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引导”

2018-03-12梁思映

学校教育研究 2018年24期
关键词:引导思考情境

摘要:阅读教学中的“引导”含有两层意思:一是教学设计时“导”的预设,一是教学过程中“引导”的启发,重在教学中的启发。因此,在教学时,教师要潜心探索“引导”的教学策略,通过启发,“引导”出思考的方向,“引导”出深层次的思考,“引导”出情感的共鸣。本文通过阅读教学中“引导”问、“引导”思、“引导”境三个方面的论述,从实践的角度论述了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引导”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阅读教学 思考 情境 策略

学生是阅读教学的主体,但学生不能自然地成为主体,而是在教师的引导下成为主体的,可见教师的引导非常重要。

什么是阅读教学中的“引导”?叶圣陶先生曾作过解释:“引导者多方设法,使学生自求得之,卒底于不待教师教授之谓也。”阅读教学中的“引导”含有两层意思:一是教学设计时“引导”的预设,一是教学过程中“引导”的启发,重在教学中的启发。因此,在教学时,教师要潜心探索“引导”的教学策略,通过启发,“引导”出思考的方向,“引导”出深层次的思考,“引导”出情感的共鸣,通过这些策略的运用,提高阅读教学的效果。

一、“引导”问,明方向

“问”是阅读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但是很多教师把阅读教学上成了一问一答的“满堂问”,这是一种偏差。“问”要做到与“思”相结合,是学生思考的一个导向,教师“问”的效果是给学生思考的“导”,要“问”出主问题(中心问题)、深问题(课文较深层次的如情感体验、触发兴奋点的问题),从而“导”出学生对重点词句的理解和体验,对课文中心、情感、意境的感受,使思考“思”得深入。

例如,在教学《海上英魂》一课,课文的中心是体会邓世昌热爱祖国、誓死报效祖国的英雄气概,课文的情感是体会将士英勇战斗的激昂和邓世昌壮烈牺牲的悲壮。在教学设计时我深入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怎样引导学生去体会邓世昌壮烈牺牲的激昂和悲壮的情感?应该通过怎样的读、思去引导?我通过研读文本,学得课文三次写到一个“沉”字,这个“沉”字着深刻的含义,值得细致品读。第一次是“‘致远舰弹痕累累,舰身倾斜,即将沉没”,第二次是“‘致远舰渐渐沉入水中”,第三次是“他沉没在汹涌的波祷之中”。三次“沉”的句子,不仅突出了战争场面的激烈,更能突出学生身处于激烈战争场面中的扣动心弦的体验,从战舰“即将沉没”到“渐渐沉入”到“沉入水中”这个过程,学生体验到是何等的悲壮情景,更令人起敬的是“他沉没在汹涌的波祷之中”,让学生体验到这是何等的壮烈之举。因此,我以三个“沉”的句子作为中心句“导出学生的思考:读课文,划出文中“沉”的句子,想想为什么会“沉”?当你读到这个“沉”字是怎样的心情?

教学果然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围绕“沉”的句子进行了深入的思考。课堂上学生围绕第一个“沉”:“‘致远舰弹痕累累,舰身倾斜,即将沉没”,体会了战争的激烈,船上的将士处于一种危急之中,读出了扣人心弦的情境;学生围绕第二个“沉”:“‘致远舰渐渐沉入水中”,体会了勇士战死汪洋的悲壮;学生围绕第三个“沉”:“他沉没在汹涌的波祷之中”,体会了邓世昌“与军舰共存亡”的壮烈和激昂,这个时候学生心潮澎湃,“他是英雄,中华民族的英雄!”学生发出这样的心声,课堂进入了情绪的高潮,达到了文与境、境与情的共鸣。

二、“引导”思,会思考

我在阅读教学中常常思考这样一个问题:阅读教学中最重要的是什么?我得到的感受最重要是阅读学习中的“思”。思考词句的意思和含义,思考文段的情境,思考课文的中心感情,思考课文的意境,等等,阅读学习都需要“思”。学生“思”得好,课堂就有效果,有深度。

怎样来引导学生的“思”?提出一个问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创设一个情境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提出一个疑问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教学过程中的“听、读、写、说”都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学生在思考问题时会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简单的思考,如回答是或不是、对或不对、好或不好,另一种是多方面地思考,如这个词表达了什么意境、什么情感,这个词、这个句子包含了哪些意思,等等。在阅读教学中,就要通过字词语言的引导、问题的引导、朗读的引导、情境的引导等方法,引导学生思考得更多、更深、更广。

例如,我在教学课文《狼牙山五壮士》 “英勇跳崖”一段:

我提出问题引导:狼牙山上最壮烈的一幕,就是壮士英勇跳崖。请同学们读这几段,之后想一想,五壮士在你的脑海里有个什么样的形象?用哪些词句可以体现出来。这是一个深层次的问题,学生要在深刻理解文意和体会意境的基础上才能想得好的。

学生边读边想,可以看得出,学生读了几遍了,想得也有些深入。下面开始文段的研读。

生:“‘屹立这个用得很好。”

师:说说看法。

生:“屹”是又大又高的意思,五壯士已经站在狼牙山顶峰,现在又屹立着就更加高大了。

生:这个高大不是五壮士身体的高大,是他们的英勇气概像山一样的高大。

生:他们的英勇气概就是高大,像狼牙山上的又一座高大的山。

这时课堂突然间停顿了一下,一会儿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是的,学生想得太好了,说得太好了。在这活跃的思维气氛中,学生接着又说开了。

生:还有两个词也是有很深的意思的,一个是“昂首挺胸”,不仅写出了五壮士坚定的决心,还给人一种仰望高山的感觉,我觉得就是五壮士的英雄气概。还有一个词是“壮烈豪迈”,这个词写得直接……

这节课的效果超出了我教学设计时的预设,课后反思这节课,我感到,是通过问题设计来引导得好,把学生 “导”向了深层次的思考。

三、“引导”境,情共鸣

阅读教学要在情境中阅读学习,学生通过情境体验,品读出课文的含意,对课文的所表达的主题有更深的理解。

怎样“引导”出情境?对词句的推敲揣摩可以“导”出情境,对文句的品读理解可以“导”出情境,采用影片、图片、情景活动可以创设情境,等等。在教学中,教师从把握教材和课堂的高度,设计好课堂教学的情境导向。

例如,去年听我校一位教师上《老人和海鸥》教学分开课,课上有一节情感、语言和情境交融的精彩片断,下面是片断实录:

阅读文段:“当我们不得不去收起遗像的时候,海鸥们像炸了营似的朝遗像扑过来。它们大声鸣叫着,翅膀扑得那样近,我们好不容易才从这片飞动的白色旋涡中脱出身来。… …”

师:(提示学生,设计阅读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当我们脱出身来之后”后面引用了一个意味深长的省略号,同学们慢慢地体会,你觉得这省略号中是倾诉什么呢?

(学生反复地朗读着,静静地想着)

生(深情地):我们会被这群有灵性的海鸥所感动,我们会以眼泪来表示对海鸥和老人的尊敬。

生:海鸥太伤心了,太激动了,就像失去了亲人一样的悲痛,因此,我想,我们脱身出来之后,也会像海鸥围着老人一样围着海鸥,也会像海鸥一样伤心悲痛。

生(深情地):多么有灵性的生灵,多么令人落泪的情景,我们向可

爱可敬的老人、海鸥敬个礼,鞠个躬,为海鸥们祈祷祝福。

……

太精彩的一个片断,一个由品读而营造的情感升华,一个因“导”境

而生成的情境交融,让学生感到,让听课教师动容。

可见,阅读教学中的“导”是很重要的,教师要把握“导”的教学策略,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提高阅读教学效果。

姓名:梁思映

收货地址:广东省茂名市茂南区光华北路城市绿洲1栋2102房

作者单位: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区博贺学校

联系电话:13450131634

猜你喜欢

引导思考情境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画好运动情境图——解决追击与相遇问题
网络时代大学生非理性爱国现象的引导
细细品味课堂语言 轻松享受教学过程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互动式教学法在大学散打教学中的应用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精心引导,实现学生语言积累多点突破
“语用”环境下对古诗词教学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