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康复护理指导体会

2018-02-23李静

中国社区医师 2017年26期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护理效果

李静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7.26.100

摘要 目的:探讨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给予康复护理指导的具体方法及护理效果。方法:收治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0例,随机分为指导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指导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康复护理指导,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护理后,指导组总有效率、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腰痛评分法(M-JOA)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给予康复护理指导可以迅速缓解腰椎疼痛症状,加速患者康复进程,提高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康复护理指导;护理效果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因腰间盘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加之外力作用导致髓核组织脱出、纤维环破坏,压迫脊神经,引起腰部疼痛、活动受限、二便功能异常等症状,严重时会引起跛行,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通过电生理检查、MRI、CT或X线检查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可以明确诊断本病。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有手术、牵引疗法、推拿、髓核激光气化术等。配合康复护理指导可以提高患者的自我保健能力,加速康复进程。本文就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康复护理指导方法及作用进行了专门探讨,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5年4月-2017年4月收治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指导组和对照组,各40例。指导组中,男23例,女17例;年龄25~71岁,平均(48.2±3.5)岁;病程1个月~12年,平均(5.9±1.5)年。对照组中,男22例,女18例;年龄24~72岁,平均(48.6±3.3)岁;病程2个月~11年,平均(5.8±1.4)年。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均符合WHO关于腰椎间盘突出的诊断标准,经MRI、CT检查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明确诊断;②年龄24~72岁;③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严重实质性脏器病变患者;②精神疾患者;③孕妇;④临床资料不全患者。

护理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简单告知患者护理注意事项,纠正患者错误的日常行为习惯,为患者示范正确自我护理方法。结合患者实际情况,严格遵循医嘱用药。指导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康复护理指导。具体如下:①心理康复指导:患者因疾病困扰容易出现情绪低落、悲观、焦虑等负面情绪,导致配合度不高。护理人员应关心、尊重患者,主动与患者交流,引导患者说出真实想法,评估患者心理状态。为患者讲解疾病相关知识,列举成功病案,引导患者正视疾病,对康复充满信心,积极配合。②用药护理指导:对于剧烈腰椎疼痛患者给予消炎镇痛药物,告诉患者药物作用、不良反应,督促患者按时、按量用药。对有肌痉挛患者要及时通知医生给予肌松药,神经根水肿患者给予脱水剂或利尿剂。③运动康复护理指导:引导患者进行腰背部功能训练,如俯卧位时双腿用力背伸;俯卧位时用双肘支撑,深呼吸全身放松,对腰背部进行波浪式运动2 min/次,运动次数根据患者的耐受度而定。逐渐增大运动强度及时间,症状明显缓解后可进行打太极拳、游泳等运动。④生活康复护理指导:告知患者正确的坐位、站立姿势,选择高度合适的凳子,减少腰部受力,将腰部依靠在椅子上。行走时昂首挺胸,用腹肌支持腰部。站立时挺直腰板,提臀收腹。睡觉时尽量保持右侧卧位,选用硬床板,全身放松,保持脊柱伸直。不要久站久坐,经常更换体位,避免腰椎負重、搬运重物。佩戴腰围2周~3个月,根据患者病情恢复情况而定,睡觉时取下。戒烟酒,给予富含钙、粗纤维食物。

观察指标:记录两组总有效率、护理满意度评分、护理前后M-JOA评分。

疗效评价标准:①治愈:临床症状完全消失,直腿抬高试验>70°,腰部活动正常;②显效:临床症状明显减轻,偶有活动受限症状;③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总有效率=治愈率+显效率。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9.00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指导组总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两组M-JOA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比较:指导组M-JOA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率较高,病情反复,呈进行性发展时患者有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的可能。所以,早期功能康复训练对加速水肿消退、炎性因子吸收、扩大椎间隙、改善椎体缺血缺氧有积极作用。常规护理对患者进行简单的康复指导,患者的自我护理较差,对康复护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配合度不高,导致护理效率不高。康复护理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帮助患者尽早适应角色的转变,了解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机制、原理、护理方法,消除负面情绪,树立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提高护理配合度。用药护理督促患者合理用药,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体质给予对症治疗药物,保证了药物使用的科学性。尽早开展功能训练可以促进病变部位的新陈代谢,使气血通畅,维持椎体内的压力平衡,减少病变椎体对马尾神经的压迫,减轻腰痛疼痛、活动受限制症状。配合生活康复指导,缩短了患者的康复时间,提高了护理满意度。

本文中指导组总有效率、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优于对照组,且M-JOA评分明显更低。结果显示康复护理指导优化了治疗效果,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值得推广。endprint

猜你喜欢

腰椎间盘突出症护理效果
后路椎间盘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观察
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绝对卧床休息对非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