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环境下我国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2018-05-02刘慧敏

智富时代 2018年2期
关键词:意识形态安全网络挑战

刘慧敏

【摘 要】高校是知识、人才的聚集地,也是传播与产生意识形态的工作中心和前沿阵地。网络环境下,各高校纷纷建立局域网,大学生用网人数激增,高校意识形态教育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同时,意识形态安全工作也面临一系列挑战:西方国家的文化渗透;传播内容的鱼龙混杂;网络信息监控困难。因此,探索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新路径势在必行:提升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构建以人为本的教育新课堂;提升教师队伍网络教学素质;加强对校园网络的监控力度。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工作,有利于青年成长成才,增强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

【关键词】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挑战;对策

一、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理论阐释

要对意识形态安全教育进行阐释,首先要理清意识形态和意识形态安全的概念。关于意识形态的内涵,国内学者有不同观点。吴琦认为意识形态的概念大致可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意识形态是指特定的社会集团对自身社会地位和利益要求的自我意识和自觉表达。狭义的意识形态是指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利益集团的思想体系,即该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它包括上层建筑中的政治、经济、法律等思想。i这里,我们要探讨的意识形态指的是狭义的意识形态,即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主流意识形态。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集中体现和凝练表达。因此,在我国,占统治地位的主流意识形态体系主要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意识形态作为一种思想体系和观念上层建筑,不仅对人的思想、行为具有导向和支配作用,而且对政治经济生活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意识形态具有的社会控制功能,对于人们的思想行为和国家安全的影响是长期的和潜移默化的。

关于意识形态安全的概念,我国学术界尚未形成统一的看法,但学者们普遍认为,意識形态安全是国家安全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此,借鉴吴琦关于意识形态安全的界定:“意识形态安全是指代表某一阶级或集团的根本利益的意识形态,在经过宣扬和推广,逐渐为社会上大多数人所接受,并上升为国家中占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后,保持稳定和健康,保障其不受外来侵害和内部挑战的一种没有危险的状态。”ii当前在我国,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就是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高校生活中占主导地位,并且保持相对稳定而不受威胁的状态。意识形态安全离不开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工作的保驾护,意识形态教育是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途径和必要手段。

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工作,就是占统治地位的阶级或社会集团运用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对人们进行教育和引导,并内化为人们的思想观念,从而保证其意识形态的稳定不受威胁的活动。在我国,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就是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和核心价值观对大学生进行引导与教育,并内化为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从而保证大学生从思想、行动上维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使其牢牢占据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权的活动。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十三次全国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肩负着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强化思想引领,牢牢把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iii这段论述高度肯定了我国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工作的重要性,也为当下我国高校的意识形态安全教育提供了工作方法和基本遵循。

二、网络环境下我国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现状

(一)网络给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带来的机遇

首先,网络的多维立体性不仅拓宽了意识形态教育的渠道,而且增强了教育的感染力。网络新媒体的多维立体性是相对于传统媒体的单一平面性而言的。传统媒体主要是指书籍、报纸、广播、电视等。我们所说的新媒体是指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基础之上出现和影响的媒体形态”。iv从概念可以看出,新媒体的囊括范围更大。就当前来说,新媒体大体可以归结为三个大的类别:互联网类新媒体、手机新媒体、数字电视媒体。v在我国,局域网已覆盖大学校园,学生个人电脑的普及率较高,高校互联网无疑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相较于传统媒体,网络集文字,图像,音频、视频于一体,这使得意识形态教育由平面走向立体,由静态转向动态,这很大程度上扩展了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传播渠道,为意识形态教育活动提供了新的载体。同时,网络突破了传统媒体形式单一刻板的传播方式,其活泼多变的形式与风格使意识形态教育具有趣味性,增强了意识形态教育对大学生的吸引力。

其次,网络的延伸性和即时扩大了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覆盖面,增强了意识形态的影响力。以往高校意识形态教育主要采取课堂教学的形式,由老师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与理论灌输。受上课人数的限制,教材内容更新不及时和教育者自身素质的差异等因素的影响,意识形态教育对学生的影响力很有限。相比于传统媒体,网络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实现了信息的高速传播和最大范围覆盖。通过网络平台,高校教育者可以面向全体大学生开展网络直播课堂或公开课堂,这种方式突破了传统课堂教学人数的限制,使得同一时间内容纳受教育者人数大大增加;省去了教育者与受教者统一协调时间的环节,教育活动更加机动灵活与经济便利;打破了校际与地域的限制,不同学校间教育资源可以及时分享,有利于获取更加丰富全面的意识形态教育资源。这些都改进了意识形态教育的方式,最大限度的提高了意识形态教育质量。

最后,网络的双向互动性改变了传统教育单向灌输的方式,突出了学生在意识形态教育中的主体性。在传统的课堂意识形态教育活动中,教育者居于主导地位,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意识形态教育的内容与方式,大学生往往被动接受教学内容与理论灌输。这种教育活动是单向传输性的活动。网络的普及与广泛应用使得双向互动性的教育方式成为可能。一方面,网络为教育者和被教育者提供了双向选择的机会:教育者通过网络平台,灵活选择运用图像、音频、视频等手段开展意识形态教学活动;网络意识形态信息的丰富性使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需要和兴趣点选择不同的教育者和教学内容。另一方面,网络搭建了教育者和学生间互动的桥梁:网络的自主性和隐蔽性更有利于学生对意识形态教育工作提出自己的需求和意见;网络传输的迅速性便利了教育者和学生双方的及时互动。网络平台使得学生在意识形态教育活动中由被动接受者变为主动选择者,有利于转变教育方式,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教学效果。

(二)网络环境下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面临的挑战

1、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性弱化

在当代,堅持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最重要的就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党的十九大强调要“建设有强大凝聚力和核心引导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vi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上,党中央又根据人民呼声与需要,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通过教育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实践养成、制度保障等,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实践活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为高校意识形态教育指明了方向。

然而,网络的开放性与多元化,使得各种意识形态并存:既有社会主义,又有资本主义;既有集体主义,也有个人主义;既有保守主义,又有激进主义。各种思潮的相互激荡造成了大学生信息选择和价值取向的多样性。特别是由于西方发达国家在互联网世界占据着优势地位。他们打着“经济全球化”的口号推行政治全球化,不遗余力地通过网络宣扬西方价值观念,如个人主义,功利主义、实用主义等思想。甚至宣扬“普世价值”削弱我国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以实现他们的“西化”和分化我国社会主义的图谋。大学生思维活跃,探索欲强,又处于价值观形成的时期,不可抗拒的受西方错误思潮的影响,甚至产生错误的价值判断。长此以往,势必对高校意识形态安全造成冲击。

2、高校对各种思想意识和舆论导向的管控困难化

与传统媒体信息传输的严格审查与控制不同,网络的开放性和自主性为各种思想意识和舆论新闻的传播提供了快捷通道。西方国家不仅掌握了发达的互联网技术,而且研究了各种传播西方意识形态的理论方法。他们借文化产品宣扬自己的价值观念,通过推销电脑软件窃取信息资源,捏造不实的新闻报道抨击社会主义制度。互联网成为西方国家推行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意识形态渗透的一个重要手段。而且,网络作为双向互动的新媒体已经发展到自媒体时代,网络上任何一个用户都可以成为信息的发布者和传输者。网络舆论的众声喧哗,信息量的庞大和内容碎片化等使大学生不能完全对其作出准确辨别,甚至导致大学生的思想混乱,被利用成为错误信息的传输者。这都加大了高校意识形态管控的难度,对高校意识形态的防御能力提出严峻挑战。

3、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工作环境的复杂化

在传统媒体时代,大学生能接触的信息不多,大学生的意识形态教育所面临的环境较为简单。然而,网络丰富多元的信息资源使大学生在开阔视野的同时,也更容易被诱导,甚至误入歧途。一方面,网络信息的庞大加大了信息控制的难度,网络管理部门不能对所有信息都进行严格审查。另一方面,网络的虚拟性为一些不良信息的传输提供了掩护。大学生心理机制还未完全成熟,面对鱼龙混杂、夺人眼球的的网络信息,难免做出错误的判断。而且,在传统媒体下,大学生是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接受者。网络环境下,大学生不仅仅是接受者,还是信息的传播者甚至创造者。网络信息的复杂性和大学生角色的双重性使得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环境趋于复杂。

三、网络环境下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途径

面对网络对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工作和带来的挑战,必须采取一系列措施,增强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力和感染力,保证主流意识形态安全。坚持党的领导、构建完善的话语机制、利用网络开展教育工作以及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是改进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径。

(一)坚持党对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工作的领导

习近平指出,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vii高校作为意识形态教育工作的重要前沿阵地,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牢牢把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正确方向,才能巩固主流意识形态在高校的话语权和主导权,才能根本上维持高校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安全。“坚持党性,核心就是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站稳政治立场,坚定宣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坚定宣传中央重大工作部署,坚定宣传中央关于形势的重大分析判断,坚决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维护中央权威。所有宣传思想部门和单位,所有宣传思想战线上的党员、干部都要旗帜鲜明坚持党性原则。”viii习近平这段为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党对高校工作领导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意识形态的领导,党的领导与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具有内在一致性。在当前,坚持党对高校意识的教育工作的领导一个重要方面要弘扬和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使之内化为高校大学生的坚定信念,外化为他们的实际行动。

(二)增强主流意识形态在大学生中的话语权

党的十九大强调:“要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ix。“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x网络环境下,各种社会思潮并存,尤其是一些诋毁社会主义的思想利用各种娱乐的方式进行渗透,企图引起人们价值观的混乱。相比之下,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方式比较刻板单一和,不能引起大学生的兴趣。当前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任务,就是以主流的思想理论武装大学生,提升主流意识形态对大学生的引导作用。因此,一方面,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要改变话语方式,坚持以学生为中心,选取大学生比较关心的话题进行阐释,建立与大学生成长以及当下社会前沿问题相关的话语体系,采取意识形态灌输与实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增强主流意识形态对大学生的引导。另一方面,要在坚持主流意识形态的基础上拓展话语空间,引导大学生对当下社会主流话题进行研究学习,并通过平等对话与自由讨论的形式鼓励大学生各抒己见。充分发挥大学生的积极性,使大学生在共同的探讨和自主的学习中增强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感。

(三)占领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网络阵地

随着我国互联网的迅速发展,我国已经向网络大国迈进,网络信息安全已经成为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网络信息安全的核心就是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高校作为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主要阵地,要贯彻落实网络强国的战略,占领意识形态教育的网络阵地,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占据我国网络空间意识形态的制高点。第一,高校要加强校园局域网的建设与监管,对于进入校园网络的信息进行严格审查和控制。第二,对大学生进行网络安全和用网规范教育,提高大学生的网络文明素养,帮助大学生自觉遵守网络规范。第三,高校要改进学校官网、各部门网页的主流意识形态宣传工作,创新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形式,使大学生受到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教育和熏陶,在思想深处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主动抵制各种网络空间错误言论和不良思想。

(四)以正面舆论导向保障高校主流意识形态安全

在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工作中,要注意发挥正面舆论的引导作用。习总书记指出:“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是宣传思想工作必须遵循的重要方针”、“必须坚持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激发全社会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xi在网络环境日益复杂的情况下,高校更应合理规避对非主流意识形态,坚决反对反主流的意识形态,牢牢把握舆论的发展方向。一方面,高校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各种思想舆论,增强大学生的辨别是非真伪的能力;另一方面,要改进和创新主流意识形态的宣传工作的方式,增强主流舆论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总之,在网络环境下,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工作任重而道远。要坚守好高校这个意识形态安全的主战场,就要深入学习和贯彻党的十九大思想,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思想深入人心;就要丰富高校互联网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相关的内容,增强其传播力、引导力和公信力;高校党委要牢牢把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以正确的理想信念、价值理论、道德观念引导和教育学生,使高校大学生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维护者、主动传播者和自觉践行者。

注释:

i吴琦.意识形态与国家安全[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10.

ii吴琦:意识形态与国家安全[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69.

iii习近平.坚持立德树人思想引领 加强改进高校党建工作[N].人民日报,2014-12-30(1).

iv黄传新.构建和谐社会与意识形态建设[Nl].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7: 220-231.

v蒋宏,徐剑.新媒体导论[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11-35.

vi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33.

vii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153.

viii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154.

ix 中國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33.

x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34.

xi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155.

猜你喜欢

意识形态安全网络挑战
大数据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建构论析
当代大学生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现状及对策研究
油气集输系统信息化发展形势展望
基于网络的信息资源组织与评价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
基于网络的中学阅读指导
第52Q 迈向新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