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师的码头

2018-03-19殷伯达

曲艺 2018年1期
关键词:书场曲艺扬州

殷伯达

扬州曲艺,有评话、弹词、清曲三大曲种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这是一份值得珍视的文化财富,也是中国曲艺的一份荣耀。

任何一门舞台艺术样式的诞生、发展、繁荣,都有它特殊的历史渊源,扬州曲艺的兴盛,则是缘于清朝康乾时期扬州经济富甲天下的优越条件。而展现扬州曲艺独特魅力的舞台,叫书场。

忆专营书场 群雄逐鹿 大师辈出

从康乾盛世至晚清再到民国时期,即使是名满东南、叱咤书坛的曲艺名家,如果书场老板不跟你签约,如果广大书迷不买你的票,你照样生存无计,一贫如洗。文化市场优胜劣汰的竞争法则,迫使扬州评话、弹词以及后来的清曲艺人潜心于艺术的修炼与精进。因为,唯有你比别人技高一筹,出新出奇,才能赢得一份书客的追捧,争得市场的名额,获得一份生存的良机。

扬州曲艺的专营书场,在清朝康熙年间逐渐兴起。李斗的《扬州画舫录》有简略记述:“……四面团坐,中设书台,门悬书招,上三字横写为评话人姓名,下四字直写,曰开场书词。屋主(老板)与评话(艺人)单双日相替敛钱,钱至一千者为名工(当红艺人),各门街巷皆有之。”像这类专门经营书场的老板,当年的扬州街巷随处可见,外地的则拓展到兴化、泰兴、泰州、盐城、镇江、淮阴、仪征各地。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一份统计表显示,自民国时期至60年代初,扬州曲艺演出场所近130家之多。照此推测,在清乾隆以后的繁盛时期,扬州曲艺专营书场不可胜数。

当年,扬州曲艺为什么会有如此红火的市场?除了时代的诸种因素,艺人的表演功力以及独创能力是关键因素。我们先说晚清名家、长篇扬州评话《施公案》创始者樊紫章。樊紫章少年贫苦,十六岁师从柏培章学说《水浒》,数年后登台,很快书艺胜过师父。当年,艺人说书分日晚两档,白天和晚上说不同的书目,这样可以吸引更多书客,拿到双份收入。樊紫章《水浒》过关之后,一心想说李国贤的《万年青》或者王健章的《彭公案》,均未如愿。突然一日,得到一部破旧不全的章回小说《施公案》,夜来无事,秉烛细读,却是怎么也读不下去。他从小没有机会读书,有限的识字全靠悟性自学而得。但他必须能说两部书,才能上得了晚档,《施公案》当年在扬州还从未有人登台说过全本,这个机会樊紫章不想失去。就这样他一有空闲就一个字一个字地啃,历经数月,终于能说七天《施公案》了。恰巧,高邮一位书场老板找到樊紫章,问他能不能说日晚两场书,他硬着头皮说能。樊紫章白天说《水浒》,晚上说《施公案》,为了省钱,夜宿寺庙,到了第七天凌晨两三点钟,一位书生模样的清瘦僧人见樊先生一直站在走廊上徘徊不停,长嘘短叹,忍不住上前探问,听后不禁朗声大笑。原来,僧人秀才出身,饱读文章,尤其欢喜《施公案》,久已烂熟于心,且特别酷爱扬州评话,这种善缘真是可遇而不可求。樊紫章是说表神角,僧人是编书高手,这《施公案》一路说下去,日渐火爆,听客如潮,樊紫章的《施公案》从此名声大震。

如今,我们都习惯说戏比天大,艺比天大。其实,在当年,说书客、观众比天大,更為令人信服。一位艺人,即使有浑身的荣誉与光环,观众不买账不进你的场子,你也会被淘汰。扬州有个传统的曲艺书场热地叫教场,在那里一家挨着一家的书场,白天和晚上门庭若市,热闹非凡。从晚清至民国,不分达官贵人平民百姓,无论文人书生贩夫走卒,都听先生说书,不分高低贵贱。为什么?因为当年的曲艺名家,人人身怀绝艺,才学过人。据说,民国时期,作家李涵秋便是著名扬州弹词艺人张丽夫的铁杆粉丝。只要张丽夫在书场登台演唱,李涵秋就风雨无阻,每场必按时恭候于台下。李涵秋曾经这样对朋友说过:如果张丽夫提笔写文章,我一定洗墨搁笔,不敢与之争胜。张丽夫授艺有句名言“宁在台下劳累死,不教台上不如人”。书场,是艺人最神圣的舞台。书客增一个人,少一个人,一句赞赏的话,一句批评的话,都牵动着艺人的一颗心,因为观众才是评判他们艺术水平高低的真正权威。“台上不如人”,台下就会没有人,艺人的天也就塌了。在文化市场决定着曲艺演员兴衰存亡的年代,他们倾尽心血,就是为了台上比谁强。譬如扬州评话的典型故事“五虎”大战康国华,便发生在教场这一块狭小的天地内。书坛五虎将,即说《八窍珠》的朱德春,说《西游记》的戴善章,说《绿牡丹》的郎照明,说《水浒》的王少堂,说《施公案》的樊紫章,联手PK德高望重的说《三国》的名家前辈康国华。结果,教场一时人山人海,家家书场爆满,双方都成了赢家。

当年,扬州曲艺,高手林立,大师辈出,杰作迭现,誉满东南。而事实上,回望当年,每一位曲艺大家的功成名就,都经历过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努力。晚清名家龚午亭在扬州同一个书场说《清风闸》,一年间说几次,次次听客满座,其原因就在于龚午亭超人的求变求新的意识与付出。朱黄的《龚午亭传》中说“故闻者终身倾倒而不厌”。民国年间著名艺人康又华在南京义顺茶馆说《三国》,七百多人的大场子,没有扩音设备,康又华两个多小时的书由头说到尾,坐在最后一排的人听得一字一句,清清楚楚,如此卓越的表演功力,在扬州曲艺的鼎盛时期,并不罕见。书客是天,书客的喜爱与迷恋,是艺人们一生为之上下求探的原动力。吴国良,是李国辉为创始者的李门《三国》“八骏”之一,他的父亲开茶馆兼营书场,吴国良自幼年起便有了耳濡目染的优越条件,十六岁师从一代宗师李国辉,为其“关山门”徒弟。李国辉又领他去拜任(德成)门《三国》的大师级传人蓝玉春学艺,从而使得吴国良的中、后两部《三国》,兼收并蓄,独具特色,吴国良凭借超强的记忆力与悟性学成了《前三国》,这样,能说全《三国》的吴国良历经数十年的磨砺与精进,终成一派。一部书,在一个书场内不动身,他能说一年之久。当然,在20世纪40年代的战乱时期,即使当红艺人,顶级名家,也不可能有富足荣华的生活。1944年底,吴国良独自赴海安的书场说年档书,日场晚场,贫病交加,除夕万家团聚之夜,死于异乡书场旁的寓所。当年,以七十三岁告终的吴国良,心中依然只有书场,只有书客。

说码头 风雨寒暑 无悔春秋

惠兆龙,扬州评话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第三届中国曲艺牡丹奖表演奖获得者,国家一级演员,扬州评话王派《水浒》传人,他是著名评话艺术家王少堂的关门弟子,后来又拜马凤章、张正卿学说《水浒》。惠兆龙说张正卿是“单干艺人”,真正意义上靠“跑码头”养活自己的艺人。而惠兆龙跟着张正卿跑码头独立演日场,是在兴化的“百花书场”。说的是《卢俊义》十回中的内容,自“段景柱盗马”始连续说了半个月,每天有六七十名听客,都说这个小先生说得蛮好。这一年,惠兆龙十八岁,进扬州市曲艺团已有三年。《我的路》是惠兆龙先生于2011年因病早逝后,弟子及有关方面为他编印的一部日记集,其中记录了他从艺半个世纪的心路艺程。我们从惠先生日记中可以看出,20世纪60年代初,码头艺人的收入尚可养家糊口。老艺术家们在为人民大众服务的书台上奉献终身的精神,令人感动不已。惠兆龙的师父马凤章,擅说《宋江》《石秀》《卢俊义》三个十回和《后水浒》,待在同一个书场,能连续说两百多天,是各个大码头的响档级名人。马凤章的码头话尤其精彩出色,模仿各种人物活灵活现,惟妙惟肖。

曲艺演员,无论辈分多高,书艺多好,都习惯于以码头为家,以四乡八镇的书客为亲人,无论炎夏酷暑,寒冬冰雪,岁岁年年任飘泊,年年岁岁在异乡。后来,惠兆龙带徒时,曾经跟弟子说过这样的话:艺人的码头生活太苦,可以用八个字来概括:“孤单、寂寞、枯燥、无味。”除了下午进书场有机会说话,剩余的时间,没有一个人陪你說一句话。当然,这是惠先生对他初入门的徒弟的一种告诫:如果你过不了码头生活这一关,迟早是会坚持不下去的。坚守曲艺传统,坚守码头演出,坚守在寂寞中禅悟精进,坚守在清贫中服务民众,这是老一辈曲艺演员留给后来者最为宝贵的财富。1982年,三十七岁的惠兆龙以《陈毅拜客》获全国曲艺汇演创作、表演一等奖,由此在中国曲艺界获得“活陈毅”的美誉。但在现实中,他依然扎根在码头书场,东台、盐城、大丰、无锡、如皋、兴化、上海、镇江、淮安、高邮、宝应、江都、泰兴、泰州、六合……,在惠兆龙《我的路》日记里,记满了奔赴四面八方演出的书场和日期。他已经是名扬全国的知名表演艺术家,但他同时也是与最普通的基层书客相互依存的朴实艺人。

1987年10月1日,惠兆龙赴海安演出他的现代书代表作《大闹怀仁堂》。惠先生浓眉虎眼、天庭饱满、方面大耳,加之耗费大量心血学会了四川方言,他一登台,一开口,书客立刻就能感受到“活陈毅”的神奇风采。这一天演出,五百多人的剧场,座无虚席,掌声喝彩声连绵起伏,经久不息,作为一名书坛赤子,还有什么比此时此刻更幸福的时光呢。这一晚,惠先生激动不已,他写下了一篇长长的日记,倾诉了深藏的内心独白。他说:海安的业务“不佳”,开支很大,“不得不赶做包场”。什么叫包场?应该是约定一些学校,说一个多小时的书,拿一点报酬。他说:“有一场是在雨里讲的,学生都打着伞听,竟无人走开。”惠先生于是感动道:“我当然要用双倍的力气,真是拼命干哪!”拼命干,还有另一层意思。先生说:我“在书坛奋斗了二十六个春秋,后十年经过艰苦的拼搏,总算获得一定的知名度。可经济并未翻身。至今一贫如洗,无分文存款,尚有少量欠债。我不去‘拼又有什么办法呢?……”。回望1972年6月,惠先生在日记里写道:在镇江文化宫剧场演出,“原定七天,延期三十二天,加三个日场,门票几乎不够卖,盛况空前”。到了1981年,码头演出形势已经急转直下,惠先生在日记里写道:“元旦,在东台安丰镇演出。剧场最多只有二百来人,业务更为清淡了。宿舍四面透风,水缸里的水几乎冻实了。我坚持着,忍受着。”一位评话知名艺人对于码头会场演出的执着与坚守,不只是在平时,2月,惠兆龙先生是这样记录的:“4日(农历除夕),去高邮临泽镇文化站演出。车上乘客不多,都是赶回家过年的,只有我奔赴异乡……”

书场,随着年代的更替在不断的萎缩,而唯一不变的,是艺术家们执着于贴近生活、贴近民众、贴近书迷的深厚情感。

1987年9月,惠兆龙赴京参加由中国曲协举办的评书评话座谈会。他在日记里说,关于曲艺的未来发展,有两派意见,一派认为要“走出书场,扔掉桌椅,占领大舞台……”一派认为要“继承传统,坚守书场阵地……培养接班人。”惠兆龙坚持的是后一种观念。

如今,扬州曲艺的书场依然存在,而且设施条件越来越好,书客一律免费进场。这是当今文化繁荣给百姓带来的福祉。当然,我们也不会忘记惠兆龙日记中记载的,三十年前曲艺演出,“千人剧场,排队抢票”的盛况。

猜你喜欢

书场曲艺扬州
思诗史为曲艺批评与创作赋能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蹉跎至暮年的初见
苏州市2个书场入选 江苏省首批非遗曲艺书场
《曲艺泉城》
总体规划 精准扶持
一曲《扬州慢》,尽道《黍离》之悲
媒体时代曲艺批评应以曲艺活动为中心
“文化公益时代和全媒体时代”的评弹书场
“扬州绒花”
公益型书场生存困境与出路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