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活血化瘀、温肾散寒治疗间质性膀胱炎验案2则

2018-02-13于思明张德欣刘艺涵陈瑞艳

江苏中医药 2018年10期
关键词:下腹部尿急膀胱炎

于思明 张德欣 刘艺涵 陈瑞艳

(1.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40; 2.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40)

间质性膀胱炎是一种病因不明的慢性非感染性膀胱炎症病变,多发于中年女性,在临床上相对少见,医师多对其缺乏认识[1]。间质性膀胱炎诊断困难,目前主要基于排除性诊断和对临床症状的综合分析。膀胱镜检及麻醉下膀胱水扩张对诊断有一定意义,患者依从性较差[2-4]。目前的治疗手段包括饮食行为管理、口服药物治疗、膀胱灌注治疗、膀胱水扩张术,膀胱注射、骶神经电刺激神经调节术及侵入性手术治疗[5-6]。也有不少研究表明,膀胱水扩张联合灌注透明质酸钠取得良好的疗效[7-8]。确诊前患者多应用抗生素,或按一般膀胱炎使用清利湿热的治疗方法,待确诊时已发病日久,因过用苦寒,杀伐正气,患者多有下腹冷痛,遇寒加重等膀胱虚寒表现。又因患病日久,久病入络,阻滞脉络,因膀胱虚寒,血得寒则凝,脉络涩滞,故下腹疼痛,舌多紫暗。膀胱内部出现瘀斑、出血,甚至瘢痕、膀胱挛缩等表现,也属于中医学“瘀血寒凝”征象。因此可尝试采用活血化瘀、温肾散寒法治疗慢性间质性膀胱炎。现将验案2则介绍如下。

1 案例介绍

案1.高某,女,52岁。2016年9月11日初诊。

患者因“尿频,尿急,尿痛反复发作10年”就诊。既往始终按尿路感染治疗,久治不愈,后行膀胱镜检查,诊断为“间质性膀胱炎”,给予膀胱水扩张术等治疗,未见好转,故来就诊。刻下:尿频、尿急、尿痛,下腹部冷痛,得温稍减,排尿前后下腹部均有明显疼痛,舌质紫暗,脉涩。尿液分析:隐血(+)。辨证为膀胱虚寒,瘀血阻络。治拟活血化瘀,温肾散寒。方选少腹逐瘀汤加减。处方:

炮姜15g,肉桂10g,延胡索15g,桃仁15g,乳香10g,没药10g,川芎20g,赤芍15g,红花15g,补骨脂15g,淫羊藿20g,菟丝子15g,枸杞子15g,琥珀粉5g,甘草10g。常法煎服。共服15剂。

二诊:下腹冷感减轻,排尿前后尤甚,面浮肢肿,舌色紫暗,加炒车前子20g、益母草30g、生薏苡仁20g,兼以清利水湿,使邪有去路。继服14剂。

三诊:下腹部不冷,痛减,呈阵发性,晨起膀胱充盈及排尿后疼痛,面肿,腰痛。加狗脊15g补益肝肾,强腰脊。共服14剂。

四诊:患者排尿前疼痛,尿频减轻,小腹坠胀。上方加黄芪30g补中益气,柴胡10g升举阳气。共服14剂。

五诊:患者下腹部不冷,腰痛缓解,排尿后有轻度不适感,下腹隐痛,忧思恼怒时加重。去炮姜、延胡索、琥珀粉,加入柴胡10g、白芍30g、枳实15g,以透邪解郁,疏肝理脾,继续调补至12月末,患者尿频、尿急、尿痛缓解。

按语:患者尿路感染反复发作数年,并长期应用抗生素治疗,久病体虚,又过用苦寒之品,更杀伐正气,阳气亏虚,膀胱气化失司,故见尿频、尿急。膀胱虚寒,血得寒则凝,患病日久,久病入络,脉络阻滞,瘀血内阻,故下腹冷痛,舌多紫暗,脉涩。属中医瘀血寒凝之象。对于肾阳虚衰,瘀血阻络的间质性膀胱炎患者,应以活血化瘀、温肾散寒为治则。少腹逐瘀汤出自王清任《医林改错》,其中川芎、赤芍活血散瘀,养血通脉;炮姜、肉桂散寒通阳,温中止痛;延胡索活血祛瘀,散结定痛,加桃仁、红花助活血化瘀之力;乳香、没药活血止痛,消肿生肌;淫羊藿、菟丝子、补骨脂、枸杞子扶助肾气,增温肾散寒之力;琥珀粉活血化瘀,利尿通淋。全方共奏温肾通阳,化气通淋,活血化瘀之功效。祛瘀通脉,肾阳得以温煦,膀胱气化开合如常,气血通畅,则诸症自除。本案阳虚与血瘀并见,兼有湿滞膀胱,气滞络阻,过于滋养恐有敛邪,过用清利恐更伤正气,故用药当温阳而不敛邪,活血而不破血伤正。

案2.王某,女,61岁。2016年7月10日初诊。

患者因“尿频、尿急、尿痛反复发作10年”就诊,既往多次盆腔手术史,每在尿路刺激症状加重时行抗炎治疗,尿检正常时仍有明显排尿不适及尿频。膀胱镜检查示膀胱容积减少,局部瘢痕形成,可见小片瘀斑,诊断为“间质性膀胱炎”,未行膀胱水扩张、膀胱药物灌注等治疗。现膀胱充盈时有明显耻骨上区疼痛,排尿后仍持续数分钟才缓解,时有尿道及会阴部疼痛,神疲乏力,食后腹胀,情绪急躁,易激动,舌暗红、苔白腻,脉沉弦。尿液分析显示正常,尿细菌培养无细菌生长。辨证属气虚血瘀,肝气郁滞,膀胱气化不利。治拟活血化瘀,疏肝理气,兼清湿热。以补阳还五汤合四逆散加减。处方:

黄芪30g,桃仁15g,红花15g,乳香10g,没药10g,柴胡15g,白芍20g,枳实15g,陈皮15g,赤芍15g,延胡索15g,琥珀粉5g(冲服),泽泻15g,炙甘草15g,车前子30g,灯心草10g。14剂。水煎服。

二诊:患者尿频、尿急稍缓,仍有排尿前后疼痛,继以上方加五灵脂10g(包煎)、蒲黄10g(包煎),增散结止痛之力;杜仲、续断各15g,补益肝肾。继服14剂。

三诊:患者尿频、尿急减轻,排尿后下腹部疼痛,情绪好转,睡眠欠佳,自觉乏力,舌暗红、苔薄白,脉沉。正气未复,继以上方去泽泻、陈皮,加合欢皮20g、夜交藤20g,养血解郁安神;川芎20g活血行气止痛,加减调治2月,患者尿频缓解,膀胱充盈时及排尿后耻骨上稍感疼痛,程度较前明显减轻,情绪好转,病情得到缓解。因患者病史较长,既往有多次盆腔手术史,气虚血瘀日久,疾病难以根除。嘱患者适度锻炼,保持心态平和,避免忧思愤怒,并以上方制成丸药缓图。

按语:患者久病耗气,肾虚膀胱气化失司,故见尿频,尿痛,神疲乏力;气机升降不畅,肝气郁滞,故见食后腹胀,急躁易怒;病邪入络,血脉瘀阻,故见膀胱充盈时有明显耻骨上区疼痛,舌质暗红;久则水停瘀阻,酿生湿热,本虚标实,治当兼顾,故在补虚的基础上,应注意行气活血、通瘀利水。本案应用补阳还五汤合四逆散加减,补阳还五汤出自王清任《医林改错》,补气活血,化瘀止痛。气虚属脾,又因患者肝郁气滞,木郁乘脾,肝脾不和,故方用黄芪补中益气,固表透邪;加陈皮理气健脾;桃仁、赤芍、红花入肝,活血祛瘀,疏肝行气;四逆散,透邪解郁,疏肝理气;乳香、没药活血止痛;琥珀粉活血化瘀,利尿通淋;车前子、灯芯草清热利湿通淋,使邪有去路;泽泻利水渗湿,清下焦湿热。

2 结语

间质性膀胱炎符合中医学“淋证”的特点,但又与一般膀胱炎不同,可不合并感染,所以淋证并非全是尿路感染。古有淋证忌补,忌温热之说,对湿热之证确不可补,《诸病源候论·诸淋病候》中提出:“诸淋者,由肾虚而膀胱热故也”,“肾虚则小便数,膀胱热则水下涩。数而且涩,则淋沥不宣,故谓之淋”。淋证病位在膀胱及肾,以肾虚为主,对于兼见膀胱湿热之象的患者可佐以清利湿热之品。然而在临床上间质性膀胱炎主要以膀胱充盈时下腹部疼痛为主症,感受湿热之邪并非为其主要病机特征,而应试从“瘀血”着手论治。中年女性,肾虚天癸竭,本应注重固护先天之本,未顾及调摄本虚之素体,或因过用苦寒之品,杀伐正气,则膀胱气化无力,病情缠绵不愈。因膀胱虚寒,血得寒则凝,瘀血内阻,又因患病日久,久病入络,脉络阻滞,则下腹疼痛,舌多紫暗,脉涩。故认为对于肾阳虚衰、瘀血阻络的间质性膀胱炎患者,应以活血化瘀、温肾散寒为主。中年女性,肾精亏虚,水不涵木,肝失疏泄,膀胱开合失司,固摄无权,则尿频、尿急,尿后余沥不止;肝郁气滞,郁热内生,肝气乘脾,故治宜疏肝理脾,清利湿热。对于素体气虚,或劳欲过度致气虚患者,因其无力推动血液运行,而至血运迟缓,因气机不畅,气血失调,脉络瘀阻,而形成瘀血,病久酿生湿热。久病气滞,影响膀胱正常气化,治宜补气、活血、理气。

猜你喜欢

下腹部尿急膀胱炎
别以为夏季饮水多尿频尿急就不当事
行为治疗在非溃疡性间质性膀胱炎/膀胱疼痛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
尿频、尿急 别轻易吃抗生素
膀胱的谎言——尿频、尿急、尿失禁
男女“尿频 尿急”科普书 9元领
下腹部腹痛应做哪些检查诊断
电切镜联合输尿管镜在腺性膀胱炎中寻找困难输尿管开口的应用
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硬膜外麻醉在下腹部手术中的应用
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硬膜外麻醉在下腹部手术中应用分析
吡柔比星与丝裂霉素膀胱灌注化疗防治腺性膀胱炎术后复发的效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