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手机新媒体对大学生的心理影响

2018-03-22张智武孟令红

读天下 2017年16期
关键词:心理影响应对策略大学生

张智武 孟令红

摘要: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和经济社会的进步,手机新媒体逐渐成为了广大师生的主要沟通媒介之一,并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心理、行为等方面产生了巨大影响。对此,本文从手机新媒体角度切入,重点阐述了手机新媒体带给大学生的心理影响以及相应的应对策略,以期为广大学者提供教学参考。

关键词:手机新媒体;大学生;心理影响;应对策略

一、 手机新媒体的内涵和特征

手机作为一种新媒体在生活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以强大的优势获得了广大师生的一致青睐,并对大学生多个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所谓“手机新媒体”即指,以手机为视听终端、手机上网为平台的个性化即时信息传播工具,同时也可以称之为移动网络媒体。通过深入了解发现,手机新媒体具有以下几点特征:第一,便携性。手机新媒体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在于,手机机身比较小巧,占用体积较少,方便人们携带。当前,4G网络比较发达,无线信号已经覆盖多个区域,由此更是為手机新媒体奠定了良好的应用基础,以便于其发挥出强大的功效与影响力。第二,整合性。当前手机不仅仅具有接打电话的功能,还有效整合了广播、电视、电台、报纸等各种媒体所带有的传播内容和传播功能,这不仅丰富了手机的功能,更满足了人们的个性化发展需要。第三,即时性。传统书信沟通不仅耗时耗力,更容易丧失信息的有效性。而手机新媒体的出现正好解决了该项难题。手机媒体信息传播速度快、范围广、实效性强,利于人们及时掌握相应的沟通信息。第四,交互性。手机新媒体实现了多项传播方式,且每个接收到信息的人都可以将自己的见闻传播到网络当中,以此来供他人浏览传阅,相互之间进行沟通交流。第五,隐私性。随着现代化技术的发展,手机新媒体所具备的功能也在不断完善。现阶段手机已经成为了一个极具个性化且私人性质的工具,一些内容或资料仅供机主一人翻看查阅,从而有效保障了公民的隐私权。

二、 手机新媒体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

当前手机新媒体以其独特的优势和特征对大学生的心理行为产生了严重影响。通过深入研究和了解我们发现,新媒体对大学生心理行为产生了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影响。对此,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对这两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形成了以下认知:

(一) 积极影响

当前手机新媒体对大学生心理行为产生了积极影响,这不仅为学生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也为促进大学生心理教育铺垫了基石。因此,教师一定要重点认识手机新媒体对大学生的积极影响作用,以此为科学制定应用手机新媒体的有效策略提供重要依据。笔者通过深入研究,认为积极的影响大致表现在三个方面:

1. 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拓宽学生的信息沟通途径

众所周知,手机新媒体的出现为学生极大地拓宽了沟通信息的途径。学生可以借助手机移动设备在互联网络中进行资料查找,以此获得自身所需的有效信息,丰富自身的认知结构,激发自身的探究兴趣。需要注意的是,互联网中除了文字信息以外,还有许多视频信息、图片信息、音频信息。因此,当学生利用手机新媒体进行网络学习时,这些多形式信息资源不仅利于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利于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信。

2. 建立情感宣泄平台,提供学生展示舞台

手机新媒体具有强大的沟通功能,它可以为大学生创建一个情感宣泄平台,为学生提供一些心理健康帮助,以此令学生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大胆说出自己的不安与问题,真正实现精神上的自由与解脱。此外,学校生活虽然丰富但舞台范围依旧受限,而手机新媒体的出现则为广大学生打开了通向外界的大门,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自我展示舞台,以此来帮助学生有效地实现自我价值。

3. 开辟心理健康教育新途径,有效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

手机新媒体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开辟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新途径,以此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众所周知,以往心理健康教育常常采用面对面的教育模式,这不仅容易增强学生的心理负担,还容易降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而手机新媒体不仅实现了学生匿名沟通,还实现了虚拟空间沟通,从而有效避免了一些尴尬情况,维护了学生的强烈自尊,而且利于师生间相互坦诚相待,切实解决一些学生的心理问题。

(二) 消极影响

手机新媒体就像一把双刃剑,它不仅带来了积极的影响作用,同时还带来了消极的影响作用,并对学生心理健康产生了严重的伤害。因此,广大教师更要认真研究手机新媒体带来的消极影响,并结合自身实践寻找有效的改善策略,以此为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1. 网络信息稂莠不齐,易对学生造成负面影响

关于手机新媒体的监管制度尚在完善当中。对此,许多不法分子经常“钻空子”在网络中散播一些虚假、暴力、色情等不良信息。由于一些大学生的思想意识比较弱、认知水平比较低,所以经常导致不良信息趁虚而入,使得大学生三观偏离正确航道,进而危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2. 沉迷手机虚拟世界,影响学生健康发展

“校园低头族”的出现绝非偶然,而是广大学生的共通问题所在。通过仔细调查发现,当前部分大学生因为迷恋手机带来的娱乐感,经常长时间观看手机视频或游戏,这不仅严重占用了学生的课堂学习时间,令学生的学习水平有所下降,而且还对学生的生活和人身安全造成了严重影响,给学生的身心带来了许多不可磨灭的伤害。例如,当前部分学生因沉迷手机网络世界而忽略了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对学生日常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此外,当前因学生玩手机而引发的安全事故比比皆是,这些都对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伤害。

3. 被当成作弊工具,且容易侵犯他人隐私

手机新媒体具有强大的应用功能。有些同学用其进行学习和娱乐,而有些同学则将其当成投机取巧的作弊工具。这不仅违背了考评测验的初衷,更违背了学生的道德规范,以此对学生学习与成长造成了不利影响。但随着科技的进步,许多手机信号干扰器应运而生,以此来有效杜绝了此类事件的发生。此外,部分大学生因为法治意识淡薄,往往会在无意中暴露他人隐私,侵犯他人权力,并对他人生活造成不利。

三、 手机新媒体环境下实施大学生心理教育工作的策略

手机新媒体的出现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带来了不小的挑战,但同时也为其带来了更大的发展机遇。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最优化发挥手机新媒体的积极影响作用,最大程度地减少甚至消除手机新媒体的消极影响作用,以此在手机新环境下实施大学生心理教育工作,进而为学生营造健康文明的网络环境,促进学生身心朝着更健康的方向发展。

(一) 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引导其体验手机学习功能

手机新媒体是一把双刃剑。因此,教师既要看到手机新媒体给日常生活带来的诸多便利,也要充分认识手机新媒体带来的严重负面影响,并对学生加强思想品德教育,引导学生提升自身判断力,走出手机新媒体的使用误区。除此之外,教师也要引导学生多多体验手机新媒体的学习功能,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例如,笔者在日常教学中,如果遇到一些难以确定的教学问题,就会要求学生借助手机等移动设备从丰富的海量资源中找出问题的正确答案,以此来有效提升课堂教学的准确性和实效性。此外,这样成功的学习体验不仅利于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还利于强化学生的课堂正行为,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自信。除此之外,笔者在日常教学中,经常会在网络移动平台中发布一些微课视频,并要求学生在课下借助手机进行在线观看,以此为课堂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此外,这一动态学习内容不仅利于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利于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

(二) 创建心理教育网络平台,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手机新媒体以其便携性、即时性、交互性等优势为心理教育工作创建了良好的网络平台。这一平台不仅利于保护学生的个人隐私,还利于营造良好的沟通氛围,以此为心理健康教育奠定坚实的基础。例如,笔者在手机班级管理云平台中专门创设了心理健康教育园地,并鼓励学生留言近期遇到的心理问题,然后引导其他同学发表自身看法与意见,以期为该问题学生进行答疑解惑。在此基础上,笔者也会和该问题学生进行小窗口聊天,并从专业的角度来解答学生的心理问题,以此为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奠定基础。与此同时,笔者还经常在心理健康教育园地中发表一些关于心理健康知识的咨询,以此来引导学生关注自身心理健康发展。

总之,手机新媒体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意义。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一定要充分认识手机新媒体的内涵与特征,积极发挥手机新媒体的积极影响作用,弱化手机新媒体的消极影响作用,最终引导学生朝着更健康的方向成长与发展。

參考文献:

[1]王洪运,金志杰.手机媒体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32(24):60-62.

[2]周文清.手机媒体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正外部性研究[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5,(06):138-139.

[3]姚崇,安昱霏.手机媒体的应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新闻世界,2014,(10):103-105.

作者简介:

张智武,孟令红,辽宁省锦州市,辽宁工业大学。

猜你喜欢

心理影响应对策略大学生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浅谈焦虑对高考体育加试考生的心理影响及状态调节
父亲缺失案例分析
筑牢洪灾后的舆情“堤坝”
利率市场化改革对商业银行的挑战及应对策略研究
我国信用评级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