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旅游类专业“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研究

2018-04-22祝晓春

当代旅游 2018年4期
关键词:团队建设

祝晓春

摘要:本文是基于高职旅游专业“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的教研课题展开的专业论述,以我校旅游专业的实践为基础,通过整理团队建设的经验教训对比其他团队建设的问题而展开专业论述。肯定“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对高职旅游专业甚至其他专业建设的重要作用基础上,提出了现有的团队建设问题,探讨如何构建高效、合理、科学的教学团队,以“1+1>2”的集群效应,发挥“双师结构”教学团队的合力作用,为旅游人才培养以及旅游行业的良性发展保驾护航。

关键词:高职旅游类专业;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团队建设

一、问题的提出

(一)双师型教师和双师结构教学团队

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旅游类专业是典型的服务型专业门类,为国家大力发展旅游经济提供充裕的人才储备和保障。在这一层面,高职旅游专业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既利国利民,又经济有效。教育出了人才的培养外,其质量的体现就依靠专业教学团队的质量。“双师结构型”教学团队建设的目标不仅为高职高专培养人才提供重要保障,也为教学团队建设提供了目标导线。

第一,双师型教师。1998年原国家教委在《面向21世紀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原则意见》(教职[1998]1号)中提出了职业学校要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要去。2004年国家教育部在《关于全面开展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 (试行) 》(教高厅[2004]16号)中明确对“双师素质教师”的定义做出了明确的界定,即具有讲师(或以上)职称,又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专任教师:(1)有本专业实际工作的中级(或以上)技术职称(含行业特许的资格证书及其有专业资格或专业技能考评员资格者);(2)近五年中有两年以上(可累计计算) 在企业第一线本专业实际工作经历,或参加教育部组织的教师专业技能培训获得合格证书, 能全面指导学生专业实践实训活动;(3)近五年主持(或主要参与)两项应用技术研究,成果已被企业使用,效益良好;(4)近五年主持(或主要参与)两项校内实践教学设施建设或提升技术水平的设计安装工作,使用效果好,在省内同类院校中居先进水平。”

第二,双师结构教学团队。教育部文件对“双师型”教师的认定和定义从根本上为高职院校专业教师的培养提供了蓝本和教师努力的方向。与此相关的是教学团队的建设强调“双师结构”型的特征。既是对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的肯定,又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结合文件精神以及我校高职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的指导意见,项目组认为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基本需要具备以下条件:

(1)专业带头人: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副教授以上职称,并同时具有非教师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在省内有较大影响、行业内有一定知名度的,师德素质好、教育教学水平高、科研能力强、有实践动手能力且技艺精湛的专业教师。

(2)骨干教师: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或研究生以上学历,并同时具有非教师系列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在行业内具有一定知名度,具有较强业务能力与开拓创新能力,在专业教师团队中起骨干作用的教师。(专兼亦可)。

(3)普通专人教师:具备双师素质型的教师。

(4)兼职教师:本地区、本行业的能工巧匠或确有专长的中级或高级职称行业从业者,应聘到学校担任技能操练课程的教师。

(5)专兼职辅导员:对专职辅导员应较强专业背景的培训,同时引进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人员充实到专职队伍。通过选聘劳动模范、及时能手作兼职辅导员。对学生实习实训、校内外学习、实训、生活等跟踪指导的教师。

厘清双师型教师和双师型教学团队的基本概念和特征,我们不难得出以下的结论:双师结构的教学团队成员构成为双师型的师资队伍,教学团队除了对教师企业和教育经验的要求外,还需要在职级结构上予以合理分配和重点培养;双师型教师多为学校的专职教师,从高职专业建设的长远发展看,专职教师是教学团队起主干作用的团体,而兼职教师是有效的补充力量;教学团队职级结构的合理化应呈现“正态”分布,中级职称或职级应该是团队主体。因此,双师结构教学团队的研究和工作重点应该是对专业带头人和中层教学团队的建设。

(二)高职旅游类专业的范围研究

2015年教育部发布了《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设置管理办法》和《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2015年)》的通知(教职成[2015]10号),文件对现有高职专业目录进行了重新规划和命名,其中旅游类专业有如下六类:旅游管理、导游、旅行社经营管理、景区开发与管理、酒店管理、休闲服务与管理。

综合湖北省教育厅对高职旅游大类专业的重新梳理,对比修改前,旅游类的专业设置有一定的稳定性,结合我校的实际,酒店管理是我校的院级特色专业,也是办学最早且专业建设、教学团队建设相对成熟的专业之一。旅游专业是第三产业经济中的重要行业之一,从容纳社会劳动力和推动国家经济建设等多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各个国家和地区重点发展的经济类别之一。

而且很多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新兴服务型行业用人要求除了专业技术能力的不同外,其他素质、能力的要求与旅游类专业人才培养有共通的地方,课题选择旅游专业作为研究的立场既是基于学院的专业建设实际,也是对于旅游类专业的应用性和实践性强的专业特点来进行的研究,希望通过管窥一斑的先导性和实验性,为服务类大类的专业师资建设提供经验。

二、高职旅游类专业“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调研思考

2006 年,教育部在《关于做好2006 年度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 教高厅函[2006] 44 号) 中提出,示范院校要制订具备“双师”素质与“双师”结构的专兼结合专业教学团队建设规划。文件发布3年后,教育部批准立项67个以高职国家级专业教学团队。这些团队代表了我国高职院校的“双师”结构专业。文件发布6年,在该政府文件的引导和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的示范带动下,我国高职院校大力开展了“双师”结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这些立项的国家级专业教学团队是我们在探索建立符合我校实际的旅游类专业“双师结构”教学团队的有效经验。

但是,考查这些国际级专业教学团队建设实况,结合调研的资料,从高职旅游类专业“双师结构”教学团队的建设现状看,呈现了我们不容忽视和值得深思的问题。

首先,公共课程以及大学生通识素质培养的教师并不是教学团队中的构成部分。

陶济东老师在《“双师”结构专业教学团队内涵新解》的论文中明确指出:“双师结构”教学团队是以专业教研室为单位组建专业理论教学以校内专业教师为主,专业实践教学以企业兼职教师为主”的“双师”结构专业课教学团队。这种狭义的理解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大学生专业通识类课程、基础课程、第二课堂拓展等课程的教师被被排除在专业教学团队之外。

可是就旅游类专业的特点看,专业人才的知识、素质和能力要求并不可能通过专业技能课程和核心课程予以全方面培养。相反,旅游类行业和岗位要求的对从业者的知识广度、深度,个人处理问题以及沟通能力的要求,心理素养等要求极高。这些反而需要通过学生在非专业课堂的素质课程、公共课程、第二课堂等校内外活动中进行不断强化和锻炼。虽然,每个专业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和修订的时候都明确了公共基础课、专业技能课等平台的指导性意见,但是每个平台分割进行各自教学目标的达成,造成学生对很多对其未来职业生涯发展有益的知识汲取,甚至造成学生对素质课程的反感和抗拒,专业核心技能知识素质的培养失去了更广阔的拓展空间。

其次,达到符合要求的专业教学团队的负责人奇缺。

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的关键是团队负责人。受制于传统认识和教育部指导文件中对专业教学团队负责人的条件,符合要求的团队负责人数量很少。符合条件的教师如果是专职教师,根据教师的职业发展规律,需要至少长达十年以上的教学经验和团队管理经历才行,因此,专职教师的培养需要漫长的过程;如果以行业一线的技能大师作为教学团队建设的负责人,由于并非从事高职教育工作,对高职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的了解并达到“对症下药”的能力也需要较长时间的系统培训。因此,专兼两种性质的专业团队负责人很难短期内到位。

最后,来自旅游企业的兼职教师数量少,且服务时间分散。

兼职教师作为高职专业教学团队中的重要构成部分,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和作用。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高职专业教学的专业对口性、学生实操技能的培养需要大量来自行业一线的优秀业者行程“传帮带”的教学格局,也正是因为职业教育的这一本质,专职教师才需要不断“回炉”,向“双师素质”型转化。

旅游行业是一个“窗口”行业,学生完成身份的转化是在工作中和实践中完成,并不可能有太多的模拟训练的条件和机会,加之行业一线的情况瞬息万变,需要不断予以新鲜资讯的补充和教导,旅游资深业者参与教学显得尤为重要和必要,但是这个行业的季节性特征,企业兼职教师往往分身乏术,加之本职工作的劳动强度大,兼顾学校的教学工作明显吃力。这样的困境和现实状况,兼职教师的数量和在教学团队实际工作中的服务质量受到明显的不足。

三、高职旅游专业“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研究

提出建设高职“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的要求是符合高等职业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和夯实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明智之举,但是针对旅游专业以及“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中呈现的尴尬和问题,我们提出以下拙见,与各位方家共同探讨。

第一,以系统的观念打造科学合理的“双师结构”专业教学团队。

(一)教学团队负责人选聘是关键

团队建设的灵魂是专业带头的选拔和培养。在现有选拔条件既定的情况下,应该打破传统的甄选心理和偏见,真正能者居之。大胆选用符合条件的企业资深兼职教师担任教学团队的负责人,并以制度的性质肯定其身份、明确其职责、确定其考核指标。

(二)以团队意识和开放的格局打造教学团队

不仅仅是旅游行业人才培养,所有专业人才培养都是综合能力和素质的联合打造,单凭某一个或几个老师的力量是无法完成这一系统工程的。如之前所述,大学通识课程、素养类课程教师排除在专业师资队伍之外,是很致命的硬伤,尤其是在对综合素养要求相对较高的旅游行业。因此在团队教师的选拔上,要大胆引入人文素养、通识类课程的教师充实团队,增加来自旅游企业的行业专家进入教学过程中,但是出于对这些兼职教师实际工作情况的考虑,可以不遵循学校教学管理的传统制度而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让团队兼职教师的特长和优势得以发挥。

(三)深度校企合作,让旅游企业真正融入专业的建设始终

校企合作是高职旅游专业“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的前提条件。在实际运行中,旅游企业往往是在人才培养的末端才介入教学过程,其形式大多是实习生充实工作岗位和提供就业岗位,而没有完整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其结果很可能是学生对旅游岗位认识不足或能力不够而导致专业人才外流。因此,教学团队中兼职教师和其所在的旅游企业的培养过程全程参与显得尤为重要和必要。旅游企业以及兼职教师应该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审核、专业核心课程设计、课程标准、技能培养、实训课程设计和安排等多方面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和達成其行业引导意义。达到这样的目的,需要学院层面从体制上予以保障,例如吸纳行业资源进行真正校企合作联合培养,学生的数量和质量与企业利益挂钩,自然会迫使企业将学生的培养纳入自己的运营范畴。

第二,旅游专职教师“双师素养”培养为主,企业兼职教师为辅的团队建设打造策略。

(四)旅游专职教师“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学校的校企合作机制是建设“双师结构”教学团队的的重要保障,我校高职专业建设政策支持鼓励专职教师向“双师素质型”转变,从挂职政策、薪资酬劳等各方面支持教师的自我提高,而且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立也是让学生接受职业实践教育,强化岗位实际能力的最佳手段。按照教高函[2010]27 号文件的要求,高等职业院校新进教师应具有两年以上的企业工作经历。这一高职人事文件的出台,为学校的专业教师选拔提供了一个改革的方向,即逐步改变过去只重视高学历、高职称的教师准入条件,而应该将有企业实践经验纳入人才引进标准之中。

学校应鼓励专业教师积极“回炉”企业挂职锻炼,旅游行业的实践性特点,决定了高技术人才的培养,不可能照本宣科,脱离旅游行业实际,因此,教师需要自己有主动意识,大胆走出校门,有计划地根据安排到旅游企业和旅游一线挂职锻炼,把教学与生产、理论和实践、职业理念和服务能力紧密结合,进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教师自己应该投入旅游各类职业资格考试及相关的职业技能大赛中,参加社会服务、科技开发,提升教师“双师素质”。根据旅游行业目前的状况以及问题,与行业人士一起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不断提高教科研能力以及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为学生和企业排忧解难。

(五)结构合理的旅游兼职教师的筹建和稳固

高职旅游专业“双师结构”教学团队的最大特点在于企业兼职教师的加入,他们带来的不仅是业界的最直接认识,也通过去自身多年的行业经验,为学生的技能培养和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得以实现,而且兼职教师也可以通过教研活动,帮助在校专职旅游教师团队的技能培养和企业挂职经验的获取。因此,筹建一支稳定且结构合理的兼职教师队伍,对于专业人才培养和师资队伍的建设至关重要。由于旅游行业复合性特征,兼职教师队伍组建可以参照专职教师队伍进行分层,即专业骨干教师、以技师实操技能为主的实训教师和一般兼职教师三个层次,对兼职教师进行分类管理和考核,并根据考核情况实施奖惩。

第三,校企双方共建保障性措施,有机融合旅游专业专兼职教师队伍,形成“1+1>2”集群效应。

旅游行业庞大的就业容纳能力以及其对专业人才要求的复合性等特点,是我们选择将旅游专业作为项目研究切入点的原因之一。由于现实高校人事政策的限制,旅游专业的教师队伍普遍偏学理性,而背离了高职教育的技能培养型特征。企业兼职教师进入学院教师队伍是有效弥补专业教师技能实操能力不足的有效保障。高职院校应主动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把“双师”结构作为一项战略性措施来抓,制订教学团队管理办法,以及有效的考核规范和激励机制,实现优化管理,科学管理。高校和旅游企业必须站在战略发展的高度,以及肩负行业使命感的社会责任心角度,双方展开真诚且深度合作,达到学校培养符合行业需要的人才充实现实旅游市场和企业,企业帮助学校达到人才专业技能培养,乃至教师技能培养的责任,良性互动,实现“双赢”。

(六)以打造“双师结构”教学团队为目的建立岗位管理和激励机制

其主要的做法可以通过以学校为单位拓宽兼职教师来源途径。实行弹性编制,允许兼职教师在定编的专任教师中占一定比例,我校“双聘教师”、“楚天技能名师”教学岗位的设立就是这一举措的重要体现,而且这些“双聘教师”和“技能名师”在灵活的教学岗位中为教学素材的丰富、业界资讯的提供以及专业团队建设都贡献了自己的力量,获得学生和教师的一致好评。我校旅游专业的“楚天技能名师”就是我校旅游管理专业的骨干教师(兼职)不仅承担有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审核修订以及部分专业核心课程的讲授、还承担有学生校外实训指导、实习就业指导、校外旅游实习实训基地拓展的任务,根据学院以及教育厅的规定每年对其工作业绩进行考核。

(七)深度校企合作,学校和旅游企业相互派驻或调派相关技术能手参与旅游专业人才培养和旅游企业的正常运营的工作

采用“派出去+請进来”的校企合作模式强化双向沟通。一方面,旅游企业定期安排专业技术人员对学校专业教师进行技术交流和技能培训;另一方面,学校指派旅游专业教师协助企业进行现实的服务或生产作业、旅游市场调研、服务技能研究等,使专职教师对新技术、新成果、新服务、行业新动向等有直接了解,并将这些融入到未来的教学中,从而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校与旅游企业通过互派专业人员,实行双向兼职,从而形成教学、科研并重的教学团队。在校企合作平台下,高职专业教师与来自企业的兼职教师相结合,形成新的师资队伍模式,实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质的突破。

猜你喜欢

团队建设
浅议高等学校基层科研管理队伍素质建设
适应“三三制”培养模式的化工基础实验教学改革
企业新闻采编人员素质和团队建设
博物馆临时展览的困境与出路
学校教师管理工作探析
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团队建设研究
军校物理课程团队建设的探索
团队建设视角下的高校学生干部培训
浅析商业银行零售业务团队建设
试析基层烟草企业营销团队建设的方法与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