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同课异构,让数学课堂更精彩

2018-02-18徐红英

关键词:精彩课堂同课异构小学数学

徐红英

【摘要】  近年来,同课异构的教学方式也逐渐被广大教师接受。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可以运用恰当的方法去指导与启发学生,让学生对学习产生良好的学习兴趣,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一般来说,教师在不同的班级采用的教学方式也不太相同,那么教师可以进行对比与反思,实现优势互补。通过同课异构的教学方法,促进教师不断提高自身教学能力的同时还能让数学课堂变得越来越精彩。此外,还能引导学生在数学课堂上快乐的探究学习,提高自身的学习效率。为此,笔者就近年来的数学教学经验简单分析同课异构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仅供参考。

【关键词】  同课异构 小学数学 精彩课堂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8)12-074-01

0

前言

通常来说,同课异构主要指的是选用同一种教学内容,但是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学条件、教师教学的特点等优化教学设计。同课异构主要是要求教师要精心的研究教材内容,并认真钻研教法与学法,从而各显风采,探讨出具有特色的教学方式。与此同时,它也是提高学生教学能力与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师充分利用同课异构,能够有效的总结教学经验,让数学课堂变得更加精彩。

一、深刻理解教材,更新教育观念

教师在不断的对比与思考中,就能更加深刻的理解教材内容,形成独特的见解。教师全面的把握教材内容有利于更新教学观念,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同时,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也会发现自己存在的不足。此外,教师还可用不同的教学风格与教学理念,并参考其他教师优秀的教学方式改变自己教学存在的不足,逐步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比如说在学习乘法运算这节课的内容时,教师在1班先是通过加法引出了乘法的运算规律让学生接受乘法知识,如4+4+4=12,引出4×3=12或3×4=12.但是在2班教师是通过创设教学情境引出乘法的学习。如用多媒體展示了3颗苹果树,每颗苹果树上有4个苹果,因此一共有4+4+4=12(个)苹果。之后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能否用乘法算式来表达。学生在合作探究中不到一会就能总结出乘法算式,整体的学习效率也比较高。比较两种教学方法,第二种方法学生成为了课堂上的主人,并且在课堂上的参与积极性比较高,教学效果良好。

二、开拓教师视野,学习先进教学方法

为了能让每一节数学课都变得精彩,教师还需要精心的做好课前准备工作,认真的选择适合学生学习的方法。教师要用丰富的教学手段去吸引学生,让学生时刻关注课堂。这样一来,教师通过互相听课就能了解并学习到更多的教学方法,促进教师不断开阔视野,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比如说在学习“长颈鹿和小鸟”这节课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创设这样的教学情境:“26只小鸟来到长颈鹿叔叔的客栈中,每间房间可以住4只小鸟,那么需要多少间房间刚好注满?”在1班的教学中,教师给学生提出这个问题之后就让学生分组探究学习,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最终学生能想到4+4+4+4+4+4=26只,一共需要6间房间或者是26÷4=6间房间;而在2班,教师则同样给学生提出一样的问题,但是却让学生独立思考,让学生学会自主探究,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认识与思路。通过对比可发现,1班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整体的学习效果更好,且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更好;2班的学生在自主思考中,整个课堂气氛不活跃,部分学生没有思路与灵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

三、求同存异、异中求同,引导学生辩证思考

事实上,同课异构代表的是不同的教师在同一个教学内容处理的方式不同,且教学方法也不同,那么最终的教学效果也是各不相同的。这很容易让我们想起“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有不同。”的教学情境。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并在教学过程中体现自己独特的个人魅力,最终达到教学资源共享与互补的作用。比如说在教学“圆的认识”这这几科的内容时,教师要做到求同存异、异中求同。在课堂上大部分教师都是在观察与操作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发现问题与提出问题的能力,在传统的教学环节中体现的内容基本上大同小异。但是想要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还应该从多个角度去思考,并处理好教学的细节问题,尽可能的从时机到学生的生成性资源的处理与问题有效性的安排上体现出明显的不同。比如说教师可以让学生提问题,并分小组思考探究问题,最终对圆的专业知识有深刻的认识,促进学生学会辩证的思考问题。

结束语

总之,同课异构对于开阔教师的事业,促进教师学习与了解更多的教学手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教师在同课异构的教学中要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除此之外,教师还要认真的钻研教材内容,并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数学课堂氛围,为构建精彩的数学课堂奠定良好的基础。

[ 参  考  文  献 ]

[1]徐凤英. 基于同课异构的小学数学教学体会[J]. 中外交流, 2017(39).

[2]康秀仪. 用“同课异构”促小学数学教师专业成长[J].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6(2):160-160.

[3]亮. 论小学数学“同课异构”教研的重要途径[J]. 新课程(小学), 2016(4).

[4]张玉珍. 小学数学“同课异构”给我的思考[J]. 新课程(小学), 2014(1):52-52.

猜你喜欢

精彩课堂同课异构小学数学
精彩,不只在课堂
打造数学精彩课堂,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问题式教学, 串起化学课堂的精彩
基于多元与开放的同课异构教研模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初中政治教学中的导学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