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移动互联环境和高职 “综合英语” 教学

2018-02-16范春霞许玉梅

文教资料 2018年33期
关键词:综合英语信息化教学高职教育

范春霞 许玉梅

摘    要: 本文依据《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中对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提出的具体要求,结合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对现阶段高职“综合英语”课程教学改革进行了分析和探索,提出了“综合英语”应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利用移动互联环境,借助信息化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参与教学全过程,学会英语自主学习。

关键词: 信息化教学    “综合英语”    教学改革    高职教育

一、“综合英语”课程

综合英语课程是高校英语专业学生最重要的课程之一,是一门教授英语专业学生专业基础知识、综合技能的课程,主要目的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1](1)。高职院校的英语学习更是突出语言的应用能力,如听说能力。任课教师要充分发掘利用每一个机会让学生学习语言、运用语言,实现学习语言的最终目标——与外界实现有效沟通。

二、学情分析

1.学生。

我院(江海职业技术学院)“综合英语”课程面向英语专业学生,学生普遍具有以下特点:(1)虽然经过初中、高中、中职阶段的英语学习,具备一定的听说读写技能,但英语基础普遍薄弱;(2)对英语缺乏浓厚的兴趣,相当部分学生甚至流露出畏难、厌倦情绪,英语课上要么沉默寡言,要么干脆用中文作答;(3)尚未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课前不预习,课后不复习,课堂上不专注,不主动做笔记,几乎不主动提问题等;(4)由于基础差、学习方法不当等原因,“综合英语”课程课上听不懂老师的英文授课,期末考试成绩很低,不好好复习,几乎很难通过,让不少学生难以体验到成就感,因而自信心更加不足;(5)更多借助智能手机通过QQ或微信等网络社交平台与外界联系和交流。

2.教师。

同时,在课堂上,相当比例的教师多数情况下采用以知识传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方法,没能充分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不善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参与课程教学中。教师们长期面对没有学习兴趣的学生,普遍感觉教学动力不足,加之教学任务繁重,“综合英语”教学改革意识不强,改革动力不足。

3.教材。

使用的教材中,面向本科生的教材占了相当大的比例,而且只有纸质书本和配套教学资料PPT,大段大段的复杂文字资料对高职学生来说偏难,可以起辅助理解的图片和音像资料不足。教学材料里面的部分内容相對于快速发展的时代来说,已显陈旧,因此这类教材缺乏足够的吸引力。

4.环境。

以笔者任教的学校(江海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校园无线网络几乎全覆盖,每栋建筑物——宿舍、教学楼、图书馆等都有WiFi,而且信号比较稳定,学生人人持有一部智能手机,只需凭学号和所给的初始密码就能轻松连上网络,方便快速地登录相关平台,完成相关操作,或者打开网页,疑难问题能初步获得解答。而且很多教学资料是教师事先上传到网络教学平台,或社交平台的,学生能方便地查看到。

笔者对照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Z][2](2),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Z][1](2)这两份指导性、纲领性文献,认为以上种种迹象表明高职“综合英语”课程教学需要改革,才能适应新时代下高职学生的需求与发展。

三、教改建议及采取的措施

1.应“以学生为中心”。

以学生为中心就是指在课堂教学中,以提高学生素质为目的,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中心,在教师引导、帮助下创造性地、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高职“综合英语”教学需要从“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转换到“以学生为中心”的新型教学模式。

改变学生在教学中的作用和地位,由被动学习者转变为课程的学习主体,从而更积极地参与到课程教学中。笔者不再光顾着向学生传授语言知识点,而是想尽办法让学生积极行动起来。让学生登录网络教学平台,如超星学习通,进入“综合英语”课程,在“资料”栏目下预习教师上传的材料,遇到不懂的可反复阅读文字资料,听相关音频,或播放相关视频,反复学习,请教同学或请教老师,直至弄懂;有疑问的可以在线随时提问,请同学或教师作答;遇到话题讨论类教学项目,各小组内部课前先划分任务,各司其职:或者搜集更多小组材料,或者整理归纳材料,或者做PPT,或者做小组发言代表,最终在英语课堂上陈述小组观点。这样学生在参与中学习知识,交流心得,提高英语应用能力。

2.改变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由课程主体变成课程主导。

教师应该是学生的引导者、促进者,而不仅仅是知识的传输者。教师必须尽快实现角色的转变,帮助学生增强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意识,引导学生尽可能创造条件运用所学知识打磨英语技能。

教师在设计各种教学任务时,除了备教材,还要“备”学生: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分析学生群体的兴趣、喜好,把握他们的性格特征,从而更好地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英语学习中。

如笔者为了避免在课堂上“一言堂”,改变学生只安静听课、认真做笔记的教学现状,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课程学习中,达到英语学习的最终目的——学会表达,实现与外界有效沟通,将所任教班级英语1601班共35人本着自愿的原则,组成6个学习小组,在每个单元开始前先将学习任务和相关资料上传至网络平台超星学习通,学生可以提前随时随地进入平台学习,完成相应任务。教师也能在平台上查看学生的学习情况,并给予相应的指导。在话题讨论这一环节,根据话题,各小组内部根据各自特长分工,或搜集资料,或写文稿,或做PPT,或作小组发言人在课堂上作presentation,对讨论主题发表本小组意见,其他小组打分,向发言人提出问题(发言人回答问题,或请本小组其他成员代答复),并做出简短评价。教师也打分,并做总结性发言,肯定长处,指出不足。

其他学生还有补充的可进入网络学习平台超星学习通主体讨论栏,或者在班级QQ群、班级微信里发表观点。

这样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这门课的学习,实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

3.增加、补充教学材料。

由一本书加一块黑板变成课本+黑板+补充的视频、音频、网上最新的相关文字资料、自己制作的PPT等。为了语言教学能紧跟时代的发展,教师必须在同一主题下搜集最新的内容,可以是文字材料,可以是音频,也可以是视频,以作为教学的补充,可以上传到网络上,通过超星学习通平台,或者班级QQ,也可以是微信平台,供学生反复学习,慢慢消化,不断练习。

4.教学手段的革新:借助网络实现教学信息化。

课堂上,教师可以采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如:多媒体教学设备、幻灯片、图片、音、视频等的展示,使学生清晰明了地学习,这样能更好地吸引学生,激发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教师也可以通过信息化手段,如班级QQ群,或微信群就某一主题展开讨论,或上传预习或复习材料,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并分享学习成果,交流心得体会。教师在集体讨论和个别交流中发现他们的兴趣点,了解学生的疑惑、难点,从有重点有层次地教学。

高校教师要充分利用网络,合理利用智能手机,如课堂教学前签到,只需1分钟,全班可签到完毕,比传统的签到节约3分钟。收发作业,教师将作业布置在教学平台上,学生在线完成作业并提交,教师在线批阅并逐一反馈作业,这样节约时间、节约纸张,与学生进行线上交流,并及时反馈学习效果。

四、移动互联式教学存在的问题

笔者利用移动互联环境开展“综合英语”课程教学遇到了如下问题:

1.教师的工作量大:认真备课,对教学内容有很娴熟的把控,加上因为多数情况下沒有现成的、合适的教学材料,需教师自己搜集、处理大量教学资料;课堂上组织教学,能进退自如;课余除批改作业外,还及时关注学生的线上学习,以便及时反馈、跟踪、观察、指导、评价,工作量、工作强度可想而知。

2.学生注意力不容易集中,电子设备对课程教学有一定的干扰作用。如学生会轻易地从教学app切换到其他界面,打开社交软件,打游戏,或者看视频,或查阅推送的消息,有时查看快递物流等。

3.不稳定的网络信号影响课堂进度,影响乃至中断师生的线上交流,对教学顺利开展有一定的阻碍。

相信以上问题在今后逐步推进的“综合英语”课程教学改革中能得到重视,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参考文献:

[1]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Z].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2]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Z].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黄光芬.高职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问题与对策[J].外国语文,2010(02):130-133.

[4]张庆宗.外语学与教的心理学原理[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

猜你喜欢

综合英语信息化教学高职教育
信息化教学学生学习效果评价体系的构建
浅析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信息化教学课程改革研究
基于PBL的高职综合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教育信息化与高职《综合英语》的深度融合探究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厌学现象及应对措施
论高职生未来职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