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服务项目教学模式在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的运用——基于井冈山大学的实践

2018-02-26仰和芝张德乾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8年1期
关键词:服务项目专业学位井冈山

仰和芝 张德乾



服务项目教学模式在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的运用——基于井冈山大学的实践

仰和芝 张德乾

在分析服务项目教学模式内涵的基础上,认为服务项目教学模式具有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情景真实生动、教师与学生角色多元、教学方式灵活多样、教学效果直观、学习效果评价全面等特征。通过三个案例展示了服务项目教学模式的目标、服务项目教学模式的实施环节、“校—政—机构—社区”联合培养机制、服务项目的来源、服务项目教学模式的监控办法和实施效果,指出服务项目教学模式能切实提升社会工作硕士研究生的创新创业能力,确保学位论文的实务取向和应用导向,培养扎根基层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服务项目;教学模式;社会工作硕士

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旨在以国家发展和社会需求为导向,以专业化与职业化为核心,培养符合社会需要和行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高层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2011年,中央组织部、民政部等18个部门和组织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中组发〔2011〕25号)表明,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是直接提供社会服务的专门人员。为此,培养单位在社会工作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必须自始至终立足于培养社会服务人才这个根本目标。井冈山大学2012年开始招收培养社会工作硕士研究生,截至2017年6月已招收5届学生,有4届毕业生。在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井冈山大学贯彻《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深入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意见》(教研〔2013〕3号)提出的“深入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精神,积极探索运用“服务项目教育模式”培养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旨在培养符合国家特殊需求的社会服务人才[1]。

一、服务项目教学模式的内涵与特征

(一)服务项目教学模式的内涵

服务项目教学模式是在借鉴项目学习法基础上提出的。项目学习法也称项目导向教学,由美国教育学家W. H. Kilpatrick于1918年提出。作为一种教学模式,项目学习法的核心是教师引导学生围绕所选主题进行一系列观察、调查、研究、展示和分享,适用于学习各类实践性和操作性较强的知识和技能。近年来,项目学习法在我国高校不同专业教学领域中被广泛研究与运用。在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项目主要是指为服务对象提供社会工作服务的项目,故称“服务项目”。

井冈山大学在培养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过程中,在借鉴项目学习法的基础上,基于社会对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提出了适合社会工作硕士研究生培养的服务项目教学模式。在本文中,服务项目教学模式是指在培养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以“校—政—机构—社区”联合为抓手,以服务项目为纽带,以服务社会为导向,在教师的督导下,学生主导或者参与某一(几)项具体服务项目的实务过程,通过理论与实践结合、真实项目场景体验、实践反思内化,不断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专业能力和职业能力,从而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有机结合的一种教学模式。

井冈山大学在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提出并实施的“服务项目教学模式”是基于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社会服务人才”的目标而提出的一种教学模式,贯穿于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充分贯彻了《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深入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意见》提出的“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以产学结合为途径,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具有中国特色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思路。

(二)服务项目教学模式的特征

1.教学目标明确

基于社会工作明确的社会服务本质,服务项目教学模式旨在培养社会工作硕士研究生的社会服务能力,目标明确。具体表现为:①将陈述性知识转化为操作性知识,实现学生社会服务的意识、情感、能力全方位培养。②实现课程理论学习内容和实践内容有机结合,增强学生服务社会的实践与反思能力。③强化学生社会服务的职业意识,培养学生社会服务理念,引导学生社会服务的自觉性。④保证学生在参与社会服务项目过程中,获得社会服务职业素质,提升社会服务能力。⑤引导学生在开展社会服务项目过程中,有效地解决和改善服务对象的问题,保证社会服务效果,提升学生的专业自信心与成就感。

2.教学情景真实生动

服务项目教学模式注重为所有学生提供机会真实地参与到社会服务中,将社会工作社会服务的理论落实于社会服务行动,教学情景生动真实。具体表现为:①服务对象真实生动。学生在实施服务项目过程中,面对的是面临各种问题、有各种需求的服务对象,学生必须针对具有真实问题、真实需求的真实服务对象提供真实有效的服务。②服务过程真实生动。在实施服务项目过程中,从项目的申请、实施到督导和评估,学生必须自始至终全程参与。③服务体验真实生动。在实施服务项目过程中,学生所经历的一切都属于实战训练,获得的是真实生动的专业体验和服务体验。④服务效果真实生动。学生在实施服务项目过程中和结束后,能近距离观察和感受服务对象的变化,评估社会服务的真实效果,反思自身的社会服务能力。

3.教师与学生角色多元

较之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服务项目教学模式更强调学生的中心和主体地位,突破了传统的教师一统到底的师生角色模式,教师与学生角色趋向多元化。①教师角色。在服务项目教学模式实施过程中,教师主要给予学生专业知识与技能上的指导以及心理与情感上的鼓励支持,处于辅助地位,是配角,是服务项目的引领者、支持者、协调者、促进者、监督者。②学生角色。学生在教师引领下,在全程参与执行服务项目的过程中,自主地完成服务项目需求评估、项目方案设计、项目实施、项目评估和反思等所有环节,主导整个服务项目实施过程,是主角,是服务项目的组织者、设计者、合作者、实施者。

4.教学方式灵活多样

服务项目教学模式贯穿于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旨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教学方式灵活多样。具体表现为:①探究式教学。在教师的引导、帮助与支持下,学生在实施服务项目的过程中,以解决服务对象问题为中心,在真实服务场景中,主动探索和掌握专业知识,并运用专业知识解决问题。②互动式教学。在实施服务项目过程中,学生从单纯的知识接受者转变为学习过程的主体,教师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引导者与协调者,教与学的过程是师生彼此交互、反馈和融合的过程,学生在互动式教学中充分发挥主体作用,不断提升创新能力。③合作式教学。学生在实施服务项目的全过程中,以小组团队形式进行分工合作,学生在合作过程中彼此交流思路,实现观点碰撞,从而培养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④体验式教学。学生在参与服务项目的过程中,深刻体验专业专业知识的价值,获得积极的专业情感体验和内在学习动力,提升自我认同感和专业价值感。⑤分享式教学。在开展服务项目过程中,学生之间不断进行信息、体会和成果分享,取长补短,互相激发灵感,享受彼此认同,共同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实现共同成长。

5.教学效果直观

服务项目教学模式具有很强的现实性、针对性和实务性,有特定的服务目标、特定的服务对象和特定的服务周期。学生在实施服务项目过程中,能第一时间判断自己运用专业知识、方法和技巧解决服务对象问题的程度,能及时发现服务项目的目标实现程度和服务对象的问题解决程度。基于服务效果,学生在服务项目实施过程中会获得专业成就感,增强专业自信心,也会增强对社会服务工作的全面了解,从而激发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6.学习效果评价全面

服务项目教学模式贯穿于学生培养的全过程,涉及多个主体、不同内容和环节,对学生学习效果评价相对全面。具体表现为:①评价主体全面。不同于传统以教师为唯一的评价主体的评价模式,在服务项目教学模式中,学生成绩的评定由校内外导师、课程教师、学生、服务对象、项目提供方、项目实施地社区管理者、项目实施地居民、其他项目参与者等多维主体组成。②评价内容全面。服务项目的实施能够体现学生多方面的素质和能力,对学生成绩的评价包含学生的社会工作理论知识、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和专业伦理、社会服务的理念和自觉性、运用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开展社会服务的实务能力、提供的社会服务满足社会需求和服务对象需求的程度、团队精神、职业素养等方面,评价内容全面,能综合评价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二、运用服务项目教学模式培养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案例

井冈山大学在探索实施服务项目教学模式培养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过程中,明确服务项目教学模式的培养目标,构建了“校—政—机构—社区”协同实施机制,规范了服务项目教学模式实施环节,创新了服务项目教学实施方式、制定了服务项目教学模式监控办法,保证了服务项目的有效实施和运行,实现了服务项目教学模式融入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学生的专业能力和服务社会能力在服务项目培养模式的实施过程中得以逐步提升。2012年以来,井冈山大学已经实施和正在实施的各类服务项目已达92项。以下具体介绍三个典型案例。

案例一:革命老区农村留守老人系列社会工作服务项目

回应江西省吉安地区农村留守老人的问题和需求,依托“校—政—机构—社区”联合培养机制,井冈山大学社会工作专业学位硕士点师生于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先后承接4项社会工作服务项目,在吉安地区为农村留守老人开展社会工作服务。4项服务项目基本情况如下:来源于民政部与李嘉诚基金会的“爱与留守同行——革命老区农村留守老人社会工作服务项目”,执行时间为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项目经费10万元;来源于民政部的“老区农村留守老人社会工作服务项目”,执行时间为2014年7月至2015年6月,项目经费19万元;来源于江西省民政厅的“农村留守老人社会参与试点项目”,执行时间为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项目经费5万元;来源于中央财政的“革命老区农村留守老人人文关怀社会工作服务项目”,执行时间为2016年2月至2016年12月,项目经费50万元。以上4个服务项目具体实施地点涉及吉安市吉州区长塘镇的社上社区、淇塘社区、长塘社区、大塘社区、桥南社区和青原区天玉镇平湖社区、田心社区、邱家社区、临江社区。

井冈山大学12名社会工作专业教师指导2014级、2015级及2016级共103名社会工作硕士研究生参与完成以上4项农村留守老人社会工作服务项目。根据服务任务和学生的能力及特长,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参与服务项目,每个小组安排两名指导教师全程指导和监控项目的实施。农村留守老人社会工作服务项目实施过程中,学生主要承担的任务包括:撰写项目申报书、制定项目实施方案、联系和走访社区、设计服务对象需求问卷、评估服务对象需求、建立服务对象档案、制定项目管理办法、制定个案和小组以及社区工作计划、建立和布置社会工作服务站、链接资源、开展个案和小组以及社区服务活动、撰写项目中期和末期评估报告。

以上4个农村留守老人社会工作服务项目,学生共完成个案63个、小组46个、社区活动59次,建立了6个社会工作服务站,总计服务农村留守老人6862人次、留守儿童和留守妇女1803人次。服务项目为农村留守老人提供困难帮扶、生活照料、心理辅导、社会支持等专业社会工作服务,营造了关爱农村留守老人的社区氛围,丰富了农村留守老人日常保健和老年慢性病知识,提升了农村留守老人改善健康、参与社区活动的积极性,增强了农村留守老人隔代教育的能力,缓解了农村留守老人的生活压力和孤独感。

社会工作硕士研究生通过参与完成以上4个服务项目,实现了农村留守老人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内化了服务农村留守老人的问题意识和服务意识,提升了对农村留守人群的关注度,掌握了农村留守老人需求评估、农村留守老人服务项目策划和服务项目实施以及服务项目效果评估等服务项目的运作流程、方法与技巧,提升了服务农村留守老人的能力。基于以上4个服务项目的实施,26名社会工作硕士研究生完成了以农村留守老人或农村留守儿童或、农村留守妇女问题为主题的学位论文,其中2篇学位论文获江西省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理论研究创新工程专项课题资助。基于在服务项目实施过程中对农村留守老人及留守儿童实际需求的了解和回应,2013级6名社会工作硕士研究生策划的公益作品“童心缘公益服务中心”和2015级5名社会工作硕士研究生策划的“爱留守老人公益服务中心”分别获得2014年和2016年“创青春”江西省大学生创业大赛银奖。

案例二:2015年度江西省社会组织公益创投项目评估督导服务项目

为了给社会工作硕士研究生提供实际参与服务项目督导与评估的机会,培养社会工作硕士研究生的服务项目督导与评估能力,井冈山大学社会工作硕士点教师带领学生承担了江西省民政厅2015年度江西省社会组织公益创投项目评估督导项目。本项目申报和实施时间为2015年3月至2016年8月,项目任务为对56个2015年江西省社会组织公益创投项目进行全程督导和中期及末期评估,项目经费为28万元,具体实施地点分布于江西省南昌市、吉安市、萍乡市、宜春市、赣州市的24个县(区)。

井冈山大学社会工作硕士点10名教师带领2014级和2015级共63名社会工作硕士研究生共同负责实施2015年度江西省社会组织公益创投项目评估督导项目。在此项目实施过程中,根据督导评估任务和学生的能力特长,将学生分成5个小组,每个小组安排两名指导教师全程指导和监督。服务项目实施过程中,学生主要承担的任务包括:撰写项目申报书、制定项目实施方案、制定项目管理办法、建立56个服务项目档案、设计督导与评估指标体系、设计服务对象满意度访谈大纲和问卷、实地走访项目实施地社区、实地和电话访谈服务对象、与56家项目实施单位保持联系、实地审核56个服务项目材料、向56个项目实施单位反馈评估意见和建议、撰写项目中期和末期督导评估报告。

截至2016年8月底,井冈山大学63名社会工作硕士研究生在教师指导下参与完成了2015年度江西省社会组织公益创投项目评估督导项目。在整个项目实施过程中,学生参与完成了评估督导指标体系制定,对56个项目进行了实地督导评估,向56家项目实施单位各提供了1份中期和末期项目督导评估报告,总结了56个项目的特色与亮点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撰写了项目中期和末期绩效评估总报告。

63名社会工作硕士研究生通过全程参与完成2015年度江西省社会组织公益创投项目评估督导项目,有效促进了社会工作督导评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掌握了现场观察法、阅读资料法、访谈法等主要评估方法,了解并熟悉了包含项目方案、项目实施、项目成效、项目管理、项目总结与宣传等方面的项目督导与评估指标体系的构成和设计,掌握了公益创投项目督导评估运作的基本流程、方法与技巧,提升了与项目实施方以及项目受益对象的联系沟通能力,了解了项目绩效评估报告的主要结构和内容。基于参与督导评估服务项目的能力提升,2014级和2015级各1名社会工作硕士研究生完成了服务项目评估类的学位论文。

案例三:民政部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支持计划服务项目

2012年9月,中央组织部、民政部、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务院扶贫办等六部门联合发布《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人才支持计划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专项计划实施方案》(民发〔2012〕170号),提出从2013年至2020年八年期间,每年选派1000名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到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以下简称“三区”)开展专业服务,积极发挥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在“三区”的带动作用,从而推动“三区”社会工作事业的发展。在选派对象上,实施方案特别提出支持选派在读社会工作硕士、博士研究生在专业教师指导下为“三区”提供专业服务。

为培养扎根革命老区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地处革命老区的井冈山大学积极参与“三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支持计划,在江西省民政厅的大力支持下,学校2013年至2017年连续五年共选派43名在读社会工作硕士研究生参与江西省革命老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支持计划服务项目。项目实施地为江西省永新县、万安县、遂川县、吉州区、万载县、兴国县、上犹县、石城县、安远县、横峰县共10个县(区)。每名被派驻的社会工作硕士研究生在研究生第二学年参与服务项目,服务时间为1年。中央财政和江西省财政分别为每名派驻社会工作硕士研究生提供1万元工作经费,用于工作补助、交通差旅费用、保险及培训费用等。被派驻社会工作硕士研究生的主要工作任务包括策划社会工作服务项目、链接社会服务资源、培训社会服务队伍、开展社会工作服务。为保证服务项目的顺利有效实施,学校制定了《井冈山大学“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人才支持计划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支持计划”管理办法》,为每名被派驻社会工作硕士研究生安排一名校内督导和一名校外督导,共同指导工作。

截至2017年7月底,井冈山大学43名被派驻的社会工作硕士生在“三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支持计划工作中,策划并实施来自民政部、江西省民政厅、地市和县(区)民政局、社区的社会工作服务项目58个,协助受援县(区)注册成立社会工作服务中心2家、成立社会工作服务站11个、成立社会工作室9个,合计完成个案133个、小组75个、社区活动53次,总服务35884人次,为受援县(区)培养社会工作专业人才52名,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工作宣传活动、为受援地社会工作事业的发展营造了群众基础和良好氛围。

井冈山大学43名被派驻的社会工作硕士研究生通过参与“三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支持计划,实现了社会工作服务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能独立地策划并实施社会工作服务项目。基于参与“三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支持计划的实践积累,17名被派驻的社会工作硕士研究生完成了以“三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支持计划中开展的社会工作服务为主题的学位论文,其中2篇学位论文获江西省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理论研究创新工程专项课题资助,6名学生发表了7篇学术论文,3名学生撰写的3篇基于“三区”服务项目的社会工作服务案例获得2014年江西省社会工作协会优秀案例奖。

三、运用服务项目教学模式培养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初步成效

(一)切实提升了社会工作硕士研究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服务项目培养模式的实施,切实提升了社会工作硕士研究生的创新创业能力。2013~2017年,井冈山大学社会工作硕士研究生获批江西省研究生创新项目21项、江西省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理论研究创新工程专项课题4项,学生作为主要骨干力量协助申报并直接参与实施政府购买服务项目32项,获得“创青春”江西省大学生创业大赛银奖2项、“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江西赛区三等奖2项。7名毕业生分别在江西省、广东省、贵州省发起注册成立了4家社会工作服务机构,自主创业。

(二)确保了社会工作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实务取向和应用导向

服务项目培养模式的实施,使学生获得了其他渠道无法获得的丰富的专业实务素材,保证学位论文有明确的职业背景和行业应用价值。井冈山大学2014~2016届99名社会工作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与素材全部来源于研究生主导或参与实施的服务项目。学位论文选题既来源于社会工作专业服务实践,又服务于社会,实现了学位论文的实务取向和应用导向。

(三)培养了扎根基层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

在服务项目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中,社会工作研究生获得了对社会工作的职业认同感和归属感。井冈山大学社会工作硕士研究生连续4年一次性就业率100%。2014~2017届99名社会工作硕士研究生中,有71人从事与社会工作完全对口的工作,28人从事与社会工作基本对口的工作,毕业生就业专业对口率高。井冈山大学社会工作硕士毕业生主要就业去向为社会工作服务机构、高校、乡镇、民政、公安司法等单位。毕业生获得用人单位的普遍好评,2015届一名毕业生为深圳市盐田区现任政协委员,2016届一名毕业生入选广东省社会工作与志愿服务专家委员会(共计46人入围)。

(四)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在服务项目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中,2012年9月至2017年5月井冈山大学社会工作硕士研究生在校内外导师和督导的指导下参与完成来自民政部、李嘉诚基金会、江西省民政厅、中国计划生育协会各类服务项目92项,积极为各类人群提供专业服务,服务各类人群56000余人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中国社会工作》、新浪江西、中国老龄委网、《吉安晚报》、《井冈山报》、吉安政府网、吉安文明网等媒体先后进行了报道,受到各级政府和服务对象的一致好评。基于服务项目取得的社会效益,井冈山大学先后获批多个服务项目教学模式实施平台,2012年获批江西省社会工作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2013年获批首批民政部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训基地、2014年井冈山大学社会工作专业教师发起成立吉安市社会组织咨询评估服务中心、2016年获批民政部社会组织教育培训基地,为继续深入开展服务项目教学、培养社会急需的高素质社会服务专业人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 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关于深入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意见[EB/OL]. http://www.moe.edu.cn/ 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823/201311/159870.html.

(责任编辑 刘俊起)

10.16750/j.adge.2018.01.003

仰和芝,井冈山大学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中心主任,政法学院院长,教授,吉安343009;张德乾,井冈山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吉安343009。

江西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研究生案例教学应用研究”(编号:JXYJG-2016-157)

猜你喜欢

服务项目专业学位井冈山
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医患沟通的认知及培养需求研究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专项资金使用存在问题及建议
星火燎原的井冈山记忆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制定和落实老年人照顾服务项目的实施意见
基于互联网地图语言的实时路况信息服务项目探析
中国海洋大学专业学位教育
——MTA教育中心
井冈山抒怀
土木专业学位硕士培养现状与对策——以广大为例
对外科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进行规范化培养的实践性探索
开拓进取,服务项目建设——张掖市工程咨询中心发展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