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衔接调查研究

2018-03-31周文霞冯晋徐颖李硕钰

现代管理科学 2018年3期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

周文霞 冯晋 徐颖 李硕钰

摘要:文章通过对高校、用人单位、就业管理部门以及毕业生进行深入调查,了解我国毕业生离校前后管理服务的主要做法,对已建立的工作机制进行分析,并依据信息理论对就业管理服务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给出改进建议。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衔接;信号理论

一、 引言

高校毕业生是宝贵的人才资源,促进其就业,不仅有助于提高毕业生的个人幸福感,也关系到我国经济结构的转型和社会的和谐稳定。近年来我国高校毕业生规模持续扩大,截至2017年5月31日,教育部网站显示全国的高等学校共计2 914所,2017毕业生人数将达到795万人。提升就业服务,有助于将高校毕业生与就业市场进行对接,从而缓解摩擦性失业。目前,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服务主要由高校、教育部门和人社部门进行管理,但是仍有大量毕业生离校未就业,毕业生求职就业过程中还存在信息不对称、程序复杂等问题。本文基于信号理论,将毕业生离校前后的就业管理服务界定为与高校毕业生就业相关的所有服务,包括离校前的就业指导、招聘信息推荐、校园招聘会、就业手续办理,以及离校后未就业毕业生的帮扶措施等,围绕对毕业生提供就业服务的相关部门进行调查,以全面了解毕业生的就业管理服务衔接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

现有研究中关于毕业生离校前后管理服务衔接较少,学术界在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较多的是毕业生离校未就业的原因、公共服务机构职能落后、以及与其他国家就业服务体系的对比(孙军,2015;孙文博,2015;熊伟,2017)。整体而言,对毕业生就业服务衔接问题的研究较为缺乏。本研究通过深入访谈法、问卷法和文献法收集数据,有助于更全面的了解就业服务衔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高校毕业生顺利就业提供意见和建议。

二、 理论基础

信号理论最早由Spence在1973年用来解释在劳动力市场中求职者如何通过行为降低其与意向雇主间的信息不对称,Spence认为信号理论在本质上是用来降低双方的信息不对称情况。信号理论在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等研究较多,2001年Spence和Akerlof、Stiglitz以对信号理论的贡献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信号理论发展至今,主要包括信号、信号的发送者、信号接受者、反馈以及信号环境等要素(黄静等,2016)。由于信号理论最早就用应用于劳动力市场,因此本研究在探讨毕业生就业管理服务时,以信号理论为基础,将求职信息比喻为信号,传递求职信息的载体视为信号的发送者,求职信息的接收者视为信号接收者,而学生对求职信息的回应即为反馈,求职过程中的环境可以看作为信号环境。

分析就业信息时不难发现,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管理服务存在多个信息环,例如用人单位可能选择将招聘信息发送给教育部门、人社部门、高校、社会服务中介,也可能直接发给毕业生本人。假设用人单位无法直接传到学生,那么这个信息传递过程可能存在不止一个连接发送者和接收者的结构洞(梁鲁晋,2011),结构洞扮演者非常重要的角色,直接关系着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本研究为梳理衔接环节存在的问题,将研究分为两个节点,以离校前后作为时间点调查毕业生的就业管理服务衔接问题。离校前高校就业指导中心接收到来自用人单位的招聘信息后,再成为信号发送者,将求职信息直接发送给毕业生。而离校后毕业未就业群体的就业开始由社部门接管,发送者角色由人社部门承担,就业信息的传递具有动态多层传递特征。

三、 研究方法

本研究旨在探究毕业生就业服务衔接存在的问题,因此将高校、用人单位、政府、毕业生四大主体作为调查对象。其中由高校就业指导中心作为高校的载体,就业服务机构(主要指人社部门)作为政府载体。首先,通过收集相关文献掌握目前学术界对毕业生就业服務衔接问题研究的大概情况,梳理大学生未就业的原因。随后对北京、上海、广东、河南等14所高校的50名同学及辅导员进行深入访谈,在访谈记录基础上形成《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服务衔接调查问卷》,分为毕业生、高校就业指导中心、用人单位三个版本,均为半开放式调查问卷,对公共服务机构采用半结构化访谈进行。

四、 调查结果

1. 样本分布。通过问卷星网站分别向毕业生、高校就业指导中心老师和用人单位的HR发放调查问卷。共有32所高校、87家企业以及727名学生参与调查。高校的32个样本分布于山西、山东、陕西、浙江、湖北、河南、四川和北京等省市。其中53%为普通本科院校,3%属于211/985高校,另有28%是职业技术学院,13%为高等专科学院。87家用人单位分布于15个省市,参与调查的55.17%是民营企业,27.5%是国有企业,6.9%是事业单位,外资企业(包含独资型、合资型以及合作型)和高等院校各占5%。在727个学生样本中,男生278人占比36%,女生449人占64%。学生所在高校分布于27个省市自治区,其中河南高校34%,数量最多。以学校来源为划分,58%的学生来自于普通本科院校,211/985高校的学生占33%,另有5%的高等专科学校和3%的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参与调查。在学历层次上,本科生数量最多,占67%,大专及以下和硕士研究生分别占14%,另有6%为博士研究生。另对北京、广东和河南三地的就业服务机构工作人员进行结构化访谈。

2. 工作机制。目前的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管理服务以离校前后作为时间划分,离校前的就业服务主要由教育部门和高校就业指导中心负责,而人社部门也会不定期的举办一些就业宣讲活动加以辅助。离校后仍未找到工作的毕业生转交由人社部分负责对接,进行一对一帮扶。因此,学生的就业管理的信息传递机制主要有两种,第一是由用人单位将招聘信息发送给教育部门、人社部门、学校就业指导中心或者专业招聘机构,学生主动或被动接受招聘信息。在第二种机制中学生会直接接触到信息的发送方,即用人单位。调查中发现第一种信息传递渠道比第二种信息传递渠道有更多的信息不对称现象。

五、 存在问题

1. 离校前。

(1)学校提供的就业服务低于学生预期。以学历为划分,在找工作前,大专及以下学历、本科生、硕士生都认为校园招聘会是找工作最有效的途径,而博士生认为学校发布的招聘信息最有帮助,不论学历层次高低,学校提供的信息都被认为是对找工作最有帮助。但是学校提供的就业信息效果并不理想。有同学在访谈时认为“学校提供的就业信息对学生最终找到工作单位的帮助有限”。问卷调查显示,最终通过校园招聘会、学校招聘信息、老师推荐三类渠道找到工作的学生加起来占比28%,这也就意味着学生对学校的就业服务期望非常高,认为学校是其找到工作最重要的渠道,而实际的效果却不如学生预期那么理想。

在就业指导服务上,有59%的学生认为学校的就业指导服务对自己求职成功是重要的,但是对于未就业学生群体的帮扶措施,仅有33%的学生表示学校就业指导中心会主动联系未就业同学并提供就业信息。在满意度调查上,有12%学生表示对学校的就业指导服务不满意。

(2)专业招聘机构提供的就业服务比政府部门更受学生欢迎。从学历层次来看,拥有博士学历的毕业生无一人认为政府/社会机构组织的招聘会对找工作最有帮助。反而在专业招聘网站/app选项中,参与调查的博士生中有11%认为最有帮助,硕士研究生中有17%的学生认为专业招聘网站/app最有帮助,这一比例在本科生中占16%,大专及以下有11%。说明在找工作的渠道中,相比较政府和社会机构,学生更愿意在专业招聘网站上获取招聘信息。

(3)离校前后手续衔接不畅。在办理离校手续时,学生遇到问题较多。有25%的学生认为离校后手续比较繁琐,有19%的学生认为非常繁琐。交叉比对离校手续繁琐程度与遇到的问题可以发现,认为手续比较繁琐和非常繁琐的同学中,各有61%是因为不清楚办理手续的具体流程以及先后顺序。其次分别为“不清楚具体的地址”、“需要跑的部门太多”、“无法代办”以及“工作人员态度差”等。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毕业生在离校前缺乏就业手续指导工作。在对学生深入访谈时,有学生说“学校老师从头至尾未说明户、档、报到证的地址必须一致,导致报到证重开”以及“政府部门不熟悉业务,且态度差”。离校前手续办理工作主要由高校就业指导中心负责,离校后学生需要前往当地的人社部门报到以及办理档案提取等手续,因为主体发生变更,学校工作人员对人社部门工作不熟悉,有13%的学生在办理毕业相关手续时,超过5次前往相关部门,给学生带来不便的同时也降低了学生对行政管理部门的满意度。对离校后公共服务部门的就业服务满意调查中6%的学生表示很不满意。有11%的学生不满意,44%的学生选择“一般”。

2. 离校后。

(1)就业管理部门信息传递存在滞后效应。在调查过程中发现负责离校未就业学生群体工作的人社部门获取离校未就业学生信息的主要渠道是教育部门,而教育部门的信息则是各高校层层上报收集得来。在政府部门间的信息传递过程中,学生就业状态可能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此外,学生离校后在短时间内离职成为未就业群体的情况政府部门也很难掌握。例如在对企业的调查中发现,41%的企业认为毕业生的“三方协议”违约现象常见。此外,用人单位表示应届生毕业生流动率较高。数据显示,流动率在10%以内的企业占比32%,有11%的企业其应届生流动率在40%~50%间,而超过50%的就有11%。由此可见,应届毕业生的违约现象常见,新入职毕业生流动率较高,离校未就业群体的数量可能远大于教育部门统计的数据。

(2)缺乏统一品牌的就业服务平台。调查发现行政部门在就业平台上缺乏统一的品牌推广。教育部门和人社部门分别建立各自的就业平台,且分为毕业生就业和公共就业两个平台,但是社会上没有经过的认证公众服务号屡屡皆是,区分度不够高。例如学生接触到的有學校就业指导中心服务号,政府部门的服务号,更有社会机构的服务号,选择过多、信息较为分散。在对用人单位的调查中,有13%的企业认为招聘工作的主要困难时“无法获得政府行政服务机构的支持”。在招聘渠道选择上,只有6%的企业选择“政府/社会机构组织的招聘会”是其主要渠道,且仅有3%的企业认为政府/社会机构组织的招聘会最有效。因此,突破行政边界,打造并推广一个具有官方性质的就业信息平台可以有效地连接学生和用人单位,实现信息的无缝连接。

(3)缺乏信息共享平台。调查的四个主体缺乏一个公开、开放的信息共享平台缺失,造成就业管理信息不对称。第一,毕业生与学校之间。具体表现在毕业生对学校就业指导服务工作缺乏了解,虽然就业指导中心对毕业未就业学生会提供帮扶服务以及针对全校学生的求职就业相关的课程,但近一半学生表示不清楚学校就业指导中心会提供哪些服务。第二,人社部门和学校、用人单位之间。具体而言,人社部门难以直接通过学校就业指导中心获取毕业生就业信息,而是通过教育部门获取离校未就业学生信息,信息的滞后性阻碍了对离校未就业群体的及时帮扶。第三,人社部门和用人单位之间。通过对某市就业促进部门的工作人员访谈得知,目前就业帮扶工作的困难之一在于与市场对接信息不够充分,缺乏一个了解市场需求的信息发布平台。而在对用人单位的调查中有企业认为“公共服务部门应该开通更多招聘渠道,实现平台共享对接,以及进行对口培养”。因此,毕业生、学校就业指导中心、人社部门以及用人单位这四个主体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信息共享平台缺失,如何通力合作搭建平台是四个主体需要共同面临和解决的问题。

六、 对策及建议

根据信号理论(Connelly et al.,2011),信号起源于信息的不对称,掌握信息的一方起着决定性作用,信号的目的是为减少信息的不对称。为毕业生提供就业服务可视为信号,发送方是政府公共服务机构、高校以及用人单位,这些主体在信号传递过程中需要将招聘、就业服务等信息完整、有效的传递给信息的接收方——毕业生。在信号传递过程中,由于存在信息的重叠,需要政府部门监管信号发送机构,加强对信息的监管,将有效、有用的信息快速、准确的传递给学生,从而提高就业服务的质量。

1. 建立信息共享平台。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管理服务衔接需要多个主体的共同努力。信息的公开、透明、及时在传递过程中至关重要。例如日本的“就业数据室”为公共服务机构提供衔接(杨淑岭等,2011),澳大利亚就业信息系统为大学生提供求职、培训等服务,将多方位的信息进行整合(孙文博和颜吾佴,2016),英国引入社会力量,将就业服务外包,建立3 000多所“就业中心”帮助大学生就业(王占仁,2010)。目前我国各高校和就业服务部门虽然都有信息系统,但相对独立,难以实现信息互联、资源共享。因此,应当借助互联网优势,将毕业生的就业需求和用人单位的用人需求想匹配,构建全方位的共享与互联服务平台,促进就业管理服务的信息系统化和规范化(李公达,2008)。

3. 强化高校就业指导中心的作用。高校对大学生就业指导的目标和理念是通过就业教育的内容来体现的,而高校就业指导的特色之一是它的教育性,应该更多的关注大学生的自我成长和可持续发展(高桂娟,2007)。作为信息传递重要的一环,高校就业指导中心应当建立有自身特色的就业服务平台,根据就业市場需要建立以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为目的的就业指导课程体系(王珉,2012),在教育培养学生时担当起生涯辅导与教育的责任,完善管理制度,高效开展就业指导工作,为毕业生的就业服务做好保障。

3. 简化就业手续的办理。调查中发现毕业生对离校前后和入职前后的手续满意度较低。由于跨地区就业现象的普遍,离校手续和入职手续的办理不仅涉及多个部门,还牵扯到多个地区,入职手续、档案、户口等已经成为了毕业生的“拦路虎”。因此,就业部门应当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手续办理提供便利,建立一站式就业服务平台,实现平台化管理,把就业服务管理推向社会化、制度化和专业化(卢莉宏,2016),有助于降低大学生职业流动的门槛,促进大学生快速进入劳动力市场。

4. 引入社会就业服务组织。推动政府、高校、用人单位与社会非营利组织的互动,建立横纵联动机制(董谦,2016)。横向加强教育部门、人社部门、高校就业指导中心等就业管理部门间的沟通与合作,信息共享,互相支持。纵向引入社会就业服务组织,将社会力量纳入就业管理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市场优势,使更多毕业生享受到专业的、精准的职业指导服务。

参考文献:

[1] Connelly, B.L., Certo, S.T.,Ireland,R.D.& Reutzel, C.R.Signalling Theory:A Review and Assessment.Journal of Management,2011,(37):39-67.

[2] 黄静,肖潇,吴宏宇.论信号理论及其在管理研究中的运用与发展[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29(4):570-575.

[3] 梁鲁晋.结构洞理论综述及应用研究探析[J].管理学家(学术版),2011,(4):52-62.

[4] 卢莉宏.构建完善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的对策研究[J].现代企业文化,2016,(18):182-183.

[5] 孙军.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和服务衔接的研究[J].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学报,2015,(25):54-56.

[6] 孙文博,颜吾佴.我国高校就业服务质量提升路径研究——基于国外高校就业服务工作的启示.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6,(9):84-88.

作者简介:周文霞(1960-),女,汉族,河北省邯郸市人,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组织行为学、职业心理与行为、人力资源管理;冯晋(1988-),女,汉族,河南省新乡市人,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博士生,研究方向为职业心理与行为、人力资源管理;徐颖(1991-),女,汉族,山东省潍坊市人,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博士生,研究方向为组织行为学、人力资源管理;李硕钰(1994-),女,汉族,海南省海口市人,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硕士生,研究方向为组织行为学、人力资源管理。

猜你喜欢

高校毕业生
试论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的建设
基于创业教育角度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的探讨
高校毕业生就业心理辅导浅析
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优化策略分析
关于高校毕业生创新创业问题的思考
就业新形势下高校大学生创业指导工作探索
做好高校毕业生档案转递工作的几点体会
浅谈高校辅导员如何抓好学生就业
浅谈高校毕业班管理工作中的细节之处
高校毕业生如何应对求职过程中的笔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