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交通运输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分析

2018-05-02叶玉玲贾咏明叶霞飞周正涛

教育教学论坛 2018年15期
关键词:培养方案专业学位

叶玉玲 贾咏明 叶霞飞 周正涛

摘要:在分析国内交通运输领域高校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现状与差异性的基础上,对同济大学交通运输领域专业学位已毕业研究生以及主要用人单位进行问卷调查,分析了目前交通运输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专业实践为导向,基于校企合作优化调整交通运输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培养交通运输领域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交通运输领域;专业学位;培养方案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15-0039-02

我国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前正处于探索与改进阶段,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大多是在原有学术型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模式的基础上,依托一些基地建设,增加实践环节,培养模式单一、课程设置、教学方式等方面没有特色,实践性指向不够突出,产学合作不够紧密、毕业生工程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不强[1]。因此,改革与创新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已成为亟须解决的问题。

一、国内交通运输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比较分析

随着交通运输行业人才需求的变化,各大高校都在不断优化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方案[2-5]。论文对国内交通运输领域主要高校同济大学、北京交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中南大学在培养目标与课程体系方面的异同进行分析。

1.培养目标。在交通运输领域专业硕士培养目标上,四所高校普遍都遵循一个共同的特点,即职业导向非常明确,注重实践能力、应用能力和一定研究能力的培养。旨在培养掌握交通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并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满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交通运输建设需要的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高级应用人才。

2.课程体系。虽然四所高校对交通运输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达到毕业的总学分要求有差异,但在课程设置上有很多相同点。课程基本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大类,理论教学分为公共课、专业基础课及专业选修课,实践教学主要由专业实践、其他(包括论文开题、学术报告等)及实验组成,具体学分安排见表1。

二、同济大学交通运输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调查分析

为了了解交通运输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效果,分别对同济大学交通运输领域毕业两年的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及其主要就业单位进行了调查,主要调查了用人单位对专业学位硕士毕业生的评价,毕业生工作状况、毕业生对课程学习及对培养效果的评价等。共调查毕业生85人,有效问卷68份(80%);用人单位17家,有效问卷17份(100%)。

1.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分析。调查了17家用人单位对同济大学交通运输领域专业学位毕业生的评价。(1)满意度及晋升情况。94%的用人单位对交通运输领域专业硕士毕业生表示满意,其中有58%非常满意;毕业生平均工作3—4年后,65%都已成为企业骨干力量,其中有35%在2—3年内成为了企业骨干。(2)各方面能力综合评价。用人单位总体对毕业两年的研究生的工程知识、专业前沿、实践的设计实施及分析等11项能力感到满意,但有23.53%的用人单位认为毕业生团队领导和工程项目管理能力一般,还有少部分用人单位认为毕业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独立设计和实施工程实验能力、创新能力及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方面有待提升。

2.已毕业交通运输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调查分析。(1)通过对毕业生就业单位岗位与专业相关度和毕业生对工作的满意度进行调查,可以看出主要就业单位为设计院,近69%毕业生的就业岗位与交通运输领域专业密切相关。超过92%的毕业生对现在工作较满意。(2)调查了毕业生对于课程学习、全日制专业实践环节及论文选题等方面的评价,结果分析如下。①课程学习。毕业生普遍认为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英语、交通运输工程学及应用统计等课程比较重要。44%的毕业生认为需要加强课程实验部分,同时半数人认为需加强现代工具的培训。②“全日制专业实践”环节。56%的毕业生认为需要加强实习岗位与专业的相关性,以及企业实习与未来就业的衔接,31%的毕业生认为需要优化学校实习任务安排工作及学生在企业的工程项目参与度。③论文选题。56%的毕业生认为需加强论文选题与实际工程问题的结合程度,50%的毕业生认为应提高论文选题的实践应用价值,44%的毕业生认为论文选题需要加强科研项目的支撑。(3)调查了毕业生对上文中11项能力的重要性认可度。大部分毕业生认为工程知识储备、专业前沿的把握、设计与开发能力等多项能力在工作中具有很强实用性,并且认为专业实习实践环节中参与到工程项目当中,有利于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时,很多人认为工程设计与开发能力和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

三、交通运输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存在的问题

1.课程体系针对性不强,与学术型硕士差别不大,没有体现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现有课程体系中缺乏案例课程、课内实验和综合实践课程,校外企业对课程的参与度不够。

2.实践教学环节有待加强与完善。课程中没有设置独立的实验课程,也没有在专业基础课和专业选修课中设置实验学时。学院实践教学的组织、管理和执行方面也存在不足,如组织环节不够紧密、岗位相关度不高、学生在企业的工程参与度较低及执行过程存在疏漏等。

3.实践性导师队伍有待加强。目前,很多高校在师资结构上是以学术型教师为主,具有企业实践经验的教师比较缺乏。另外,“双导师制”落实不到位,有些校外导师只是挂名,对学生论文的指导不够,校内外导师的交流联系也不密切。

四、交通运输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优化

1.基于社会企业和毕业生职业需求优化课程体系。培养方案的制定需要基于社会企业和毕业生职业需求来制定,设计有针对性的专业学位课程体系,增设实验课程以及案例教学课程。

2.基于校企合作完善专业实践环节安排。校企双方制定校企联合培养组织管理体系,建立校企合作组织机构。在硕士研究生第二学期,各企业发布实习岗位,提供研究课题,学生与企业双向选择,进行岗位与课题对接。学生在企业期间,以企业管理为主,同时校企双方建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跟踪与监督反馈机制,并设计相应的质量评价体系。

3.基于校企合作加强联合毕业设计,提高毕业论文质量。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毕业论文选题要求直接来源于工程实际或有明确的工程背景,其研究成果要有实际应用价值。因此,毕业论文可以依托校企合作基地与专业实践环节打通,进行校企联合毕业设计,聘请具有较强工程实践经验和知识传授能力的企业工程技术人员担任毕业论文的兼职指导老师。

五、结语

本文基于调查数据深入研究分析了同济大学交通运输领域专业硕士培养现状与效果,总结了现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相应问题提出了以社会企业和毕业生职业需求为导向的课程体系优化建议,同时应基于校企合作完善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专业实践环节,以及加强联合毕业设计以提高毕业论文质量。

参考文献:

[1]杜豫川,叶霞飞,杨超.交通运输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体系探索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2,(34):96-98.

[2]中南大学专业学位硕士生培养方案(交通运输工程)[Z].2016.

[3]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生培养计划[Z].2016.

[4]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全日制專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Z].2016.

[5]西南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Z].2016.

猜你喜欢

培养方案专业学位
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医患沟通的认知及培养需求研究
中国海洋大学专业学位教育
——MTA教育中心
土木专业学位硕士培养现状与对策——以广大为例
中外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比较与启示
西部理工科院校的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教育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