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苏音乐》期刊第二出版阶段非乐谱类栏目的多样性观察

2018-03-25曾遂今黄德俊於骏洁

音乐传播 2018年4期
关键词:统计表刊物栏目

■曾遂今 冯 玲 黄德俊 於骏洁

(南京艺术学院,南京,210013)

平面媒体中的音乐信息,除了乐谱形态外,文字、图片也是其常见的表现形态。在《江苏音乐》期刊运行的第一阶段,即“大跃进”时期的《江苏音乐》,除了发表群众歌曲外,还担负着普及通俗音乐知识、开展音乐批评、解答读者疑问等任务,并以一定的篇幅刊登相关文字或图片形式的音乐信息——承载这类信息的栏目,按照文体类型和传播功能的不同,可归纳为如下的类型:

“歌词展示类栏目”——在18期刊物中,共刊载了7期,刊载率为38.9%;

“音乐简讯推送类栏目”——在18期刊物中,共刊载了5期,刊载率为27.8%;

“音乐知识普及类栏目”——在18期刊物中,共刊载了8期,刊载率为44.4%;

“音乐评论类栏目”——在18期刊物中,共刊载了13期,刊载率为72.2%;

“受众反馈类栏目”——在18期刊物中,共刊载了4期,刊载率为22.2%。

在以下介绍的《江苏音乐》第二阶段的栏目设置中,文字、图片等非乐谱类栏目仍然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从而使刊物得以将更多形式的音乐信息传播给受众,并发挥出普及音乐知识、宣传音乐思想、记录音乐动态和实现编读互动的重要作用。

一、歌词展示类栏目

歌词展示类栏目意在对新创作的歌词作品进行展示。通过统计可知,《江苏音乐》共设此类栏目5个,在156期刊物中总共刊登了62期,刊载率为39.74%,具体统计情况详见表1。

从刊载内容的数量来看,各期栏目共刊登歌词作品173首,其中,1980年至1989年,每刊期歌词数量保持在1至3首,1990年至1993年则增加至每刊期3至7首,并且,1990年和1991年在栏目数量和歌词数量上均达到了顶峰,分别为53首和41首,远远高于其他年份的刊登数目。

从刊载内容的题材来看,1980年的歌词作品仍然以赞颂祖国、赞颂领袖、赞颂军人等主旋律题材为主;1980年以后,这类题材所占的比例开始逐年下降,取而代之的是更趋于个人化的多样性题材,比较多见的有爱情题材、思乡题材、咏物抒情题材、人生劝勉题材等等。

从稿件来源来看,绝大部分稿件都从读者来稿中筛选,也有少数是编辑人员向专业词作者约稿,并为该作者设置了专门栏目,例如1987年第1期的“闻松南词作专栏”和1988年第4期的“任红举词作专栏”。

从栏目形式上来看,1981年第10期的“歌词之页”与众不同,除了投稿者的原稿以外,还有一篇由音乐家石林所写的《讨论歌词创作的一封信》。在这封信中,石林老师对原稿作了逐段逐句的点评与分析,并中肯地提出了自己的修改意见,最后附上修改稿。这样的栏目形式除了发挥歌词的展示作用外,更使刊物充当了读者自学的辅助工具,通过专业老师的分析与修改,读者得以对照自己的业余作品,举一反三,进而提高自己的创作水平。

二、音乐简讯推送类栏目

音乐简讯推送类栏目始终是《江苏音乐》的常规栏目之一,主要以短小精悍的文字(少数附有图片)报道江苏省各地的社会音乐活动,其中大多数栏目在内容上不设范围,但也有少数如“书讯”、“抗洪救灾义演募捐”和“江苏音乐教育”等在栏目命名上对简讯内容作了提示。此类栏目共有17个,在156期刊物中刊登了83期,刊载率为53.21%,具体统计情况详见表2。在栏目版式上,此类栏目的各条内容常常被分插在各页面,而不像其他栏目一样被集中刊登在一起。

三、音乐理论(知识)普及类栏目

此处所说的音乐理论(知识),既包括具有一定专业性的音乐理论文章,也包括通俗易懂的音乐基础知识。按照栏目名称以及其选登的文字内容,此类栏目可细分为以下5类。

表1 歌词展示类栏目分布情况统计表

表2 音乐简讯推送类栏目分布情况统计表

续表

(一)音乐随笔类栏目

音乐随笔类栏目共设有6个,在156期刊物中刊载了15期,刊载率为9.62%,具体统计情况详见表3。此类栏目的内容主要是作者对自身音乐经历的描述与感受,例如“我的音乐生活”栏目刊登的《记延安的一次晚会》(作者:彦军)和《回顾我早期的音乐生涯》(作者:陈大荧);也有少部分文章是作者对某些音乐作品或音乐现象的看法,例如《〈昆明湖〉随想》(作者:张锐)。随笔文体的抒情性增加了读者的阅读趣味,引导读者跟随着作者极富主观性的笔触,走入了一个个曾经真实存在的音乐世界,也使得刊物的内容更加丰富多彩。

(二)音乐知识类栏目

音乐知识类栏目共设有40个,在156期刊物中刊登了68期,刊载率为43.59%,具体统计情况详见表4。此类栏目的内容范围广泛,主要包括音乐家介绍、音乐体裁介绍、经典音乐作品介绍、音乐趣闻、乐坛名言、音乐辞典等等,并且两个以上的不同方面的此类栏目在同一刊期上出现的情况较多见。栏目的内容语言通俗、易读易记,目的在于开阔读者的视野,增进读者对音乐知识的了解,提高读者对音乐学习的兴趣。

表3 音乐随笔类栏目分布情况统计表

表4 音乐知识类栏目分布情况统计表

续表

(三)音乐创作理论与评论类栏目

音乐创作理论与评论类栏目共设有18个,在156期刊物中刊登了28期,刊载率为17.95%,具体统计情况详见表5。根据栏目文章的内容,笔者将其分为音乐创作技法类文章和音乐现象评论类文章两类。

音乐创作技法类文章主要可分为三种形式:一种是开门见山地阐述音乐创作技法或对某一首音乐作品进行创作技法方面的分析。例如1983年的“每期评歌”栏目,每一刊期都会邀请一位音乐家从创作技法的角度对一首歌曲进行评论,文章观点专业、内容翔实、语言通俗,适合创作初学者阅读。第二种是作者通过自己的创作经历来论述自己的创作观念,例如在1981年第8期中所刊登的《观察·体验·创作——关于音乐创作如何深入生活的几点体会》一文,作者冰河首先表明了自己的创作观念,即“通过生活去了解事物运动的规律、运动的节奏,以便努力塑造比较准确的音乐形象”,接着,他以自己四次写快艇主题的作品为例,谈自己每一次观察都收获了比前一次更细致具体的感受,并将观察到的快艇形象努力融入作品当中,最后终于写出了较为满意的作品。第三种是通过对音乐作品的“原稿”进行修改,来呈现音乐家的创作思想和技法——“歌曲修改”和“作品修改”栏目就是此类栏目的典型。以1982年2月的“歌曲修改”栏目为例,作曲家陈鹏年首先对歌曲原稿的构思、旋律、曲式结构表示了肯定,随后对歌曲的发展手法、结束句、词曲安排和节奏处理提出了详细的分析和建议。

表5 音乐创作理论与评论类栏目分布情况统计表

音乐现象评论类文章通常评论时下在社会上颇具争议或关注度较高的话题,文章的刊登数量较少,较有代表性的有1991年第11期的《净化群众演唱评奖活动》、1989年第11期的《假如给“国际歌”发奖——能否词曲“四六”开》以及1986年4月与5月合刊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记苏联关于流行音乐的一场讨论》等等。

(四)音乐教育专题类栏目

音乐教育专题类栏目共设有9个,在156期刊物中一共刊登了14期,刊载率为8.97%,具体统计情况详见表6。此类栏目的阅读对象主要为广大中小学音乐教师和音乐教育研究者,栏目刊登的文章根据内容性质主要可分为以下四种:第一,关于中小学音乐教学经验的文章,例如1980年第6期《怎样组织好一堂音乐课》和1984年第9期《中学生爱唱这支歌——〈宝贵的时光在哪里〉教唱随笔》等;第二,关于中小学生音乐学习现状的文章,例如1990年第6期《观摩“借班”授课是音乐教改的一项成功尝试》和1990年第8期《浅谈中师音乐教育中的“三个不平衡”》等;第三,关于中小学音乐教学建议的文章,例如1983年第4期《为开创音乐教学的新局面而努力》和1985年第10期的《中小学音乐补充教材的选择》等;另外,在1985年“中小学音乐之友”特辑上,还有为音乐教师提供的音乐教学素材,如“节奏拍打游戏”和“节奏拍打练习”等。此类栏目的设立为中小学音乐教师搭建了宝贵的经验交流和资源共享平台,开阔了教师们的教学思路,对他们的教学实践起到了启发和鼓舞的作用,也间接地为提高我国音乐教育水平、培养音乐人才起到了推动作用。

(五)综合内容类栏目

综合内容栏目共设有7个,在156期刊物中刊载了101期,刊载率为64.74%,具体统计情况详见下页表7。在许多刊期上,各类文章以及其他文字信息没有被细分为单独的栏目,而是统一放在一个大范围的栏目之下,“综合性”是此类栏目最大的特点。

四、受众反馈类栏目

反馈是音乐传播过程的组成要素之一。读者的反馈对音乐期刊的刊发内容、风格定位和调整方向有着重要的影响。受众反馈类栏目是展示受众对期刊之评价、建议和疑问的重要平台,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读者反馈和编辑回复常常会被选登其中。受众反馈类栏目在《江苏音乐》第二阶段中设有5个,在156期刊物中刊登了6期,刊载率为3.85%,具体统计情况详见下页表8。在这些为数不多的刊期中,共有24封读者来信(或编辑回复)被摘选,其中绝大部分(21封)是来信者对刊物及编辑者的感谢、赞扬和建议。

表6 音乐教育专题类栏目分布情况统计表

表7 综合内容类栏目分布情况统计表

表8 受众反馈类栏目分布情况统计表

从以上观察到的情况我们可以看出,音乐期刊《江苏音乐》的非乐谱类栏目,在第二阶段的运行中,较之第一阶段(20世纪50年代后期),其内容更加丰满、更加完善、更加多样,受众面更加广泛。这是与时代的变化、社会的发展和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紧密相关联的。音乐期刊的传播,只有贴近时代、贴近社会,才能创造出最好的传播效果。

猜你喜欢

统计表刊物栏目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刊物贺词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系列刊物介绍
栏目稿约
上榜派出所统计表
栏目主持人语
神奇的统计表
“大师问答”栏目问答精选
从这期刊物开始,《家庭影院技术》已经迈入第二十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