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牛巴氏杆菌病的不同类型及诊治

2018-02-13姜延骞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18年9期
关键词:卧地患牛牛群

姜延骞

(黑龙江省逊克县宝山乡畜牧站,黑龙江 逊克 164499)

临床生产中通常将牛巴氏杆菌病称为牛出血性败血症,简称牛出败,病原主要是多杀性巴氏杆菌,溶血性巴氏杆菌也有引起牛患病的可能,牛出败在临床中属于急性的传染性疾病。实际生产中通常呈现出散发的流行状态,致病菌可以在病牛全身各组织、体液、分泌物及排泄物中广泛的存在,传播途径主要就是消化道和呼吸道。如果饲养环境处于寒冷、闷热、潮湿、拥挤、通风不良的状态,或是牛群经历疲劳运输、饲料突变、营养缺乏情况,都会引发牛出败。所以必须采取及时有效的防治手段,减少饲养者的经济损失。

1 流行情况

牛巴氏杆菌主要的侵害对象就是野生反刍动物,除此之外就是牛感染的情况最多,各种年龄的牛都可以发生,其中以水牛的易感性相对的更高些;牛出败的传染源主要是病畜和带菌动物,其中以带菌动物的传染性最强,包括健康带菌和病愈后带菌两种情况。牛巴氏杆菌病可通过直接接触和间接接触。传播以春秋的放牧时间发生较多,且呈散发状态,有时也见地方性流行。热带地区发病比温带地区多,如果遇到天气变化、牛群受凉,或将牛群进行赶运、运输后较容易出现散发病例,也可能造成较大范围的流行;病毒和霉形体引起的原发感染,会造成牛只继发感染巴氏杆菌病。

2 患病表现

患病牛可见其眼结膜充血、出血,呼吸困难和心跳加快,且明显运动失调;病死牛的肛门和鼻口均可见少量的出血。如果病程持续的时间稍长,病牛会在数小时至2d内发生死亡。患牛高热,反刍停止,流涎,流泪,并可见黏液性鼻液流出,咳嗽,呼吸困难,卧地不起,最后死亡。牛巴氏杆菌病的潜伏期为1~7d,以在2~5d居多,感染早期,病牛的体温可高达40~42℃,并表现离群垂头站立或卧地不起,被毛粗乱,鼻镜干燥,食欲减退甚至废绝。根据患牛的临床症状,可分为败血型、水肿型和肺炎型。

(1)败血型患牛体温常升高至41~42℃,可见精神萎顿、食欲不振、心跳加快,通常在未查清发病原因前死亡。

(2)肺炎型患牛主要是体温升高,出现胸膜肺炎的症状,明显可见病牛呼吸困难,伴有咳嗽,患牛鼻孔流有黏液脓性的鼻液,病情严重的患牛有明显的呼吸障碍,呈现头颈前伸且张口呼吸,肺炎型患牛的病程较长,通常会超过1周。

(3)水肿型患牛表现体温升高、不吃食、不反刍等症状,但是最明显的患病表现是头颈、咽喉等部位出现比较明显的炎性水肿,且会蔓延至前胸、舌及周围组织,患牛长时间的卧地不起,出现呼吸系统障碍,出现窒息而导致患牛死亡。

3 外观检查与剖检

专业技术人员对患牛外观检查后可发现,病牛死亡后瘤胃会立刻呈现膨胀的状态,有的患牛口鼻会有大量液体流出,液体呈现污浊样,患牛肛门的直肠外翻且有淤血现象,如果患病牛是母牛,其外阴部、乳头呈现黑红色。对病死牛进行剖检可见,胸腹腔内空肠黏膜的出血情况非常严重,肠内有黑绿色的水粥样内容物。肠系膜淋巴结肿胀,切面外翻并有出血,呈灰黑色,切面处可见大量的液体。肝脏边缘出现斑点,呈现雪花样,切面外翻。真胃黏膜出血,肾脏充血并淤血。脾脏肿大,边缘可见颗粒状的出血点。肺脏出血且边缘也有出血点,呈气肿。

4 防治措施

可以给患牛灌服EM原露液20mL,1次/d,另外可要配合饮用口服补液盐以及奶粉。如果患牛程稍长且病情严重,可以采用0.9%生理盐水500mL、青霉素160万IU10~15支、地塞米松20mg;25%葡萄糖500mL、VC2g、10%安钠咖2g;5%碳酸氢钠 500~1000 mL;10%浓盐水 300~500mL,静脉注射,2次/d,治疗效果可观。如果患牛的症状较轻,以用青霉素160万IU10~15支、链霉素100万IU10支、10%安钠咖2g,肌肉注射2次/d。患牛如果表现心律过快,可以采用去乙酰毛花苷注射液4mg,肌注1次/d;咽喉出现水肿的患牛采用速尿注射液,按1 mg/kg的肌肉注射,1次/d。

猜你喜欢

卧地患牛牛群
牛昏睡嗜血杆菌病与疥螨病混合感染的诊治
牛产后卧地不起的治疗
中西医治疗牛产后卧地不起
时间域激发极化法在内蒙古小牛群铜多金属矿的应用
与牛共眠
救治奶牛卧地不起症的一般步骤
中西医治疗牛产后卧地不起
牛瓣胃阻塞的中兽医疗法
奶牛卧地不起的病例报告
牛前胃弛缓的诊断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