抑制的方案,本研究将PEG-rhG-CSF用于淋巴癌患者化疗后,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10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70例淋巴癌化疗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5例。观察组:男21例、女14例,年龄32~62岁,平均(44.6±4.1)岁;对照组:男23例、女12例,年龄30~58岁,平均(45.1±4.3)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可比性。纳入标准:符合淋巴癌诊断标准[3];KPS评分≥60分;无肿瘤转移;肝肾功能正常;自愿参与本研究。排除标准:合并难以控制感染者;对本研究所用药物有过敏史者;有髓源性粒细胞缺乏病史;智力或精神障碍者。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化疗,均在化疗周期第一天给予化疗药物,21d为一个化疗周期。观察组患者在化疗周期第3d上午9:00给予PEG-rhG-CSF 100μg/kg皮下注射一次;对照组于化疗周期第3d上午9:00给予rhG-CSF首次注射,5μg/kg/d,若中性粒细胞绝对值(ANC)<5.0×109/L时,则连续使用rhG-CSF至ANC连续2次≥5.0×109/L,至少连用7d。

1.3 观察指标 ①分别于用药12h、24h、48h、96h、120h复查中性粒细胞,并计算中性粒细胞增殖率=[(当前中性粒细胞数/前次中性粒细胞数)-1]×100%。②记录两组患者化疗期间中性粒细胞减少、抗生素使用及化疗延迟、化疗药物减量等发生率。

1.4 统计分析 以SPSS 20.0软件处理研究数据,计量资料组间对比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中性粒细胞数及中性粒细胞增殖率对比 两组患者12h的中性粒细胞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中性粒细胞增殖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用药24h、48h、96h、120h,观察组的中性粒细胞数、中性粒细胞增殖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中性粒细胞数及中性粒细胞增殖率对比(± s ,n=35)

表1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中性粒细胞数及中性粒细胞增殖率对比(± s ,n=35)

组别和指标 12h 24h 48h 96h 120h中性粒细胞数(×109/L)观察组 0.19±0.02 0.63±0.11 10.12±2.05 32.69±4.69 35.61±4.85对照组 0.16±0.03 0.33±0.14 1.84±0.18 3.02±0.32 5.53±0.12 P>0.05 <0.05 <0.05 <0.05 <0.05中性粒细胞增殖率(%)观察组 -14.12±4.02 301.32±41.26 303.12±47.51 78.23±10.26 58.69±7.21对照组 -4.69±3.36 118.47±21.58 68.36±4.21 30.12±5.84 40.12±5.32 P<0.05 <0.05 <0.05 <0.05 <0.05

2.2 两组中性粒细胞减少、抗生素使用、化疗情况对比观察组患者中性粒细胞减少、抗生素使用、化疗延迟、化疗药物减量等发生率均明显较对照组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中性粒细胞减少、抗生素使用、化疗情况对比[n(%),n=35]

3 讨论

中性粒细胞减少是淋巴癌化疗过程中常见的不良反应,具有较高危险性,可导致化疗延迟或化疗药物减量,甚至影响化疗效果,不利于患者预后。因此,在肿瘤化疗过程中,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中性粒细胞下降,减少化疗后骨髓功能抑制所致感染,是保障化疗按计划进行的关键。

rhG-CSF是一种可选择性作用于粒系造血祖细胞的药物,能促进其增殖与分化,从而具有防治化疗所致中性粒细胞减少的作用,并能减少骨髓抑制的发生[4]。但有学者认为[5],rhG-CSF血清半衰期短,需要连续多日给药,不仅导致治疗不便,也增加患者痛苦。有大量研究证实[6],聚乙二醇对药物蛋白具有修饰作用,可使被修饰的药物获得更好的生物活性,延长半衰期。rhG-CSF经聚乙二醇修饰后的PEG-rhG-CSF半衰期较rhG-CSF更长,同时具有血药浓度的自我调节特性。目前,PEG-rhG-CSF已经在欧美国家广泛应用于化疗后中性粒细胞缺乏的预防性治疗中,但在我国尚未普及。

本研究中两组患者化疗后分别使用rhG-CSF(对照组)和PEG-rhG-CSF(观察组),观察了用药后不同时间点中性粒细胞增殖率和中性粒细胞数的变化,发现观察组用药24h后(包括24h)的中性粒细胞增殖率和中性粒细胞数均较对照组高,与相关研究结果相符[7]。并且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用药48h时中性粒细胞数可升至正常范围,而对照组需用药120h中性粒细胞数才能≥5.0×109/L,表明单次使用PEG-rhG-CSF较多次使用rhG-CSF对中性粒细胞增殖的促进作用更强,可降低中性粒细胞减少导致的临床风险。从本研究可见,两组患者用药12h的中性粒细胞增殖率均为负数,中性粒细胞数均较低,可能与经刺激后所产生的中性粒细胞分化、成熟需要一定时间,因此出现中性粒细胞数及中性粒细胞增殖率较低的情况[8]。本研究亦显示,观察组患者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率和抗生素使用率均明显较低,可能与PEG-rhG-CSF能刺激中性粒细胞产生与成熟,增强吞噬功能,具有抗感染作用有关;同时,观察组化疗延迟、化疗药物减量发生率均较对照组低,进一步提示PEG-rhG-CSF可增强淋巴癌化疗患者的耐受性,有助于患者顺利完成治疗。

综合上述,PEG-rhG-CSF可提高淋巴癌化疗后中性粒细胞数和中性粒细胞增殖率,有利于化疗的顺利进行,对改善患者预后有重要价值,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徐兵河,田富国,喻璟瑞,等.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预防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多中心随机对照Ⅲ期临床研究[J].中华肿瘤杂志,2016,38(1):23-27.

[2] 邓建良,姚强,张云雷,等.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预防化疗后中性粒细胞计数减少的临床观察[J].临床内科杂志,2017,34(4):268-270.

[3] 石远凯.美国国家癌症综合网非霍奇金淋巴瘤治疗指南2008年第二版介绍[J].中华肿瘤杂志,2008,30(8):638-640.

[4] 杨晟,何小慧,刘鹏,等.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预防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有效性分析[J].中国肿瘤临床,2015,42(12):626-631.

[5] 高天,刘佳勇,樊征夫,等.软组织肉瘤化疗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预防中性粒细胞减少临床观察[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5,22(16):1313-1317.

[6] 俞铭洁,吴雯婷,倪婷婷,等.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用于卵巢癌及宫颈癌化疗的价值[J].浙江医学,2017,39(4):307-309,314.

[7] 邵珊,白海涛,王椿,等.聚乙二醇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在复发难治恶性淋巴瘤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动员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肿瘤临床,2017,44(13):662-666.

[8] 黄慧强,白冰,高玉环,等.应用聚乙二醇化重组人G-CSF预防淋巴瘤患者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一项前瞻、多中心、开放性临床研究[J].中华血液学杂志,2017,38(10):825-830.

猜你喜欢

淋巴癌增殖率聚乙二醇
身体的5 种表现,可能是淋巴癌的征兆
针对性预防护理在行利妥昔单抗注射液治疗淋巴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生活中如何预防淋巴癌
提高室内精养褶皱臂尾轮虫增殖率的技术要点
手术创伤对在体口腔黏膜细胞状态的影响研究
聚乙二醇渗透胁迫对苜蓿幼苗营养器官离子含量的影响
聚乙二醇/硫酸铵双水相体系萃取猪胰蛋白酶
淋巴结无痛肿胀,当心淋巴癌
普拉洛芬联合聚乙二醇滴眼液治疗干眼的临床观察
聚乙二醇嵌段长碳链二酸共聚物的合成与酶降解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