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深方益远

2018-02-13朱慧敏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2018年11期
关键词:英法联军耻辱侵略者

朱慧敏

《圆明园的毁灭》是一篇传统课文,数不胜数的经典实录中,基本不离“赞叹、惋惜、仇恨”三个词——赞叹惊世之美、惋惜毁灭之痛、仇恨侵略者之卑劣。初次教本文,我赞叹依旧,惋惜未变,仇恨却只有更甚——究竟是怎样的劫掠,将圆明园摧残至此?

在翻阅了大量相关资料后,我发现了一些不同的声音:人生地不熟的侵略者进入圆明园时,为什么能畅通无阻?西洋园的石制建筑不惧火烧,为什么至今所剩无几?大片的山形水系本可以保持原貌,为什么后来面目全非?

中国传统文化里,一直以儒家思想为正宗。从“人之初,性本善”“正邪不两立”“是非分明”等可以看出,我们的价值观倾向于两极,非黑即白,非善即恶,极少有中间地带,所以在灾难既成事实后,很自然地把这笔账算在始作俑者头上——英法联军。但事实上,人性的复杂远超想象,决定最终行为的往往不是对错,而是利益。英法联军是罪魁祸首,但将圆明园毁得彻底的,决不仅仅是那把烧了三天三夜的火。

疑惑解开了,却没有想象中的轻松。我深陷在眼前不断闪现的文字和画面里:1860年,清政府虐待英军俘虏,遭到对方报复——火烧圆明园;1900年,社会上的不良分子进入园内滥伐,大料卖作木材,树枝、树根全被烧成木炭;辛亥革命后,军阀闯入圆明园,从地砖、墙砖、屋瓦、石条到地下的木桩、铜管道等,全搜罗干净运走……圆明园一次又一次被毁,劫掠者中竟然不乏我们的同胞!

还事件以原貌是对历史最好的尊重,我希望学生今后提起圆明园时,想到的不仅是赞叹、惋惜和仇恨,还应该有分析、自省和反思——现实情况下,后者可能比前者更有意义。

再教《圆明园的毁灭》,我除开坚守初次执教比较好的方面外,对教学内容进行了适度调整,立足课文,另外选择了《哭泣的圆明园》和《圆明园被毁不止一次》两文作为补充阅读材料。

第一篇是散文,情感充沛,行文绵密,摘录一段:

想不到的是西洋楼遗址这儿,竟也有这许多的人!一群系着红领巾的孩子尖叫着互掷着石子,一群看来是高中生或是中专生的少男少女咬着冰棍儿,在海宴堂遗址前高声唱着“对面的女孩走过来”;几位看上去似干部样的人笑眯眯地摆好阵势,在镌刻着“圆明园”字样的大理石碑前照相,那捧着相机的说:“笑!笑啊!”这群人就腆着发福的肚皮蠢蠢地笑了。

第二篇是资料整理,分块列出了与圆明园毁灭相关的原因,除了侵略者外,国内上到皇帝政府、下到平民百姓都有牵扯。摘录感触最深的一段:

1860年英国人的大火并未把圆明园夷为平地,许多建筑还算完整。园内珍贵花木仍在,假山园林仍在,山形水系仍在,园墙仍在,仍为皇家禁园。1870年,一位德国人拍的西洋楼景区12幅照片显示“虽惨遭破坏,依然楚楚动人”。1895年,康有为游圆明园时,看到“虽蔓草断砾,荒凉满目,而福山寿海,尚有无数亭殿,有白头官监守之,竟日仅能游其一角”。

两文近七千字,我梳理后将相似的内容合并,去掉多余的细节描述,简化了可能造成理解障碍的专业术语。

课堂实践证明,教学内容的适度调整,利于学生对课文的深入理解,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部分实录如下:

师:对于圆明园的毁灭,你的新思考是什么?请同学们畅所欲言。下面先针对《哭泣的圆明园》,发表看法。

生1:请大家看到三、七自然段(朗读略),这两段形成强烈的对比,面对圆明园的断壁残垣,这些游人拍照嬉笑,没有一点儿伤心难过,我感觉他们已经忘记了这段耻辱的历史,很痛心。

师:嗯,你看到了对比,很好的阅读方法。

生2:我想进行一點补充,站在废墟面前还能笑得如此开心,血性呢?耻辱呢?我觉得圆明园不仅是被烧毁了,更是从中国人的心上抹去了!

师:从心上抹去?好!你的表达与作者如泣如诉的文字,相映生辉。

生3:我还想补充。请看第五自然段,游客们来拍照留念也就罢了,还有一些人以圆明园的废墟为生,卖门票,拉人力车,没觉得这是耻辱,是灾难,真是冷漠、麻木。

师:大家说得都不错,那么,你们的思考与圆明园毁灭的原因有什么联系呢?

生:我想,圆明园被毁,可能与中国老百姓的麻木不仁有关。

师:这么美丽的圆明园,万园之园,中国百姓为什么不关心呢?这个问题可以留到课外研究,大家可以查资料,再讨论。下面,请一个同学来总结刚才的发言。

生:读了《哭泣的圆明园》这篇文章,我知道了,有些人把废墟当作景点游览,有些人靠废墟吃饭,他们根本没有记住这前车之鉴,也不觉得耻辱,我很愤怒。

师:是啊,这样一段惨痛的历史,并不是记在所有人的心上。那么,读了《圆明园被毁不止一次》,你又有哪些新的思考呢?

生1:我学完《圆明园的毁灭》后,以为所有责任都在侵略者身上,可是读了这篇文章,发现我们自己也有错,比如:“原来,当时整个北京城一片混乱、盗贼四起、民不聊生,一些社会上的不良分子趁着圆明园没人管理,进入园内滥伐……”这些不良分子,就是中国人自己。

生2:我想补充一点。这几句:“走马灯般更迭的军阀,都把圆明园作为取之不尽的建筑材料场……1929年,张学良为其父建陵园,所用的石料不少就出自圆明园。”圆明园内的古树被砍光了,石头也被拉完了,被破坏得真彻底。

师:你们看,有百姓中的不良分子,有当权的军阀,谁都想捞点便宜。

生3:我觉得皇帝也有错:“咸丰皇帝扔下圆明园,一溜烟逃到承德避暑山庄,却忘了那些人质。短短25天里,17人在天牢中被折磨致死,3人被杀……”咸丰不但昏庸,而且残忍,折磨死许多外交官,激怒了英法两国,才会有后来的火烧圆明园。

师:看,上至皇帝,下到百姓,都有责任,大家读得很仔细啊。

……

师:课文只是给了我们一个面,我们今天读了选文,认识就更全面了。此时此刻,对于圆明园毁灭的原因,在原来课文的基础上,你有哪些新的思考?

生:以前,我认为圆明园完全是英法联军毁的。读了这两篇文章后,我认为圆明园不仅是毁在侵略者手里,也有中国人自己的原因。我们不能只骂别人,也要反省自己。

师:说得好,但是要牢记,无论中国人做过多么不当的行为,英法联军毕竟是罪魁祸首,是不可原谅的。

师:以后面对类似的历史问题,我们应该怎样认识和对待?

生1:要多方面地搜集资料,既要看到别人的错误,也要反省自己的行为。

生2:要客观地看问题,要看事实,不能主观地只凭感情对待历史问题。

师:一个“反省”,一个“客观”,我想已经足够。今天的讨论虽然结束了,但思考不会停止,课后大家可以查找更多的资料,进行更深入的交流。

再教《圆明园的毁灭》一文,我感触颇深。许多课文看似简单,实则蕴藏着巨大的教育开发价值。思深方益远,为师者只有细读深想,特别是想清楚,想透彻,才能教得好。

(作者单位:宜昌市西陵区学院街小学)

猜你喜欢

英法联军耻辱侵略者
Nanjing Confucius Temple
My Trip
英法联军侵华之役“通州八里桥之战”探析
英法联军为何没烧紫禁城
英法联军为何没烧紫禁城
真正的耻辱
不弯腰的习俗
乌龙翻译的耻辱和光荣
“乌龟壳”遭受“灭顶之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