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辨证治疗社区老年高血压临床疗效观察

2018-04-03赵相芹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8年16期
关键词:乌头医学高血压

赵相芹

济宁市汶上县寅寺卫生院,山东济宁 272503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农村人口和社区人口比例大,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老龄化的步伐在不断加快,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也在不断增多。有研究表明,在治疗老年高血压时,采用中医辨证治疗法,疗效快安全性高,可帮助缓解老年高血压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目前,关于中医辨证治疗社区老年高血压病的研究较少,且没有统一的疗效评定标准,因此客观、规范、系统、科学的观察中医辨证治疗社区老年高血压。

1 以中医理论为前提

高血压病属于中医学头痛、眩晕的范畴。在《内经》有“诸风掉咬”“肝风”,“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的论述;王清任的“瘀血头痛”之说;张景岳的“无虚不作眩”;朱丹溪的“无痰不眩,无火不晕”。结合各家之说及论述,“风、瘀、虚、痰、火”是“眩晕”的重要病因,是中医辨证治疗高血压的理论依据[1]。高血压病因主要是饮食不节、劳逸过度、体质偏衰、偏盛、情志失调,最终致使人体气血瘀阻、痰火内生、气机升降反常、肝脏阴阳不平衡。中医以辨证论治的整体观为指导思想,以四诊合参作手段,在实际的诊疗疾病中,逐步形成独特的个体化治疗体系,以中医理论为基础,观察中医辨证治疗社区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疗效。

2 以中国医学的进步为基础

中国医学历史悠久,部分医学理论简便易行,比如“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思想和预防保健已广为人知广为受用,表明中医治病保健有良好的民众基础,安全可靠,副作用少,人们乐于接受[2]。先前的医学口碑给社区展开中医辨证治疗老年高血压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中国医学承载着数千年中国人民的健康,如今仍屹立于世界,主要是因为其临床疗效佳,副作用少等优势。采用中医药治疗顽固性高血压,可以有效地降压,改善患者心肺功能,缓解心衰症状。现代医学的结合,诞生了“病证结合”的诊疗模式,在实践的临床治疗中效果更佳,受到了国内外医学专家的认可。而且这种治疗模式在应用过程中,机动灵活,医务人员可以结合患者情况为其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如可以上门诊治,患者可以在家服用各种降血压中草药,以达到治疗目的。

3 中医药材强大的降压作用

在中国众多的中草药中,有很多是具有降压疗效的[3]。比如茯苓、天麻、泽泻半夏有化痰利尿作用;赤芍、红花、丹参有活血化瘀作用;杜仲、熟地黄、黄芪有益气养血作用;石决明、钩藤、夏枯草、野菊花有平肝潜阳、镇肝熄风作用,这些药物的作用都有助于降压。治疗高血压主要机制是调控醛固酮、血管紧张素、肾素系统,释放钙因子,调节血管活性物质,降低心脏输出量,降低血小板聚集,减少血黏度,缓解动脉痉挛,改善微循环,进而降压。中医着重辨证论治和整体观的个体化治疗,进行平稳的持久的降压,降低药物的毒害作用。在众多的研究治疗中,表明采用中医药材综合治疗老年高血压病比单用西药效果更佳,疗效更长,且操作简单,毒副作用小,明显改善患者头痛、头晕等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观察中医辨证治疗使用的中医药材,有助于观察其治疗社区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疗效[4]。

4 安全性观察

药物安全性是治疗需要考虑的第一问题,因此在治疗时,要特别注意观察中药使用配比,防止配比错误引起毒副作用,利用不良反应监测系统可观察治疗效果。以中医药物中的乌头碱为例,其主要存在于川乌、草乌、附子等植物中,其本身存在有剧毒,在中医学临床上经常被用于心动过速,高血压症的治疗:采用小剂量乌头碱治疗心动过速及高血压症效果较好,同时,其还是研究心律不齐的工具药:利用乌头碱的心室纤颤作用制作心律不齐的模型来研究抗心律不齐药物。在民间也有很多对药理知识有一定了解到居民,使用乌头碱配制药酒,用以止痛和治疗风湿。如2015年6月9日,因为想暖暖身子,在济南打工做装修的46岁的张先生,晚饭时喝了不到一两的药酒。原以为药酒养生,还能治治自己的风湿病,没想到半小时以后,张先生开始呕吐,心跳达到200次/min。送到医院后抢救无效,张先生不幸去世。经过诊断,张先生属于乌头碱中毒,经公安部门检验,毒物就出自那瓶含剧毒物乌头碱的药酒。生乌头碱中含有剧毒,其会造成人体的迷走神经兴奋,对周围神经损害,进而引起心律失常,损害心肌。一般口服纯乌头碱0.2mg即可中毒,3~5mg可致死。所以说,在运用中医辨证治疗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时,尤其应当注意做好安全性观察,在使用任何一种药物时,都应当对药物的药性进行甄别,注意不同药物之间的科学配比,在治疗时不可能有没有副作用的药物,在平时要注意给老年患者讲解一些简单的药理知识,防止他们不遵医嘱,私自使用一些不规范的偏方治疗所患疾病。其次,老年人的年纪比较大,生活自理能力比较差,对于医学方面知识了解相对也比较少,在平时的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还需要多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提高患者综合素质,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工作,在出现不良症状时要及时地与患者进行沟通和交流,这也是保证患者治疗安全性的重要手段和方法。

5 临床症状观察

中医着重辨证论治和整体观的个体化治疗,主要是“治人”,并不是简单的“治病”,在很早以前,中医学者为改善患者的病症和体征,根据辨证论治和整体观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有研究表明,中医学者在治疗高血压时,改善了患者的心悸、眩晕、夜尿频、头重如裹、耳鸣、目赤、急躁易怒、盗汗、健忘、腰酸、膝软、气短乏力、失眠、口唇紫暗、口干口苦、面赤、胸闷、五心烦热、头痛等症状,且不存在不良反应[5]。采用中医治疗高血压不仅可缓解患者焦虑、紧张的情绪,还可增强治疗效果,药效更持久,保障患者身体健康,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随着医疗卫生的不断发展,使医学治疗更注重疾病对于患者情绪、生活方式、工作能力、心理、精神、生活的影响,由“治病”转变到“治人”。对中医药的疗效,不仅要观察其降压水平、减轻损害器官等客观指标,也要观察其质量评判指标。SF-36量表是受广泛欢迎与应用的生活质量测量表,有研究曾应用SF-36测量表,测量复方羚角降压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效果,结果显示在服用复方羚角降压片治疗后,患者在总体健康、情感职能、精神健康、社会职能、生理功能、躯体感觉等6个方面都有明显改善。由此证明中医辨证治疗社区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疗效不仅要观察患者的降压水平、观察其心悸、眩晕、夜尿频、头重如裹、耳鸣、目赤、急躁易怒、盗汗、健忘、腰酸、膝软、气短乏力、失眠、口唇紫暗、口干口苦、面赤、胸闷、五心烦热、头痛等症状的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的发生,也必须观察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包括患者的情绪、生活方式、工作能力、心理、精神等[6]。

6 结语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及老龄化加快,高血压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约占心脑血管疾病的30%~40%,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健康。欧洲高血压指南明确提出,高血压病程长,控制血压可以大大减少或延缓并发症的出现,减少心脑血管风险的发生。现代生活节奏加快及高血压长期治疗背景下,人们无法长期住院控制血压,随着社区医疗设施的不断完善,以社区综合治疗为主的高血压防治理念逐渐受到业内重视。目前中医防治高血压优势渐显,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高血压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心血脑管疾病,患者若长期服用西药进行治疗,容易引发副作用,导致其他症状并发,尤其是老年高血压患者,会危及其生命健康。传统降压药物,短期内虽能够有效控制血压,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但不少患者因毒副作用等原因不愿长期、按时服药,造成患者远期疗效及生活质量的改善不理想。因此将中医辨证治疗模式融入社区老年高血压防治中,越来越受到医护工作者的青睐。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宝藏,它可以保护人们身体的健康,造福人类,因此要把中医辨证治疗推向社区,推向更基层的广大人民群众。现代医学的发展,结合“以人为本”的中医,更有助于我国医学、中医学的进步[7]。该文认为观察中医辨证治疗社区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疗效,要以中医理论为前提、以中国医学进步为基础,分析中医辨证的治疗药材,观察中医辨证治疗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

猜你喜欢

乌头医学高血压
全国高血压日
医学的进步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含乌头碱中成药理论中毒风险的数学分析
如何把高血压“吃”回去?
高血压,并非一降了之
德钦乌头块根化学成分的研究
高乌头的研究进展
医学
医学、生命科学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