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翻转课堂与民间舞的融合

2018-02-16沈影红

文教资料 2018年33期
关键词:学科融合翻转课堂

沈影红

摘    要: 艺术学校跨学科的教学融合是一种全新的探索,它将推动学科间的共建,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文化修养,为培养复合型的艺术人才服务。本文分析了中职学校文化与专业教学的现状,提出了以语文与蒙古族民间舞融合教学为试点的策略和措施,分享了教学成果,并对课堂实践进行了反思。

关键词: 翻转课堂    学科融合    “马背文化”

一、研究的指导思想

我国在习近平思想的引领下,开启了新时代新篇章。在新形势下,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文件指出: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职业院校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适应社会需求和就业需求的创新性人才。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和技术技能人才成长成才需要,以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为核心,加强思想道德、人文素养教育和技术技能培养,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上述文件精神均把增强学生的职业技能和提升综合素养放在职业教育的重要位置。

根据教改的精神结合学校建设进行创新性教学实践,是全校师生的迫切需求。我校是广州市唯一一所全国重点综合性艺术专业中专学校,创办于1973年,坚持以德育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学为中心,面向全国,大力培养中等专业艺术人才。2006年学校获教育部“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教育资源建设的研究示范》学校的称号。“改革创新,追求卓越”是艺术学校发展的源泉,我校毕业生多从事表演、媒体、艺术教育、文创、文旅等工作,市场的需求大,复合型的艺术人才很受欢迎。

二、现状分析

教学现状是:学科分离,有效性低,各个学科各教各的,教师很少交流,更没有跨学科之间的教研。部分学生对文化课不感兴趣,没有学习动力,认为学好专业就行了。文化课和专业课关联性不强,不能形成互动,导致部分学生文化底子薄弱,编写、策划能力弱,限制了他们的发展空间。比如学表演的学生在饰演某角色的时候,由于平时看书少,难以深入理解剧本,导致不能把人物的典型性格表现出来。又如一些毕业生参加工作后,只能做台前的工作,需要兼顾文字策划时却难以胜任,错失许多好的机会。举个例子,有一位学生形象好、语音纯正,被市电视台选中参加实习,准备培养为新闻栏目主持人,可在试播中多次读错字,不能录用,甚为可惜。如果平时足够重视文化课的学习,打好文化基础,对于他们今后的职业发展一定如虎添翼。

三、教学研究的策略和措施

(一)研究的目标

要改变现状,必须探索一条新路,希望受到学生的欢迎,激发他们对文化课学习的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从源头上解决学科分离、学生文化基础薄弱的问题。要把割裂的课程聚焦起来,软化学科边界,加强学科间的联系,打破分科主义,进行课程重构,使知识体系整体化而非碎片化。课程体系改革可以互相成就,既能引领师资专业的发展,又能优化教学过程,给学生愉快的学习体验,最终促进学校的发展,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竞争力。

(二)研究的内容

探索运用信息化技术,以语文和民族民间舞教学为试点,研究跨学科融合,建立师生、课内外、学科间的联系,资源共享,丰厚学生的文化底蕴,全面提升学生的文化素质,拓展他们的职业发展空间,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复合型艺术人才服务。

(三)教学实践的条件

首先要建立合作团队。我有较深的教学经验,长期进行教学实践与理论研究,需要一位舞蹈骨干老师、一位信息技术实验师共同完成这次教学实践。

其次,要有信息化教学平台。以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我们共同探讨创新课程,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接通语文和蒙古族舞的關联点,让老师和学生进行角色转换,使学生成为学习主体,开展探究式的自主学习。这样就解决了文化与专业学习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四、实践的过程

(一)制订教学方案

两个学科的老师及信息技术员进行深度交流,分析学科特点和学校现有信息平台可提供的帮助,针对目前学生学习急需解决的问题,跨学科进行教研。查找国内外有关职业教育的文献和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结合我校特色,选取合适时机和课程,实施教学方案。两个科目的教学相对独立又互为关联,语文课程中有关蒙古族文化的知识可以传送到蒙古族民间舞的课堂,使蒙古族舞的知识前置。民族文化知识的沉淀能促进舞蹈的学习,舞蹈课的视频同样可以传送到语文课堂,用文字的形式进行点评欣赏,促进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水平的提高。

(二)实施方法

研究语文与蒙古族民间舞的融合教学,我们设计运用翻转课堂的模式,选择关联点多的课程进行实践研究。运用信息技术打破时空与学科之间的限制,使用教学技术平台,让每一位老师都拥有独属于自己的教学空间,老师可以在手机端或电脑端随时随地把自己制作的微课、导学案、预学案上传给自己班里的学生,学生通过手机或PC端可以学习老师推送的学习资源,并完成在线或线下作业上交给老师,同时把自主学习中的问题提交并与同学讨论。学科之间可以互相传递信息,使教学更有针对性。

在语文教学上,以任务驱动法、讨论法、自主学习法让学生自主探究,先找出课文与蒙古族民间舞学习相关联的内容。比如学习有关民族文化的课程时,先布置任务让学生查找蒙古族的风土人情、生活习俗、服饰特点、歌舞风格等民族特色的有关资料,使之对蒙古族的文化有更多的了解。蒙古民族是典型的“马背民族”,在草原上生活,养成粗犷、豪迈的性格。在生产劳动中,他们形成自己的民族信仰和宗教特色。

到学生上蒙古族舞课的时候,舞蹈老师从学校资源库调取语文课有关蒙古族“马背文化”的资料,进行共享。由于有了文化的沉淀,学生迅速理解舞蹈的内涵。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蒙古族民间舞蹈动作体现“圆形、圆线、圆韵”的东方神韵和主体精神。舞蹈老师首先讲解蒙古族民间舞的特点及呼吸、形体、动作的关系,然后播放《木马舞》视频。当学生对蒙古族舞有比较深的认识后,老师才开始进行舞蹈基本功的训练。硬肩硬腕、瞬间静止的形态,呼吸引领胸背屈伸,线条优美的动作,自由放松的境界等舞蹈特点,学生掌握得很好。复习时,学生把舞蹈的韵味、张力、意境、美学特点都较好地表现出来了。

到了下次语文复习课,可以展示学生的蒙古族舞课程学习视频,让学生分析点评,两个学科互为促进,共同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可以通过设计问答环节加深学生对蒙古族文化的理解。师:蒙古族民间舞肩部动作表现形态的文化特征是什么?学生甲:它是模仿鸟兽的动作,展示力量和自信,蒙古族是一个自由奔放的民族。师:为什么说“圆”是蒙古族舞的神韵?学生乙:蒙古族主要聚居在我国北部,是游牧民族,从事游牧和狩猎活动。他们的生活和劳动都离不开马和辽阔的草原。蒙古族民间舞蹈具有草原文化的特点,它在情感、形态、呼吸、动作中体现了“圆形、圆线、圆韵”的东方思维观念。

五、成果分享与反思

(一)教学实践的特色

1.抓住学生的特点进行跨学科教研,以创新的教学理念,融合语文与蒙古族舞的教学,设计具有艺术特色的精品课程。

2.两个学科的教学既相对独立又互相关联,语文课堂的部分内容可以是舞蹈学科教学的知识前置,舞蹈学科的教学内容能促进学生的语文学习,提高文化素质。

3.运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重建学习流程,让学生开展探究式自主学习,加强互动与交流。两个学科互相融合,形成闭环。

(二)成果与推广

能形成多种教学成果,制作成微课、课堂实录、撰写论文、参加比赛、策划主题晚会、开办讲座等。两个学科的教学实践取得的成效,也能影响其他学科的融合,比如语文和戏剧表演课、语文和台词课的融合等,可以向本校艺术生及其他学校艺术生、各艺术培训机构推广。

参考文献:

[1]王景志.中国蒙古族舞蹈艺术论[M].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9.

[2]文华.论蒙古族舞蹈民族文化意蕴[J].黑龙江民族丛论,2006(3).

[3]张金磊.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关键因素探析[J].中国远程教育,2013(10):59-64.

[4]卢强.翻转课堂的冷思考:实证与反思[J].中化教育研究,2013(8):92-97.

[5]陈子超,蒋家傅.高校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探究与实践[J].现代教育技术,2004(12).

[6]孙少平.浅谈以“问题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J].职业,2011,13(5):37-38.

猜你喜欢

学科融合翻转课堂
信息技术让小学数学教学丰富多彩
基于项目的中学学科知识融合路径探析
网络空间安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与途径探索
基于翻转课堂的高职英语口语教学研究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