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校钢琴课程在“开发、内化、创新”教学模式下的探索与发展

2018-03-28杨柳

成长·读写月刊 2018年2期
关键词:钢琴课内化创新

【摘 要】本文从高校钢琴课程教学内容拓展及多方位教学模式授课的两大方面,概要阐述了该校钢琴教师在“开发,内化,创新”教学模式下对钢琴课程的研究与探索。

【关键词】钢琴课;教学模式;开法;内化;创新;研究

“开发、内化、创新”教学模式是以促进大学生成功为根本目的,以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为前提,通过有效的教学活动,全面开发学生的潜质潜能,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知识,能力,身心等方面素质的一种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是我校赵作斌校长率先提出的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即“成功素质教育”,该理念的核心就是开发内化创新教学模式。钢琴课作为一门重要的专业主干课程,其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调整和拓展必然是教学改革中的一项重要环节。而钢琴教学水平的提高,能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地位,起到开发的作用,促成学生内化。我校采取的是素质学分制,每门课程均有相应的学分,大学4年中如果提前修满学分则能提前毕业,没修满者则要修完相应的学分才能毕业,这种方式不但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也为十分优秀好学的同学节省了学习的效率,能提早毕业,同时又激励了其他不爱学习的学生。世间每一个人都是个性的存在,都有其自身的个性色彩,有其区别于其他个体的独特的存在方式。我们要尊重并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个性。所谓“个性”一般指一个人区别于其他人的固有特性,在观念、品格、能力、知识、方法等方面表现的差异。这种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这种客观存在的差异构成了千姿百态的人类世界。促进人的个性发展,也是素质教育的本义。在这种教育模式的管理影响下,我们音乐系的钢琴老师从课程的设置到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与研究,通过这几年的教学实践,我们逐渐取得了一些方法和经验,也获得了一些成效。

一、教学内容的拓展

目前我国高校传统钢琴课程的教学内容大都集中在从巴洛克时期至印象派时期这一音乐史段的作品范围之内(以及少量的中国钢琴作品),且主要选择独奏钢琴作品。例如:复调音乐主要选用巴赫的作品,平均律,二部创意曲,三部创意曲,法国组曲,德国组曲,练习曲主要选用车尔尼的作品,599、849、299、740。莫什科夫斯基练习曲,克拉莫练习曲。奏鸣曲主要选用莫扎特、贝多芬、海顿作品等等。针对这一问题,以下是我的几条基本思路:

(一)将相关音乐历史时期的教学内容进一步向两端延伸

可引入巴洛克时期除J.S.巴赫之外其他重要作曲家如D.斯卡拉蒂、F.库普兰、J.P.拉莫、G.F.亨德尔、C.P.E.巴赫等人的部分优秀作品,可进一步充实和扩宽这一时期的教学知识与内容;另一方面,可以引用二十一世纪作曲家的作品,其中包括近现代中国作曲家的钢琴作品,如带有戏剧性音乐色彩的皮黄钢琴曲,亦可包括诸如拉格泰姆、爵士、布鲁斯等美国黑人音乐风格的钢琴流行音乐作品。在二十世纪钢琴音乐中尽展风采的作曲家除了德彪西,还有肖斯塔科维奇、格什温、勋伯格、巴托克、普罗柯菲耶夫、梅西安、麦克道威尔、斯克里亚宾、拉赫玛尼诺夫、拉威尔、科普兰、卡巴列夫斯基、布莱兹等人,二十世纪的钢琴音乐也记录下了一百年来音乐探索的所有方向,因此,任何忽视对二十世纪钢琴作品学习的钢琴课程,其教学内容都是不完整的。

(二)适当增加合作性曲目

钢琴是一件包容性很强的乐器,它既能独奏,也能和其他乐器一起合作,可以有钢琴重奏、四手联弹、自弹自唱、钢琴和声乐的合作等,因而在钢琴教学过程中我们往往要加强对学生合作演奏能力的培养和训练。而对于毕业了走上社会的学生而言,良好的合作能力恰恰是十分必要的。我们应当在钢琴教学内容中适当地增加一些合作性曲目,如钢琴四手联弹作品、双钢琴作品、钢琴与其它乐器的重奏作品、钢琴协奏曲等等。声乐伴奏包括正谱伴奏和即兴伴奏两个方面。拥有熟练的即兴伴奏能力是工作中非常实用的技能,在各中小学、高职高专、大学及合唱团、歌舞剧院等广泛应用。要让学生在重奏、四手联弹、与声乐器乐的伴奏中,提高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有的同学在为声乐弹伴奏时,只顾自己弹自己的,而没有倾听对方的呼吸及强弱转换,那么这样的合作艺术,就是不成功的,钢琴为声乐伴奏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好的钢琴伴奏能很好的带动演唱者激发他们的演唱情绪,使得整首作品更有感染力。它们需要在两者的相互配合下完成。应该看到,这类作品也是钢琴艺术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 这里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钢琴伴奏能力,尤其是声乐伴奏能力,是高校钢琴课程中最为实际的教学目标之一。

二、多方位教学模式

传统的钢琴教学模式始终保持着教师与学生“一对一”个别授课的形式。按照传统的教学观念,这种特殊的个别授课形式符合钢琴教学的客观性,规律性,是行之有效的,无可否认。目前,在鋼琴课程中引入集体课这一教学改革,应该说其目的主要在于缓解教、学比例失调的矛盾,使钢琴教师能从“一对一”传统授课这种低效率形式所引起的教学工作量繁重不堪重负的窘境中解放出来。从这个方面来看,钢琴集体课教学的实施确实是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为了适应新人才培养的要求和目标,也为了配合新的高校钢琴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我们有必要在不增加钢琴课程总学时的前提下,在原有的个别课与集体课基础之上构建更科学、更完整、更富效率、更具有立体感和交互性的高校钢琴课程体系。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一)授课

我们可以采用多种授课方式有机并存:

个别课 沿袭几百年钢琴教学历史传统的个别授课形式,至今仍具有其不可取代的重要作用。通过个别教学,教师可以十分细致而深入地观察并解决每个学生在钢琴弹奏中所存在的不同问题,做到因材施教,在技术和音乐性这两个层面上积极展开针对性的钢琴教学工作。个别课适用于各种程度的钢琴学生。

小组课 小组课即指现行的钢琴集体课这一教学形态,以几人或十几人为一组,主要依靠交互性较强的电钢琴集体课教学系统,高效率地实施钢琴教学。在小组课的教学过程中,须统一教材,并基本统一学习进度。小组课主要着眼于传授钢琴弹奏的基本知识、解决在钢琴学习过程中较易出现的、又较具普遍性的问题,因此,适用于数量较多、且钢琴程度较低的钢琴辅修专业的学生。

大班课 在大班课上,主要讲授“中西方音乐史”“钢琴教学发”、“钢琴艺术史”、“钢琴作品赏析”等以知识性、理论性为主的教学内容与教学课题。充分利用各种现代化的教学媒体和教学手段,生动地展示渊源流长、精彩纷呈的钢琴艺术。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通过音乐欣赏课,学到和听到更广泛的音乐作品,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和兴趣。通过三习题促成对学生内化,没有三习就不可能内化,三习题包括预习复习和练习,预习题要以侧重引导,提示,布置任务为主;复习题要以侧重记忆与理解为主;练习题要以侧重思考与运用为主。要让学生通过“三习”学会思考,善于思考,勤于思考,不能照抄书本,照抄笔记,要通过自己的理解内化,而不是死记硬背。

(二)讲座、公开课、座谈、讨论

作为对授课形式的一种有益的补充,讲座由本校教师,或是邀请校外学者通过报告会向学生讲授与学科有关的知识或新的研究进展,以扩展学生知识的一种教学活动形式,我们可以针对钢琴教学中的各项课程内容不定期地开设系列专题讲座和公开课,经常举行各种范围、各种形式的座谈与讨论活动。让学生在交流和讨论的过程中产思想的碰撞,交流出火花,讲座或公开课可以是理论研究、学术探讨性的,也可以是教学示范、钢琴公开课,所有的同学都可以在音乐厅观摩学习;座谈与讨论可由教师命题,也可由学生自由选题,并在轻松活泼、畅所欲言的开放性学术气氛中进行。让学生从这些讲座、公开课中扩宽知识视野,提高学习能力,更好的将专业知识得到充分内化。

(三)演奏会

这里所指的演奏会具有双重含义。一方面,我们应该经常性地组织学生去音乐厅欣赏具有较高艺术水准的音乐会(这里尤指钢琴独奏、重奏、协奏等音乐会),使他们能够在现场切身感受钢琴演奏艺术的无穷魅力,从而激发起更高的钢琴学习热情。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经常性地安排、组织学生开展和举办各种形式的钢琴音乐会,促使他们走出琴房和教室,步上钢琴演奏的舞台,展示自己勤奋学习的丰硕成果。舞台实践可以帮助学生查找到自己的不足,在实践过程中,有一部分学生心理素质不好,发挥失常,最终不能完美的表现自己所演奏的作品,再有的同学在演奏时,只想着把声音弹出来,忽略了对作品深层次的理解和表现,没有音乐感和情感的流露,表演很呆板生硬,没有音乐活力。对于音乐表演专业的学生来说,一定要通过不断的舞台实践,才能不断地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弥补自己的缺憾,从而提高自己,完善自己。舞台实践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学生们要学会调节演出过程中心理紧张的问题,稳定心理状态,和表演状态,让自己充分的去表现音乐。这类音乐会可为钢琴专业的学生开展其必不可少的艺术实践活动创造有利条件,同时,也为学生乃至教师提供了相互观摩、交流和学习的良好机会。

(四)多参加比赛

比赛活动重在参与,他们参与其中就会为了提高成绩而积极准备,从而培养学生做事积极主动的能力。比赛就有竞争,让他们参加比赛的好处及时可以通过竞争找到差距及不足之处,从而促进学习,比赛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学习交流的过程,及时再好的成绩也有不足之处,获得好的成绩不要骄傲自满,优秀的一面要继续保持,不足的一面要逐步完善,戒骄戒躁,努力永无止境。有的同学在比赛过程中非常的紧张,以至于发挥失常,这些情况都是会时常发生的,通过多比赛,多锻炼自己,积累经验,也是在比赛过程中的必修课,只有多上台锻炼,才能积累丰富的舞台经验。在比赛的过程中,自我激励、自我修炼、自我反思、自我思考、自我批评、自我总结、自我完善。学会审视自我,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而不断努力前行,消除各种失败因子。

(五)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对钢琴作品的感性认知,体会曲目细致入微的表达方式,音乐是可以有无限种想象的可能,充分挖掘学生潜在能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多和他们互动,打开他们的想象空间,让他们之前所理解的音乐作品变得多样化,丰富化,从单一的格局中跳跃出来,打开无数种想象的可能,去展现一首属于自己内心世界的钢琴作品。提高学生分析作品和理解作品的能力,多选择一些不同类型的作品,在对音乐鉴赏时多和学生共同探讨对音乐的感受和产生的共鸣,得到思想上的碰撞,每一学生的思维和想法都能对另一个同学思想上有所启发和共鸣,能够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在钢琴教学中要充分尊重每一位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在创作中的独特性,要在保护学生的个性发展的同时完善学生各自演奏的风格,和对音乐艺术性的理解,老师不能根据自己的偏好,对学生的理解和創作随意的给与否定,而要根据老师的学识对学生的理解和创作上凸显的问题和不足进行弥补,给学生充足的空间来发挥他们的音乐天赋与艺术个性,从而帮助他们形成独特的创作风格及演奏特色。

三、结 语

开发内化教学模式式成功素质教育下的教学模式,作为该教学模式的实践者,对开发内化创新教学模式在钢琴课程中的应用进行研究,探讨如何充分结合开发内化让学生成为学习钢琴的真正主人,钢琴教师更要与时俱进,以新的方式开展课堂教学,将有利于学生更加自主学习,增加学习中的互动,帮助学生更好的内化知识,实现教学目标。

作者简介:杨柳(1982-),女,湖北武汉人,武昌理工学院 音乐与传媒学院钢琴教师,讲师,钢琴硕士。

参考文献:

[1][波]约.霍夫曼著 《论钢琴演奏》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

[2]童道锦 孙明珠编选《钢琴教学与演奏艺术》人民音乐出版社2005.

[3]刘庆刚编著《杨峻钢琴教学艺术论》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

[4]程慧萌 成功素质教育模式下的音乐理论课程研究 戏剧之家2011.

[5]赵作斌著《大学成功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武汉大学出版社.

[6]赵作斌著《大学素质学分制理论与实践》现代出版社.

猜你喜欢

钢琴课内化创新
一节没上的钢琴课
激活中队活力,内化少先队员组织归属感
激活中队活力,内化少先队员组织归属感
一节没上的钢琴课
德鲁大叔内化营销胜过广告
最糟的钢琴课,没有之一
海外华语教材的文化“内化”
奥尔夫教育体系在学前教育专业钢琴课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