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新时代牢牢掌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2018-03-31李海波

社会科学家 2018年11期
关键词:领导权马克思主义思想

于 瑮,李海波

(1.广西师范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1;2.广西师范大学,广西 桂林 541004)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向世界宣告:“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1]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1]同时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仍然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面临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和“卡夫丁峡谷”,避免“修昔底德陷阱”和“塔西佗陷阱”等时代问题的重大考验。当前,西方敌对势力西化分化我国的企图没有变,各种错误思潮不断冲击马克思主义在我国的指导地位,我国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依然复杂激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和国家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高校作为意识形态工作前沿阵地,肩负着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的重要任务。”牢牢掌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是新时代做好高校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全面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重点环节。

一、新时代牢牢掌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的重要性

所谓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是指高校党政组织和意识形态工作机构,为维护国家根本利益和党的领导,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所倡导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发展目标,运用决策、组织、教育、管理等职能,通过设立意识形态工作机构、配备意识形态工作人员、制定意识形态工作制度,对高校意识形态领域进行引导、规范和矫正的职责与权力。[2]牢牢掌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的主要目的是要确保高校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和巩固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高校的指导地位;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确保马克思主义始终是我国高校的鲜亮底色;落实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任务。

(一)牢牢掌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需要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党的十九大等重大场合多次强调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问题。2018年5月2日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谈到“学校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问题时,再次给出明确答案:“我们的教育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学对青年成长成才发挥着重要作用。高校只有抓住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个根本才能办好,才能办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毋庸置疑,要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首先必须在思想领域充分认同中国共产党,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同马克思主义。而思想领域的东西是没有中间地带的,科学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观念不去占领,错误的思想观念就会产生。青年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思想观念形成的关键阶段,也是西方敌对势力重点侵蚀的对象。能否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大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茁壮成长为坚定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不是旁观者和掘墓人,关键在于能否牢牢掌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坚决抵御错误思想观念的侵蚀,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学生一生成长奠定科学的思想基础。

(二)牢牢掌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是彰显“马克思主义是我国大学最鲜亮底色”的需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也是我国大学最鲜亮的底色。”这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性质决定的。《党章》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曾说过:“我们的高校是党领导下的高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办好我们的高校,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我们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建立的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古今中外,每个国家都是按照自己的政治要求来培养人的,世界一流大学都是在服务自己国家发展中成长起来的。”毫无疑问,我们的大学也必须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建设服务。高校要充分发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功能,服务于党和国家的事业发展,彰显马克思主义的鲜亮底色,就必须要牢牢掌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三)牢牢掌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是“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的需要

2014年五四青年节,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发表讲话时指出:“办好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必须有中国特色。没有特色,跟在他人后面亦步亦趋,依样画葫芦,是不可能办成功的……我们要认真吸收世界上先进的办学治学经验,更要遵循教育规律,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从此,“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成为教育界、思想理论界的高频热词,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热议。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的要求是多方面的,既有文化传统层面的,也有制度设计层面的;既有理念层面的,也有实际操作层面的。办好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大学必须依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必须坚持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培养人才和提供智力支持。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结合,把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紧密结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人才培养的一大特色,也是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的一大亮点。中国自古以来就强调教书与育人的不可分割性,既要重视对人才专业知识和能力的教育培养,更要注重对人才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塑造。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牢牢掌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始终确保高校育人方向和价值引领的正确性。

(四)牢牢掌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是“教育者更好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责任”的需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才培养,关键在教师。建设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是大学建设的基础性工作。”他还对好老师提出了4点要求:即好老师“要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并强调“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让教师更好担当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毫无疑问,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学生的健康成长特别是思想引领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师者,人之模范也。”对学生而言,老师是“吐辞为经、举足为法”,所以老师的思想政治状况对学生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牢牢掌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是确保“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提升高校教师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增强“四个自信”和“四个意识”,努力成为“四有”好老师的可靠保障。教师理想信念坚定,思想政治意识水平和觉悟高,就更能更好地担负起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培养出一批又一批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五)牢牢掌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是抵御错误社会思潮对高校师生侵蚀的需要

“敌对势力一直把我国发展壮大视为对西方价值观和制度模式的威胁,想方设法对我进行意识形态渗透和围堵,不断调整策略、变换手法,同我们争夺阵地、争夺人心。”[3]当前,我国意识形态领域涌现出各种错误思潮,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主要是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民主社会主义、“普世价值”、西方“宪政民主”等。这些错误思潮往往以掩盖其本质和真实目的等方式,通过学术会议、课堂、教材、社会组织、传统媒体,特别是利用当下信息网络平台的传播特点,通过网络以及微信、微博等新媒体伺机冒头,侵蚀我师生员工,妄图挑战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竭力争夺高校意识形态话语权。《人民论坛》杂志自2010年以来,持续对主要思潮进行跟踪调查分析结果显示:众多错误思潮在我国造成了长期的恶劣影响。有的通过培植代言人,通过所谓的专家学者以著书立说和学术交流等方式,向我知识界,特别是青年大学生和广大网民散布其言论和主张。从近年各级巡视组对各级各类高校巡视反馈的情况看,高校意识形态斗争的形势不容乐观,其中很重要的体现就是各种错误思潮对高校师生的冲击和侵蚀。“少年强则国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高校是青年学生聚集的地方,是意识形态的前沿阵地。青年大学生是思想活跃的群体,同时又是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当下的大学生几乎人人都在使用智能手机,几乎处于“无人不网、无时不网、无处不网”的状态,他们对各种错误思潮缺乏甄别力,是西方敌对势力争夺的重点对象。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必须牢牢掌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敢于亮剑,揭露和批判错误思潮的本质,防止高校教师特别是青年大学生误入歧途。

二、新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进入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给予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不仅在各种讲话和文件制度上做了重点强调,还专门召开了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对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目标方向和实施举措等予以了明确部署。建立健全了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了对高校意识形态阵地的管理,坚决开展对错误思潮的斗争,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旋律在高校更加响亮,马克思主义底色在高校更加鲜明。但与此同时,受国际国内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牢牢掌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仍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

(一)高校基层党组织功能弱化使主流意识形态主旋律响度不够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加强高校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创新体制机制,改进工作方式,提高党的基层组织做思想政治工作的能力。”高校基层党组织是高校党委全部工作的基础,在高校治理中承担着政治引领、战斗堡垒、模范带动和联系服务等功能。[4]这些功能的有效发挥是高校唱响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旋律的切实保障。长期以来,高校基层党组织功能的发挥与基层单位的教学科研等主要业务工作呈现“两张皮”状态,有的高校甚至出现要求教学科研不突出的教师转岗做党务工作的现象,这就致使基层党建工作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陷入“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怪圈。这种高校基层党组织功能发挥弱化的现象,给错误思想的渗透和传播提供了有机可乘的空间,导致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主旋律在高校的唱响度不够。

(二)网络新媒体助推各种错误社会思潮对高校师生的误导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互联网是一个社会信息大平台,亿万网民在上面获得信息、交流信息,这会对他们的求知途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产生重要影响,特别是会对他们对国家、对社会、对工作、对人生的看法产生重要影响。”[5]当前,“媒体格局和舆论生态发生深刻变化。主流媒体主导作用受到巨大冲击,网络往往成为负面舆情发酵、错误思想传播的策源地和放大器……”[3]高校师生普遍使用互联网和新媒体,近乎百分之百都是网民,师生们从网上获取信息,也接受到各种错误思潮的冲击。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民主社会主义、“普世价值”、西方宪政民主等诸多错误思潮通过互联网新媒体持续在思想领域迷惑和误导高校教师特别是青年大学生,对高校弘扬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造成一定的挑战。

(三)个别教师不当言论导致的恶劣影响

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指出:“在学生眼里,老师是‘吐辞为经、举足为法’,一言一行都给学生以极大影响。”他还提出了“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标准。但在现实中,确有个别教师自身本领不达标,思想政治素质不过关,有意无意在与学生互动的过程中出现了不符合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不当言论。这些言论与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任务背道而驰,给处于价值观形成阶段的青年大学生造成思想和价值取向混乱。这些情况虽然是个别现象,是少数中的少数,但其在敌对势力的精心策划和蛊惑煽动,通过互联网新媒体和学生群体间的人际传播,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误导广大青年学生,给高校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造成相当冲击。

(四)教学科研载体和场域的监管漏洞让错误思潮有机可乘

高校的发展建设须要不断丰富教学科研载体,拓展教学科研场域,这是培养高质量人才的切实需要。但是西方国家瞄准了高校教学科研载体和场域以往监管不足的漏洞,通过教材、课件、音像制品、学术会议、讲座报告、资助以及以外教的身份开展教学科研活动等各种方式和便利,不择手段传输西方价值观和各种错误思潮,以极其隐蔽的方式误导我高校教职员工和青年学生,这给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也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五)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性不够

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一大法宝,但是如何确保两者始终保持同频共振的节奏确是一大难点。从现实情况看,高校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协同性不够的现象。一方面专业教师与思政课教师的协同性不够,导致部分专业教师只教书不育人,缺乏“课程思政”意识。另一方面,对专业课和思政课的重视程度以及学生的认同度差别明显,相当部分学生认为专业课是主业,思政课是副业。另外,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教师与从事专业教育的教师相比长期处于弱势地位。这些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性不够的现实,直接反应到所培养的学生身上,导致一些学生虽然专业学习成绩不错但理想信念缺失,有的甚至成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与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标杆具有明显差距。可见,高校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依然复杂,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风险挑战依然严峻,牢牢掌握高校意识形态领导权,确保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任重道远。

三、新时代牢牢掌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探寻

新时代牢牢掌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并非一项从零开始的工作,而是已经具备了相当的条件和基础。高校实行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等制度建设;高校逐渐形成的“党委学生工作部、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和党委教师工作部”等师生思想政治和意识形态工作齐抓的部门设置。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格局的形成并不断优化以及兢兢业业、甘于奉献、奋发有为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等,为牢牢掌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奠定了基础,创设了条件。在此基础上,还必须深刻认识牢牢掌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与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高度一致性,必须认识到坚持问题导向是高校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的立足点和关键点,意识形态工作机制和队伍建设是牢牢掌握高校意识形态领导权的有力保障。

(一)深刻认识牢牢掌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与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根本任务的高度一致性

自马克思主义诞生以来,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问题一直备受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高度关注。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写到“共产党一分钟也不忽略教育工人……”。[6]列宁强调“对社会主义思想体系的任何轻视和任何脱离,都意味着资产阶级思想体系的加强”[7]。毛泽东曾经风趣地说道:“政治就是把支持我们的人搞得多多的,把反对我们的人搞得少少的”。他还把笔杆子和枪杆子提到同等重要的地位,充分体现了他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视。邓小平在改革开放初期明确强调要一手抓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一手抓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江泽民指出:“思想文化阵地,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的思想不去占领,各种非马克思主义、非无产阶级的思想甚至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就会去占领。”胡锦涛指出:“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是党和人民团结一致、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根本思想保证。”习近平根据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的新环境新特点新趋势,鲜明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并明确要求“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特别是中国共产党几代主要领导人的阐述中,不难发现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是马克思主义诞生以来持续存在并不断发展的重要课题。“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高校是青年聚集的地方。只有牢牢掌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培养一代又一代为共产主义接续奋斗的生力军,才能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永远奔驰在正确的航道上。正如毛泽东曾对当时的青年指出:“世界是我们的,也是你们的,但归根结底是你们的。”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意味着,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的一个主要目标指向就是要做好青年的意识形态工作,确保一代又一代青年坚定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社会接续奋斗的理想信念。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他在2018年8月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明确:“做好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必须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要把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作为重要职责”。这在实际上强调了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和意识形态工作目标的高度一致性。“宣传思想工作的中心环节是统一思想、凝聚力量”,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核心目标就是要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确保高校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而高校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意味着牢牢把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是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应有之义。忽视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有可能致使高校培养的人才成为社会主义的旁观者甚至掘墓人,而不是合格建设者和优秀接班人。“理念是行动的先导”,从理念上深刻认识牢牢掌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与高校落实人才培养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高度一致性,是新时代牢牢掌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的首要之举。

(二)坚持问题导向是新时代牢牢掌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的着力点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点。”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先后8次提到意识形态,其中在总结过去工作的不足时,习近平强调:“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依然复杂,国家安全面临新情况。”并在提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十四条基本方略中提出:“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在“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篇章中特别强调: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意识形态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必须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仅仅团结在一起。”[1]由此可见,进入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问题导向,对意识形态工作具有深刻认识和科学把握。高校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地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接续奋斗生力军的培育重镇,同时也是西方敌对势力关注和侵蚀的重点领域,是意识形态斗争的前沿阵地。正因如此,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在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特别是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以及视察北京大学等高校时等多场合的重要讲话中都对高校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重大意义、目标方向和如何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方法途径进行了科学阐述,旗帜鲜明地指出必须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

客观来看,我国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域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形势错综复杂不容乐观。但同时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这些问题和挑战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对其视而不见。因而,当前做好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牢牢掌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的关键是要坚持问题导向,客观地正视当前我国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实事求是,以解决问题为出发点和着力点,科学制定有效的措施。破立结合,在大力弘扬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同时,还要敢于“亮剑”,坚决抵制和批判各种非马克思主义和反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侵蚀,始终牢牢掌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

(三)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机制和队伍建设是新时代牢牢掌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的有力保障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1]意识形态工作归根到底是做人的工作,是做人的思想、观念和价值等方面的引导工作。能否真正起到统一思想、凝聚人心的作用是衡量意识形态工作成败的重要标准。高校的主体是处于价值观形成阶段的青年大学生和教师队伍。做好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凝聚起师生共识,牢牢掌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须要在工作机制和队伍建设上下足功夫。要始终坚持党对高校工作的全面领导,明确“党的领导和意识形态工作领导,两者具有同一性。”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确保高校从顶层设计上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实施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层层压实责任。学校党委、各二层机构党委、党支部要切实担当起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重任。大力推行“双培制度”,即努力把学术带头人培养成党支部书记,同时努力把党支部书记培养成学术带头人。强化每一个党员要具有“在党爱党、在党言党”的高度自觉,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的旗帜作用和引领作用。在具体工作机制上要强化“制度管人”,要建立健全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机制,通过制度建设来引导广大师生认同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自觉地成为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捍卫者和传播者。

与此同时,牢牢掌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确保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地位和作用,必须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队伍建设。从现实情况看,各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基本队伍是有的,问题是如何优化,把队伍建设得符合新时代的标准要求并起到切实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提出:宣传思想干部要不断增强“四力”,即“脚力、眼力、脑力、笔力”[8],这为高校意识形态队伍建设在“质”的提升方面明确了目标方向。“脚力”就是调查研究的能力,通过加强调查研究提高队伍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本领;“眼力”就是用双眼去观察时势,学会在关键处、要害处上发现问题,增强判断能力和问题意识;“脑力”就是用头脑去萃取精华,培育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和能力;“笔力”就是书写时代最强音,唱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旋律。用“四力”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队伍建设,无疑可以确保其战斗力。在数量方面高校思政课教师1:350,辅导员1:200的配备要求都为高校意识形态队伍建设提供了保障,但不能仅停留在辅导员和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上,还应充分考虑学校领导、中层干部、专家教授、骨干教师等各层面的队伍建设。当然,不同高校所面临的意识形态工作的具体问题和环境是有区别的,各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队伍的已有基础和不足也是各有千秋,因而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队伍建设的原则是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具体情况具体对待”,建立一支既有数量更有质量的切实能够担起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高素质意识形态工作队伍。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8月21-21日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必须把统一思想、凝聚力量作为宣传思想工作的中心环节。”[7]并重申要“坚持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也是客观存在的。只要始终把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牢牢掌握在忠于党和人民的人手里,高校立德树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目标任务就一定能够不断实现。

猜你喜欢

领导权马克思主义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思想与“剑”
提高政治站位 强化责任担当 牢牢把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习近平关于意识形态领导权的重要论述探析
论领导权结构、企业避税与会计信息可靠性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