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基于对大学生价值引领的高校文学课程教学内容体系构建

2018-03-01刘嘉任

现代交际 2018年23期
关键词:价值引领核心价值观文学

刘嘉任

摘要:文学承载着作家丰富的精神文化内涵和思想高度,也潜移默化熏陶着人们的精神思想。高校文学类课程基于对大学生价值引领的这一教学目的,要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字方针”设置相关专题,不仅将古今中外文学经典按专题分类纳入课堂教学中,也要针对主旋律电影电视剧、网络文学以及微信微博段子等组织课堂讨论,鼓励学生自主创作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学作品及微信微博段子,传播社会正能量。通过提升文学类课程的思想政治教化功能,让其成为高校思政课的课程延伸。

关键词:文学 核心价值观 价值引领

中图分类号:G4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23-0030-02

目前,很多高校都开设了大学语文及其他文学类的选修课程,这些人文类的课程旨在通过阅读文学经典,进一步拓宽学生视野、提高审美悟性、提升人文素养,同时也进一步增强学生的阅读、表达和写作能力。但笔者认为,在大学的文学课堂教学过程中,还要充分挖掘、梳理和阐释中外优秀文学作品所蕴含的深刻思想性和艺术情感性,进一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让高校的文学类课程成为高校思政课的课程延伸[1],通过文学教育的形式对学生进行价值引领,最终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在实际行动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从1979年至今,大學语文教材已出现千余种版本,其中最有影响力的是徐中玉主编的《大学语文》。徐中玉主编的《大学语文》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不断进行更新换代和与时俱进,在思想上更加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学生的熏陶,分别以“仁者爱人”“和而不同”“以史为鉴”“胸怀天下”“礼赞爱情”等主题为单元选取经典文本,十分注重文学的教化功能。夏中义版本的《大学新语文》更加凸显文学的“价值性”,将更能“阐释人类普世价值”的文学作品选入教材。北京大学温儒敏主编的《高等语文》不拘泥于选编古今中外文学,而是涉猎文史哲等多个学科领域,编入《<易>与中国古代神秘文化》《<九章算术>与中国古代数学》《通俗文学》等内容。[2]各高校也根据自身教学需要,自行组织编写了多种版本的《大学语文》教材。笔者所属高校曾经采用的是《大学语文与写作》(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教材是教研室教师针对普通高等工科院校学生自行组织编写的,注重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结合,除了涉猎中外名家经典作品外还设置了“写作篇”,专门讲授党政公文、新闻写作、学术论文写作等内容。[3]

那么,基于对大学生价值引领的这一教学目的,我们可以汲取多个版本《大学语文》教材的优势特点,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字方针”,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国家、社会、公民各层面的价值目标和准则,设置与之相对应的相关专题,确定教授内容,进而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针对性。在作品选取上,要将中外文学经典中具有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文学作品都纳入课程中来。例如,针对公民层面的“爱国”专题,可以选取屈原的《离骚》,盛唐时期高适、岑参、王昌龄等人的边塞诗,宋代陆游、辛弃疾、文天祥、岳飞等人的诗词以及清代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等人的文学作品。这些文学经典大多是在民族矛盾尖锐、作家壮志难酬时创作的,表达自身孤独愤懑之情。这些作家都关注国家命运,渴望为国建功立业,将强国作为人生最大的理想抱负。通过这些爱国主义文学作品的讲授,要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帮助其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针对社会层面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专题,可以大量选取五四时期的文学作品。郭沫若的《女神》《凤凰涅槃》等是“五四”狂飙突进精神的代表作,其中体现了对封建旧礼教、旧秩序的大胆否定,对民主与进步社会的呼喊。尤其要大量选取鲁迅的小说和杂文。很多学生在初高中已经学习过鲁迅的小说《狂人日记》《祝福》等,这些作品都批判中国传统封建文化,指出了其“吃人”的本质,希冀国人确立现代意识,构建民主、平等、和谐、自由的社会关系,最终实现国家的富强、文明,这些思想内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意义是相统一的。[4]那么在大学的文学课堂上,应通过对鲁迅文学作品的拓展阅读,对鲁迅精神内涵做进一步的讲授,引导大学生深刻理解鲁迅对个人主体自由的追求和鲁迅的理性批判精神。值得注意的是,很多文学经典作品尤其是五四时期的文学,所体现出的价值观往往涉及国家、社会、个人多个层面,我们可以由作品的内涵思想,进一步为学生引申出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价值观之间的关系:国家层面的价值观是实现社会层面和公民个人层面价值追求的根本保证,为社会和公民个人提供强大的物质基础和力量支撑。而国家层面价值观的实现,要依赖于社会层面和个人层面的价值追求。要让学生深刻认识到,国家和民族的梦想要同社会、个人的价值追求紧密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实现;同样,只有国家繁荣昌盛,社会安定团结有序,才会真正实现个人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追求。

此外,在内容设置上,我们不仅要涉猎中外文学经典,同时也将时下最为流行的主旋律电影电视剧纳入到课堂教学和讨论中来。电影电视剧源于文学,相较文学更呈现出动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从党的十八大以(下转第29页)(上接第30页)来,主旋律的电影电视剧作为主流意识形态的一种传播载体,承担着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用。[5]例如《智取威虎山》《湄公河行动》《战狼2》《红海行动》等主旋律电影激发了人们的爱国情怀。陆毅、张丰毅等实力派演员出演的电视剧《人民的名义》,向我们讲述了当代检察官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查办贪腐案件的故事。这些主旋律电影电视剧不仅有着强大明星阵容和制作班底,在选题内容上更加贴近当前国际国内形势,人物塑造上也更加丰满形象、有血有肉,因此能够吸引观众观看,在潜移默化中进行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和思想渗透。因此,我们可以在引导学生课下自主观看的基础上,在课上组织集体讨论发言,或者围绕主题开展演讲、诗歌朗诵等活动,进一步引导学生深刻理解电影电视剧中所反映的爱国精神、团结奋斗精神以及使命担当精神。通过学生自身的文学思考和内省,最终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学生的实际行动。

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网络文学、微信微博段子等的出现,也彻底打破了之前以书刊、电视电影等传统媒介为文学传播主要渠道的格局,它的“碎片化”“去中心化”,以及为了迎合大众口味呈现出的“无深度”和“反传统”,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带来了挑战。面对如今海量的网络文学、微信微博段子等,我们可以在课堂上针对其中所蕴含的价值观展开讨论,引导学生对其进行理性分析,避免盲目追捧和偏听偏信。同时帮助学生选择具有正确价值观且文笔流畅优美的网络文学、微信微博段子进行阅读鉴赏。加强学生的媒介素养,鼓励学生自主创作积极向上的文学作品及微信微博段子,传播社会正能量。[6]

参考文献:

[1]郭海军,张旭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大学语文课程建设[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2):182.

[2]沈嘉达.从教材编写看大学语文的教学改革[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4):49-51.

[3]钮中跃.大学语文与写作[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0:1.

[4]陈一军.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之关系[J].中国大学教学,2018(5):51.

[5]王玉福,闫艳.新时代主旋律电影对中国精神的传扬[J].电影文学,2018(9):37-39.

[6]高传华,张珞.论文学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作用和实现路径[J].中国成人教育,2015(9):181.

责任编辑:赵慧敏

猜你喜欢

价值引领核心价值观文学
街头“诅咒”文学是如何出现的
煤企关注大学生员工心理成长的现实意义
文学小说
国产喜剧电影的核心价值背离
多元价值观背景下的价值引导与美德塑造
浅谈思想政治课中负面案例的运用
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