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美术教育在学生个性形成与全面发展中的作用

2018-03-23于玲

文教资料 2018年31期
关键词:美术教育作用

于玲

摘 要: 个性贯穿着人的一生,影响着人的一生。个性是在一定的社会条件和教育影响下,形成的一个人比较固定的能力、气质、禀性及兴趣爱好等特性。个性主要由需要、动机、兴趣、信念和世界观等个性倾向性和包括能力、性格和气质等的个性心理特征两个方面构成。个性倾向性是人进行活动的基本倾向和动力,是个性心理结构中最活跃的因素。个性心理特征则表明一个人稳定的类型特征。个性并非与生俱来,而是后天教育的结果。

关键词: 美术教育 个性形成 作用

个性是个体特有的特质模式及行为倾向的统一体,是一个人区别于其他人的特殊性。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发展个性。素质教育提倡“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个性,注重开发人的身心潜能,并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人的素质差异不仅表现在先天个性上,还表现在后天的发展上,同一件美术作品在不同的学生心理上会产生不同的心理倾向;具有相同心理倾向的学生在表现相同主题和内容的作品时,在形象、风格和表现手法上不尽相同。作为人类时代遗传的产物,素质教育为个性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谈到个性,我们往往会想到披着长发,面容冷峻孤傲或者梳着背头、续着胡子、特立独行,抑或扎着马尾、穿着另类与众不同的“某某家”形象。其实,个性是人人具有的客观存在,既有外显和内隐之分,又有正面与负面之别。

美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受教育者具有间接和隐性作用。美术教育的更多功能是隐性的非功利的,美术教学的效果不易显见,难以引起社会的关注。然而美术与生活密切相关,无处不在,它在发展学生的直觉想象、思维及表达交流中起着重要作用。初中美术教育对学生形成正面的积极的个性特征有着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优势。

一、美术教学为学生的个性形成提供了良好的教育环境

美术教学表现活动中的自由性、评价标准的多样性和课程设置的创新性都是良好个性形成的最适宜的环境。它可以使学生视野开阔,思维活跃、情感丰富,从而形成对外部世界敏感的和善与创造的个性。

在课堂教学中我经常发现同一主题的画,由于学生的性格、生活环境审美等不同,会表现出明显的个体差异性。比如色彩的搭配运用、表现方法的选择及作业意识等。笔者在长期教学中发现:学生完成作业时所表现出的一种完整的,独立的或者统一的能够产生视觉愉悦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愿望的个性特点,称其为作业意识。例如通过构图知识的学习,学生知道了布局、组织关系、疏密关系、比例关系和对比关系等;表现技巧的学习让学生知道了如何将触觉与视、知觉表达出来;色彩知识的学习能够很好地将自己强烈的、独特的或是与众不同的感受、体验、情感等表达出来,与他人进行沟通与交流,等等。

主观努力是个性发展的内部动力。美术教学对学生感受力、观察力和思维力的培养,使学生对个性有了新的认识与理解,开始观照心灵世界,表达内心体验,渴望交流沟通,这种觉醒的意识在反复的作业练习中慢慢发展,转化成积极的自我表现的主观努力。

美术使学生借助不同于其他非人文学科的探索,理解主客观事物,形成丰富的文化修养。比如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大胆发表不同的见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发展想象思维、类比思维。

二、美术教学实践为个性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美术是一门实践操作很强的学科,在美术学习中,学生不断地进行美术实践,感受力、观察力和思维力和个性都会在反复锻炼中发展。美术实践活动“以可视形象夺目,以有情有趣怡人”,在实际操作中,既培养了眼、脑、手的配合与协调,又促进了学生对复杂事物概括、综合的表现能力,启迪智慧,陶冶情操,从而加速了美术个性的形成。比如在教学生编中国结时我要求学生准备两根不同颜色的线绳,一边示范,一边引导他们观察色彩的变化与规律,绳结的形状特点。学生快速掌握了窍门,编出了不同色彩效果的绳结,有些学生还学会了换色编结。

中学阶段是学生个体成长的关键时期,是个体从不成熟逐步走向成熟的成长发育时期。这一时期学生身心的各个方面都潜藏着极大的发展可能性,其身心发展过程中所展现出来的各种特征还处在发展变化中,具有极强的可塑性。美术教学能使学生在美术活动中充分发挥个性,强化想象、思考、判断能力。学生在美术实践活动中接触特殊的工具、材料、操作方式和表现形式,得到其他学科难以获得的各种体验。这种融鉴赏与创作为一体的学习活动对发挥个性,激发创新精神,增强实践能力是十分有益的。学生在美术活动中直接获得成功体验,增强自信,升华情感,促进交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作为近代美术教育发祥地的德国,从19世纪开始就比较重视美术对人的素质的影响,认识到其“完善人格,表达个性,陶冶情操,提高民众的审美趣味”的重要性,将美术教育视为一种文化哲学的应用学科。因此,美术个性的发展主要是在美术教育实践中逐渐培养的结果。

三、美术教育是学生个性健康成长的动力

美术教学能够随时随地擦出学生灵感的火花,为学生的创新提供发展的契机,给学生充分展现的舞台,展示他们的个性特长和学习成果。如在《扮靓生活的花卉纹样》一课教学中,通过单独纹样与连续纹样的学习,学生设计的作业美观独特,让我特别有成就感。我把好的作业收集起来在学校展出,受到广大师生的好评,部分优秀作业还受到学校的表彰奖励。在这样的学习活动里,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尊重,每一位学生都拥有了一块属于自己的精神樂园,对学习充满了求知的渴望,体验到了学习成功的欢乐。造就一个富有个性的、具有创新人格的、丰富多彩的学生群体,让学生的个性得到舒展,情感、态度得到体现,思维、创造得到发挥。美术教育的形象性、直观性能适应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识需要,使学生获取情感体验,并使之转化为内部动力,进而成为学生个性健康成长的动力。

四、美术教学很好地保护了学生的美术个性化特征

个性化特征是美术学习中最珍贵的部分,个体的差异性和表现的自由性是它的两个最鲜明的特征。

(一)保护个体的差异性

个体差异存在于人的各个方面,但在美术学习中表现得更突出。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兴趣、爱好、感情、习惯、能力、气质、素质等多方面的不同就是这种个体差异性的突出体现。“每个人都有自己与众不同的独特个性,这是社会充满活力与丰富多彩的原因”。美术教学因独特的学科特点,在学习过程中这种个体差异性最大限度地得到體现与相应的尊重与呵护。初中美术教学中教师能够正视并充分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个性差异,并依据其差异性开展教学,从而促进个性的发展。比如学生因个性气质不同可以将同一幅作品通过不同色彩或色调进行表现。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理解表现某种心情,表达某种意境。

(二)保护表现的自由性

美术教学在教给学生一些基本表现技巧的同时,通过综合实践与综合探究活动培养学生进行更多表现技巧的自由性的探索。在美术学习中,通过教师相应的指导,学生在技能制作或描绘的完整过程中,个性的意识仍然存在并一直成为这一学习过程的主宰。比如在美术学习中,学生既可以借助具象的再现或抽象的表现反映现实生活,又可以运用联想、想象甚至意象,表现某种非现实的理想状态或臆想状态,在绘画中实现天马行空的自由状态,这种独特的艺术想象与表现形式是其他学科所不具备的。在《公益招贴设计》这一课中我给学生讲了八种不同的创意手法。学生在招贴设计的时候,根据主题选择了不同的创意手法进行表现。美术学习保护、培养了学生的自由表现性,使个体获得了更多的新价值核心技能。

五、美术教育是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重要途径。

(一)情商培养

富有情商的美术教育能帮助学生将先天的基础转化为后天的成就,有利于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比如讲到色彩的情感表达作用时,我将不同色相与辣椒、酸菜、糖果、冰雪、火焰等图片一起出示,引导学生将味觉、视觉与色彩联系起来时,带给学生的感觉更直观更丰富,既调动味觉与视知觉产生连觉,对色彩的感受又有独特的记忆。美术教育中的情商培养,使学生提高对周围事物的兴趣,有利于学生进行积极的观察和体验,从而激发学习欲望。比如面包我们用橙色、黄色、焦糖色等暖色表现就是一种新鲜的能够引起食欲的正确表达。反之如果用绿色、蓝色或紫色等冷色表现,相信大家的视觉感受引起的心理感受肯定是:面包是坏的发霉的或变质的。美术教学中类似的情况往往让学生觉得既新奇又陌生,还有跃跃欲试的冲动,交流变得顺畅愉悦。利用直观、具体的艺术形象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胜过空洞的理论说教,艺术形象的审美性与情感性能潜移默化地使学生接受画面上展现的思想情感教育。在《用画笔触摸细节》这一课学习中,为了让学生理解细节在艺术中的价值,我先引导学生结合课本文字自主欣赏作品《查波罗什人复兴给土耳其苏丹王》。画中人物有一个非常鲜明的共同的表情——笑。围绕着“笑”,我进一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我用微课将作品所表现的时代背景,人物的性格、生活环境、特有的民族服装,人物原型的出处等一一作了介绍,讲解。一个个放大的人物特征鲜活地展现在屏幕上,无须过多的语言,学生真切体会到“细节是作品的灵魂。没有了它作品就会失去精神力度,艺术感染力也会趋于平淡”。在这个过程中,丰富的教学内容,使作品的赏析变得更立体,对于作品中所表现爱国情怀与乐观豪放的性格有了更直观而具体的理解,学生的审美能力与情感体验得到了丰富与提高。

(二)提高能力

通过美术教育,学生逐渐形成正确的审美观点,培养并发展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美术课堂的开放性、综合性和多样性,逐渐将美术学习活动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也在逐步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标志设计》是一节设计应用课。但是设计中往往会出现“绘画性”特点,既对设计信息处理缺乏整合,又不够简洁明了。首先要通过概念解读,让学生明确标志的“符号化”特点,再通过作品解读,设计思路的推演,树立学生的设计意识。有了这个前提,设计活动才能走到正轨上。至于设计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要因人而异,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由此可以看出,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是综合的结果。这种综合以各种无形的存在互相影响、互相作用。可以说,美术教学更加重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养成和学习过程与方法的体验及学习能力的培养。

(三)培养创造性

美术教育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表现空间,有利于学生积极观察、想象、表现,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美术教学既“面向全体”,又保持学生独特的个性,给学生充分发挥的自由,形成创造性人格。美术以图形取胜,在视觉表达方面有充分的优越性,它直观、直接、简洁、准确。在设计班徽时,我引导学生将班级特点或愿望比如“团结”、“友爱”、“勤学”、“很棒”等,借助图形的象征、比喻、意象手法表达,将图形的融合点筛选出来,再进行适当的变形、加工、整合,最后加上色彩表现。在整个过程中,学生思维活跃,发言积极,设计出的班徽各具特色。

(四)提升素养

美术教育中美的内容和形式对学生有巨大的吸引力,它与教育学的原理相结合,使这种吸引力变成巨大的教育力量,这对中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品质素养的培养有着不可估量的功效。

美术课程不单单是传授技法、单一的绘画教学,从美术教育本身的角度看,它更关注人的精神、个性感觉,让每个学生都能用心体悟和感受并主动参与美术学习过程。美术教学通过不断地启发学生的想象、感受、判断等意识,更好地用美术的独特价值帮助学生构建创新的基础与和谐多彩的人生。

参考文献:

[1][2]高师.美术教育学教材编写组.美术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6:67,68.

[3]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美术课程标准研制组.美术课程标准解读(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4]文新华.论人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兼论创新人才的培养[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4(1):9.

[5]曹亚梅.美术教学对中学阶段学生成长的影响[J].教育教学研究,2011(91):220.

猜你喜欢

美术教育作用
学生人文精神在高职美术教育中的重要性
谈高校美术教学中创造力的培养
浅谈小学生的美术教育
基于视觉识别时代的学校美术课程
浅析情境教学法在中职会计课堂中的应用价值
试谈乡土地理教学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