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议高中数学教学对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培养的策略

2018-02-16龚海卫

文理导航 2018年35期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培养策略

龚海卫

【摘 要】在高中数学教学工作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新课程提出的要求。其中,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在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同时,还能有效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这就需要教师在注重学生基础知识和技能训练的同时,还要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基于此,本文主要就对现阶段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重要性以及培养措施进行分析。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发散性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数学这门课程作为高中阶段的重要学科,需要教师注重该课程教学。结合现阶段新课程所提出的要求可知,教师在数学教学工作中,要不断發展学生发散性思维,以此能够更好地培养其创新能力。

一、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重要性

所谓的发散性思维就是站在多个方向和角度对相关问题进行想象,进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对于高中生而言,其在课程学习上都有积累相关的经验。因而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培养,有利于其在数学知识学习中站在不同方面看待问题,并解决此问题,进而提高其学习效果。对此,作为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能够充分认识到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重要性,结合实际教学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来进行。

二、关于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具体策略

(一)在思考问题的角度上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

在数学教学工作中,要想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则需要教师注重对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引导。因发散性思维需要立足在不同方向、不同角度以及不同途径去设想,进而解决问题。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从逆向方式进行思考。比如:在给学生讲解函数的单调性知识时,教师可让学生利用函数单调性的可逆性进行解题。如:定义在(-1,1)上的奇函数f(x)为减函数,且f(1-a)+f(1-a2)<0,求a的取值范围。在解这个题目过程中,应用奇函数和减函数定义的可逆性则会比较简单。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对此问题进行思考时,要不断强调逆向思考。这样则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学生在数学知识学习中的逆向思维。

(二)在多种形式训练中,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

结合实际能够发现,一些教师在数学教学中,经常忽视对课本例题的挖掘。这种情况出现的主要原因就是其认为课本中的例题较为简单,对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不具有作用。但是事实上,课本中的相关例题都是具有代表性的问题,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因而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能够充分利用课本资源,立足于不同的角度来挖掘数学题目,以此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作为高中数学教师,其在课堂教学中要能够根据学生学习具体情况以及教学内容,合理应用多种方式,即一题多问、一题多解以及一题多变等,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如:对学生进行一题多变训练中,教师则需要根据学生思维的特征以及现有教材所带有的深度,来设计出相应的课题。在此过程中,教师可通过教材例题变式教学。具体来说就是将例题中的条件进行调整和改变,以此能够将原先的题目转换为新的题型。当教师给学生提出具体的问题,即:已知B、C是两个固定点,|BC|=6,且△ABC的周长等于16,求顶点A的轨迹方程。针对此题目,教师则可将其进行不同形式的变式,具体有以下三个:一是,已知B(-3,0)、C(3,0),且|AC|、|BC|、|AB|成等差数列,求点A的轨迹方程;二是,在△ABC中,B(-3,0)、C(3,0),且sinB-sinC=2sinA,求顶点A的轨迹方程;三是,在△ABC中,B(-3,0)、C(3,0),且AB、AC的斜率之积为1,求顶点A的轨迹方程。通过这种例题的变式教学,不仅能够调动学生学习这节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还有利于启发学生思维,进而提高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借助多媒体,促进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

为了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发散性思维,教师需要注重自身的教学方式,可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利用,开展数学教学。

1.借助多媒体引导学生进行多向思维

对于多向思维,其在发散性思维形式上较为典型。主要是在问题中能够从多个角度和方向进行思考。因多向思维是在形象思维的基础上进行的,因而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可借助多媒体促进学生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不断转换,进而帮助其在解决问题中,能够在多个角度上进行分析。

2.借助多媒体引导学生逆向思维

所谓的逆向思维,就是将学生已经具备的思路以反向形式进行思考,以此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摆脱原先的定向思维,产生新的想法。而多媒体的运用,能够让学生借助声音和图像等手段,激发其形象思维,进而扩展想象空间,促使其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对问题产生新的直觉判断。

结语

综上所述,发散性思维属于多向且求异的思维形式,有利于学生在数学知识学习中提高对问题的分析能力和解决能力。因此,作为高中数学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在这方面能力的培养,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学习实际情况以及具体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式进行。在选择教学方式上,教师可根据上述内容选择,如:借助多媒体,促进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等方式。经过实践证明,这些方式的应用,显著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和数学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杜明.高二学生数学发散性思维的现状调查及相关性研究[D].西南大学,2016

[2]王亚文.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6

[3]水莉莉,周霞.高中生数学发散思维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J].科教导刊(下旬),2015(05):140-141+169

[4]黎雪珍.浅淡初中数学发散思维培养[J].赤子(上中旬),2016(18):261

猜你喜欢

高中数学教学培养策略
探讨高中数学教学中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作用与反思
关于高中数学学科案例教学法的探讨
解析情景教学对高中数学教学的积极影响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中应用算法教学的研究
高中数学任务型教学模式下分层教学的应用
浅议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