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心理学理论的设计艺术教育探究

2018-05-07孔德明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7年33期
关键词:心理学教学实践

孔德明

【摘要】教育既是科学,也是艺术。本文在以约翰·W·桑切克博士建构的教育心理学理论指导下,详致分析了艺术设计教学方法,进而廓清师与生、教与学之间的内在属性及其地位关系,以及建立健全设计教学体系的主要原则。

【关键词】艺术设计教育;心理学;教学实践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6ZDA105);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17YZA760024);吉林大学2017年度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017XYB158)。

【中图分类号】G0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3-0164-01

时至今日,中国已有千余所高校开设了较为热门的“艺术设计”专业,中国的艺术设计教育规模之大,在世界上也首屈一指。缘此,中国被称为世界上最大的设计教育大国。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在一二十年迅速发展起来的艺术设计教育以及艺术设计实践本身,都带有发展初期所不可避免的一些试验性、弱点和问题。

在具体的艺术设计教学中,教育心理学理论无疑是教学实践的指导思想与实效方法,充分掌握并合理利用这一理论将会起到事半功倍之功效,而且也会获取良好的教学效果。下面,我们结合美国约翰·W·桑切克博士建构的教育心理学理论分别加以阐明。

一、艺术设计教学动机论

我们知道,动机(motivation)是指激发、指导和维持行为的过程。换句话说,具有动机的行为就是被激发的、有指导性的持续行为。有研究表明:动机是教与学的重要因素。缺乏动机的学生不会为学习付出必要的努力,相反,具有高动机的学生较容易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过程中。研究发现,影响学生动机和成绩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他们关于是否知觉到与教师建立了积极的人际关系(McCombs,2001;McCombs&Quiat;,2001)。另外一项研究发现,当学生知觉到教师的强力支持时,教学内容对于他们的价值就会上升(Eccles,1993)。

在艺术设计教学中尤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譬如,可通过恰当灵活地使用各种激励方法,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展现自己特长或才能的机会,通过“头脑风暴”等训练方式有效开发学生的设计创造潜能。当然,与学生建立起积极融洽的师生心理关系也是必不可少。

二、艺术设计教学因材施教论

对于设计教学而言,先师孔子的“因材施教”观最为适宜。不同的学生有其不同的对事物的认识观与审美观,因而体现在设计创意时,就会表现出形式迥异、风格纷呈的创作样式。此时对教师来讲,就要根据每个学生各自的审美取向出发来引导和启发他的思维,从而将学生对某一课题的认识导入到深层认识与表现阶段。

“因材施教”的另一优势在于能够有效发掘学生的潜质能力与创造能力,同时也有利于调动前文提到的学习动机。对于这一点,笔者在具体的教学中运用此法后是深有体会的。例如,在对某一设计课题的方案讨论过程中,笔者通过对每个学生的自身素质情况分析,通过其对事物的领悟程度判断,给出了每个学生应完成的教学既定目标。当学生完成或达到既定目标的要求时,他(或她)本身也会产生一种动机学说的“成就感”、“满足感”或“自豪感”。在此基础上,如果教师仍能使其教学内容的难度进行一定限度的拓展,使每个学生还能再对该课题的理解继续深入,无疑完成了“因材施教”的本质目的。

三、艺术设计教学多元文化教育论

文化相关教学(culturallyrelevantteaching)是多元文化教育的一个重要层面(Farr,2005;Gay,2000;Irvine&Armento;,2001),它寻求与学习者的文化背景建立联系(Pang,2005)。因此多元文化教育专家认为,优秀教师应当有意识地将文化相关教学融入到课程中,因为此举能够改善教学的有效性(Diaz,2001)。藉此而言,中国艺术设计教育除了在学习西方先进设计理念的同时,尤须在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尤其是对中国古代设计思想和设计经验加以总结。

向西方国家学习的目的是“西学中用”,故而,在当下设计艺术面临的转型之痛(即设计的全球化导致的价值趋同化)时期,尤其要强调在课程体系中加强和融入“反映民族精神、凸显文化精髓”的设计教育。除此之外,对于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国度的设计文化教育探讨更是有待国内艺术院校中应该引起重视的,因为,多元文化教育对于培养高素质的设计人才之重要意义亦是不言自明。

四、艺术设计教学师生互动论

有研究者指出,素质教育的真正实现最终要依赖课堂中的师生互动。现代教育倡导师生互动,这既对教师的综合素质特别是教育机制提出了一定的要求,也为培养和评价学生的素质提供了一个方面的指标(线索)。

在素质教育中,教师要由“导演”变为“演员”,由旁观(听)变为参与。此时教师的主要责任在于引起学习兴趣,让学生自由探讨,激发学生持续性的自我学习,使学生获得亲身体验,以开发创造力。此时的学生也不是静态地、被动地接受知识,也不再过多地证明已知的知识,更多的是在教师提供的学习机会中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研究问题,进而去解决问题。

在艺术设计教学中,互动的课题与形式可以多种多样,由于学生的积极性、主观能动性与学习热情被充分调动起来,因此,其领悟能力与学习效果将大大提高。在此过程中,教师的主要作用在于有目的地启发与引导,学生也会在此过程中解决问题的同时,充分享受到学习的乐趣。从实际的教学中我们亦发现,在师生互动的教育方式中师生之间也是互为学习、相互影响的。

五、结语

当下,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设计教育大国。艺术设计教育也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与完善,正在走出对西方发达国家艺术教育盲从模仿或机械照搬的误区,逐步走向一个由不成熟到成熟、由不完善到完善的佳境。诚然,这是几代人共同努力的结果,但我们却不能回避在前行道路上呈现的各种问题。从本质上说,“师”与“生”是构成大学校园主体的两个基本元素,而“教”与“学”又是高等教育中的两个重要的核心内容与支柱环节,我们应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育思想。既然,现代教育是科学的,那么,我们就有必要用科学的理论与方法去指导高等艺术设计教育。

参考文献

[1]李砚祖编著.外国设计艺术经典论著选读[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2][美]约翰·W·桑切克.教育心理学[M].周冠英,等译,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7.

[3]佐斌.师生互动论──课堂师生互动的心理学研究[M].武漢: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猜你喜欢

心理学教学实践
“没有用”的心理学
什么是心理学
基于三维软件和云班课APP的机械设计课程教学实践
中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反思
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反思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测量平差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
跟踪导练(二)5
如何提高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的实践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