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有效性的途径

2018-02-26丁芳

广西教育·A版 2018年11期
关键词:概念教学有效策略小学数学

丁芳

【摘要】本文分析数学概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提高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有效性的三种方法,即概念引入讲方法,概念形成抓关键,概念巩固重应用。

【关键词】小学数学 概念教学 有效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11A-0131-02

数学概念是构建数学理论体系的基础。在小学阶段,学生处于各项能力的发展初期,抽象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都比较薄弱,要让学生掌握集抽象性和概括性于一体的数学概念具有很大的难度。很多老师都害怕数学概念教学,教学效果也不尽如人意。如何提升数学概念教学的有效性呢?笔者进行了一些思考。

一、小学数学概念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一)概念教学脱离实际

在小学数学概念教学课堂上,有时教师会觉得某个概念过于简单,无需耗费太多的时间在概念讲解上,只需告知,并让学生把概念牢牢记住,再通过大量的练习训练巩固即可。这种教法学生当堂的反馈不错,效果也好,但在独立解决问题时便会暴露出很多问题。小学生自身的理解能力有限,抽象思维能力也很薄弱,如此教学只会让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浮于表面,处于似懂非懂的状态,只要稍微改变题型,学生就无法解答。

(二)概念教学显得孤立

有经验的教师已经关注到小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存在一定的困难,所以在概念教学时会有意地将一个概念拆分成几部分来教学,让学生逐步理解。这样教学用意虽好,但学生接收到的概念是零散的,而小学生还未具备融合各个知识点的能力,所以教师要帮助他们构建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三)概念归纳过于仓促

在概念教学中,有些教师刚开始可能会放慢进度,让学生慢慢去理解感悟,但迫于需要往往会在学生刚刚建立概念时就匆忙归纳总结,导致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不深刻、不到位。小学生在认识新事物时往往是靠直观形象,不善于抽象思维,教师应针对小学生的这些特点,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二、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策略

数学概念贯穿于整个知识体系中,发挥着夯实基础的作用。而数学概念教学一般要经过概念引入、概念形成、概念巩固与深化等阶段。针对以上问题,笔者总结了三种提升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有效性的方法。

(一)概念引入讲方法

数学概念的引入有多种,如情境设疑、以旧引新、从生活经验出发等,不管选择哪种方式引入,都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去接纳、理解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1.情境设疑是一种较好的概念引入方法。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年龄特征来创设情境,巧妙设疑,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将学生逐步引入到数学知识中来,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下获取知识。例如,在教学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圆的认识》一课时,在课一开始笔者创设了一个黑猫警长破案的情境:一只耳将盗取的宝物埋在距离一棵树两米的地方,问:宝物可能在哪里?这个情境引发了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乐于探索,无形之中将圆知识中的一个概念“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点的轨迹”渗透其中,让学生初步感知圆的这一特征。

2.从生活经验引入数学概念,拉近了数学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在学习数学概念时有一种熟悉感、亲近感,让学生对数学概念的学习充满期待、充满兴趣。例如,在教学二年级数学上册《认识线段》时,笔者说: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玩毛线。一听到玩,学生甚是起劲,对这堂数学课也充满了期待。笔者先让学生抖动手中的毛线,然后仔细观察手中的毛线,发现它是一条弯曲的线。接着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把它变直?学生想到用双手拉紧这根毛线就把它变直了。接下来引导学生观察两手之间的这根毛线,并告诉学生这就是线段。最后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身边同学拉出的线段,发现有的长,有的短;有的是横着的,有的是竖着的,还有的是斜着的,但不管怎样,线段总是直直的,有两个端点。通过动手拉一拉,用眼看一看,让学生对线段的概念有了深刻的认识。

3.以旧引新。顾名思义就是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引入新的概念,这样的一种引入方式注重了新旧知识之间的沟通,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延续性,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新的概念。

(二)概念形成抓关键

概念的形成是从了解事物的外部、具体的属性,到认识事物的内部、抽象、本质属性的深化过程,是概念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步。但刚引入数学概念时,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仅仅停留在表面,要让学生由表及里,逐步認识概念的本质需要做到“抓”关键。

首先,咬文嚼字,紧抓关键词。很多概念都是由若干个词组成,紧抓关键词帮助学生构建新的概念,进而更好地理解概念。如《认识三角形》紧抓“三条线段”“首尾相连”“围成”这些词,帮助学生建立三角形的概念。

其次,注重对比,理解概念内涵。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概念,深刻地理解数学概念的内涵,可以运用正反例的对比,加强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如“乘法”概念就是通过几个相同加数求和来建立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加法计算加以验证,从而理解乘法的意义。

最后,剥离实例,掌握概念外延。如教学面积时,例题中呈现的都是方形的面,学生身边的图形基本上也是方形的面。要让学生真正理解面积的概念,教师还可以用一些圆形、不规则图形等强化学生对面积概念的认知。

(三)概念巩固重应用

知识只有在运用中才能真正得到理解,从而形成新的学习活动经验。学生有没有掌握概念,不仅在于他是否能熟练地说出概念的定义,还要会灵活地运用概念。

例如,在教学五年级数学上册《小数的意义》时,教材出示许多小数,并配有三幅图分别是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10份、100份,以及一个正方体平均分成1000份,问哪些小数可以与哪幅图相匹配?这道练习利用几何直观让学生对小数的意义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又能将小数的意义熟练运用。

在小学数学概念教学中,教师既要考虑不同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又要立足于教材进行深入钻研,紧抓数学概念的特点与要求,把握概念的整体体系,让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获得体验和思考,让学生深入理解概念,为后期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郝洪丽.影响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关键因素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5(31)

[2]邢云红.运用教学行为设计有效进行小学数学概念教学[J].辽宁教育研究,2007(10)

[3]刘淑敏.基于学生心理的数学概念教学探析[J].小学教学参考,2016(24)

猜你喜欢

概念教学有效策略小学数学
浅析初中地理课堂合作小组创建的有效策略
有效开展幼儿游戏课程教学的策略探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