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学科核心素养在高中物理课程教学中的实施

2018-02-18彭德军

关键词:高中物理教学学科核心素养实施策略

彭德军

【摘要】  伴随新课改的大力执行,高中物理学科的教学开始对学生实施核心素养的培养,核心素养的教学不单单是物理学学习中学生对物理知识、实验能力的相应理解和掌握,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学科素养、问题探索、信息技术、合作精神等综合能力。但是在现有物理教学当中,这些素养的形成还处于被忽略的状态,由此要求教师在新课改以后必须要构建学科教学的新举措,以此与教学的发展形势相符,提升学科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  学科核心素养 高中物理教学 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8)12-076-01

0

结合新课改形势下对高中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标准,可以看出,此标准中规定的各种能力均都会对学生学科探究能力、团队合作意识及社会责任感形成直接性的影响。由此说明,高中教育以往的应试教学现已不在适用于新课改后的教学现状,所以教师在现时期的教学中需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积极的参与课程的设计和实施过程中,使学生可以成为课堂教学的核心。这样才可以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并且在此同时,教师还需在教学中,为学生提升核心素养设计模型,通过模型来分析怎样有效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1.转变教学理念将物理教学变为物理教育

教师需及时的转变自身的教学理念,从物理教学变成物理教育,在此过程中,变化的是教师的教学重点和教学态度。在以往高中物理的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注重的是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由此便让教师的教学主要偏重于学科知识的教学。这样的教学方式对于应试性教学来说是具有较大优势的,能够充分的提高学生对于学科知识点的掌握,同时还可在此基础上提高应试技能,由此在物理学科的考试时获取非常好的成绩。然而,当教学的目的以核心素养为重点的教学中,这种形式的教学便会不合时宜,主要原因是其对学生学科概念的形成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很难从科学的视角思考知识,只单单把是不是可以提升自身的应试能力当作知识掌握评定的标准。然而物理教学变化成物理教育,这不只代表的是教师教学格局获得提升,使教师教学不仅限制在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上,而是思考学生的科学观念思维和实验能力的形成,这样便打破以往教学的局限性,形成全新形式的教学格局。

2.以生活化教学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高中物理学科的教师需充分使用生活化教学法来进行教学,以学生所在生活环境为基础,设置物理问题,使学生和物理问题间的距离更近,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在物理思维有效形成的同时,还需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例如,教师讲解摩擦力的时候,学生在对摩擦力简单了解的前提下,教师可设置学习合作小组,让学生相互合作撑住双手,同学间相互紧抓对方的手指,之后试验一下看是不是可以挣脱。除此之外还可组织学生进行生活化的摩擦实践,如可以让学生用力搓双手,亲身体会滑动式的摩擦力。让学生用手拖书本,在桌上滑动,感受存在的摩擦力。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常态来充分理解和体会摩擦力概念。让学生通过生活化思维分析和观察物理问题,在高中物理教学目标有效落实的前提下,提升学生细心认真观察的能力,强调生活化教学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实效性。

3.教育形态与学术并举

高中物理教学中包含教育和科学双重内容。同样物理知识也有两种形态,即学术和教育形态。学术形态重点呈现的是物理知识表面含义,然而教育形态揭示的是物理知识内在深层含义。例如,在电磁感应知识的教学中,电磁感应的现象、条件和规律等都是学术形态。然而实验方法和假设,多元化统一、科学家的姿态和电磁互变的科学观都属于教育形态。由此在实施物理教学时,教师需把学术和教育这两种形态放在同等位置,辅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探究科学的态度和社会责任感,在此基础上,调动学生物理学习和探索自然的动力,栽培学生认真严谨、实事求是的探索精神和习惯不断反思的创新精神。

4.注重加强学生科学思维的培养

高中物理教学的任务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教师可创设适合的问题情境,通过这种方式开启学生认知思维,充分激发学生求知积极性,使学生可以主动参与教学,强调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例如,在教授时间和时刻两者间的区别,及位移和路程差异的时候,教师可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着手,如从一点到另外一点,乘坐不同的交通工具,所用的时间也会有所不同。以此为话题进行相关问题的讨论和交流,通过企業生产过程中的实际案例来对物理现象进行分析,最大程度的避免使用抽象化的理论来进行分析。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更有效的理解和掌握知识,并且还可以栽培学生理论知识与现实相关联的思维和能力。教师需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并且学生都比较感兴趣的一些问题,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来讲解物理规律和所含有的科学方法,结合相应情境,激发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学习兴趣。为了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可运用丰富的教学方式,例如,问题情境形式的教学,把多媒体、互联网+这些科学技术充分的引进到物理教学中,由此不但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形成了改变,同时也很大程度的促进教学方式的有效创新。

5.结语

总体来说,教师如想在高中物理学科的教学中栽培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便需要防止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采取抽象化的教育,这样会让学生的学习产生迷茫、混乱,在教学中教师需依据学生学习的偏好情况和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来选择生活化的教学题材,由此才可以让学生开展科学探究,不断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 参  考  文  献 ]

[1]陈丽珊,陈海.基于高中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物理教学探究[J].基础教育研究,2016(20):7-8.

[2]黎国胜.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教学思考[J].教育科学论坛,2016(20):68-71.

[3]彭丽明.论对高中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几点思考[J].考试周刊,2018(11):167-167.

猜你喜欢

高中物理教学学科核心素养实施策略
关于核心素养及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思考与疑问
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四个对话视角
高考新政策下高中物理教学高效课堂初探
浅谈小学语文趣味识字教学
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
提升教学智慧 落实核心素养
浅析数学方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体现
多媒体课件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ERP在大型购物中心的应用研究
增强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