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子宫肌瘤的MRI检查与诊断作用研究

2018-03-16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450007吴静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8年19期
关键词:肌层肌瘤病理

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450007)吴静

子宫肌瘤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良性肿瘤,在育龄妇女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约为20%~25%左右,以白带增多、腹部包块以及子宫出血等症状为主要表现,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1]。当前临床上在诊断子宫肌瘤时,有多种多样的方法,包括超声检查、诊断性刮宫、宫腔镜以及腹腔镜检查等,但是均具有一定的局限性[2]。因此,本文研究了子宫肌瘤诊断中运用MRI检查的临床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5年9月~2016年9月期间收治的50例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年龄2 7~5 8岁,平均(41.3±9.5)岁,病程2~15个月,平均(8.3±3.5)个月,其中10例合并腹部肿块、9例合并不孕、16例合并腰背酸痛、40例合并白带增多、48例合并月经周期紊乱等。

1.2 方法

1.2.1 MRI检查方法 运用Siemens 1.5T MRI系统,采用相控阵表面线圈,检查前,叮嘱患者适量饮水,充盈膀胱,扫描序列:①T1WI。运用快速自旋回波(TSE),其中视野(FOV)为300mm,矩阵为256×256,层间距为1.2mm,层厚为4mm,TE为12ms,TR为504ms;②T2WI。运用TSE序列,其中FOV为300mm,矩阵为336×336,层间距为1.2mm,层厚为4mm,TE为83ms,TR为4300ms,并且常规加扫弥散成像序列和T2脂肪抑制序列。同时,运用T1WI vibe+脂肪抑制技术对患者进行增强扫描,即运用0.1mmol/kg葡甲胺对患者进行肘静脉注射,扫描层面主要为横断面和矢状面,必要时扫描冠状面。

1.2.2 MRI图像分析方法 对不同病理类型子宫肌瘤和不同部位肌瘤的MRI表现进行观察,观察和测量项目包括病灶信号、形态、大小、部位、与周围结构的关系以及强化、弥散方式等。

1.3 病理学检查 术中切除组织标本后,及时送至病理检查,运用10%甲醛进行固定后,常规切片,行HE染色,并且运用光学显微镜进行观察。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6.0软件分析数据,运用X2对组间计数资料比较进行检验,以P<0.05表示有差异。

2 结果

2.1 不同部位MRI表现 本组的50例患者中,共检出病灶90个,10例为单发病灶、40例为多发病灶,其中5个位于黏膜下肌瘤,占5.56%,32个位于浆膜下,占35.56%,53个位于肌壁间,58.89%;12个肌瘤位于子宫颈,占13.33%,78个位于子宫体,占86.67%。同时,在MRI图像中,可见黏膜下肌瘤瘤体直接位于子宫内内膜层下或子宫肌层内侧,少部分肌瘤突出于子宫腔内,其瘤体呈蒂状;浆膜下肌瘤可见子宫浆膜下出现肌瘤,与子宫相交形成钝角,向下对子宫肌层造成压迫,一些肌瘤在子宫表面凸出,没有连接子宫体;肌壁间肌瘤的子宫肌层内出现瘤体,子宫壁明显增厚,周围肌层受压凸出,且子宫表面与瘤体相交呈钝角。

2.2 不同病理类型肌瘤的MRI表现 经MRI检查,共检出病灶90个,其中20个为退变型、15个为细胞型、55个为普通型,47例确诊,符合率为94%。同时,在T1WI图像中,大部分子宫肌瘤表现为等信号或低信号;在弥散成像和T2WI图像中,退变型肌瘤的信号具有不均匀混杂特点,细胞型肌瘤的信号稍高,而普通型肌瘤的信号较低;并且行增强扫描,普通型肌瘤多见于均匀强化,退变型肌瘤主要为轻度或周边强化,而细胞型肌瘤主要为均匀强化。

3 讨论

3.1 MRI检查技术 因为盆腔MRI运用多次采集、TSE高分辨成像,可以将子宫的内部结构和形态清晰地显示出来,包括内膜、结合带、肌层以及与周围器官之间的关系等,从而提高图像质量[3]。有研究发现,T2脂肪抑制序列能够将病变轮廓清晰显示出来,与冠状面和横断面相结合,能够将病灶的部位、大小、数量以及形态全面显示出来[4][5]。同时,常规扫描序列结合弥散成像和MRI增强扫描,在诊断病灶类型方面具有较高的特异性,一方面能够使诊断的准确率和病变的检出率提高,另一方面还有助于定性诊断[6]。

3.2 MRI在子宫肌瘤定性诊断中的价值 通常情况下,根据病理类型可以将子宫肌瘤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退变型肌瘤、细胞型子宫肌瘤以及普通型子宫肌瘤,因为不同病理类型的肌瘤内部结构有所不同,其MRI信号也存在着一定的区别[7]。在子宫肌瘤中,普通型子宫肌瘤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病理类型,一般由纤维结缔组织和平滑肌细胞构成,肌瘤内细胞紧密排列,具有较多的胶原纤维,而水分和粘蛋白含量不高,所以在T1WI图像上,表现为低信号或等信号,在T2WI上表现为低信号,并且行增强扫描后,可见均匀强化[8]。变性子宫肌瘤表现为复杂的混合信号,在弥散成像上,可见信号具有不规则特点,并且行增强扫描后,可见周边不均匀或轻微强化。同时,细胞型子宫肌瘤由细胞团构成,具有较多的含水量和较大的胞体,且胶原纤维不多,所以在T1WI图像中,呈现出均匀等信号,在T2WI上信号较高[9]。研究表明,MRI不同扫描方位和序列,一方面可以对肌瘤的部位进行准确判断,另一方面还能明确肌瘤位于肌层的位置,包括黏膜下肌瘤、浆膜下肌瘤以及肌壁间肌瘤等[10]。综上所述,在子宫肌瘤的临床诊断中,运用MRI检查,不仅可以对肌瘤数目、位置、大小以及与肌层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解,还能准确判断肌瘤的病理类型和性质,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肌层肌瘤病理
病理诊断是精准诊断和治疗的“定海神针”
子宫肌瘤和怀孕可以共存吗
你了解子宫肌瘤吗
开展临床病理“一对一”教学培养独立行医的病理医生
肺淋巴管肌瘤病肺内及肺外CT表现
你了解子宫肌瘤吗
不一致性淋巴瘤1例及病理分析
TURBT治疗早期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效果分析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诊治现状及进展
非肌层浸润膀胱肿瘤灌注治疗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