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ERP供应链管理系统》课堂教学改革方案设计

2018-05-02吴玉萍

教育教学论坛 2018年15期

摘要:《ERP供应链管理系统》是工商管理专业开设的一门实践性极强的专业课程,在理论知识讲授的基础上,重在强调学生供应链管理业务技能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与提高。本文主要从课程教学现存的问题、学生学情分析、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考核方法五个方面探讨和设计《ERP供应链管理系统》改革方案,以提升课堂教学整体效果。

关键词:ERP;ERP供应链管理;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15-0097-02

一、课程教学现存的问题

本课程教学现存的问题主要有五个:第一,教学内容不好把握。本课程实践性强,强化学生ERP应用能力培养,教学内容偏重于用友ERPU8软件操作,软件功能模式固化,主讲教师容易只讲用友ERP供应链管理软件功能而忽视ERP供应链管理理论知识系统讲授。第二,部分学生重实践,轻理论。本课程注重学生的ERP应用能力培养,在课堂教学中,ERP供应链管理理论教学融于软件操作与应用。部分学生不愿意学习枯燥的供应链管理理论知识,进而在课堂上忽视理论知识的学习。第三,由于学生个体差异,任务驱动教学中任务量不易确定。本课程教学方法以立体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为主,先采用立体教学法进行理论知识传授,然后运用任务驱动法开展实践教学,但由于学生基础能力不同,存在个体差异,同一教学班级,同一教学任务,接受和完成能力各不相同,就会出现动手快、学习能力强的同学觉得课堂任务少,吃不饱;学习能力差和动手能力弱的就会手忙脚乱,完不成教学任务,因此如何解决教学任务量问题是课堂教学改革的关键之一。第四,课证一体化考核方式不完善。目前本门课程的考核方式主要是“证/考”融合,采用课证一体化考核方式。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是用友认证题库的题与教学内容相比比较简单;二是用友认证题库中试题量对我校学生而言偏小,学生机考成绩不能完全反映真实学习水平,应与用友公司进一步协商,以进一步完善课证一体化考试题型、题量,适当增大机考试卷难度。第五,教师自身能力有限。ERP类课程最大的特点就是与时俱进,随着ERP软件的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教材、教学软件都必须要更新,教师只有不断地进行自身学习和进修,才能更好地上好课。

二、学情分析

通过学情分析发现,工商管理15级学生最大的优点是动手能力较强,思维活跃,喜欢实践,喜欢接受新事物;其缺点是数理基础比较薄弱,不太愿意学习枯燥的理论知识。学生在教学中会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ERP供应链管理系统》这门课程专业性极强,需要多门专业基础课程做支撑,而部分学生对专业基础课程掌握能力稍显薄弱,对自己缺乏自信心和学习积极性,在学习过程中过于依赖教师而不去动脑思考。第二,本门课程重点难点知识教学最终都体现在用友ERP供应链管理软件的操作上,ERP软件业务操作具有连贯性特点,学生必须按照业务实际工作过程和业务流程进行操作,学生因缺勤,就会导致无法跟上教学进度,认为课程内容过难,从而失去学习的兴趣,最终放弃本门课程。第三,部分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平时不能积极主动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和上机软件操作,想单纯靠考前突击复习通过考试。

三、教学内容改革

《ERP供应链管理系统》应用性较强,教学采用“理论+实践”二元教学模式。供应链管理理论知识框架均隐含在操作系统应用中,理实一体、讲练结合。结合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定位,本着“理论深度够用,重在实际应用”原则,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和企业业务的工作过程,采用模块化、系统化方法对教学内容整合重构、设计合理的教学任务,突出ERP实战主导思想和企业经济业务的工作过程。具体如下:第一,以ERP供应链管理理论为基础,以商业企业的经济业务真实的工作过程构建课程体系。按照商业企业经济业务的工作过程组织教学内容,打破原有章节模块界线。第二,以ERP应用能力培养为中心,掌握ERP供应链管理业务流程、功能和熟练应用用友ERP供应链管理软件为目的。教师以企业的经济业务处理为教学内容,并利用多媒体理论教学、课堂实训、课后作业等综合实训环节,层次推进式开展教学;为强化课堂教学效果和管理学生,要求学生必须实名制登录ERP软件通过小组沟通、教师辅导独立完成教学内容与任务。第三,继续推进课证一体化教学,课程教学内容与认证考试互融。以就业和能力培养为导向,在课程设计上,强调“一个核心,两个依托”,即以培养学生对ERP供应链管理系统应用能力为核心,以课内ERP软件和社会认证(用友全国信息化认证证书)的软件应用技术培养为依托,全面加强学生对ERP供应链管理系统的操作能力和ERP管理综合能力培养,真正实现了“无纸化考试,教考分离”。

四、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改革

1.采用“理论+实践”二元教学模式。本课程采用“理论+实践”二元教学模式,先理论后实践。首先以商业企业仿真经济业务数据为原型,系统讲解供应链管理理论知识和信息环境下各项业务的处理流程、功能与操作步骤等,完成知识传授,其次要求学生运用所讲的理论知识完成相应的软件操作任務,学生实现知识内化。课堂教学采用“教、学、做、融”、“学生为主、教师为辅”、“做中学”的教学理念,把企业业务工作过程与ERP供应链管理系统软件操作紧密结合,教师系统讲授各模块理论知识后,要求学生实名制登录ERP软件系统独立完成教师布置的教学任务,避免出现抄袭、拷贝等情况发生。教师深入到课堂中去,对学生软件操作中遇到的个性问题,要求学生小组解决,或用语言明确表达出来后,教师才进行一对一辅导;若是多数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即是教学难点问题,教师则使用凌波、南软等教学软件进行集体辅导与讲解,从而锻炼学生表达沟通能力、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

2.因材施教教学策略。本课程教学采取的策略是因材施教。在课前,教师必须认真备课、备学生,对所需授课内容进行总体设计,根据学生情况因材施教。具体做法如下:首先,第一节课让学生对ERP供应链管理系统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方面形成总体认识,便于安排学习计划和提高学习效果。其次,严格课堂管理。必须保证出勤,每次课提前5—10分钟来到课堂做好课前准备工作;其次,课堂中教师会使用蓝墨云班课教学软件对学生进行考勤、随机提问,要求学生认真做好笔记;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教师布置的业务操作任务、课堂作业和课后作业;手机可以作为学习工具在课堂上使用,但禁止玩手机。最后,采用立体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等多元化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学习效果。

3.教学方法多样化。张德江校长曾说过:教无定法,适合就好;治理改革,突破就好。本课程主要采用任务驱动法、立体教学法、项目教学法等多元化教学方法。项目教学法是把本课程整个教学内容看成是企业的一个ERP供应链管理项目,为完成企业ERP供应链管理项目,需要进行ERP供应链基础设置、采购管理、销售管理、库存管理、存货核算、财务处理及期末处理等操作。根据项目实施需要,把企业业务划分为不同的管理模块,分解成不同的学习情景和任务,分步实施完成。运用多媒体教学+软件演示教学+板书教学相结合的立体教学法完成供应链管理理论知识和业务工作流程、功能等相关内容的系统知识传授,采用任务驱动法使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和ERP供应链管理软件通过小组合作、教师引导与辅导,完成供应链管理的多个独立的教学任务。

五、考核方式改革

《ERP供应链管理系统》期末考核方式采用的是课证一体化、课证融通的考核方式,课程教学内容与认证考试互融,考核评定“证考”一体。期末考试主要采用用友全国信息工程师—ERP供应链管理模块认证题库试题,学生随机抽题、上机考试。目前商学院已经购置了用友新道教考系统,认证考试的考题可以不断更新和重组,本校教师也可以根据教学需要自编考试题目。经与用友公司协商,拟打算本课程继续加大课证一体化的考核方式改革,期末试卷试题根据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试题重组,增加理论知识点分数值比重,进一步加大实操题数量,增加试卷难度。考题题型初步定为:单选题10小题共10分,多选题5小题共10分,判断题10小题共10分,业务实操题35题共70分。

参考文献:

[1]吴玉萍.CDIO视角下的企业资源计划(ERP)教学改革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3,(12).

[2]南秀全.课堂教学改革的偏见、误区与思考[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1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