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植基层党建特色品牌 推动公立医院文化建设

2018-02-13王怡蓓

现代医院 2018年10期
关键词:公立医院特色基层

王怡蓓

2018年6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公立医院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进一步指明了新时代公立医院党的建设发展总方向,对医院基层党建、医院文化建设等方面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当前,将医院党的建设与文化建设紧密结合,以党的建设引领医院文化发展,持续培植基层党建特色品牌,有利于打造医院文化建设创新路径,有利于引导医务人员弘扬和践行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崇高职业精神,塑造医术精湛、医德高尚、医风严谨的行业风范,有利于医院优秀价值观和文化氛围的进一步培植、发展与强化。

1 加强党的建设是新时代对于公立医院文化建设的新命题新要求

1.1 医院文化建设与党的建设

医院文化是医院在建设和发展中逐步形成的具有本院特色的基本信念、价值导向以及与此相适应的职工行为方式等,是医院主客体在长期医学实践中创造的特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医院在长期的医学实践和活动中逐步形成的并为员工所认同的一种个性文化[1]。医院文化一般分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四个层次[2]。其中,精神文化层是医院文化建设的核心和灵魂,是形成物质层和制度层的基础和原因,是医院在经营实践过程中受一定社会文化背景、意识形态影响而长期形成的一种精神成果和文化观念。医院文化具有导向、约束、凝聚、激励和辐射等功能,作为现代医院管理手段和理论在医院管理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党的建设是我国公立医院文化的重要属性和重要特征。从宏观上讲,中国共产党在执政方针中,明确了建立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宏观发展目标,也明确了现代公立医院建设发展要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坚持公立医院的公益性为导向。从微观上讲,在实践中,公立医院党组织发挥着引领医院文化建设、塑造并传承医院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作用。医院文化建设和党的建设在医院中的职责定位、建设内涵和目标任务以及在医院管理和医院发展建设中的作用等方面都具有同质性与同向性。党的建设对于引领公立医院文化发展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与指导意义。

当前,随着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党的十九大把“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的第一条,并将其写入党章。宪法指明“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以此方针为指引,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的相关要求也日益体现在我国公立医院建设发展的进程中。近期出台的《关于加强公立医院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就指出,“公立医院实行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党委等院级党织发挥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促改革、保落实的领导作用。”将党的工作在医院发展中的站位、作用进行了重要战略规划和部署,将对今后医院建设发展产生十分关键的影响和作用。《意见》将“加强医德医风、精神文明和医院文化建设”明确作为医院党组织的职责之一,同时也提到:“加强医院文化建设。引导医务人员弘扬和践行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崇高职业精神,塑造医术精湛、医德高尚、医风严谨的行业风范”,为医院文化建设描述了发展图景。当前,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加强党的领导,对于公立医院文化建设与医院改革发展至关重要。

1.2 党建特色品牌是深化公立医院文化建设的创新抓手

党建与文化密不可分,党建引领文化建设,充分关注每位员工感受,逐渐凝练成被全体职工接受的核心价值观和愿景[3],使职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关心人的医院文化氛围,构筑医院的美好愿景[4],并以此引领医院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对于医院人本管理的最好诠释。

新时代,如何让党组织更好地引领公立医院文化建设发展?如何让党建更加深入地带动文化建设?如何进一步从精神、制度、行为、物质等层面着手,积极弘扬正确的医疗服务价值观,从而发挥凝聚、激励和约束作用?笔者认为,公立医院党组织需要进一步以党建引领文化建设,通过铸造党建特色品牌,通过强化组织与策划,进一步扩大医院文化建设的影响力。对于公立医院党组织而言,除了做好组织建设、思想建设、党风廉政等党的日常基础工作,还需进一步思考如何扩展党建工作外延、深化党建工作内涵。为此,需要寻找到具有特点、具推广性、可持续性的有力工作抓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医院文化建设、持续深化医院价值观塑造,形成具有新时代特点的医院文化。只有创新开展内涵丰富、外延宽广的“党建+”模式,才能使医院党的建设和文化建设更具生命力、号召力、凝聚力。因此,打造具有医院特点的基层党建特色品牌即成为一种行之有效方式。

在基层组织工作实践过程中,党建特色品牌是单位在开展党建工作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本单位特点、且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项目。党建特色品牌一般涵盖党员思想教育、志愿者服务、区域化党建等多个方面,由基层党组织发起、广大党员积极参与,以服务于群众为主要目标。目前,基层党建特色品牌建设作为一种政治叙事,已从机关到事业单位、从企业到学校、医院获得了广泛开展。党建特色品牌建设因此也成为基层党建评估和研究的重要术语。党建特色品牌建设借鉴企业品牌的理念,通过党建方式创新与变革,形成与一般基层党建成果相区分的做法[5]。在公立医院基层党建工作语境中,医院现有的文化特性、工作特点决定了党建活动形式和载体,而党建特色品牌又能有效促进医院文化发展和提升。

党建特色品牌具有创新性:党建特色品牌具有十分浓厚的“本土特点”,是基于本单位特点开展的特色党建工作,其开展形式也多有别于常规学习教育活动,具有较强创新特点,能够为医院文化建设带来一股新意和新风。具有先进性:党员代表了医院工作人员中的先进分子。品牌活动一般以党员为参与主体,重在发展党员先进模范带头作用,具有较强的价值观塑造与引领效果。具有参与性:特点鲜明、参与面广,容易形成医院干部职工归属感,易于开展,有利于团结发动全体党员与群众参与,并能通过联合所在区域、街道、社区横向扩展参与度。具有影响性[6]:许多党建特色品牌活动不仅局限于本单位内部,还需要“走出去”通过外向型方式进行延伸,有效扩展品牌影响力,为对外塑造医院文化打开局面、提高声誉,对于引领单位发展、加强医院建设、统一凝聚思想具有积极意义。

2 培植党建特色品牌对于公立医院文化建设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实施党建特色品牌可成为引领公立医院文化建设的重要抓手和重要环节。医院党的建设和医院文化建设相得益彰,党建工作做得好、做得有创新,医院文化建设也必将一片生机勃勃[7]。因此,公立医院应充分培植好基层党建特色品牌,不断提升医院文化软实力。

2.1 有利于医德医风建设

以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党委系统的各直属医院为例,目前中共党员比例占在职职工人数近1/3,这些党员都是活跃在医疗卫生运行和管理一线职工中的先进分子,是医院运行和发展的重要骨干力量。如何动员好、组织好党员投身到医院各个岗位工作中,发挥好党员的先进模范作用是一项重要命题。当前,党内正在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学习实践活动。这些重点活动目的都在于进一步发挥好党员作用,以良好的医风和医德在各自岗位上发挥带头和示范效应,将党对国家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等领域的方针落实到基层,真正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根植于党员心中,实现事业的总体推进和整体发展[8]。具体实践中,各医院党组织通过打造“优秀党员示范岗”“党员先锋岗”等党建特色品牌,精心策划“我的初心使命”主题党日活动,以党员实际行动引领身边的每位员工,有利于形成以点及面的正能量辐射效应,为医院营造良好、正向的风气,为医院的文化建设发展提供强有力动能。

2.2 有利于构建融洽医患关系

通过党建特色品牌塑造和建设,在院内外能够形成良性的党员带头服务群众、服务患者,对全社会更加具有辨识度、认可度和影响力。通过结合医院特点和专长,精心打造具有特色的党员志愿者品牌等,对于进一步融洽医患关系具有积极推动作用。例如,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在探索党建特色品牌建设过程中,依托医院在精神疾病防治方面专长,策划开展党员志愿者为主体参与的“心镜之家”志愿者活动,已开展8年余、举办了80余次公益讲座及团体心理治疗、辐射病友3 000余人次,形成了良好公益效应,充分发挥了党员示范带头作用,使患者及其家属充分走进、了解并理解医务工作者,有助于医院打造和谐温馨、互相理解的就医环境和氛围。

2.3 有利于提升医院文化影响力

党建特色品牌具有其先进性、代表性和示范性,能够产生许多正面引导作用,可以有效提升医院影响力和美誉度。通过开展医院党建特色品牌建设,对内——能够形成在党引领下的文化感召力,全体干部职工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对外——可以进一步提升医院在核心价值观塑造的深度、单位文化理论提炼的高度,有助于进一步扩展公立医院文化影响力。例如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依托定期开展“健康巡讲团”活动,利用妇婴保健学科优势定期面向机关企事业单位开展健康巡讲,通过将该项活动逐步扩展和深化,形成了具有“一妇婴”品牌效应的党建特色项目,不仅在医院内部形成了普遍的认可和认同,医院的品牌美誉度、公众影响力也因此得到不断提升。

综上所述,开展党建特色品牌建设,对于营造医院良好文化氛围具有重要作用。公立医院可以充分挖掘并运用好党建特色品牌,将其打造成本单位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虽然公立医院的党建特色品牌建设逐步呈现出良好的局面,但是这项工作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 一是对这项工作还缺乏重视和统筹;二是工作开展不平衡,有的医院因为品牌意识强,成效比较显著,但有的医院广度和深度均有不足;三是基层党建品牌建设还停留在基层探索阶段,还有待进一步研究[9]。

3 培植基层党建特色品牌的路径与方式探析

党建品牌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有其内在的规律。近年来,上海申康党委系统陆续涌现了多个具有特色的党建活动品牌,其中不少已成为医院文化不可或缺、具有代表性的一部分。2018年,上海申康党委系统面向直属医院党组织开展了基层党建特色品牌(项目)评选活动,甄选出来自各医院格局特色的基层党建品牌,在行业内部发挥了较好的示范引领与交流借鉴作用。通过分析这些品牌特点与发展规律,笔者认为培植公立医院基层党建特色品牌可从以下思路着手。

3.1 品牌设计:紧扣医院特点与中心工作

党建特色品牌培植离不开医院文化土壤,党建特色品牌设计应紧密结合医院历史、特色、专长、所在区域等基本要素。例如综合性医院和专科医院特点、规模不同,专科类别、所在区域也决定了医院具有的不同特性。因此,在设计党建活动特色品牌时,应首先考虑品牌是否与医院的特点相符、是否与医院的核心价值观相呼应。同时,要充分考虑到医院本身特点和所处区域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地进行分析研判。此外,还应充分考虑并结合医院中人的因素,包括员工特点、患者和周边群众特点。要充分地与医院发展战略结合起来,利用好医院区位优势和所处区域的特点,设计好活动品牌载体[10]。

3.2 品牌载体:寻找医院“地利人和”的方式

党建特色品牌载体一般应为能够利于医院党员和群众开展的活动载体和形式,与日常业务工作进行有机结合,将党建与业务紧密融合,将党建与医院的整体文化建设体系进行有机结合,形成“1+1﹥2”的效应。同时,品牌需要具备在全院进行广泛推广并为大众所接受的可行性。例如,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开展“QCC党建创新项目”,将品质管理圈管理模式运用“嫁接”到党建工作中,通过以党支部为活动平台,将对医疗业务工作的优化、对医疗质量提升融合在其中,运用专业品质管理工具展开研讨,通过年复一年的创新、实践、完善、优化,持续优化品牌建设,有利于实现强化党建、强化服务、强化沟通的良好成效和局面。类似这样的党建品牌活动载体,能较好地利用党支部与科室开展学习讨论的空间、时间等优势,确保了活动的针对性、有效性和持续性。

3.3 品牌打造:重在形成常态化工作机制

品牌之所以能够塑造,关键在于日积月累的打磨与坚持。确立党建特色活动之后,就应该形成常态化活动机制,通过明确其开展时间、组织方式、牵头部门和人员等,定期开展、长期坚持。同时,注重对品牌形象的打造,例如设计活动标识、形成统一的视觉识别体系、参与人员统一着装等,就能够不断提升影响力,从而形成具有浓厚个性的品牌烙印。例如以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学生党支部“遇见·传承”之“医路随师,再起航”为代表的党建特色品牌活动,于每年教师节期间举行,由学生党员们筹备组织,分为启动——海选——二轮票选——颁奖典礼——后续宣传等多项步骤,通过组织“我最喜爱的教师”评选、邀请医生师长分享从医心得,勉励学生在医学之路上一路随师。该项目每年开展,以其精心策划与组织成为市六医院文化风景线,也已成为上海教卫系统、申康党委系统具有标识度的党建品牌。

3.4 品牌影响:提升影响力重在持续宣传推广

随着活动日益形成品牌,进一步重视宣传推广,例如参加活动评比、宣传报道等,打造成具有医院特

点、具有识别度的品牌。当前,随着新媒体为医院文化发展提供了新平台,给医院形象展示和品牌建立拓展了新道路。例如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上海市儿童医院等单位精心打造微信公众号,积极宣传推广医院在党的建设、医德医风建设等方面的新举措、新成效,精心开设“微党建”等党建品牌活动专栏,使得品牌特色更加鲜明、更加突出。公立医院可利用院报、网站、OA 系统、APP、微信微博等,大力宣传党建活动品牌、科研成果、评优结果等内容,全面介绍医院发展现状和发展目标,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员工与患者,在此基础注重总结与推广,不断提升活动品牌的时代性,有利于形成促进医院健康发展的良性舆论氛围。

4 结语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而一个行业、一个单位的发展,也始终离不开强有力的文化支持和推动。传承与创新医院文化,是医院自身发展的需要,集中体现了医院整体面貌和综合实力[11]。新时期,公立医院需进一步重视以党建为引领,以突出公益性、为群众提供更加优质医疗服务为导向,以塑造具有医院特点的党建特色品牌为创新路径,深入挖掘医院优秀文化蕴涵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凝聚医院精神,弘扬正能量,推动医院文化建设不断进步,为建设现代化公立医院发挥重要作用。

猜你喜欢

公立医院特色基层
基层为何总是栽同样的跟头?
特色种植促增收
基层在线
基层治理如何避免“空转”
完美的特色党建
公立医院改制有攻略
公立医院的管与放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走基层
公立医院“联”还是“不联”?