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胰腺癌与慢性胰腺炎MRI诊断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2018-03-16河南省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三附属医院473000齐静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8年19期
关键词:胰头胰管胰腺癌

河南省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三附属医院(473000)齐静

根据现阶段临床研究明示,对胰腺癌以及慢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诊断过程中,积极采用MRI检查诊断方法,能够对患者病情判断提供重要的依据,且基本对患者机体不造成损伤,应用安全性较高[1]。基于此,我院对43例接受的胰腺癌以及41例慢性胰腺炎患者,积极研究应用MRI的临床诊断价值,如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12月~2017年11月接收的43例胰腺癌患者以及41例慢性胰腺炎患者为此次研究的实验对象,根据不同疾病进行分组,分为A组(胰腺癌)和B组(慢性胰腺炎),其中B组为41例,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16例,年龄24~72周岁,平均年龄(47.63±0.37)岁;A组为43例,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16例,年龄23~73周岁,平均年龄(47.25±0.75)岁,两组一般资料比照,差异不明显(P>0.05),有可比性。

1.2 检查方法 所有患者均实施MRI检查手段。要求患者在检查开始前8h禁止饮食,对患者进行脊柱相控阵线圈扫描以及体补相控阵表面线圈扫描[2]。

1.3 观察指标 统计比较两组通过MRI检查后的征象发生情况。主要对患者的胰腺增大、胰头增大以及淋巴结增大、钙化、囊肿、扩张胰管平滑型、扩张胰管不规则型的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1.4 数据分析 数据均采用SPSS20.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MRI检查征象发生情况)用%表示,卡方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统计分析研究数据,A组胰腺增大率以及胰头增大率、淋巴结增大率、扩张胰管平滑型发生率分别为90.69%、83.72%、25.585%、62.79%,均高于B组胰腺增大率(21.95%)以及胰头增大率(9.76%)、淋巴结增大率(2.44%)、扩张胰管平滑型发生率(4.88%),同时A组钙化发生率以及囊肿发生率、扩张胰管不规则型发生率为4.65%、6.98%、13.95%,均低于B组钙化发生率(46.34%)以及囊肿发生率(43.90%)、扩张胰管不规则型发生率(41.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胰腺癌患者以及慢性胰腺炎患者临床症状基本相似且无特异性,往往会出现无法明确诊断的情况,同时有些胰腺癌患者会合并出现慢性胰腺炎,均给临床症状带来一定的难度,不利于患者治疗顺利开展,容易造成患者死亡,因此,如何选择更加科学、准确的诊断手段,提升患者的病情确诊效果,是我院当前十分关注的焦点问题[3]。此次研究结果明示,采用MRI检查诊断后,胰腺癌患者的征象发生情况与慢性胰腺炎患者的征象发生情况比较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通过采用MRI检查诊断手段,能够对胰腺癌患者以及慢性胰腺炎患者的病情判断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MRI检查诊断手段是临床中十分常用的检查模式,其有着高分辨率的特点,操作极为简便,在MRI扫描下,胰腺癌患者的胰头增大显著,其边缘不整齐、坏死现象较多,而慢性胰腺炎患者的钙化发生率较高,且以胰管走向钙化分布为主要的诊断特征,能够与胰腺癌患者进行有效区分[4]。胰腺癌患者的扩张胰管多为平滑型,不会出现贯通型病变,发生的囊肿也多不会超过患者的胰腺轮廓,而慢性胰腺炎患者的扩展胰管一般表现为不规则型,并且会伴有不同程度的贯通型病变,囊肿发生率不但较高,而且会超出患者的胰腺轮廓,能够与胰腺癌做出诊断区分[5]。

综上所述,对胰腺癌以及慢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诊断过程中,通过采用MRI检查诊断技术,能够提升两种疾病患者的确诊率,值得于临床中进行推广和应用。

猜你喜欢

胰头胰管胰腺癌
胰腺癌治疗为什么这么难
从胰管改变谈胰腺疾病的诊断
胰管扩张的临床原因及影像学特征
急诊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在闭合性十二指肠胰头外伤中的应用
STAT1和MMP-2在胰腺癌中表达的意义
困难胰头肿瘤的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胰头血供三种研究方法的比较
MRI平扫结合MR胆胰管造影在胆管壶腹区域疾病中的诊断价值
高频宽带超声在学龄前儿童胰腺主胰管显示中的应用
中西医结合护理晚期胰腺癌4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