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等职业院校素质教育课程调查分析

2018-03-21刘珍杰蒲晓湘王德良向晓蜜

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8年4期
关键词:学时素质教育素质

刘珍杰,蒲晓湘,叶 岚,王德良,向晓蜜,徐 昌

(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重庆 400053)

1985年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规定:“在整个教育体制改革过程中,必须牢牢记住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这一决定中提到了“素质”这个概念。此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和党的十三大报告中,都要求“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把“素质”分为“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1994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基础教育必须从应试教育转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同年8月,《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要“增强适应时代发展、社会进步,以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要求和迫切需要的素质教育”。这是第一次正式在中央文件中使用“素质教育”概念。1999年6月,《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进一步明确了素质教育的内涵,以及实施素质教育的具体举措。为了了解近20年来高等职业院校的素质教育开展情况,特别是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素质教育课程教学的开展情况,笔者借助网络问卷平台,采用无记名方式,在全国范围内对部分高等职业院校的素质教育课的部门负责人或教务处负责人进行了问卷调查,还对部分院校相关负责人进行了电话采访,与部分素质教育课的授课教师进行了当面交流。现就本次调查结果进行分析与探讨。

1 调查概况

本次问卷调查利用问卷网平台,通过重庆高职基础部主任QQ群和全国高等职业院校教务处长QQ群投放,每所学校投放问卷1份,共定向投放了40份问卷,其中有28所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师自愿填写了问卷。他们来自全国19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其中包括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国家骨干高职院校、省级示范高职院校、省级骨干高职院校。参与问卷调查的人员构成是:素质教育课程部门负责人10名,占参与调查的35.71%;教务处处长18名,占参与调查的64.29%。参与问卷调查的院校构成是:文科院校2所,占7.14%;理工科院校26所,占92.86%。问卷共设计12个问题,其中前6个问题为单项选择题,后6个问题为多项选择题。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关于对素质教育课程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二是关于素质教育课程构建的主线及主要内容;三是关于素质教育课程的学生学习评价与开设困难;四是关于素质教育的核心和主要影响因素。同时,问卷还调查了其他相关问题。

2 数据分析

2.1 对素质教育课程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

调查表明,在参与调查的28所高等职业院校中,素质教育课程(不包括数学、外语和体育等公共基础课)的开设学时,大约占人才培养计划总学时1%的有3所,占被调查院校总数的10.71%;大约占总学时2%的有4所,占被调查院校总数的14.29%;大约占总学时3%的有5所,占被调查院校总数的17.86%;大约占总学时4%的有1所,占被调查院校总数的3.57%;大约占总学时5%的有5所,占被调查院校的17.86%;大约占总学时5%以上的有10所,占被调查院校总数的35.71%。素质教育课程开设权限在学校的有21所,占75%;开设权限在院系的有7所,占25%。

2.2 素质教育课程构建的主线及主要内容

调查表明,对于高等职业院校素质教育课程构建的主线及主要内容的认识,参与调查的教师有着不完全相同的看法,但在某些观点上有着很高的认同度。对于素质教育课程构建的主线,认为应该是“服务学生素质发展”的有24人,占参与调查教师的85.71%;应该是“服务学生职业发展”的有20人,占参与调查教师的71.43%;应该是“服务专业人才培养计划”的有16人,占参与调查教师的57.14%;应该是“用人单位需求”的有10人,占参与调查教师的35.71%。对于素质教育课程的主要内容,24位教师认为应该培养学生“书面表达能力”,占85.71%;25位教师认为应该培养学生“心理调适能力”,占89.29%;24位教师认为应该培养学生“职业规划能力”,占85.71%;15位教师认为应该培养学生“求职营销能力”,占53.57%;18位教师认为应该培养学生“就业保护能力”,占64.29%;18位教师认为应该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占82.14%;11位教师认为应该培养学生“其他能力”,占39.29%。

2.3 素质教育课程的学生学习评价与开设困难原因

调查表明,对于素质教育课程的成绩考核,1位教师认为可以采用“闭卷考核”的方式,占3.57%;7位教师认为可以采用“开卷考核”,占25%;25位教师认为可以采用“完成工作任务考核”,占89.29%;21位教师认为可以采用“汇报答辩考核”,占75%。对于素质教育课程开设困难的原因分析,19位教师认为在于“学校领导的意识不到位”,占67.86%;5位教师认为主要在于“教务处的认识不到位”,占17.86%;21位教师认为主要在于“二级院系的人才培养质量狭隘认识”,占75%;14位教师认为主要在于“专业带头人的专业本位”,占50%。

2.4 素质教育的核心和主要影响因素

调查显示,对于素质教育的核心,25位教师认为应该是培养“人文精神”,占89.29%;21位教师认为应该是培养“科学精神”,占75%;19位教师认为应该是培养“创新精神”,占67.86%;23位教师认为应该是培养“道德品质”,占82.14%。对于主要影响因素,14位教师认为是“教育目标”,占50%;12位教师认为是“教育组织”,占42.86%;17位教师认为是“教育环境”,占60.71%;17位教师认为是“教育过程”,占60.71%;19位教师认为是“教育评价”,占67.86%。

2.5 其他相关问题

调查显示,对于所在高等职业院校的素质教育课程设置和安排,8位老师表示“满意”,占28.57%;17位老师表示“一般”,占60.71%;2位老师表示“不满意”,占7.14%;1位老师表示“非常不满意”,占3.57%。对于素质教育课程与学生的校园文化活动的关系,7位老师认为是“支撑与被支撑”,占25%;21位老师认为“校园文化活动应该成为素质教育课程的一部分”,占75%。关于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表达能力欠缺问题,6位老师认为是“书面表达能力”,占21.43%;2位老师认为是“口头表达能力”,占7.14%;20位老师认为是“两者都欠缺”,占71.43%。

3 存在的问题与困难

3.1 对素质教育内涵和实施举措的认识不足

《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必须做到“三个面向”和“四个统一”,即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使受教育者坚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与加强思想修养相统一;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相统一;坚持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相统一;坚持树立远大理想与进行艰苦奋斗相统一。

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目标是培养具有必要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和农村急需的专门人才。正确理解《决定》中关于素质教育的内涵,对于开展好、建设好素质教育课程至关重要。

在笔者调查的过程中,发现部分高等职业院校存在不正确的认识,认为高等职业院校的学制短,用人单位对学生的专业知识要求高,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如何培养出高技能技术人才,满足用人单位生产一线的需求。至于素质教育,教什么?怎么教?基本状况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就不要。部分的高等职业院校错误地认为素质教育就是喊喊口号,没有从根本上有效落实。素质教育应该是养成教育,不是开设几门课就能解决的,实施时不能只是开选修课、搞活动、作秀、走过场。还有的学校存在以下错误认识:素质教育要干的不是雪中送炭的事情,最多也就是锦上添花,学校真正应该重视的还是专业课,专业课建设好了才是学校的立校之本,专业课学好了才是学生的立身之本,只要把专业课程开好,让学生学到足够的技术技能就实现了高等职业院校的培养目标。

3.2 对素质教育课程在人才培养体系中的作用把握不到位

“高等教育要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职业教育要使学生掌握必需的文化知识”[1],这为高等职业院校科学制订人才培养计划和课程体系指明了方向。但通过调查笔者发现,很多院校的人才培养计划者对于素质教育课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根据本次调查的数据不难看出,在整个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体系中,素质教育课程的学时在整个专业的总学时中所占的比重还比较小,课时最多的也只占到了总学时的5%左右。尤其应该引起注意的是,竟然有25%的院校没有将素质教育课程的开设纳入学校统一的课程体系,而是各二级院系各自为政,自由开设,从根本上就没有给予素质教育课程在整个人才培养体系中应有的地位,这种不重视素质教育课程的态度对学生的培养非常不利。笔者曾经回访很多用人单位,用人单位最看重的是学生的综合素质,典型的意见就是“学生技术技能不够强,可以在工作中加大培训力度;如果学生的素质不高,根本就不敢把事情交给他,甚至不敢让他上岗。学校应该开设一定比例的素质教育课程帮助学生提升综合素质”。从用人单位的反馈意见来看,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计划制订者的认识与用人单位对素质教育课程在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中的重要作用的认识还存在不小的差距。

3.3 对素质教育课程主要内容的科学安排与课程评价考核的优化构建不够

通过调查发现,对于高等职业院校素质教育课程应该开设什么样的内容,各院校有自己的理解。但现实的状况是,很多高等职业院校开设的素质教育课程对以上4种能力的培养支撑非常不够,很多学校根本就没有将心理调适能力课程、职业规划能力课程和创新创业能力课程的开设排入人才培养计划,列入日常课表。即使安排进了课表,上课时间也是安排在晚上或者周末,甚至有的就是安排几节选修课或安排几个讲座了事。对于课程的考核评价,也基本停留在一张试卷或写个心得体会定成绩的状态。离《决定》强调的“要转变教育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和“要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重视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的能力”的要求相去甚远。因此,必须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对素质教育课程的主要内容加强顶层设计和安排,进一步优化教育教学方法和课程考核评价方法,满足学生成长成才的期待与需求。

4 对策与建议

4.1 努力提高素质教育课程在人才培养计划中的保障地位

毋庸置疑,素质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应占有重要地位,这在国家颁布的相关文件中已经体现得很清楚。素质教育课程在培养学生的素质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开设专门的素质教育课程显得非常必要。为了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政治素质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国家颁布了《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对该课程的组织管理、教学管理、队伍管理、学科建设等方面都做出了详细的规定。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上要求:“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2]。”

除了思想政治素质,笔者认为高等职业教育还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培养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和专业职业精神。高等职业教育既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职业院校“要将职业道德教育与职业素质教育内容融入课程教学中,加强学生职业能力与职业养成教育”[3]。因此,高等职业院校应该像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那样高度重视素质教育的课程实施,特别是要重视素质教育课程的开设与建设,不能让素质教育成为写在文件里的口号,成为无源之水和无本之木。必须让素质教育的要求落到实处,建立素质教育的载体。众所周知,教育的基本载体就是课程,课程是联系教师和学生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教学载体。课程列入人才培养计划就是对教学载体有效发挥作用的最坚强的保障。此外,还必须规定素质教育课程的学时数要在整个人才培养计划中达到一定的比例。没有学时的保证,就根本不可能有效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

4.2 科学构建教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明确素质教育在整个教育教学活动中的重要地位、素质教育课程在素质教育中的关键作用,是落实《决定》要求的具体举措和重要保障。如何科学构建素质教育课程的教学体系和主要内容就成了重中之重。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实现必须依据对课程的教学体系和主要内容进行科学设计。笔者认为,素质教育课程应该服务于学生的素质发展、职业发展和专业人才培养,并以此来构建相关课程。

通过调查数据笔者发现,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在职业规划、书面表达、心理调适、求职营销、就业保护、创新创业等方面都存在比较大的教育教学需求,在责任意识、服务意识、规范意识、团队精神、沟通技巧和执行力建设等方面还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如何构建科学的素质教育课程教学体系,也是值得认真探讨的问题。根据教学实践,可以将以上方面按照素质(能力)种类分为职业规划能力、书面表达能力、心理调适能力、求职营销能力、就业保护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等大类,每个大类下按照一定的标准分成若干教学模块,每个教学模块下设定若干教学任务。学生通过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从而获得相应的知识、提升相应的能力和养成相应的素质。

4.3 加强和改进素质教育课程的教育教学活动

如何将设计好的素质教育课程内容和要求有效地传导给学生,让学生学有所获,加强和改进素质教育课程的教育教学活动是唯一途径。不能老是依靠一本教材、一支粉笔、几张PPT和单纯的我讲你听方式来完成素质教育课的教学活动,必须改变这种现状,否则,就会出现“言者谆谆、听者藐藐”的局面,达不到好的教学效果。

课堂教学是一门技术,也是一门艺术。是技术就要求按照一定的标准和流程来操作,该有的流程和内容必须有,不能缺项,比如对教学内容的分析和对学情的分析,这是基础,只有搞清楚基本情况,才能搞清楚主攻方向和主要任务,不能打无准备的仗,打无准备的仗必定失败。是艺术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有创新、有创意,将教学内容的要求转换成学生愿意接受的方式进行教学,让学生乐意接受,让学生学有所获。素质教育课程都带有很强的实践性,必须让学生参与进去,实现“学中做”和“做中学”,把素质教育课程的教学知识点融入一定的任务中,让学生动手去完成,去实现知识的获得、能力的提升和素质的养成。课程的考核应该采用完成一定任务后,有针对性的汇报答辩方式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素质课程的教学和学生的素质教育活动应该是密不可分的,素质教育课程为素质教育活动的开展提供理论支撑,素质教育活动是素质教育课程的源泉,素质教育活动应该是素质教育课程的一部分,教学的效果应该由素质教育活动进行实效检验,同时素质教育活动还将为素质教育课程内容的丰富和完善提供充足的养分。

5 结语

高等职业院校以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为培养目标,高素质是首要要求。高等职业教育必须将素质教育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重视素质教育课程的课程体系建设、课程内容建设和课程教育教学活动建设,让思想政治素质课程、科学文化素质课程、身体心理素质课程和专业技术技能课程一道同向同行,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共同努力。

猜你喜欢

学时素质教育素质
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下的学时发放标准的探索
——以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为例
《诗词写作》课程教学大纲(节选)
教学大纲国画(工笔花鸟)
探索学时积分制 构建阶梯式成长激励体系
大学素质教育的实施策略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素质是一场博弈
什么是重要的素质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