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旅游扶贫精准识别模式研究

2018-04-03倪磊

中国集体经济 2018年11期
关键词:信贷资金贫困人口精准

倪磊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旅游精准扶贫被列为国家新时期精准扶贫十大工程项目之一。旅游扶贫精准识别是提高旅游扶贫精准度的关键,它直接影响扶贫工作成效。文章在阐述旅游扶贫精准识别概念及意义的基础上,围绕精准识别三方面内容对旅游地区、贫困人口、可扶之人进行系统分析,最后提出旅游地区识别的“RHB”框架及贫困人口识别的主动机制。

关键词:旅游扶贫;精准识别

旅游扶贫精准识别就是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人口状况,运用合规有效的程序和方法对旅游扶贫项目、旅游扶贫对象进行精确区分、辨别的过程。它是实现旅游扶贫目标的保障,有效开展旅游扶贫工作的前提和提高旅游扶贫效率的需要。

一、对旅游地区的识别

对旅游地区的识别,即什么样的地区适合采用旅游扶贫,什么样的旅游开发项目能够促成旅游开发扶贫的成功实现。

资源学理论认为,可以把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分配及效应,划分成三个主要范围,即资源本身、竞分者、竞分规范。根据这一原理,结合李永文、陈玉英在其撰写的《旅游扶贫开发的RHB战略初探》一文中提出的旅游扶贫开发的RHB战略,即要求同时考虑资源、人、效益,并以旅游资源为凭借,创造就业机会,提高生活水平,增强商品意识,改变发展观念,同时获得人与经济双向发展,经济、社会、生态三重效益。

因此,在选定旅游项目开发项目的过程中,应该遵循三个是否的标准。第一,在该地的自然资源条件下是否能实现自然资源的有效利用(R)。第二,是否能够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综合效益(B)。第三,是否能给贫困人口带来发展机遇与收益,实现其全面发展(H)。

第一,在贫困地区拥有丰富的旅游自然资源的基础上,应该明确该地的旅游资源是否能够得到有效的利用,在主客观条件的全面分析后,可以通过科学的合理的规划使资源得到合理充分的利用。

第二,旅游项目被开发后,除了带来富有成效的经济效益,还应该考虑其社会效益以及生态效益,任何旅游项目的开发绝不能以生态环境做代价,绝不能走先发展后治理的老路,而是注重其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以满足贫困人口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第三,旅游精准扶贫开发项目的识别离不开贫困人口,这是旅游精准扶贫发展的最终目的,贫困人口的受益与否直接关系到旅游项目成功实现与否。它的核心就是最大限度地让贫困人口参与到旅游开发项目中来,通过合理的收入分配机制,使贫困人口利润最大化。

二、对贫困人口的识别

对贫困人口的识别,这一环节是实现精准识别的核心。目前,我国学术界的许多学者也正在探索对贫困人口识别的办法,总的来说可以分为这几类:一是基于家庭收入和支出的入户调查。“五看”、“四有”识别法来识别和判定贫困户是许多地方政府的通行做法。“五看”通常指一看房、二看粮、三看劳动力强不强、四看有无读书郎、五看卧病;“四有”一般指看农户家中有无小汽车、有无商品房、有无公司、有无领取财政工资人员。在此基础上做出综合判断是许多地方政府识别和判定贫困户的参照标准。很显然,出于村民对自身利益的考虑,会存在瞒报的现象,大大影响识别效果。二是社区参与的方式,由于村民对所在社区会有一定的了解,通过村民参与,民主评议的方法进行识别。另外,建档立卡,多维度综合评价,分类精准管理,自上而下的参与式贫困群体识别等创新方法的运用也大大提高了识别的精准度。

接下来针对旅游精准扶贫的特殊性,来探讨一种创新的识别机制即主动识别机制。

所谓主动识别机制,就是一种能使贫困人口主动参与而非贫困人口主动退出的机制。在这里,以旅游扶贫的信贷资金为例:假设政府给予旅游扶贫的信贷资金为T,参与旅游开发项目的成本为c,该旅游开发项目的年收益率为r1,政府扶持的旅游扶贫信贷资金的年利率为r2, 商业银行的年利率为r。贫困人口的家庭储蓄为S1,年收入为I1,非贫困人口的家庭储蓄为S2,年收入为I2。为简化分析,以一年的期限进行探讨。T和r2为研究的变量,其余均为恒量。

首先,貧困人口的储蓄和年收入均小于非贫困人口,即S1

先来看T,信贷资金一般而言是小金额的,它满足的条件应该为恰好可以提供贫困人口无法支付旅游开发项目成本的那一部分(S1+T>c),同时金额数量应该小于非贫困人口的家庭储蓄(T

之后,再来分析收益情况以及选择问题。

该结论表明:在旅游扶贫精准识别贫困人口的过程中,主动识别机制不失为一种有效的识别方式。贫困人口参与旅游开发项目中最大的难题就是经济基础薄弱,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享受政府信贷资金的帮扶。而在此帮扶中,政府需要保证的就是该旅游项目的年收益率r。因此政府在开发之前应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最大可能地确保贫困人口的受益以及利益分配机制。另外一方面,政府信贷资金的特点应该是金额少,利率不能太低,同时也有其最高的限度,需要结合当地的具体情况而确定。

三、识别贫困人口中的“可扶之人”

旅游扶贫辅之以发展相关产业脱贫,生态补偿脱贫,社会保障兜底等,这是因为并不是所有的贫困人口都适合参与旅游项目开发。据国务院扶贫办建档立卡的相关资料,因病残、技术劳动短缺、资金短缺致贫的人口占了绝大部分,其中病残比例占了30%。

很显然,这一部分的人是无法参与到旅游开发项目中来的,所以在精准识别贫困人口后,要再次根据致贫原因将贫困人口进行参与能力划分。这样就将贫困人口分为有参与能力的和无参与能力的。然而根据调研地的实际情况,发现贫困人口参与的主观意愿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们参与与否,因此参与意愿也是一个重要的考察方面。图1为构建的四象限坐标,清晰地将贫困人口分为了四个层次,第一象限即为“可扶之人”。

针对其能力障碍及产生的原因,致力于解决问题。因此,这一类贫困人口将是旅游扶贫中精准帮扶的重要对象。

四、结语

旅游精准识别是旅游精准扶贫的前提,也是实现精准帮扶、精准管理的重要基础。精准的识别过程包括对旅游地区的识别、对贫困人口的识别以及对可扶之人的识别。可以通过构建“RHB”模型实现对旅游地区的识别以及通过能力意愿的划分实现对可扶之人的识别,而在旅游扶贫精准识别贫困人口的过程中,主动识别机制不失为一种有效的识别方式。

参考文献:

[1]邓小海,曾亮,罗明义.精准扶贫背景下旅游扶贫精准识别研究[J].生态经济,2015(04).

[2]许贤棠.乡村旅游发展的RHB战略研究——以武汉市黄陂区为例[D].华中师范大学,2007.

[3]田恒.精准识别中的不精准问题与对策研究[J].新西部(理论版),2016(23).

[4]王介勇,陈玉福,严茂超.我国精准扶贫政策及其创新路径研究[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6(03).

(作者单位: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

猜你喜欢

信贷资金贫困人口精准
精准扶贫美了乡村
隐形贫困人口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
十八大以来每年超千万人脱贫
金融对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影响及对策实证分析
商业银行信贷资金进入风险投资探讨
2013年各省贫困人口数量及贫困发生率
基于信贷资金安全视角的农村企业财务控制问题研究
信贷资金流入并非股市之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