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初中学生文明素养培育的正向引领实践研究

2018-03-09彭泽宽

速读·中旬 2018年2期
关键词:农村初中生实践

彭泽宽

摘 要:长时间以来我国的教育一直受到传统应试教育影响,农村的教育当中比较缺乏对于文明素养的教育内容,关注点仅仅在考试成绩上,对于学生的价值观和核心素养的培养不够重视。本文主要对农村初中文明素养培养的正确引导实践内容进行了分析,希望能为我国的农村教育提供更多的有益参考。

关键词:农村初中生;文明素养;正向引导;实践

1前言

学校是进行学生文明素养教育培养的关键场所,对此教学当中一定要格外的加以重视。在现代教育当中初中生的文明素养是非常重要的,教师不能只看重学生的成绩培养,更是应当在现有的基础上来不断强化学生文明素养和综合素质,这样才能更好的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下面将对农村初中学生文明素养培育的正向引导实践进行详细讨论。

2农村历史爱国主义教育的现状分析

长时间以来学生对于历史学习都不是很重视,由于只是太复杂,需要记忆的内容太多,因此学生很惧怕历史,并且会选择逃避学习的方式来尽量的减少学习压力。教师在教学当中所采取的方式也是比较单一化的,根本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严重缺乏学习兴趣。在我国的农村一直以来都存在着一个严重的问题就是留守儿童问题。这些孩子普遍缺少家庭教育,再加上受到各种社会上的不良之风影响,大部分的农村孩子是胸无大志的。农村中学在知识信息获取上也受到一定的限制,无法参观博物馆和纪念馆等,导致爱国主义教育更是受到严重的影响。

3农村初中学生文明素养培育的正向引领策略

3.1讲解悠久历史,培养民族自豪感

我国历史悠久,是人类文明最早的发源地之一,与古埃及、古罗马和古巴比伦并成为四大古国。我国在历史发展当中也创造出了大量的优秀发明,例如四大发明和万里长城等等。在文明发展当中其风格和形式也是别具一格的,教师通过向学生讲述中国的悠久历史和文化,能够让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得到提升,也能更好的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同时,教师还可以将我国的历史与现代经济发展之间进行综合性的讲述,联系我国的经济水平和人民生活等内容,这样就能让学生更好的认识到我国的强大,并为了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做出努力,积极的提升学生文明素养和文化素质。为了展现我国的历史,教师可以应用多种教学方式让学生产生爱国思想。比如,可以采用多媒体等方式来展示和爱国教学相关的内容,利用视频、音频以及图片等等,结合声音和图像,让学生通过图文并茂的内容来了解历史和感受历史。教学中为学生播放大决战这个体现三大战役的影片,让学生讨论和分析影片中的内容,进而产生直接的感受。通过这种多元化的方式,可以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历史事件和伟大的历史时刻,可以更有效的解法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可以获得不错的效果。对于教师来说,需要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让学生可以了解更多的知识。

3.2引用历史事例,开展祖国统一教育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从古至今我国的各个民族为了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安全,一直以来都是协同作战的,当中有着不屈不挠的精神。秦始皇在统一了中国以后的两千多年以来,国家统一是历史发展当中的主流。而在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共产党更是为了维护国家的统一和主权的独立性而开始进行了祖国统一策略实施,一国两制的构想实施也促使香港和澳门成功的回归到了祖国。在历史教学当中,要想提升学生的文明素养和爱国主义,那么教师则可以有选择性的将一些伟大的历史事例讲解给学生听,让学生能在历史事件当中受到启发,并留下爱国主义的种子,引导他们为祖国的统一做出贡献,也为未来的社会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

3.3结合时代特点,挖掘爱国主义教育内容

农村的初中在教育环境上是比较差的,缺乏信息获取的途径,学生很难融入到一些历史纪念馆等当中去,这对于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产生了一定的不良阻碍。那么教师则应当更加深入的对教材内容进行挖掘和整理,促使教材当中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能充分的发挥出实际教育价值。关于爱国主义的案例是数不胜数的,例如打败荷兰殖民者收回台湾的郑成功以及戊戌政变当中的谭嗣同等。所有的历史英雄人物都为民族的发展留下了宝贵的财富,这些都可以用于历史教学当中去,以他们的价值观来影响今天的中学生。让农村的初中生也能尽可能多的接触到爱国主义教育内容,为他们的核心素养的发展提供帮助。

3.4挖掘鄉土资源,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乡土资源是一个社会和民族发展的重要缩影,也是生动的教材。在农村的初中教育当中,教师可以充分的利用好乡土资源来进行教学,让学生能产生自豪感和亲切感,从而激发他们对于祖国和民族的热爱。同时,在乡土资源当中还包含了很多的家乡建设的内容和历史发展的内容,教师对于这部分知识的融入能够让学生将自己的情感与家乡以及祖国的情感之间联系在一起,从而帮助学生逐渐的建立起更加远大的志向和目标,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4结论

历史教育是对学生进行文明素养教育的重要内容和阵地。农村地区由于受到环境和资金等方面的限制,在文明素养教育上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学生文明素养提升始终是难题,那么教师则需要更好的利用起历史教育内容。积极的在教学当中通过民族教育来影响学生,让学生能够在潜移默化当中达到自我的道德素质和品格的提升,从而为社会提供更加合格的优秀人才,也为我国的社会健康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

[1]曾红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农村初中学生文明素养的提升[J].广西教育,2015,(11):120-142.

[2]陈琦.浅谈强化初中学生文明素养教育的探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3,(12):88-92.

[3]王晶.农村初中学生的文明素养状况分析及提升方法研究[J].科技风,2016,(12):66-70.endprint

猜你喜欢

农村初中生实践
农村初中生人际信任与社交焦虑相关研究
农村初中生情绪智力、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
语文教学要在不断的反思中成长
后进生转化和提升的实践与思考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
农村初中生思想道德的现状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