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预算管理视角下如何强化企业内部管理的分析

2018-04-02王艳汤巍

财经界·下旬刊 2018年2期
关键词:预算管理内部控制

王艳 汤巍

摘要:本文以企业预算管理为研究视角,以企业内部管理的强化为研究目标。首先,对预算管理以及其在企业内部管理中的意义进行了简单介绍和分析;其次,介绍了企业内部管理的基本内涵,并对其现状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最后,重点探究了如何通过预算管理来实现企业内部管理质量和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预算管理 企业内部管理 内部控制

作为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最终所期望实现的目标就是利益最大化,为了这一最终目标,企业都在考虑通过怎样的经营方式以及管理方式来使得产出大于投入。而作为企业经营管理的起点,内部管理在其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将通过预算管理的视角来探究企业的内部管理,希望能够为企业制度的完善以及可持续发展带来一定帮助作用。

一、预算管理的基本内涵及其在企业内部管理中的意义

所谓预算管理,其具体指的是根据企业战略规划,对企业的整个经营环节以及各类资源,如供、产、销、人、财、物等,进行计划、控制、协调、激励和评价,从而使得企业中的各类资源都得以充分利用的现代化企业管理系统。同时,预算管理还是一种科学且有效的管理方法。预算管理主要以企业经营目标为基点,通过对其内外部环境的分析,对各项财务报表和相关数据,利用预测和研究的方式,实现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组织和协调。因此,预算管理对于企业的内部管理而言十分重要,具体意义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企业的内部经营活动能够通过预算管理来实现其全程控制,因为预算管理的基本职能就是控制,其在企业的整个管理过程中都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作为一种事先控制,预算编制能够使得企业各部门的经营责任和目标明确化;作为一种事中控制,预算执行能够明确企业内部各个部门以及具体岗位的工作标准,从而确保企业经营活动的顺利开展。

第二,预算管理通过预算的编制能够促进企业各类资源都实现合理优化配置,从而增强其抵御风险的能力。同时,预算管理能够将企业的总体发展目标具体分配到每个部门当中,从而明确各自的经营目标,进而促进企业机构以及业务设置与分配的合理性。

第三,预算管理能够促进企业内部激励机制的完善,通过预算编制的各项指标,将企业目标细化到具体成员身上,并规定其相应的工资薪酬和奖惩办法,从而达到激励员工的目标,最终促进企业整体目标的实现。

二、企业内部管理的内涵及其现状分析

企业为了实现最大化的利润以及最大化的单位资本利润率,同时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从而结合企业内部的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对其内部各种职能行为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指挥、协调与监督的过程,这就是所谓的企业内部管理。作为企业内部各项行为的内在要求,企业内部管理以实现其经济利润的不断提升为目标。一般来说,企业内部管理涉及企业的方方面面的管理,如计划、技术、物资、人力、设备、成本、生产、财务预算等管理。而预算管理作为内控的一项手段,对企业经营、投资、财务等活动做出全方位、全过程动态的预测与安排。首先,我国企业在快速发展的市场经济形势之下,其必须以市场主体角色参与到市场竞争中去,而为了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在公开、公正和公平的市场原则下,企业就是必须通过一切合法手段来提高自己的综合实力,其中强化企业内部管理就是一个十分有效的途径。其次,实践证明,企业生产成本有效控制的基础就是企业内部管理,因此只有做好内部管理工作,企业才能够在市场竞争中获得更多发展优势。因此,当前基于预算管理的角度来强化企业内部管理十分必要,有利于实现企业精细化管理和防范各项经营风险。

但是,当前我国企业内部管理仍然存在一系列问题,严重阻碍了企业经济的发展。首先,我国很多企业对其内部管理认识不够,认为企业只有依靠发展客户和不断拓宽市场才能够实现经济效益,而企业内部管理的作用并不强,甚至制定的很多内部管理制度,如预算管理制度等,都停留于表面,导致预算管理执行不力,最终使得企业内部管理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同时,我国很多企业到目前为止还保持着落后的管理方法,例如预算管理这一部分,我国一部分企业还没有充分认识到其重要性,在其管理上沒有一套科学的管理办法,导致企业最后陷入经营不善的困局。其次,大部分企业都存在“重业务,轻管理”的现象,尤其是对于内部管理者而言,其过于关注企业的经济效益,而严重忽视了管理的重要作用,尤其是当企业业务与内部管理存在矛盾时,企业管理者一般都会站在业务所带来的经济效益这边,从而牺牲内部管理,最终使得企业的内部管理,如预算管理等工作流于形式,最终影响企业目标的实现。再次,从事企业内部管理方面的人员,其综合素质水平不一,特别是在新的环境下对预算管理者的职业素养和技术能力要求更高,这就导致很多企业的财务预算编制没有有效保障。另外,企业内部管理运行缺乏有效监督,在管理执行过程具有随意性。另外,很多企业在内部管理中,缺乏预算管理审计方面的监督机构,即使设立了这种机构,也只是依附于企业的财务部门,这就导致企业内部的监督机构没有独立性和权威性,从而也无法发挥其应用的监督作用。

三、预算管理视角下强化企业内部管理的策略

(一)加强企业内部管理的重视力度

思想观念是造成我国企业内部管理执行不力的一个重要原因,再加上内部管理难度较大,一旦企业在管理过程中遇到问题,尤其是遇到业务与管理之间的矛盾时,管理者往往就会忽视内部管理。作为企业内部管理的一部分,预算管理是帮助其进行内部控制的一种有效手段。因此,企业应当强化对企业内部管理的重视力度,同时也要重视企业的预算管理,从而能够通过预算管理来实现对企业内部的更好控制。同时,企业从上到下,即从管理者到具体的每一个员工,都要提高对企业内部管理的重视。在预算管理的视角下,管理者要引领员工做好企业运行中的每一环节,并配合管理者完成本职任务,最终为企业的目标而努力。

(二)建立健全企业预算管理制度

企业财务预算管理得以顺利开展的基础,就是企业各项制度的不断完善和规范,尤其是企业预算管理制度,其涉及到企业整个财务管理的流程。因此,必须建立健全企业的预算管理制度,从预算的编制、执行到考核,要对这一过程中的每个环节进行严格规范和要求,且将它们的关系进行协调,确保环环衔接。另外,企业预算制度的完善,还需要不断强化其操控性和全局性,促进企业内部各个部门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对企业所实施的每个项目财务方面的规划进行全局监控和指导,并严格规定和细化预算管理中的每一个步骤,最终促进企业的内部管理,达到其理想的管理效果。

(三)有效结合企业预算管理和内部控制

企业的预算管理工作如果失去企业内部控制的支持,则其并不能有效落到实处,而是仅仅停留在表面。相应地,企业的内部控制如果没有预算管理的辅助,则其内部管理工作也就难以有效展开。因此,要想促进企业内部管理质量和水平的提高,必须有效结合预算管理和内部控制,充分发挥二者的功能,明确责任意识,将企业经营过程中的责任具体细化并落实到具体部门和员工身上,从而不断提高工作效率,最终促进企业目标的实现。

(四)提高内部管理队伍的综合素质,并强化预算考核奖惩机制

首先,企业应不断强化内部管理队伍的综合素质,注意培养员工的业务素养和道德素质,尤其是对于预算管理队伍来说,其职业素养和能力对于整个企业的财务运行来说至关重要。因此,企业必须对他进行定期培训,如通过《会计法》、《预算法》等来不断提升预算管理团队的业务素养。其次,加强预算考核奖惩机制。一方面要构建科学的奖惩制度,另一方面还要科学评价员工业绩。在考核预算执行情况时,企业必须根据其目标、员工的特点以及實际情况来进行考核。科学的业绩评价制度是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的有效保障,对于预算管理工作来说,考核与奖惩更是其生命线。因此,为了确保预算管理落实到位,进而促进企业内部管理质量的提高,企业一定要强化其预算考核奖惩机制。

(五)不断完善企业预算管理的监督体系

作为企业预算管理制度得以运转的一层保障,预算监督体系同时也是约束和控制着预算制度的具体执行。因此,要想完善企业的内部管理工作,还必须不断完善其预算监督体系。首先,在制定监督机制时,企业必须根据其预算管理制度来进行,从而能够建立起与其相匹配的一套完善的监督机制。对于监督体系的内容和范围,要进一步细化,同时将其落实到具体环节中,确保监督体系具备可操作性。其次,在企业预算管理制度之外,组建一支专门、专业的监督队伍,跟踪监督其预算管理的全过程,即从其编制、执行到考核,都要进行实时监督,便于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确保企业内部管理水平的提升。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预算管理作为优化资源配置的一种手段,对于强化企业内部管理、提升企业运行效率、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只有加强对企业内部管理的重视力度,提高内部管理队伍的综合素质,并强化预算考核奖惩机制,同时建立健全企业预算管理制度,有效结合预算管理和内部控制,并不断完善企业预算管理的监督体系,才能够从预算管理的角度实现对企业内部管理的强化。

猜你喜欢

预算管理内部控制
绩效角度下的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模式研究
预算管理在企业中的应用研究
财务管理视域下的行政事业单位预算执行途径研究
互联网形势下证券公司内部控制探究
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问题以及解决策略思考
加强对政府全口径预算决算的审查和监督
我国物流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问题及建议
房地产开发企业内部控制的认识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
制造企业销售与收款业务的内部控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