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慢性乙肝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的方法及疗效

2018-02-23龚晓艳

中国社区医师 2017年26期
关键词:慢性乙肝护理干预糖尿病

龚晓艳

doi:10.3969/j.issn.100T-014x.2017.26.82

摘要 目的:探讨对慢性乙肝合并糖尿病患者护理干预的方法及疗效。方法:收治慢性乙肝合并糖尿病患者50例,按照数字随机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试验组在临床常规治疗的同时,应用系统护理干预。结果:试验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采用临床常规用药治疗慢性乙肝合并糖尿病患者时,加强有效的心理护理、用药指导、血糖监测、饮食护理、感染预防以及出院指导等护理干预,能让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显著提高。

关键词 慢性乙肝;糖尿病;护理干预

慢性乙型肝炎是临床中发生率较高的慢性传染病之一。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人们的生活水平也越来越高,生活方式也在不断改变,进而也导致糖尿病的患病人数越来越多,同时慢性乙肝合并糖尿病的发生率也在不断增加。慢性乙肝为肝细胞受损性疾病,糖尿病为内分泌代谢紊乱性疾病,慢性乙肝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治疗难度大,同时临床治疗时间也比较长。本研究主要分析了对慢性乙肝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的方法及疗效,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

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慢性乙肝合并糖尿病患者50例,全部患者均满足慢性乙肝合并糖尿病的临床诊断标准。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25例。对照组男12例,女13例;年龄22~63岁,平均(44.6±2.5)岁;病程2~13年,平均(6.9±0.7)年。试验组男11例,女14例;年龄23~65岁,平均(44.1±2.3)岁;病程2~14年,平均(7.1±0.41年。两组一般资料的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方法:所有患者均给予抗病毒、降糖以及护肝类药物等临床常规药物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系统的护理干预,内容如下:①心理护理:患者的病程长、治疗复杂,容易出现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因此,应加强护患之间的沟通,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给予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向患者解释疾病的相关知识以及治疗方法,帮助患者正确看待自身疾病,及时给予鼓励和支持,提高治疗的依从性和治愈的信心。②用药指导和血糖监测:在用药治疗期间,定期检查患者的血糖水平,并根据血糖变化合理调整检测频率。临床中在选择药物治疗慢性乙肝合并糖尿病患者时,在对患者肝功能进行有效控制的同时,应让患者的血糖水平保持稳定,因此尽量不选用噻嗪类利尿剂或者心得安等药物;针对重型乙肝合并糖尿病患者,要想让降糖药物对肝功能的刺激减少,应尽可能选择胰岛素注射,不选用磺脲类或者双胍类等降糖药物。③饮食护理:对于慢性乙肝合并糖尿病患者来讲,其饮食应该坚持少吃多餐的原则,应该以维生素、豆制品、新鲜蔬菜以及高蛋白食物为主,同时对甜食、糖果类的摄入量进行严格控制,结合患者的实际需求适当摄取热量。④感染预防:慢性乙肝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体质较差,自身抵抗力不强,因此细菌感染的发生率较高;通过构建温馨、舒适的住院环境,加强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做好床铺及用品的消毒和卫生清洁工作;加强患者个人皮肤的清洁工作,勤修剪指甲等,让细菌感染的发生率有效降低。⑤出院指导:在患者出院时,护理人员应详细告知患者血糖的自我监测方法和胰岛素的注射技巧等;同时应详细告知患者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戒烟戒酒,加强锻炼,有效增强自身体质;除此之外,护理人员还应告知患者定期就医,进行血糖、肝功能等复查。

观察指标: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进行观察、比较。临床疗效判断标准:①显效:治疗后患者的临床体征、症状完全消失,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水平分别为4.4~6.1 mmol/L和4.4~8.0 mmol/L,肝功能恢复正常,乙肝病毒转阴。②有效:治疗后患者的临床体征、症状显著改善,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水平分别为6.1~7.0 mmol/L和8.0~10.0mmol/L,肝功能基本恢复正常,乙肝病毒基本转阴。③无效: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肝功能、血糖值以及乙肝病毒阴转情况没有变化。采用我院自制调查表来对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进行调查,总分100分,患者得分80~100分则为满意,60~79分为一般满意,<60分为不满意。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X2比较,检验水准为α=0.05。

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试验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试验组满意18例,一般满意6例,不满意1例,对护理工作的总满意度96.0%(24/25);对照组中满意15例,一般满意6例,不满意4例,对护理工作的总满意度84.0%(21/25)。试验组对护理工作的总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讨论

在社会经濟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人们的生活质量越来越高,人均寿命也越来越长,慢性乙肝合并糖尿病的患者人数也不断增加。肝脏具有藏血作用,如果患者发生乙肝病毒感染,则会导致血糖代谢出现改变,容易导致糖尿病患者发生血糖不稳的现象;另外糖尿病患者如果血糖控制不理想,也会对其肝功能造成影响,因此慢性乙肝和糖尿病两者是相互影响的。

在慢性乙肝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加强护理干预有助于患者配合治疗,促进康复。本研究表明,实施心理护理,有助于患者保持平稳的心态,更好地配合临床治疗;通过监测患者的血糖变化情况,及时进行用药护理,维持患者的血糖水平稳定,让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有效降低;通过饮食护理,为患者补充足够的营养,让患者机体抵抗力得以有效提升;通过感染预防,让患者的细菌感染发生率有效降低,促进患者康复;加强出院指导,让患者掌握血糖的自我检测方法和胰岛素注射技巧,并定期复查,最终促进患者康复。本研究显示,试验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总之,在临床常规用药治疗慢乙肝合并糖尿病患者时,加强有效的心理护理、用药指导、血糖监测、饮食护理、感染预防以及出院指导等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endprint

猜你喜欢

慢性乙肝护理干预糖尿病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果糖注射液对慢性乙肝合并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影响
老年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关系及护理分析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评价
严重创伤患者的急诊急救护理干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