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学生成为课堂小结的主角

2018-02-25江苏南通市文亮小学226001

小学教学参考 2018年17期
关键词:圆锥正方体圆柱

江苏南通市文亮小学(226001)

相对于导入和新授环节,课堂小结常常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要么是下课铃响,课堂小结直接被忽视;要么是临近下课,教师三言两语就一带而过,草草结束。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形,很大程度是由于不少教师对课堂小结的漠视。其实课堂小结作为每节课的固定环节,它能起到梳理全课、总结提升的作用。好的课堂小结,有着画龙点睛的功效,它既是这一课的终点,也是下一课的起点。怎样才能组织好课堂小结呢?关键是转变传统观念,变教师小结为学生小结,给学生创设开放和谐的学习氛围,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模式,引导学生主动反思、积极交流,从而获得知识和能力的双重提升。

一、精准提问,让学生言之有物

最常见的课堂小结提问用语是:“这节课你们有哪些收获?”“这节课你们学到了什么?”“你们有什么发现和同学们分享的?”看似给学生提供了自由的表达空间,但这种空泛的问题往往带来的是不着边际的回答。有的学生对照板书原样不动地照读一遍,有的学生则简单地陈述零散的知识点……课堂小结的时间毕竟有限,如何让学生言之有物,教师的提问很重要,抓住本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进行提问,可以让学生自主梳理,从而进行个性化的小结。

例如,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一课的小结时,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如果只是单纯地让学生说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大部分学生都能对答如流,但充其量只是对知识的简单复述,起不到提升概括的功效。要找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区别和联系,学生势必就要把两者进行比较,对两者的特征进行重组之后才能得到答案。学生经过独立思考和小组交流之后,有了更为深刻的发现:“它们都是立体图形,都有6个面、12条棱和8个顶点。”“长方体的六个面是长方形,对面相同;正方体的六个面是正方形,全都相同。”“我有补充——长方体也可能有一组对面是正方形。”“正方体的12条棱长度都相等,长方体只有相对的棱长度相等,最多只有8条棱相等。”“正方体是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所以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一个问题引发了学生对长方体和正方体深入的思考,由于侧重点各有不同,经过梳理和补充,学生找到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联性,从整体上理解了两者的特征。

二、转换角色,让学生乐于表达

在课堂小结环节,不少教师都习惯以自己为主,一般是教师问、学生答,教师牵引着学生梳理本节课所学知识,强调重点和难点,他们认为这样的小结能够有的放矢,目标明确,凸显关键。可被牵着鼻子走的学生到底能够留下多少印象呢?有些学生乐于充当“南郭先生”,人云亦云,归根结底是不知所云。因此,教师必须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主动小结的兴趣和积极性,让学生转换角色,进行换位思考。

例如,在“小数加减法”一课的小结环节,我让学生化身为“老师”:“如果你是老师,你会怎样提醒学生计算小数加、减法时要注意什么。”一看到有当“老师”的机会,学生争先恐后地发言:有的提醒列竖式的注意点:“小数加减法,小数点要对齐,也就是要把相同数位对齐!”有的提醒计算的注意点:“小数位数不同,用0补足;得数的小数点别忘记,小数末尾有0要化简。”还有的提醒易错点:“数字别抄错,退位进位做记号,验算要及时。”学生抓住一个专题,结合自己或同伴的计算经验,毫无保留地倾囊而出,进行了详细而深刻的小结,这样的小结贴近学生实际,满足了学生的需求。再如,“认识角”一课的小结环节,我设置了一个情境:“今天放学回到家,爸爸问你学到了什么新知识,你会怎样介绍?”学生立刻将自己转变为父母跟前“勤奋乖巧”的小宝贝,个个讲得绘声绘色。有的说:“我今天认识了一个新朋友,它的名字叫作角,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有的说:“我们今天认识的角和钱上面的角、牛角的角不同,它是一种图形,桌子上、窗户上、墙上都有角。”还有的背起了儿歌:“小小角,真简单,一个顶点两条边。画角时,先画顶点再画边。比角时,对齐顶点一条边,只看开口不看边。”角色的转换,让学生兴趣盎然,他们以新的身份、新的角度梳理和总结所学知识,课堂小结更具个性化和深刻性。

三、启发思考,让学生积极交流

课堂小结环节之所以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过于平铺直叙。试想一堂课40分钟临近结束,学生正处于兵困马乏的状态,如果还是照着原先的教学节奏进行课堂小结,学生势必会敷衍了事。如何才能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小结呢?教师可以设置一个有争议的话题,引发学生深入思考,激发学生对话的兴趣。

例如,在教学“圆锥的体积”一课时,我以一道判断题开启课堂小结:圆柱和圆锥的体积比是3︰1,它们一定等底等高。不少学生都不假思索地将其判断为“对”,而且还振振有词:“只有当圆柱和圆锥等底等高时,圆柱的体积才是圆锥的3倍。”看到学生落入了“陷阱”,我话锋一转:“有不同意见吗?”大部分学生仍然是坚持己见,也有的在本子上画图计算……很快就有学生举出了反例:圆柱的底面积为3平方厘米,高为1厘米,体积为3立方厘米;圆锥的底面积为1平方厘米,高为3厘米,体积为1立方厘米,虽然圆柱和圆锥的体积比为3︰1,但是并不等底等高。也有学生提出了假想:“从各种各样的圆柱和圆锥中,找出体积比为3︰1的两个,可能性太多了,不一定等底等高。”还有学生补充道:“如果圆柱和圆锥等底等高,它们的体积比肯定是3︰1,但是反过来就不一定正确了。就像我们四年级遇到的判断题‘大于90度的角是钝角;钝角大于90度’,这两题就是一对一错。”一道看似平常的判断题,引发了学生对圆柱和圆锥体积关系的深入思考,使得他们对知识本质的理解更进一层。

四、延伸拓展,让学生主动探究

总结本课所学知识固然是课堂小结的重要任务,但是如果仅仅限于此却远远不够。一课的结束并不代表着学习的完结,它还应成为后续学习的新起点,为新的学习活动铺垫、为课外学习预设。因此,课堂小结要适度引导学生进行拓展延伸,将课堂学习引向深入。

例如,在探究了“间隔排列”的规律之后,我引导学生思考:“可以运用一一间隔的规律解决哪些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学生纷纷联系生活实际开动脑筋。有的说:“我们学校门前放着石墩,如果在每两个石墩中间摆一盆花,花的盆数比石墩的个数少1。”有的说:“我家住在8层,从1层到8层只要走7段楼梯。”有的说:“锯木头时,锯的段数和次数也是一一间隔排列的,次数比段数少1。”有的说:“我们这一组的男生和女生正好一一间隔排列,两端都是男生,男生比女生多1人。”我顺势提问:“体育课上,如果男生和女生一一间隔排列,手拉手围成一圈,男生和女生相比,谁多谁少呢?”学生马上拿起笔写写画画起来,有的还忍不住准备手拉手尝试一下。几分钟的课堂小结为学生提供了一把探究生活数学的钥匙,可以预见,学生在课后势必会积极观察、主动尝试,从而体验数学学习的无限乐趣。

课堂小结的形式应该是多样化的,只要给学生一片天空,他们必定还你一片灿烂。教师要因“课”制宜、精心设计,把课堂小结的舞台真正让给学生,让短短几分钟的课堂小结焕发独特的魅力。

猜你喜欢

圆锥正方体圆柱
圆锥摆模型的探究与拓展
圆柱的体积计算
圆锥截线与玫瑰线
给正方体涂色
“圆柱与圆锥”复习指导
计算法在圆锥保持架收缩模组合冲头设计中的应用
多少个小正方体
数小正方体
拼正方体
圆柱表面积的另一种求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